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任务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50792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任务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任务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任务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任务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任务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任务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任务书.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任务书1专 业: 机电工程系 班 级: 10材料1班 学 生 姓 名: 何梓建 学 生 学 号: 12021001011 设 计 题 目: 隔弧板 指 导 教 师: 牛仝旺 目 录1、塑件分析- 4 -2、塑件的工艺分析- 5 -3、注射机的选择- 6 -4、模具结构设计- 7 -5、注射机的校核- 15 -6、结束语- 16 -7、参考文献- 17 -8、工程图- 17 -注塑模隔弧板设计摘要:随着现代塑件制品的使用广泛且形状要求越来越精确,塑料模具的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在塑料制品中,高质量的模具设计、先进的模具制造设备、合理的加工工艺、优质的模具材料和现代化的成

2、型设备都是成型优质塑件的重要条件。计算其尺寸设计出顶出机构、流道、水路、模架等尺寸,利用UG和CAD对产品进行分析二维和三维的总装图和零件图。关键词:塑料模、UG(CAD/CAM)。Abstract:With modern plastic products were widely used and increasingly demanding precise shape, plastic mold design requirements are also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plastic products, h

3、igh-quality die design, advanced mold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and reasonable processing, high-quality materials and modern mold forming high-quality equipment are forming an important condition for plastic parts. Plastic products in the use of the mold design UG (CAD / CAM) software for the plastic

4、parts forming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basic structure of mold design exposition. Keywords:plastic mold 、UG(CAD/CAM)0.引言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被称为“工业之母”,现代模具行业是技术、资金密集型的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模具涉及机械、汽车、轻工、电子、化工、冶金、建材等各个行业,应用十分广泛,绝大部分塑料制品由模具成型。如今,模具因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高、产品质量好、材料消耗低、生产成本低而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制造业中,它起着其他行业无

5、可取代的支撑作用,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影响。近年来,模具行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主要表现为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和模具标准件发展速度高于行业的总体发展速度。本次设计中进行分析工艺性,材料性能进行分析。完整设计出了整副模具的机构,热流道、冷却道、顶出机构、模架的选择,并且利用UG和CAD出了许多的零件图,和总装图,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模具的需要严谨的态度,精密的计算。模具设计已从人工经验设计方式转化为依靠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式。广泛采用模具CAD/CAE/CAM技术,使模具设计、计算机分析、生产装备、数控加工、检验、试模等工作一体化,设计数据直接经过网络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传递到各个生产部门

6、,大大缩短模具生产周期。此外,成形过程计算机模拟,并行工程、人工智能,快速原型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以及模具标准化、专业化生产等也为缩短供货期起了重要作用。1、塑件分析(a)(b)图 1 塑件图(a)塑件二维图;(b)塑件三维图塑件描述(1)塑件名称:隔弧板(如图1所示)(2)塑件材料为PP(3)大批量生产,塑件表面不得有飞边、熔接痕、无气泡、无划伤和白斑等外观缺陷(4)未注圆角为R2(5)表面粗糙度达到Ra1.6(6)未有尺寸按MT6级精度计算 2、塑件的工艺分析2.1塑料(1)品种:PP(2)颜色:绿色(3)结构特性:线性结构为结晶型(4)基本特性:PP塑料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PP为

7、结晶型高聚物,常用塑料中PP最轻,密度仅为0.91g/cm3(比水小)。通用塑料中,PP的耐热性最好,其热变形温度为80-100,能在沸水中煮,PP有良好的耐应力开裂性,有很高的弯曲疲劳寿命,俗称“百折胶”,PP的综合性能优于PE料,PP产品质轻、韧性好、耐化学性好。PP的缺点:尺寸精度低、刚性不足、耐候性差、易产生“铜害”,它具有后收缩现象,脱模后,易老化、变脆、易变形。 (5)材料的成型性能分析:结晶料,吸湿性小,易发生融体破裂,长期与热金属接触易分解. 流动性好,但收缩范围及收缩值大,易发生缩孔,凹痕,变形。 冷却速度快,浇注系统及冷却系统应缓慢散热,并注意控制成型温度。料温低温高压时容

8、易取向,模具温度低于50度时,塑件不光滑,易产生熔接不良,流痕,90度以上易发生翘曲变形 塑料壁厚须均匀,避免缺胶,尖角,以防应力集中。2.2塑件工艺(1)尺寸精度:该塑件未标注公差尺寸, 故公差等级取MT6级精度计算.(2)表面质量要求:该塑件为汽车座椅调节器支架,要求表面光滑、完整、厚度均一、无飞边毛刺、无银丝、无波浪、熔接痕数量最少,熔接痕最小、无缩痕、无气泡、无划伤和白斑等外观缺陷,表面粗糙度可取Ra1.6。(3)结构工艺性:此塑件为圆形塑件,整体尺寸为R42cm,厚度基本均匀为12mm,属于中小型塑件。(4)通过以上分析,此塑件可以采用注塑成形生产,又因为模具寿命要求要达到10万次,

9、塑件产量要达到25万件,属于大批量生产,采用注塑成形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3、注射机的选择(1)计算塑件的体积、质量经UG软件测得塑件的体积约为41,8193,塑件密度为0.91g/cm3,则质量M=41.8190.91=38.05g(2)确定模具型腔数量模具寿命要达到30 万次,属于大批量生产,且塑件精度要求较高,为提高效率,采用一模两腔结构。 (3)选择注射机根据公式Vmax(nVs+Vj)/kVmax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 n型腔数量Vs塑件体积 Vj浇注系统凝料体积K注射机最大注射量利用系数,一般取K=0.8 已知n=2,Vs=41.823,估计Vj=63,则Vmax(241.82+6)/0

10、.8=112.053查表可选择的注射机型号为XS-ZY-125型卧式注射机,其有关参数为:额定注射量 125cm3注射压力 120MPa锁模力 900KN最大成形面积 320cm2模具厚度 200300mm最大开合模行程 300mm喷嘴圆弧半径 12mm喷嘴孔直径 4mm拉料间距 260mm290mm顶出形式 两侧设有顶杆,机械顶出(4)制定注射成形工艺参数 查表得PP的注射成形工艺参数如下:温度(oC)喷嘴温度 170190料筒温度 前段180220 中断200220 后段160170 模具温度 40802压力(MPa)注射压力 70120时间(S)注射时间 05 冷却时间 1550保压时间

11、 2060 成形周期 401204、模具结构设计4.1分型面的选择 分型面是模具动模和定模的结合处,分型面的选择应以模具结构简单、分型容易,且不破坏已成形的塑件为原则,首先确定模具的开模方向为塑件的轴线方向,根据分型面应选择在塑件外形的最大轮廓处原则,则此塑件的分型面选在塑件的上接面处,此塑件分型面如图2所示图2 分型面4.2型腔布局单型腔模具虽然可使模具结构简单,但塑件成形的生产效率低,塑件的成本高,适于塑件较大的产品。多型腔模具虽然使模具结构复杂,但塑料成形的生产效率高,塑件成本低,根据注射量求出型腔的数目。零件规格比较大,一模一腔但是经济效益低。生产效益低,模多腔模具的尺寸大不利于加工,

12、但是生产效益高,经济效益高,所以采取一模二腔最符合该产品,如图3所示图3 型腔布局4.3确定模具总体结构类型对塑件表面的要求较高,要求表面光滑、完整、厚度均一、无飞边毛刺、无银丝、无波浪、熔接痕数量最少,熔接痕最小、无缩痕、无气泡、无划伤和白斑等外观缺陷,所以采用侧浇口成形。方案一:普通两板模结构是注塑模中最简单的一种结构形式,这种模具只有一个分型面。方案二:三板模结构,三板模也是注塑模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结构,但是比较繁琐。综合考虑,选择两板模。 4.4成形零件设计(1)结构设计 型腔和型芯的结构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整体式与组合式。考虑到塑件大批量生产,则应选用优质模具钢,为节省贵重钢材,型腔和型

13、芯都宜于采用组合式结构,此外,组合式结构还可减少热处理变形、利于排气、便于模具的维修。为便于装拆,型腔采用整体嵌入式。 (2)工作尺寸计算(因为是未注公差按MT6计算)对于标注公差的型芯、型腔尺寸按相应公式进行尺寸计算,其余则按简化公式计算。 查表可知洦PP的平均收缩率Scp=1.15% 型芯径向尺寸84+0.46 LM=(LSLSScp3/4)z =(84+84.461.15%+0.463/4)-(0.46/4) =85.3-0.115 型芯高度尺寸 12+0.32 HM=(HS+HSScp+2/3)z =(12+121.15%+2/30.32)-(0.32/4) =12.52-0.08 型

14、腔径向尺寸 84-0.46 LM=(LSLSScp-3/4) +z =(84+841.15%-3/40.46)+(0.46/4) =85.3+0.115 型腔深度尺寸 10-0.28 HM=(HS+HSScp2/3) +z =(10+101.15%-2/30.28) +(0.28/4) =10.34+0.07 型芯圆角 R5 LM=(LSLSScp)z =(5+52.25%)-0.01=5.12-0.01 型腔圆角 R2 LM=(LSLSScp)+z =(5+52.25%)+0.01=5.12+0.01(3)型腔侧壁和底板厚度计算 整体式型腔结构其特点牢固、不易变形、不会是塑件产生拼接线痕迹.

15、但是加工困难热处理不方便。组合式简化加工工艺减少热处理拼合处有间隙,利于排气,便于维修,节省贵重的模具钢,其要求的精度较高,组合结构必须牢固。由于此零件的规格较小大R42所以采用组合式H1/l=12/42=0.29 查表得C=0.015 W=0.09 l/b=84/84=1查表得a=0.25 c=0.013S=135 T=1274.5选择标准模架(1)确定模架组合形式 采用推杆推出机构,定模和动模均由两块模板组成,有许多的模架DUM和LIM的现成的模架,所以采取的是 LIM(SG) (2)计算型腔模板周界长度N=127+125=251宽度L=1352+522=374(3)选取标准的型腔模板周界

16、尺寸 首先确定模架宽度,N=374最接近于标准尺寸400,则选400L;然后从L系列标准尺寸中选择接近于L= 251的250。最终确定的模架规格为250400。(4)确定模板厚度 A板 定模板,用来嵌入型腔镶块,因型腔镶块采用通孔台肩式,则A板厚度等于型腔镶块厚度,型腔镶块厚度=型腔深度+底板厚度=45,选取标准中A板厚度HA=50mm。 B板 动模板,用来固定型芯,采用通孔台肩式,B板厚度=(0.51)型芯高度,则B板厚度HB在5070之间,标准化取HB=70mm。 C板 垫板,形成推出机构的移动空间,其厚度=推杆垫板厚度推杆固定板厚度塑件推出距离,保证把塑件完全推离型芯。此模架推杆垫板厚度

17、=15mm,推杆固定板厚度=15mm,塑件推出距离=型芯高度+(510)cm,选推出机构移动空间要足够推出塑件,HC=80 mm。此设计中模架标准采用FUTABA标准模架,如图4所示。图4 模架 (5)检验模架与注射机的关系模具外形尺寸250320拉杆空间300mm340mm ,合理。最大模具厚度300 模具厚度260最小模具厚度200 ,合理。开模行程 最大开合模行程300,合理。 4.6浇注系统 浇注系统的设计是注塑模具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注塑成型周期和塑件质量(如外观、物理性能、尺寸精度等)都有直接影响, 故设计时要使型腔布置和浇口开始部位力求对称,防止模具承受偏载而产生溢料现象,而

18、浇口的位置也要适当,尽量避免冲击嵌件和细小的型芯,防止型芯变形,浇口的残痕不影响塑件的外观。(1)主流道的设计主流道是塑料熔融体进入模具型腔时最先经过的部位,它将注塑机喷嘴注出的塑料熔体导入分流道或型腔,其形状为圆锥形,便于熔体顺利地向前流动,开模时主流道凝料又能顺利地拉出来。由于主流道要与高温塑料和注塑机喷嘴反复接触和碰撞,通常不直接开在定模板上,而是将它单独设计成主流道衬套镶入定模板内。浇口套的选用:进料口直径:D=d+(0.51)mm=314mm式中d为注塑机喷嘴口直径。球面凹坑半径:R=r+(0.51)mm=10+0.510.5mm式中r为注塑机喷嘴球头半径。所选浇口套的立体图如图5所

19、示: 图5 浇口套(2)冷料穴设计冷料穴位于主流道正对面的动模板上,或处于分流道末端。其作用是捕集料流前锋的“冷料”,防止“冷料”进入型腔而影响塑件质量,开模时又能将主流道的凝料拉出。冷料穴的直径宜大于主流道大端直径,长度约为主流道大端直径。(3)分流道的设计分流道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半圆形、矩形、梯形和U形等,圆形和正方形截面流道的比面积最小(流道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值称为比表面积),塑料的温度下降小,阻力亦小,流道的效率最高,但是加工较困难,于是选用U形。因为U形截面分流到热量损失仅大于圆形和正方形截面的分流道,但又比圆形和正方形的截面流道容易脱模,而且,加工容易,所以U形截面分流道具有优良的

20、综合性能。分流道的尺寸:分流道尺寸由塑料品种、塑件的大小及流道长度确定。对于重量在200g以下,壁厚在3mm以下的塑件可用以下经验公式计算分流道的直径。D=0.2654W1/2 L1/4式中:D分流道的直径,mm; W塑件的质量,g; I分流道的长度,mm;由于所设计的塑件的质量小于200g,故按以上公式确定其直径。D=0.2654W1/2L1/4=0.265444.571/2501/4=3.78mm由于此式计算的分流道直径限于3.2mm9.5mm,而所算出来的结果小于此范围,参考聚苯乙烯的分流道推荐值,定出分流道直径为6mm,其剖视图如图6所示 图6 分流道其中r=6mm h=2r,分流道的

21、布置:选用平衡式的分流道布局。(4)浇口设计 浇口又称进料口,是连接分流道与型腔之间的一段细短流道,其截面积约为分流道的0.030.09,长度约为0.5mm2mm。浇口形式有直浇口、侧浇口、点浇口和潜伏性浇口等,分析可知选侧浇口较为合理,因为经过浇口分析,鼠标浇口位置最好是在蓝色位置里面和外面,但是,因为设计的是一模两腔,综合考虑,选择侧浇口,浇口浇道如图7所示 浇口 浇道图7 浇口浇道浇口直径为0.6mm,各拔模角度为15。4.7推出机构常用的推出机构有推杆、推板、推管等,推杆推出机构是整个推出机构中最简单、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由于设置推杆的自由度较大,而且推杆截面大部分分为圆形,容易达到推杆

22、与推板或型芯上推杆孔的配合精度,推杆推出时运动阻力小,推出动作灵活可靠,损坏后也便于更换,所以采用推杆推出注意事项:(1)导柱长度要足够,以保证推出塑件时推板留在模具上。(2)推杆与型芯的间隙为0.5mm,不会擦伤型芯,锥面配合,起到辅助定位作用,也可防止推杆因偏心而溢料。(3)由于塑件高度较小,型腔深度不是很大,且非软质塑料,不容易形成真空,因此不必设置引气装置,如图8所示 图8 顶杆 4.8冷却系统 模具温度的调节既关系到塑件质量(塑件的尺寸精度、塑件的力性能和塑件的表面质量),又关系到生产效率,采用冷却水效果良好的冷却水回路的模具是缩短成型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最有效的方法,所以根据塑件的形

23、状、壁厚及塑料的品种,设计与制出能实现均一、高效冷却的回路,如图9所示图9 冷却水道4.9排气系统由于此模具属于中小型模具,且模具结构较为简单,可利用模具分型面和模具零件间的配合间隙自然地排气,间隙通常为0.020.03mm ,中间设排气槽。5、注射机的校核(1)最大注射量 K=0.8 Vs =89.63 Vj =63 Vmax=1253 因为满足KVmaxVsVj,适合。(2)注射压力已知P注= 80130 MPa,P公=145MPA,则P公P注,适合。(3)锁模力900KN(4)安装部分尺寸喷嘴孔直径4.5主流道小端直径6拉杆空间300340模具外形250320最小模厚200模具厚度260

24、最大模厚300 (5)开模行程最大开模行程300则最大开模行程开模行程,适合。 (6)推出机构两侧设有顶杆,机械顶出6、结束语6.1模具设计的创新与特色总结 本人的设计的产品是遥控器中的后座,遥控器是一个注重外形的产品,强调外表轮廓的统一性,所以为了保证塑件外形的能够比较圆滑,先建立一个整体外形,然后建立细节特征。用此方法做出来的遥控器外形比较圆滑,也不用太多考虑装配的问题,设计也简单。 在模架的设计方面,主要是应用UG的外挂程序:Mold wizard专家模具系统,Mold wizard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数据库,包括各大模架供货商个比较完整的系列的模架,而且有各种标准,从A、B、C板到顶针,水

25、道,斜销机构,这些都是标准件,只要选定型号,尺寸,就可以直接向供货商订货,这也正满足了现代模具设计标准化的需求。6.2论文存在问题与解决设想 在设计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首先,在建模时,做过好几个主控件,都导成圆角后,就可以了。开始生成模具时,我对模具的结构不够了解所以开始分模面没有尽可能变成平面,这样加工会很难,后来用EXTEND命令,先把分模面延伸到一个平面,再延伸到工件的外表面,于是,分模面可以尽可能使平面。在设计流道时,由于流道的尺寸太小,浇口太小,浇口位置不合理,造成了注塑时间长和浇注质量很差,后来对流道和浇口的设计进行了改善,最后出来的质量好了很多。在出工程图时,是先在在UG中生成

26、.drw文件,然后转化成.dwg文件,再用AUTOCAD打开,进行编辑,使用AUTOCAD的模板,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很多问题。比如,UG中工程图的配置文件不完全,导致从UG到AUTOCAD文件的比例不对。此外,由于自己时间和技术的限制,鼠标上盖的卡口没有做,模具中这个特征也没有,如果要作这个特征,要在EMX模具专家系统中选择斜销机构,再选择尺寸。经过这次设计,我了解了模具设计的全过程,碰到了很多问题,也得到了很多经验。7、参考文献1)高佩福.实用模具制造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2)任鸿烈.塑料成型模具制造技术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 黄毅宏,李明辉.模具制造工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4) 赵昌盛.实用模具材料应用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工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