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仪表盖注塑模具设计正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48694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塑料仪表盖注塑模具设计正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塑料仪表盖注塑模具设计正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塑料仪表盖注塑模具设计正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塑料仪表盖注塑模具设计正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塑料仪表盖注塑模具设计正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塑料仪表盖注塑模具设计正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料仪表盖注塑模具设计正文.doc(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JIUJIANG UNIVERSITY毕 业 设 计题 目 塑料仪表盖I注塑模具设计 英文题目Injection Mold Design of the Plastic Meter CoverI 院 系 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姓 名 夏茂龙 年 级 2007(机A0732) 指导教师 满 达 虎 二 零 一一 年 六 月 摘 要论文对塑件的成型工艺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介绍了该仪表盖零件的模具设计流程,给出了模具结构与设计要点,同时对注塑机的各项参数进行严格校核以及模具相关结构的重要参数进行分析。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在多种可行性设计方案中选择最优设计方案,以实现

2、产品的顺利顶出,保证产品的自动化生产,节省材料,提高生产效率。【关键词】注塑模具;抽芯机构;分型面AbstractThe thesis mainly introduced the mold design process of the meter caver-parts, given the mold structure of the injection mold and the mold design essentials. Meanwhile to the injection parameters strict checking and mold structure correlative

3、analysis of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Comprehensive many sided element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in a variety of feasibility design to choose the optimum design of product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mooth ejection, assure product automation production, saving material and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

4、y.【Key words】Injection mold; core-pulling mechanism; parting surface目 录前言1第一章 概论21.1模具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21.2 代模具制造中的新技术21.3 我国的模具工业的现状41.4 我国的模具行业的发展趋势5第二章 塑料罩的结构设计62.1 设计要求62.2 塑件成型工艺的可行性分析及修改说明62.2.1 产品精度分析62.2.2 脱模斜度设计72.2.3 塑件壁厚分析72.2.4 圆角设计102.3 修正后的产品图10第三章 模具结构设计113.1 分型面位置的确定113.2 型腔数量和排列方式的确定113.2.1

5、 型腔数量的确定113.2.2 产品布局113.3 脱模机构方案的确定123.3.1 脱模机构的设计原则123.3.2 脱模机构的可行方案设计123.4 侧型芯与滑块的设计153.4.1 侧型芯设计153.4.2 滑块设计15第四章 注塑机型号的选择164.1 注塑成型工艺简介164.2 注塑成型工艺条件174.3 按预选型腔数选择注塑机184.3.1 注塑机的初步选择原则184.3.2 注塑机型号的选择204.3.3 注塑机参数校核21第五章 模具设计235.1 模架的选择235.1.2 模架尺寸的确定245.1.3 注塑机的再次校核与确定245.2 浇系统的设计245.2.1 主流道设计2

6、55.2.2 分流道设计265.2.3 浇口设计285.2.4 冷料井设计295.3 脱模力计算305.3.1 正压力计算305.3.2 包紧力计算305.3.3 脱模力计算315.4 推杆设计325.4.1 推杆尺寸计算325.4.2 推杆的固定形式325.5 支承板板厚设计335.6 排气系统设计335.7 冷却系统设计345.7.1 温度调节对塑件质量的影响345.7.2 温度调节系统的要求345.7.3 冷却系统设计345.8 合模导向与定位机构的设计385.8.1 导向机构的整体设计385.8.2 导柱、导套设计385.8.3 锥面定位机构的设计385.8.4 弹簧滑块复位时弹簧的设

7、计385.9 成型零件尺寸计算385.9.1 成型零件尺寸计算395.9.2 成型零件尺寸校核41第六章 典型零件的制造工艺436.1 凸模制造工艺流程436.2 凹模制造工艺流程446.3 型腔的数控加工程序代码45结论47参考文献48谢辞49前 言 近年来,随着塑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和通用与工程塑料在强度和精度等方面的不断提高,塑料制品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如:家用电器、仪器仪表,建筑器材,汽车工业、日用五金等众多领域,塑料制品所占的比例正迅猛增加。一个设计合理的塑料件往往能代替多个传统金属件。工业产品和日用产品塑料化的趋势不断上升。塑料作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材料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

8、济的各个领域,并且直接影响着塑料制品的质量、性能与生产周期。先进的制造技术(如CAD/CAM/CAE等)制造生产注塑模具,不仅省时省力,更是实现了无图纸化加工,增加了制品的准确性,缩短模具的设计及生产周期。注塑模成型与信息技术紧密相连。未来注塑模具制造将是以计算机辅助技术为主导技术,以信息流畅作为所要备件的有极强应变能力于竞争力的技术。第一章 概论1.1模具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模具是制造业的一种基本工艺装备,它的作用是控制和限制材料(固态或液态)的流动,使之形成所需要的形体。用模具制造零件以其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材料消耗低,生产成本低而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自改革开放以来,到目前为此制造业在中国国

9、民经济中占的比重已占到45%,制造业部门成为GDP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模具制造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市场的需求上,仅以汽车,摩托车行业的模具市场为例。汽车,摩托车行业是模具最大的市场,在工业发达的国家,这一市场占整个模具市场一半左右。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工业重点是发展零部件,经济型轿车和重型汽车,汽车模具作为发展重点,已在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得到了明确。目前世界模具市场供不应求,模具的主要出口国是美国,日本,法国,瑞士等国家。中国模具出口数量极少,但中国模具钳工技术水平高,劳动成本低,只要配备一些先进的数控制模设备,提高模具加工质量,缩短生产周期,沟通外贸渠道,模具出口将会有

10、很大发展。研究和发展模具技术,提高模具技术水平,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现代模具行业是技术,资金密集性的行业,模具行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辐射性的影响。1.2 代模具制造中的新技术随着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和进步,CAD/CAE/CAM技术也日臻成熟,其现代模具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利用先进的CAD/CAM/CAE技术进行模具的设计与制造,不仅省时省力,实现了无图纸化加工,而且制品的准确性,减少了试模的次数,缩短模具的设计及生产周期。模具制造技术将向集成化、智能化、益人化、高效化方向发展。最为重要的是保证了模具使用寿命。模具制造技术迅速发展,已成为

11、现代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具网CEO、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专家委员罗百辉表示,现代模具制造技术正朝着加快信息驱动、提高制造柔性、敏捷化制造及系统化集成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在模具的CAD/CAM技术,模具的激光快速成型技术,模具的精密成形技术,模具的超精密加工技术,模具在设计中采用有限元法、边界元法进行流动、冷却、传热过程的动态模拟技术,模具的CIMS技术,已在开发的模具DNM技术以及数控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方面。1、高速铣削:第三代制模技术高速铣削加工不但具有加工速度高以及良好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而且与传统的切削加工相比具有温升低(加工工件只升高3),热变形小,因而适合于温度和热变形敏感材料

12、(如镁合金等)加工;还由于切削力小,可适用于薄壁及刚性差的零件加工;合理选用刀具和切削用量,可实现硬材料(HRC60)加工等一系列优点。罗百辉表示,高速铣削加工技术仍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它已向更高的敏捷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成为第三代制模技术。2、电火花铣削和“绿色”产品技术从国外的电加工机床来看,不论从性能、工艺指标、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都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目前国外的新动向是进行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电火花创成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这是一种替代传统的用成型电极加工型腔的新技术,它是用高速旋转的简单的管状电极作三维或二维轮廓加工(像数控铣一样),因此不再需要制造复杂的成型电极,这显然是电火

13、花成形加工领域的重大发展。最近,日本三菱公司推出了EDSCAN8E电火花创成加工机床又有新的进展。该机能进行电极损耗自动补偿,在Windows95上为该机开发的专用CAM系统,能与AutoCAD等通用的CAD联动,并可进行在线精度测量,以保证实现高精度加工。为了确认加工形状有无异常或残缺,CAM系统还可实现仿真加工。在电火花加工技术进步的同时,电火花加工的安全和防护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电加工机床都考虑了安全防护技术。目前欧共体已规定没有“CE”标志的机床不能进入欧共体市场,同时国际市场也越来越重视安全防护技术的要求。目前,电火花加工机床的主要问题是辐射骚扰,因为它对安全、环保影响较大

14、,在国际市场越来越重视“绿色”产品的情况下,作为模具加工的主导设备电火花加工机床的“绿色”产品技术,将是今后必须解决的难题。3、新一代模具CAD/CAM软件技术目前,英、美、德等国及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发的模具软件,具有新一代模具CAD/CAM软件的智能化、集成化、模具可制造性评价等特点。罗百辉表示,新一代模具软件应建立在从模具设计实践中归纳总结出的大量知识上。这些知识经过了系统化和科学化的整理,以特定的形式存储在工程知识库中并能方便地被模具所调用。在智能化软件的支持下,模具CAD不再是对传统设计与计算方法的模仿,而是在先进设计理论的指导下,充分运用本领域专家的丰富知识和成功经验,其设

15、计结果必然具有合理性和先进性。新一代模具软件以立体的思想、直观的感觉来设计模具结构,所生成的三维结构信息能方便地用于模具可制造性评价和数控加工,这就要求模具软件在三维参数化特征造型、成型过程模拟、数控加工过程仿真及信息交流和组织与管理方面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并有较高集成化水平。衡量软件集成化程度的高低,不仅要看功能模块是否齐全,而且要看这些功能模块是否共用同一数据模型,是否以统一的方式形成全局动态数据库,实现信息的综合管理与共享,以支持模具设计、制造、装配、检验、测试及投产的全过程。模具可制造性评价功能在新一代模具软件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既要对多方案进行筛选,又要对模具设计过程中的合理性和经济性进

16、行评估,并为模具设计者提供修改依据。在新一代模具软件中,可制造性评价主要包括模具设计与制造费用的估算、模具可装配性评价、模具零件制造工艺性评价、模具结构及成形性能的评价等。新一代软件还应有面向装配的功能,因为模具的功能只有通过其装配结构才能体现出来。采用面向装配的设计方法后,模具装配不再是逐个零件的简单拼装,其数据结构既能描述模具的功能,又可定义模具零部件之间相互关系的装配特征,实现零部件的关联,因而能有效保证模具的质量。 4、先进的快速模具制造技术(1)、激光快速成型技术(RPM)发展讯速,我国已达到国际水平,并逐步实现商品化。世界上已经商业化的快速成形工艺主要有SLA(立体光刻)、LOM(

17、分层分体制造)、SLS(选择性激光烧结)、3D-P(三维印刷)。清华大学最先引进了美国3D公司的SLA250(立体光刻或称光敏树脂激光固化)设备与技术并进行开发研究,经几年努力,多次改进,完善、推出了“M-RPMS-型多功能快速原型制造系统”(拥有分层实体制造-SSM、熔融挤压成型-MEM),这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唯一拥有两种快速成形工艺的系统(国家专利),具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2)、无模多点成形技术是用高度可调的冲头群体代替传统模具进行板材曲面成形的又一先进制造技术,无模多点成形系统以CAD/CAM/CAT技术为主要手段,快速经济地实现三维曲面的自动成形。吉林工大承担了有关无模成形的国

18、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已自主设计并制造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无模多点成形设备。我国这项技术与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日本东京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相比,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均处领先地位,目前正向着推广应用方面发展。 (3)树脂冲压模具首次在国产轿车的试制中得到成功应用。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设计制造了12套树脂模具用于全新小红旗轿车的改型试制,这12套模具分别是行李箱、发动机罩、前后左右翼子板等大型复杂内外覆盖件的拉延模具,其主要特点是模具型面以CAD/CAM加工的主模型为基准,采用瑞士汽巴精化的高强度树脂浇注成形,凸凹模间隙采用进口专用蜡片准确控制,模具的尺寸精度高,制造周期可缩短二分之一至三分之

19、二,制造费用可节省1000万元左右(12套模具)。为我国轿车试制和小批量生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属国内首创。瑞士汽巴精化有关专家认为可达90年代国际水平。(4)现场化的模具检测技术精密模具的发展对测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精密的三坐标测量机,长期以来受环境的限制,很少在生产现场使用。新一代三座标测量机基本上都具有温度补偿及采用抗振材料,改善防尘措施,提高环境适应性和使用可靠性,使其能方便地安装在车间使用,以实现测量现场化的特点。1.3 我国的模具工业的现状我国模具工业起步晚,底子薄,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但在国家产业政策和与之配套的一系列国家经济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模具工业发迅速。据统计

20、,我国(未包括香港、台湾、澳门)现有模具生产厂近2万家,从业人员约50万人,“九五”期间的年增长率为13%,2000年总产值为270亿元,占世界总量的5%。但从总体上看,自产自用占主导地位,商品化模具仅为1/3左右,国内模具生产仍供不应求,特别是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模具,仍主要依赖进口。目前,就整个模具市场来看,进口模具约占市场总量的20%左右,其中,中高档模具进口比例达40%。因此,近年来我国模具发展的重点放在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模具上,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模具进口量下降,模具技术和水平也有长足的进步。目前,我国的模具正处在告诉增长时期,尤其是塑料模具近年来发展相当快,2002年已猛

21、增到140亿元左右。当前国内塑料模具市场以塑料模具需求量最大,其中发展重点为工程塑料模具,这是与工程塑料的快速发展分不开的。预测塑料建材件模具需求量将增长较快。 但是,我们国家的模具产业并不是完美的。虽然我国模具总量目前已达到相当规模,模具水平也有很大提高,但设计制造水平总体上落后于德、美、日、法、意等工业发达国家许多。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总量供不应求 国内模具自配率只有70%左右。其中低档模具供过于求,中高档模具自配率只有50%左右。 (2) 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进出口结构均不合理 我国模具生产厂中多数是自产自配的工模具车间(分厂),自产自配比例

22、高达60%左右,而国外模具超过70%属商品模具。专业模具厂大多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形式,而国外大多是“小而专”、“小而精”。国内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的模具占总量比例不足30%,而国外在50%以上。2004年,模具进出口之比为3.71,进出口相抵后的净进口额达13.2亿美元,为世界模具净进口量最大的国家。 (3) 模具产品水平大大低于国际水平,生产周期却高于国际水平 产品水平低主要表现在模具的精度、型腔表面粗糙度、寿命及结构等方面。 (4) 开发能力较差,经济效益欠佳 我国模具企业技术人员比例低,水平较低,且不重视产品开发,在市场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我国每个模具职工平均年创造产值约

23、合1万美元,国外模具工业发达国家大多是1520万美元,有的高达2530万美元,与之相对的是我国相当一部分模具企业还沿用过去作坊式管理,真正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的企业较少。 造成上述差距的原因很多,除了历史上模具作为产品长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以及多数国有企业机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之外,还有下列几个原因: 国家对模具工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 虽然国家已经明确颁布了模具行业的产业政策,但配套政策少,执行力度弱。目前享受模具产品增值税的企业全国只有185家,大多数企业仍旧税负过重。模具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引进设备要缴纳相当数量的税金,影响技术进步,而且民营企业贷款十分困难。 人才严重不足,科研开发及技术攻关投

24、入太少 模具行业是技术、资金、劳动密集的产业,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掌握并且熟练运用新技术的人才异常短缺,高级模具钳工及企业管理人才也非常紧张。由于模具企业效益欠佳及对科研开发和技术攻关重视不够,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眼睛盯着创收,导致模具行业在科研开发和技术攻关方面投入太少,致使模具技术发展步伐不大,进展不快。 工艺装备水平低,且配套性不好,利用率低 近年来我国机床行业进步较快,已能提供比较成套的高精度加工设备,但与国外装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虽然国内许多企业已引进许多国外先进设备,但总体的装备水平比国外许多企业低很多。由于体制和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引进设备不配套,设备与附件不配套现象十分

25、普遍,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较妥善的解决。 专业化、标准化、商品化程度低,协作能力差 由于长期以来受“大而全”“小而全”影响,模具专业化水平低,专业分工不细致,商品化程度低。目前国内每年生产的模具,商品模具只占40左右,其余为自产自用。模具企业之间协作不畅,难以完成较大规模的模具成套任务。模具标准化水平低,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低也对模具质量、成本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对模具制造周期有很大影响。 模具材料及模具相关技术落后 模具材料性能、质量和品种问题往往会影响模具质量、寿命及成本,国产模具钢与国外进口钢材相比有较大差距。塑料、板材、设备性能差,也直接影响模具水平的提高。1.4 我国模具行业的

26、发展趋势1 1模具日趋化。2模具的精度将越来越高。10年前精密模具的精度一般为5微米,现已达到2-3微米。1微米精度的模具也将上市。3多功能复合模具将进一步发展。4热流道模具在塑料模具中的比重将逐渐提高。5随着塑料成型工艺的不段发展与改进,气辅模具及适应高压注塑成型等工艺的模具也将随之发展。6标准件的应用将日益广泛。模具标准化及模具标准件的应用将极大地影响模具制造周期,还能提高模具的质量和就降低模具制造成本。7快速经济模具的前景十分广阔。8随着车辆和电机等产品向轻量化发展,压铸模的比例将不断提高。同时对压铸模的寿命和复杂程度也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9以塑代钢、以塑代木的进程一步加快,塑料模具的

27、比例将不断增大。由于机械零件的复杂程度和精度的不断提高,对塑料模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0模具技术含量将不断提高。第二章 仪表盖的结构设计2.1 设计要求图2-1表2-1 单位:mm材料尺寸序号ABCDEFGHPOM1107065751051310902.2 塑件成型工艺的可行性分析及修改说明产品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产品尺寸精度分析;脱模斜度检测;塑件厚度及其均匀性检测;圆角设计。塑件的修正:对于塑件的精度、壁厚、拔模斜度、圆角等不合理之处加以更正说明,在不影响使用的前提下提出合理可行性的更正措施,以利于工业生产。2.2.1 产品精度分析注塑用材料为POM,查主要技术指标知:POM的收缩率为。

28、查表2-1-33知:当时,塑件能得到的高精度为MT2级,一般精度为MT3级,未注公差为MT5级。所给要求未标注公差等级,按MT5级计算,各尺寸都符合要求。2.2.2 脱模斜度设计由于注塑件在开模冷却时会产生收缩,对型芯产生一个包紧力,所给标准塑件没有设置脱模斜度,使得塑件脱模困难,过大的推出力推出时易拉坏插伤塑件。在不影响塑件使用的前提下,为了便于塑件脱模,在塑件的内外表面沿脱模方向设计一定的脱模斜度。 表2-2 单边脱模斜度推荐值3脱模高度mm183030505080ABS塑件内外表面的脱模高度为60mm,凸台的高度为25mm,所以脱模斜度分别取和。在模具模型下进行拔模检测结果如图2-2所示

29、:图2-2分析:内表面全为负角,外表面全为正角,可正常拔模。2.2.3 塑件壁厚分析塑件壁厚对质量的影响3:壁厚过小:成型时流动阻力大,熔体难以充满型腔;壁厚过大:易产生气泡、缩孔、翘曲等缺陷;增加冷却时间,降低生产效率。 表2-3 ABS的建议壁厚值3 单位:mm最大壁厚常用壁厚最小壁厚3.182.30.76厚度检测结果如图2-3 至 图2-8所示:图2-3图2-4图2-5图2-6图2-7图2-8分析结果:只在凸台处出现厚度偏大,其余都满足厚度要求,所以塑件壁厚合理。2.2.4 圆角设计塑件除特殊要求的圆角之和塑件某些特殊部位如分型面、型芯和型腔配合处不便作圆角,而只能采用尖角外,其余所以转

30、角处均应尽采用圆角过度,因为制件尖角处易产生应力集中,导致塑件制件破裂或失效;同时圆角过度使料流平滑绕过,大大改善了塑料的冲模特性;塑件设计成圆角,尤其是外圆角,使模具型腔对应部位也是圆角,增加了模具的坚固性。通常塑件理想的内圆角半径应有壁厚的1/4以上3。这里因塑件外圆角半径为4mm,塑件内圆角设为2mm(外圆角半径减去壁厚2mm),凸台圆角半径为1mm。2.3 修正后的产品图第三章 模具结构设计3.1 分型面位置的确定分型面的选择原则1:(1)便于塑件脱模,尽量使塑件开模时留在动模一侧。(2)分型面应尽量选在塑件的最大截面处。(3)有利于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 (4)有利于浇注系统、排气系统

31、、冷却系统的设置和模具型腔的加工。(5)便于嵌件的安装。确定结果:分型面选在塑件的投影面最大的部位,如 图3-1。 图3-13.2 型腔数量和排列方式的确定3.2.1 型腔数量的确定模具型腔数量的确定要综合考虑塑件的技术质量要求、产品的生产数量、塑料的种类、塑件的形状、塑件的加工成本、注塑机的额定最设量和锁模力等因素。 单腔模具、多腔模各自的缺点和使用范围:单型腔模具结构相对简单,设计自由度较大,成型塑件的形状和尺寸的一致性好,塑件精度较高;多型腔模具的结构复杂,生产效率高,分配到单个塑件上的成本低。单型腔模具宜用于大型或精度要求较高的塑件的注塑成型,多型腔模具特别使用于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结构

32、较易冲型的中小型塑件的大批生产。型腔数量的确定:因本次设计的塑料罩类零件的精度要求不高;注塑用塑料ABS的成型性能良好;塑件属小型塑件。综合塑件的尺寸,考虑到模具制造费用、设备运转费用低一些,这里初步拟定采用一模四腔的模具成型。 图3-2 型腔排列方式3.2.2 产品布局 型腔排列形式采用矩形对称布局,如 图3-2所示。3.3 脱模机构方案的确定塑件结构分析:该塑件的侧壁带有对称布置的侧孔,需通过可侧向移动的侧型芯来成型侧孔,以便在脱模之前先抽掉侧向成型零件。3.3.1 脱模机构的设计原则4(1)塑件滞留于动模边,以便借助于开模力驱动脱模装置,完成脱模动作。(2)由于塑件收缩时包紧型芯,因此推

33、出力作用点尽量靠近型芯,同时推出力应施于塑件刚性和强度最大的部位以保证塑件不因推出而变形损坏。(3)结构简单、动作合理可靠、合模时能正确复位,便于制造和维护。常用的推出方式有推杆推出、推板推出、气压推出,其中推杆脱模机构最为常用,采用推杆脱模机构可以简化模具结构,给制造和维护带来方便。3.3.2 脱模机构的可行方案设计因本次设计的塑件有侧孔,需要增加滑块以完成侧向抽芯,设计了以下四种可能的脱模机构,通过比较选择最优方案。图3-3(滑块外侧抽芯)脱模机构1方案1:如 图3-3 合模时弹簧处于锁紧状态,开模后动模往后退时,滑块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向外侧滑动完成侧抽芯,然后在顶杆的作用下将塑件顶出;合

34、模时,通过定模侧契紧块与滑块的斜面作用使滑块向内侧滑动直至合模完毕,整个过程都能自动开合模,工人劳动强度小,且侧型芯伸入到凸模一段长度,避免了横线飞边,减少了成型后的加工余量。图3-4 (斜销内抽芯)脱模机构2方案2:该装置采用的是两段式斜销,如图3-4 斜销在推杆的作用沿导滑槽斜向上运动,完成内侧抽芯顶杆需向上运动的高度h,其中 mm (侧抽芯距离为4mm,再加上2mm的安全值,斜滑块运动方向与竖直方向所成角度为),然后用手工的方法将塑件取出,然后复位杆上的压缩弹簧将顶针板往后复位,斜销拉杆和顶针板一同往后复位通过,斜销在拉杆的作用下往后复位。这种脱模机构不能实现自动化操作,加大了工人的劳动

35、强度。图3-5(滑块内抽芯)脱模机构3方案3:如 图3-5开模时,动模侧一齐向后退,开模到一定距离时,凸模继续后退,滑块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向内侧滑动,内侧抽芯完成,螺钉对滑块进行限位以防滑动距离过大而导致复位困难,然后动模板起着脱模板的作用将塑件脱出,合模时动模板起着复位杆的作用,滑块在凸模的作用下将滑块归位。整个过程能够自动开合模,运动平稳,模具尺寸相对较小;但和其它脱模机构相比多了两块板,所以模具高度增加,成型后塑件有不易修整的飞边,加工余量相对加大。经上述综合分析比较,方案1和3的脱模机构设计比较合理。机构1的模具尺寸比机构稍大,但模具高度明显减小;避免了横向飞边,成型后塑件的加工余量小

36、。因为该塑件的分型面简单,结构也不复杂,推杆脱模机构是最简单、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具有制造简单、更换方便、推出效果好等特点,推杆直接与塑件接触,开模后将塑件推出,采用推杆脱模机构简化了模具结构,给制造和维护带来方便。所以方案1是本次设计的最优方案。3.4 侧型芯与滑块的设计3.4.1 侧型芯设计在上面的提出的三种设计方案中,侧型芯的安装有图3-6两种形式。(a)图形式:成型时孔的A端会产生不易修整的飞边,孔深时型芯易弯曲;(b)图形式:避免了横向飞边的产生,减小成型后塑件的加工余量;提 图3-6 高了型芯的强度和刚度。所以这里选择(b)图型芯结构更合理:设计时将型芯超出端面(即 塑件内表面)3m

37、m,因侧孔深度为4mm,所以侧型芯长度为7mm,如图3-7所示。3.4.2 滑块设计(1)抽芯距设计:因侧型芯长度为7mm,理论上而言抽芯距只需要7mm即可,为了安全起见,侧向抽芯距离通常比塑件上的侧孔深度大23mm,所以这里将抽芯距设计成9mm。(2)滑块宽度设计:为了确保模具在合模时契紧块能够将滑块正确归位,将契紧块与滑块在抽芯方向的作用长度设计成比抽芯距大5mm6mm(即让契紧块在合模过程中与滑块刚接触已经有5mm6mm的作用长度),所以这里将作用长度设计成15mm,作用面与垂直方向所成角度一般为,这里设计成,其结构如 图3-7所示: 图3-7 滑块结构示意图 第四章 注塑机型号的选择4

38、.1 注塑成型工艺简介注塑成型是利用塑料的可挤压性与可模塑性,首先将松散的粒状或粉状成型物料从注塑机的料斗送入高温的机筒内加热熔融塑化,使之成为粘流状态熔体,然后在柱塞或螺杆的高压推动下,以很大的流速通过机筒前端的喷嘴注射进入温度较低的闭合模具中,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压冷却以后,开启模具便可以从模腔中脱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塑料制件。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的工作。图4-1 注塑成型压力时间曲线(1)物料准备 成型前应对物料的外观色泽、颗粒情况、有无杂质等进行检验,并测试其热稳定性、流动性和收缩率等指标。对于吸湿性强的塑料,应根据注射成型工艺允许的含水量进行适当的预热干燥,若有嵌件,还要知道嵌件的热膨胀系

39、数,对模具进行适当的预热,以避免收缩应力和裂纹,有的塑料制品还需要选用脱模剂,以利于脱模。(2)注塑过程 塑料在料筒内经过加热达到流动状态后,进入模腔内的流动可分为注射、保压、倒流和冷却四个阶段,注塑过程可以用如图所示3-1所示。图中t0代表螺杆或柱塞开始注射熔体的时刻;当模腔充满熔体(t=t1)时,熔体压力迅速上升,达到最大值P0。从时间t1到t2,塑料仍处于螺杆(或柱塞)的压力下,熔体会继续流入模腔内以弥补因冷却收缩而产生的空隙。由于塑料仍在流动,而温度又在不断下降,定向分子(分子链的一端在模腔壁固化,另一端沿流动方向排列)容易被凝结,所以这一阶段是大分子定向形成的主要阶段。这一阶段的时间

40、越长,分子定向的程度越高。从螺杆开始后退到结束(时间从t2到t3),由于模腔内的压力比流道内高,会发生熔体倒流,从而使模腔内的压力迅速下降。倒流一直进行到浇口处熔体凝结时为止。其中,塑料凝结时的压力和温度是决定塑料制件平均收缩率的重要因素。(3)制件后处理 由于成型过程中塑料熔体在温度和压力下的变形流动非常复杂,再加上流动前塑化不均匀以及充模后冷却速度不同,制件内经常出现不均匀的结晶、取向和收缩,导致制件内产生相应的结晶、取向和收缩应力,脱模后除引起时效变形外,还会使制件的力学性能,光学性能及表观质量变坏,严重时会开裂。故有的塑件需要进行后处理,常用的后处理方法有退火和调湿两种。退火是为了消除

41、或降低制件成型后的残余应力,此外,退火还可以对制件进行解除取向,并降低制件硬度和提高韧性,温度一般在塑件使用温度以上的1020度至热变形温度以下1020度之间;调湿处理是一种调整制件含水量的后处理工序,主要用于吸湿性很强、而且又容易氧化的聚酰胺等塑料制件。调湿处理所用的加热介质一般为沸水或醋酸钾溶液(沸点为121,加热温度为100121),保温时间与制件厚度有关,通常取29小时。4.2 注塑成型工艺条件 ABS的注射工艺参数 注射机类型:螺杆式。 螺杆转速(r/min):30。 预热和干燥:温度(t/)8085; 时间(/h)23。 料筒温度(t/);后段150170; 中段165180; 前

42、段180200。 喷嘴温度(t/):170180。 模具温度(t/): 5080。 注射压力(MPa):60100。 保压压力(MPa):40 50。 成型时间(/s):注射2090;高压05;成型周期50220;冷却20120。注:螺杆带止回环。后处理:方法红外线灯、烘箱; 温度(t/)70; 时间(/h)24。表4-1 ABS的主要技术指标4密度/(g/ cm)1.021.16拉伸弹性模量E/ GPa1.810比体积/(dm/kg-1)0.860.98抗弯强度 / MPa80吸水率24h/0.20.4冲击韧度261收缩率s0.40.7硬度HB9.7熔点t/130160体积电阻系数抗拉屈服强

43、度/ MPa50热变形温度t/831034.3 按预选型腔数选择注塑机4.3.1 注塑机的初步选择原则1)2)式中 最大注塑量 () 注塑机的额定锁模力(N)注塑所需的锁模力(N)一次注塑所需塑料量()(1)注塑量的计算 (4-1)其中 成型单个塑件所需的塑料量()型腔个数1.6折算系数(将浇注系统的塑料量折算成)在零件模块下对单个塑件的进行模型质量属性分析,信息如图4-2: 图4-2塑件体积 塑件质量 由于尺寸此次设计的模具采用的是一模四腔,所以塑件的总体积和总质量分别为 所以 (2)锁模力计算 (4-2)式中 单个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 n型腔个数 1.35将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

44、面积折算成塑料熔体对型腔的平均压力(MPa)在模具模型中对塑件进行投影分析检测,信息如图4-3所示: 图4-3投影面积 根据查参考文献2表2-2取=35 MPa所以 由 4.3.2 注塑机型号的选择由上面计算得到的m和值来选择注塑机,注塑机的最大注射量(额定注射量G)和额定锁模力F应满足 式中注塑机最大注射量的利用系数一般取0.8 初步选择SZ-400/1600型注塑机表4-2 SZ400/1600型(卧式)注塑机主要参数4理论注射容量/cm416拉杆内间距/mm410410螺杆直径/mm48移模行程/mm360注射压力/ MPa141最大模具厚度/mm注射速率/(g/s)160最小模具厚度/mm150塑化能力/(g/s)2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