后盖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48510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盖课程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后盖课程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后盖课程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后盖课程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后盖课程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后盖课程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盖课程设计说明书.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课题: 后 盖 姓 名: 夏 远 林学 号: 0811116031班 级: 08机电2班 指导老师: 刘石安目 录第一章 零件分析21.1 零件的作用21.2 零件的工艺分析2第二章 确定毛坯22.1 确定毛坯种类22.2 毛坯的尺寸22.3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22.4 绘制铸件毛坯图3第三章 工艺规程设计33.1 选择定位基准33.2 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33.2.1机床的选择33.2.2选择夹具33.2.3选择刀具43.2.3选择刀具43.3 制定工艺路线 43.3.1 拟订工艺路线 43.3.2工序说明5第四章 工时计算5第五章 设计小结

2、8第六章 设计任务书8参考文献9第一章 零件分析1.1零件的作用 后盖一般和轴配合使用,放在轴的一端,主要作用包括:1轴承外圈的轴向定位,2防尘和密封,除了它本身有防尘和密封作用外还常和密封件配合以达到密封作用。由于它在工作时主要作用不是支撑,所以对后盖的力学性能要求不是很高。考虑到后盖的工作环境,要求后盖应该具备耐腐蚀,防锈,耐磨等性能,所以在后盖的非加工面要喷漆防锈,材料选择HT200铸造毛坯。 驻造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浇注到与零件形状、尺寸相适应的铸型型腔中,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1.2零件的工艺分析 该零件生产类型是中批量生产,材

3、料选择HT200铸造件,HT200具有高的抗压强度、优良的耐磨性和消振性,低的缺口敏感性,铸造性能好,切削性能好有利于加工,应用广泛适于加工作后盖,且经济性较好。后盖是典型的盘类零件,形状较为规则,加工的时候一般是先孔后面,因为后续的加工要以内圆孔定位。该端盖只有一个配合面和一个孔表面粗糙度要求1.6需要精加工,其余加工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不高,半精加工即可。M8通孔和三个沉头孔要保证相互之间的位置要求,M6通孔的加工要使用专用夹具保证其位置要求。第二章 确定毛坯2.1 确定毛坯种类零件选用的材料是HT200,其铸造性能比较好。考虑到生产类型是批量生产,而且零件形状比较简单,在工作时承受的载荷比

4、较下,受的冲击力比较小,故选择铸件毛坯,能够满足机加工和零件的工作要求,经济性好。2.2 毛坯的尺寸生产类型是成批生产,毛坯精度等级选二级精度,铸件的最大外形尺寸小于120,所以选取毛坯铸造的单边总余量为2.5。2.3 确定加工余量加工余量是指加工过程中从加工表面所切不去的金属层厚度,包括工序余量和加工总余量。在由毛坯变为成品德过程中,在某加工表面上切除的金属层的总厚度称为该表面的加工总余量。 每一道工序所切除的金属层厚度称为工序间加工余量。内圆的加工余量:3mm; 内孔表面粗糙度要求是6.3,内孔孔径大小无尺寸精度要求经过粗车后再半精车即可满足要求车外圆的的加工余量:该零件只有一个外圆需要车

5、,表面粗糙度3.2,公差等级IT12,半精车即可达到要求。粗车余量取0.3,再经半精车即可。端面的加工余量:A面、B面经粗车、半精车即可,粗车余量取0.3。D面经粗铣、半精铣即可,粗铣余量取0.3。C面表面粗糙度要求比较高为1.6需要精铣,粗铣余量取0.4,半精铣余量取0.1,再精铣即可。尺寸20的公差等级为14精铣完全可以满足要求。孔的加工余量:均布的三个沉头孔无尺寸公差要求,表面粗糙度要去6.3,直接在钻床上钻孔即可满足要求。直径为10的外圆上的孔表面粗糙度要求1.6,尺寸公差等级为IT9钻孔后再绞孔可以满足要求。螺纹孔的位置尺寸的保证要靠专用夹具,无精度要求,直接用普通的攻丝即可。2.4

6、 绘制铸件毛坯图铸造生产时,首先要根据铸件的结构特征、技术要求、生产批量、生产条件等因素,确定铸造工艺方案。其主要内容包括浇注位置、分型面、铸造工艺参数(机械加工余量、起模斜度、铸造圆角、收缩率、芯头等)的确定,然后画出毛坯图(见附件)第三章 工艺规程设计3.1 选择定位基准该零件的粗基准选外圆面以此来加工内圆、端面A和端面B。然后再以端面A作为精基准来加工端面C和端面D以及各孔。可以保证平行度要求和各孔的位置要求。M8通孔在加工时先钻出6的孔作为定位基准来加工后续的孔,M8的攻丝放在最后一步加工。在钻均布的三个孔时,要以A面和32.5内孔及6孔定位,即一面两销定位。3.2 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

7、设备3.2.1 机床的选择在车端面、内圆、外圆时选择卧式车床车床型号选择最常见的CA6140。22端面采用在立式铣床上铣削加工的方法加工,铣床型号选择。均布孔的加工在组合钻床上实现,其余孔及螺纹孔的加工在普通卧式钻床上实现。3.2.2 选择夹具在车床上加工内圆、外圆、端面时夹具选用三爪卡盘,在立式铣床上采用组合夹具铣端面并钻出6的孔,在加工均布沉孔和10的孔及M6孔时要采用专用夹具。3.2.3 选择刀具在切削过程中,刀具切削部分承受很大的切削力或冲击力,连续经受强烈的摩擦,工作温度很高,因此刀具材料应具备如下基本功能:1. 高的硬度和耐磨性2. 足够的强度和韧性3. 高的耐热性即热稳定性4.

8、良好的热物理性能和耐热冲击性能5. 良好的工艺性能即刀具材料的可加工性要好该零件选用的是铸铁件毛坯查表可知车刀应选用硬质合金刀具YG6,车刀刀具前角取10,后角取为6,主偏角取60,副偏角取10,刃倾角取-2,副后角取5。铣刀选用硬质合金端铣刀YG6,一般尽可能选用小直径铣刀,因为铣刀直径达,切削力矩增大,易造成切削振动,而且铣刀且入长度增加,使铣削效率下降,一般按铣削深度或铣削宽度决定铣刀的直径,此处选择铣刀直径50,齿数为3。前角取0,后角取13,副后角取10,主偏角取60,副偏角取5。均布沉头孔的加工要选用麻花钻和直柄平底锪钻,麻花钻锋角取120,后角取7,横刃倾角取30,螺旋角取25。

9、在10孔加工时为保证表面粗糙度1.6的要求要用硬质合金铰刀进行铰削,铰刀前角取5,后角取10。螺纹的加工直接选用普通高速钢丝锥,在机床上攻丝即可。3.2.4选择量具表面粗糙度标准样块,螺纹量规,游标卡尺,千分尺。选择加工孔量具,因为10孔的精度等级为9,所以要选用专用的塞规。3.3 制定工艺路线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各项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该零件为批量生产,所以工艺路线应该尽量使工序集中以提高生产效率,并尽量使生产加工简单,从而提高经济效益。3.3.1拟订工艺路线01 铸造毛坯02 时效处理03 清洗检查04 粗、精车端面、内圆、外圆05 铣2

10、2端面并钻孔606 钻孔,锪孔07 钻孔,绞孔08 钻孔,攻丝M609 攻丝M810 去毛刺3.3.2 工序说明工序一:以外圆面和50端面定位,粗车、半精车内圆、外圆和A、B两个端面,在车内圆、外圆、端面时要分别选用相应的车刀,要满足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保证个尺寸的大小。工序二:以外圆和A面定位,粗车、半精车、精车50端面并车外圆倒角,满足表面粗糙度要求1.6,满足尺寸要求20上下偏差0.2,以及和A面的平行度要求。工序三:以A面和32.5内圆孔定位,粗铣、半精铣22端面满足表面粗糙度3.2的要求,钻孔6保证其位置要求。工序四:以A面和32.5及6两个孔定位,加工三个均布沉头孔,要在组合钻床上加

11、工,要使用钻模套钻孔,钻通孔5.8,锪孔10深3,要保证其位置要求。工序五:以A面和32.5及6两个孔定位,钻盲孔9.8深19,保证其与A面的位置要求,钻通孔3,绞孔10深14,保证表面粗糙度要求1.6。夹具要用专用夹具。工序六:以A面和32.5及6两个孔定位,钻通孔4.8,攻丝M6通。保证螺纹孔的位置要求。夹具要用专用夹具。工序七:以A面和32.5内圆孔定位,攻丝M8通。螺纹的精度要求不高,在普通钻床上加工即可满足要求。第四章 工时计算4.1 基本时间Ti的计算计算公式 Ti=(l+l1+l2)*i/fn 式中l加工长度(mm)l1刀具的切入长度(mm)l2刀具的切出长度(mm)i进给次数f

12、主轴每转刀具进给量(mm/r)n机床主轴每分钟的转数(r/min)工序一:32.5内圆,粗车背吃刀量取2.2,查表进给量可取0.4mm/r 主轴转速305r/minT1=(18+3+3)/(0.4*305)=0.2min半精车背吃刀量取0.3,查表进给量可取0.2mm/r,主轴转速取600r/minT2=(18+3+3)/(0.2*600)=0.2min60内圆,粗车背吃刀量取2.2,查表进给量可取0.4mm/r 主轴转速305r/minT3=(7+3+0)/(0.4*305)=0.082min半精车背吃刀量取0.3,查表进给量可取0.2mm/r,主轴转速取600r/minT4=(7+3+0)

13、/(0.2*600)=0.083min68外圆,粗车背吃刀量取2.2,查表进给量可取0.4mm/r 主轴转速305r/minT5=(3+2.2+0)/(0.4*305)=0.043min半精车背吃刀量取0.3,查表进给量可取0.2mm/r,主轴转速取600r/minT6=(3+0.3+0)/(0.2*600)=0.028min端面A, 粗车背吃刀量取2.2,查表进给量可取0.4mm/r 主轴转速305r/minT7=(3+11+0)/(0.4*305)=0.115min半精车背吃刀量取0.3,查表进给量可取0.2mm/r,主轴转速取600r/minT8=(3+11+0)/(0.2*600)=0

14、.17min端面B,粗车背吃刀量取2.2,查表进给量可取0.4mm/r 主轴转速305r/minT9=(3+4+3)/(0.4*305)=0.082min半精车背吃刀量取0.3,查表进给量可取0.2mm/r,主轴转速取600r/minT10=(3+4+3)/(0.2*600)=0.083min端面E, 粗车背吃刀量取2.2,查表进给量可取0.4mm/r 主轴转速305r/minT11=(3+13.75+0)/(0.4*305)=0.137min半精车背吃刀量取0.3,查表进给量可取0.2mm/r,主轴转速取600r/minT12=(3+13.75+0)/(0.2*600)=0.14min工序一

15、的总加工时间 T总1=1.263min工序二:车50端面,粗车背吃刀量取2.2,查表进给量可取0.4mm/r 主轴转速305r/minT1=(3+8.75+3)/(0.4*305)=0.121min半精车刀量取0.2,查表进给量可取0.2mm/r,主轴转速取600r/minT2=(3+8.75+3)/(0.2*600)=0.123min精车刀量取0.1,查表进给量可取0.2mm/r,主轴转速取1200r/minT3=(3+8.75+3)/(0.2*1200)=0.061min车倒角,T4=(2+2+2)/(0.4*305)=0.05所以工序二总时间 T总2=0.355min工序三:铣22端面,

16、粗铣背吃刀量取2.2,查表进给量取0.4mm/r,主轴转速300r/minT1=(3+22+3)/(0.4*300)=0.23min半精铣背吃刀量取0.3,查表进给量取0.2mm/r,主轴转速725r/minT2=(3+22+3)/(0.2*725)=0.2min钻孔仍在铣床上进行,主轴转速590r/min,进给量0.3mm/rT3=(2+13+3)/(0.3*590)=0.1min所以工序三总时间 T总3=0.53min工序四:钻孔主轴转速取392r/min,进给量0.3mm/r,T1=(2+10+3)/(0.3*392)=0.128min锪孔主轴转速取392r/min,进给量0.3mm/r

17、T2=(2+3+0)/(0.3*392)=0.043min所以工序四总时间 T总4=0.171min工序五:先钻9.8孔,深19,进给量取0.3mm/r,主轴转速392r/minT1=(3+19+0)/(0.3*392)=0.187min钻3孔,T2=10/(0.3*392)=0.085min绞孔深14,进给量取0.15,主轴转速960r/minT3=(2+14+0)/(0.15*960)=0.11min工序五的总时间 T总5=0.382min工序六:钻孔4.8,主轴转速392r/min,进给量0.3mm/rT1=(2+5+2)/(0.3*392)=0.077min攻丝M6通,主轴转速140r

18、/min,进给量0.3mm/rT2=(2+5+2)/(0.3*140)=0.214min工序六的总时间 T总6=0.291min工序七:攻丝M8通,主轴转速140r/min,进给量0.3mm/rT=(2+13+2)/(0.3*140)=0.4min所以该零件的加工总时间T总=3.391min第五章 设计小结后盖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本次课程设计用到的知识包括金属切削原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材料等。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全面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

19、几年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进一步地理解了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并实际运用了这些知识,使自己对工艺人员所从事的工作有了亲身的体验,学会了查图表、资料、手册等工具书,为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了一个坚实而良好的基础。本次设计中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时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选择定位基准,工序的集中与分散如何确定,加工参数的选择等。通过本次设计训练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参考文献:1. 实用金属切削手册.陈宏钧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第2版2. 金属切削手册.上海市金属切削技术协会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3.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李军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4. 金属切削原理.陈日曜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第2版5.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卢秉恒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第3版6. 机械制造工业设计手册.王绍俊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84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