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透镜罩冲压模具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透镜罩冲压模具设计.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设计报告(论文)报告(论文)题目: 透镜罩冲压模具设计 作者所在系部: 作者所在专业: 作者所在班级: 目 录摘要 第1章 绪论 1第2章 工件的工艺性分析 2第3章 确定工艺方案 33.1 工艺方案的确定 33.2 三种成型方法的示意图 33.3 各种成型方法的优劣分析 3第4章 工艺计算 44.1 拉深的工艺计算 44.1.1 确定是否使用压边圈 44.1.2 确定修边余量 4 4.1.3 粗算毛坯直径D 4 4.1.4 判断能否一次拉成 4 4.1.5 计算各次拉深系数及拉深直径 44.1.6 调整 54.1.7 选定各工序的圆角半径 54.1.8 校核第一次拉深高度 54.1.9
2、工序图 5 4.2 翻孔的工艺计算 64.2.1 确定底孔直径 6 4.2.2 首次翻边系数 6第5章 冲压基本工序的确定 7第6章 工序合并方式与顺序安排 86.1工序合并方式 86.2方案分析 86.3排样 8第7章 计算各工序冲压力及选择冲压设备 107.1 落料拉深力的计算 107.2 二次拉深力的计算 107.3冲预制底孔力的计算 117.4 翻边力的计算 117.5冲小孔力的计算 117.6切边力的计算 12第8章 主要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13 8.1落料凹模的外型尺寸计算 138.1.1 凹模外形尺寸 138.1.2 凹模的刃口尺寸 138.2拉深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138.2.1
3、凸、凹模间隙 138.2.2 凸、凹模刃口尺寸 138.3翻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14第9章 落料拉深模主要零件的设计与标准的选用 159.1 工作零件 159.1.1 凸、凹模 159.1.2 落料凹模 169.1.3 冲孔件的凸、凹模尺寸 169.2 卸料、顶件和推件零件 169.2.1 卸料板 169.2.2 推件与顶件装置 17 9.3 定位零件的设计 179.3.1 落料拉深复合模中的挡料销 179.3.2 落料拉深复合模中的导料板 179.4 其他支撑零件 179.4.1 模架 179.4.2 模柄 189.4.3 凸模、凹模固定板 189.4.4 垫板 189.4.5 紧固件 18
4、第10章 翻边模主要零件的设计与标准的选用 1910.1翻边模结构设计 1910.1.1翻边凸凹模形状与尺寸 1910.1.2翻边凸凹模间隙 1910.2 各工作零件和定位零件的选取 19总结 20致谢 21参考文献 22摘 要拉深件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而且冲压加工在国民经济的加工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广泛应用于汽车、军工、家电、电机、仪表等工业领域,从精细的仪表指针、电子原件到重型汽车的内、外覆盖件以及飞机蒙皮等都需冲压加工。而冲压件的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具设计、制造的技术水平。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怎样快速、高质量地设计、制造处产品模具,使所生产的产品质量高、成本低、上市快,
5、已成为赢得竞争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介绍拉深件模具的设计、制造方法。在进行模具设计时,需要对零件进行结构特点的分析以及工艺性分析。在查阅多种资料后,确定模具各零部件的尺寸。在进行模具制造时,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和现有的加工水平。关键词 工艺性分析 工艺方案选择 模具设计与制造AbstractIt is very common to see stretching components in our daily life.And in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economic punching produce ha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t i
6、s extensively used in the industry like automobile war industry home appliances electrical engineering from the refined indicator, electronically products to spare parts of the heavy automobile. But the good quality mainly depends on the high level of products to spare parts of the heavy automobile.
7、 But the good quality mainly depends on the high level of the die design and the manufacturing. With the severe competition,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to win the market share how to make the products with the high-quality, lower-cost, and quick-going-on sale.We mainly introduce the method of
8、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stretching components in this article.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structure and technology of the part before we design the mold. We have to read lots of books to decide the dimensions of the components in the mold. We also have to consider the expense and manufacturing
9、 facilities when we make the mold.Key words Craft feasibility analysis Craft scheme selection Die design and made第1章 绪论本设计课题为电器中常见的元器件透镜罩,通过这次设计使我们对冲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冲压中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做了深入的了解和探究。设计说明书的书写使我们更清晰地更详细地了解了整套模具的设计步骤和思路。通过设计过程中查阅各种资料,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见识也使我们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到冷冲压技术的广阔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冷冲压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10、,它是金属塑性加工(或压力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旨在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扩大冲压技术的应用范围。为了减少拉深件的成型次数提高生产率又发明了多种拉深方法如反向拉深、双向拉深等。为了提高冲压件的精度,采用的是精密冲压。冲模是实现冲压生产的基本条件,模具的结构和精度正朝着高效、精密、长寿命、多工位的方向发展;为了适应产品的更新换代,快速成形方法爆炸成形、激光冲击成形、超塑性成形等方法以及简易经济冲模的设计与制造也得到迅速发展。模具设计与制造的现代化,目前最为突出的是模具CAD/CAE/CAM,为了提高试冲率节约材料可以预先通过CAE/CAM软件进行计算机模拟,这一点极大地提高了工件成型的
11、设计成功率节约了各种成本。模具的加工方法迅速现代化,各种加工中心、高速铣削、精密磨削、电火花铣削加工、慢走丝线切割等技术已全面走向数控(NC)或计算机数控(CNC)化。本课题是为自拟的透镜罩。通过查阅各种工具书进行冲压模具设计,设计全部模具零件,最后完成装配; 画出主要的零件和装配图。第2章 工件的工艺性分析:该拉深件为轴对称结构,圆筒形拉深件,其外形最大尺寸为88mm,属于中小型冲压件,在工件的凸缘部分均匀分布着六个直径为4的孔,做连接之用。工件材料为H62,且材料厚度为t=1.5mm,且相对厚度也较小,满足冲裁工艺性要求,并且冲压经济性良好。该工件为透镜罩,工件上有6个连接小孔,50孔需与
12、其它部位配合,因此与小孔的相对位置要求准确,50,4孔及孔间距尺寸等几个尺寸精度不高,为IT14,可以用较小间隙的拉伸模来达到要求。对于22孔,高度h=29mm两个尺寸精度较高为IT12,可在加工完成之后,安排相应的整形工序来保证精度。 图2-1 透镜罩材料: H62 料厚: 1.5mm批量: 大批量第3章 确定工艺方案3.1 工艺方案的确定:该工件的成型方法主要有三种: 1.先采用阶梯型拉深然后用机加工的方式削去底部。(如图3-1)2.先采用阶梯型拉深然后冲去底部。(如图3-2)3.先拉深再冲孔最后翻孔。(如图3-3)3.2 三种成型方法的示意图如下: 图3-1 图3-2 图3-33.3 各
13、种成型方法的优劣分析:对方法一来说零件质量较高但是却增多了拉深次数,且增加了机加工工序,故生产效率不高;方法二中因最后一阶拉深的缘角有弧度,用冲压的加工方法加工孔不合适,即使增加了整形工序也难以保证加工质量,若冲去底部后翻边加工,也增加了工序,显得十分冗繁;方法三中,各个加工工序简单可靠,层次分明较为合适。故采用第三种方案。具体的工艺过程有:下料,落料,拉深,冲底孔,翻边,冲孔落料。第4章 工艺计算4.1 拉深的工艺计算:已知:带凸缘圆筒形件的D=119mm, d=48.5mm, h=29mm, r=R=3mm. 材料为H62,料厚t=1.5mm.4.1.1 确定是否使用压边圈:由表格4-10
14、(选自冲压设计资料王孝培,下同)知:首次拉深时:t/D100=1.261.5, =0.461.5,故第二次拉深也应当用压边圈。4.1.2 确定修边余量:由 /d=88/48.5=1.81,查表4-5得: =3.0mm ,所以拉深件实际凸缘直径=94mm.4.1.3 粗算毛坯直径D:D=119mm (4-1) 4.1.4 判断能否一次拉成:t/D100=1.26,/d=1.94.由表4-20查知:第一次拉深允许的最大相对高度/=0.360.46,而实际零件的极限相对高度h/d=0.598(/)max,故该件不能一次拉深成型。4.1.5 计算拉深次数,各次拉深系数及拉深直径:首先用逼近法确定第一次
15、拉深直径,如下表: 表4-1相对凸缘直径假定值N毛坯相对厚度t/D第一次拉深直径实际拉深系数极限拉深系数拉深系数相差值1.21.26780.650.51+0.141.31.26720.610.51+0.101.41.26670.560.49+0.071.51.26630.530.49+0.041.61.26590.500.46-0.04由表选第一次拉深直径为=67mm,并且第一次拉到凸缘直径=94mm,从表4-15查知:=0.75,=670.75=50.25mm,由计算知:成型该件所需拉深次数为两次。4.1.6 调整:调整各工序的拉深系数,使各工序变形程度的分配更合理,取:=66mm,=0.5
16、55,50mm,=0.758.4.1.7 选定各工序的圆角半径:mm mm4.1.8 校核第一次拉深高度:=22.75mm (4-2) 由/=94/66=1.42,t/D100=1.5/119100=1.26,查表4-20知:第一次拉深的最大相对高度(/)max=0.63;而/=22.75/66=0.34(/)max,故安全。第二次拉深高度为h2=29mm.4.1.9 工序图如下: 毛坯 首次拉深 第二次拉深 图4-14.2 翻孔的工艺计算:由于设定工艺流程为在拉深件底部冲孔后进行翻孔,故工艺计算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确定孔底直径d,二是核算翻边高度H。工件翻孔后的中径为D=26.8mm,高H=
17、6mm,t=1.5mm, ,4.2.1 计算底孔直径: d=D-2(H-0.43-0.72t)=11.24mm, (4-3) 取d=11mm. 故由公式得Hmax=7.39mm因为HHmax,故可以一次翻孔成型。4.2.2 首次翻边系数:由表5-3查知:H62(板料厚0. 5mm6mm)的首次翻边系数为K=0.68,极限翻边系数为Kmin=0.68,而本件的翻边系数为m=d/D=0.718Kmin,故可以一次翻孔成型。综上所述该件的翻孔可以一次加工成型。第5章 冲压基本工序的确定由上述的分析与计算,该工件冲压基本工序为:落料,首次拉深,二次拉深,冲预制孔11mm孔,翻边,整形,冲64孔,切边。
18、拉深时可添加适当的润滑剂,防止拉裂。冲孔后可采用整修方法去掉毛刺等缺陷,并采用退火处理去除冲孔引起的硬化,来提高翻孔的极限变形程度。第6章 工序合并方式与顺序安排6.1 工序合并方式:(1) 落料兼拉深、二次拉深、整形、冲预制孔兼翻孔、冲孔兼切边;(2) 采用级进模将全部工序合为一体;(3) 落料兼拉深、二次拉深兼整形、冲预制孔、翻孔、冲孔、切边;6.2 方案分析:方案一中冲孔兼翻孔和冲孔兼切边复合模存在边缘模壁太薄的弱点,影响模具的强度和寿命。方案二中生产率高但是模具尺寸较大,结构过于复杂,成本太高,且制造周期长。方案三中虽然工序较散,占用设备和人员较多,但模具简单实用,制作方便,成本低,零
19、件质量易于保证。在生产批量不大的时候采用这一方案较为合适。6.3 排样此工序的排样方式为直排有废料排样方式,如下图所示。图4-1 排样图查表得搭边值: 1.5mm,a=2mm采用无侧压装置送料条料宽度方向冲裁件的最大尺寸;a侧搭边值;条料宽度的单向(负向)偏差;Z导料板与最宽条料之间的间隙。剪切条料宽度公差=0.7,条料与导板之间的间隙 Z=1mm条料宽度 B=, (4-4) 进距为:h=119+1.5=120.5mm一个进距的材料利用率为:=74.43%第7章 计算各工序冲压力及选择冲压设备7.1 工艺一 落料拉深力的计算:落料力 根据参考文 1 献得 其中 F冲裁力(N);L冲裁周边长度(
20、mm);材料抗剪强度(MPa);K系数。 由 5 知:,卸料力 推料力 拉深力 F拉深力(N);t毛坯厚度(mm);材料抗拉强度(MPa);修正系数。根据参考文献 为修正系数,查表得,根据 得:压边力 由于,而冲压时落料与拉深不是同时发生,故其总压力为:冲压设备的选择:一般按所需公称压力的范围是352.672KN396.756KN则选择J23-407.2 工艺二 二次拉深力的计算:拉深力 根据参考文献 6 为修正系数,查表得,根据得:压边力 故其总压力为: (7-1)冲压设备的选择:一般按所需公称压力的范围是191.776KN215.75KN则选择J23-257.3 工艺三 冲预制底孔力的计算
21、:冲孔力 冲压设备的选择:一般按所需公称压力的范围是27.78KN31.257KN则选择J23-6.3此道工序为冲制预制底孔11mm7.4 工艺四 翻边力的计算:翻边力 冲压设备的选择:一般按所需公称压力的范围是623.637KN26.592KN则选择J23-6.37.5 工艺五 冲小孔力的计算:冲孔力 冲压设备的选择:一般按所需公称压力的范围是60.62KN68.20KN则选择J23-10此道工序为冲制6个4mm小孔.7.6 工艺六 切边力的计算:切边力 冲压设备的选择:一般按所需公称压力的范围是222.27KN250.6KN则选择J23-25. 第8章 主要工作部分尺寸计算8.1 落料凹模
22、的外型尺寸计算:8.1.1 凹模外形尺寸:凹模外形尺寸的经验公式为:凹模厚度 H=Kb=0.19119=22.61mm (H=15mm)凹模壁厚 C=(1.52)H=34mm45mm (C=30mm)式中: b-凹模孔的最大宽度 K-系数,由参考文献知查表得K=0.18 H-凹模厚度 8.1.2 凹模的刃口尺寸:落料部分以凹模为基准,且凹模磨损后该处尺寸增大。工件按IT14级计算则由参考文献知查表得x=0.5mm所以落料凹模刃口尺mm 凸凹模外刃口尺寸按凹模实际尺寸配制,保证双面间隙为0.090mm0.120mm(双面间隙查表取得)。8.2 拉深模刃口尺寸的计算:8.2.1 凸、凹模间隙:拉深
23、模凸、凹模间隙是指凸凹模横向尺寸的差值,双边间隙用Z来表示。确定间隙的原则是:既要考虑板料公差的影响,又要考虑毛坯口部增厚的现象,故间隙值一般应比毛坯厚度略大。当零件要求外形尺寸时应将间隙取在凸模上,当零件要求内形尺寸时,间隙取在凹模上。该件要求的是内部尺寸,则间隙应留在凹模上。由参考文献知用压边圈时,凸、凹模单边间隙查表得Z=1.2t=1.8mm8.2.2 凸、凹模刃口尺寸:当零件需要多次拉深时,对中间半成品的尺寸不需要严格要求,模具尺寸等于半成品的尺寸就可,计算方法如下:凹模尺寸: mm凸模尺寸: mm式中:- 零件半成品外形的公称尺寸、-凸凹模的制造公差,查表得、分别为0.03、0.05
24、 -零件公差,=0.74mm8.3 翻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当翻孔的内孔有尺寸精度要求时,主要取决于凸模。翻孔凸模与凹模的尺寸按参考文献知公式计算可得:查 表得:=0.52=查表得翻孔的单边间隙Z/2=0.7mm参考文献知公式计算可得: =(+)=(19+0.52) =19.52mm (+Z)=(19.52+20.7)mm =20.92 mm 其中 翻孔凸模直径; 翻孔凹模直径; 、翻孔凹模、凸模直径的公差; 翻孔竖孔最小内径; 翻孔竖孔内径的公差。第9章 落料拉深模主要零件的设计与标准的选用9.1 工作零件:9.1.1 凸、凹模:9.1.1.1 落料凸模的结构类型与固定方法 凸模的结构通常分为
25、两大类。一类是镶拼式凸模结构,另一类是整体式凸模结构。整体式凸模中,根据加工方法的不同又分为直通式和台阶式凸模两种。台阶式凸模一般采用机械加工,对于圆形凸模,可按国家标准进行选择。本次设计中落料凸模采用固定板固定凸模。9.1.1.2 凸模的材料与硬度 本次设计的凸模形状简单且模具寿命要求不高,则可以选用T10A制造。凸模刃口淬火硬度一般在HRC58-62。9.1.1.3 凸模长度的确定 凸模长度主要根据模具结构,并考虑修磨,操作安全,装配等的需要来确定。采用弹性卸料板和导料板冲模,其凸模长度按下式计算L=其中 凸模固定板高度(mm); 固定卸料板厚度(mm); 导料板厚度(mm); h增加高度
26、。它包括凸模的修磨量,凸模进入凹模的深度(0.51mm),凸模固定板与卸料板之间的安全距离(一般取1020mm)等。本次设计中 =20mm=15mm=7mm h=15mm9.1.1.4 拉深凹模的结构 拉深凹模为凸凹模的一部分,是影响拉深件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凹模的圆角半径,它影响着拉伸力的大小,拉深件的质量及拉深模的寿命,故凹模圆角半径的值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在生产上一般应尽量避免采用过小的凹模圆角半径,在保证工件质量的前提下取大值,以满足模具寿命的要求,通常可按经验公式(参考文献13中)计算 =0.8=7mm其中 D毛坯直径(mm);d本道工序拉深后的直径(mm)。9.1.1.5 拉深凸模
27、的结构 拉深凸模的结构形式取决于工件的形状,尺寸以及拉深方法,拉伸次数等工艺要求,不同的结构形式对拉深的变形情况,变形程度的大小及产品的质量均有不同的影响。凸模圆角半径对拉深工序的影响没有凹模圆角半径大,但其值也必须合适,由于本次拉深只需拉深一次,故拉深时的凸模圆角半径=3mm,既一次拉深成功。9.1.1.6 复合模中凸凹模的最小壁厚 凸凹模的内、外缘之间的壁厚取决于冲裁件的尺寸。为保证凸凹模的强度,凸凹模应有一定的壁厚。对内孔不积聚废料的凸凹模,最小壁厚C为:冲裁软材料: C=t且C不小于0.5mm,本次设计中落料凸模和拉深凹模之间的尺寸远大于1.5mm。9.1.2 落料凹模:9.1.2.1
28、 凹模的刃口形式 凹模型口侧壁的形状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与凹模面垂直的直刃壁,另一种是与凹模面稍倾斜的斜刃壁。前者刃口尺寸在修磨后增大,适用于形状简单;后者刃口强度较高,修磨后刃口尺寸不变。由于本套模具为推件式模具,故采用阶梯形直刃壁型孔。9.1.2.2 凹模外形尺寸 凹模外形尺寸的计算在前边已有,这里不作叙述9.1.2.3凹模的固定及主要技术要求 由于冲裁件的形状和尺寸千变万化,因而大量使用外形为圆形或矩形的凹模板,在其上面开设所需要的凹模洞口,用螺钉和销钉直接固定在模板上。此次设计中采用的是凹模用螺钉和销钉直接固定在模板上,实际生产中应用较多,适合各种尺寸较大的凹模固定。9.1.3 冲孔件
29、的凸、凹模尺寸:本套模具的凸、凹模结构设计方法与落料相似,按冲孔件的实际尺寸计算并确定凸、凹模的形状及尺寸。并且凸、凹模的尺寸按照配合加工。由于冲孔过程中,上道工序完成的件为圆桶形,故选模具各板时选用圆形板。9.2 卸料、顶件和推件零件:9.2.1 卸料板:卸料板较常用的是刚性卸料板和弹性卸料板两种形式。常用的是固定卸料板,其卸料力大,卸料可靠,当冲裁件较厚(大于0.5mm),平直度要求不很高的冲裁件时,一般采用固定卸料装置,而对薄料不太合适。 本次设计中因为料厚为t=1.5mm,且件的要求没有那麽严格故采用固定卸料。9.2.2 推件与顶件装置:9.2.2.1 落料拉深复合模中的推件装置 推件
30、装置一般是刚性的,由打杆,推板,连接推杆和推件块组成,刚性推件装置推件力大,工作可靠,所以应用十分广泛。落料拉深复合模运用了推件装置,使完成后的工件被顶出。9.2.2.2 顶件装置 顶件装置一般是弹性的,由顶杆,顶件块和装在下模底下的弹顶器组成。这种结构的顶件力容易调节,工作可靠,冲裁件平直度较高。落料拉深复合模和翻孔模均用到这种顶件装置。在模具设计装配时,应使推件块或顶件块伸出凹模孔口面0.2-0.5mm,以提高推件的可靠性。推件块与凹模为间隙配合。9.3 定位零件的设计:冲模的定位装置用以保证材料的正确送进及在冲模中的正确位置。单个毛坯定位用定位销。使用条料时,保证条料送进的导向零件有导料
31、板。9.3.1 落料拉深复合模中的挡料销:国标中常见的挡料销有三种:固定挡料销,活动挡料销和始用挡料销。固定挡料销装在凹模型孔出料一侧,利用落料以后的废料孔边进行挡料,控制送料距离。本次设计中采用的是固定挡料销。9.3.2 落料拉深复合模中的导料板: 导料板是条料的横向定位,一般由两块组成,称为分体式导料板,为使条料顺利通过,两导料板间距离应等于条料最大宽度加上一个间隙值,导料板高度取决于挡料方式和板料厚度,采用固定挡料销时,导料板高度查1中表317得H=4mm。9.4 其他支撑零件:9.4.1 模架:模架分为导柱模模架和导板模模架,其中导柱模模架按导向结构分为滑动导向和滚动导向。按导柱不同的
32、位置分为四种模架:对称导柱模架,后侧导柱模架,对角导柱模架和四导柱模架。对角导柱模架适于各种冲裁模使用,为避免上、下模的方向装错,两导柱直径制成一大一小。落料拉深复合模采用对称导柱模架,而翻孔模由于结构因素而采用无导柱模架。9.4.2 模柄:中小型模具一般时通过模柄将上模固定在压力机滑块上的。常用模柄型式由旋入式模柄,压入式模柄,凸缘模柄、浮动模柄、通用模柄和槽形模柄。压入式模柄的固定段与上模座孔采用H7/m6过渡配合,并加骑缝销防止转动,装配后模柄轴线与上模座垂直度较好,所以两套模具均采用压入式模柄。9.4.3 凸模、凹模固定板:凸模、凹模固定板主要用于小型凸模、凹模或凸凹模等工作零件的固定
33、。固定板的外形与凹模轮廓尺寸基本上一致,厚度取(0.6-0.8),材料可选用Q235或45钢。标准凸模固定板由圆形、矩形和单凸模固定板等多种形式。选用时,根据凸模固定和紧固件合理布局的需要确定其轮廓尺寸。固定板与凸模为过渡配合(H7/n6或H7/m6),压装后将凸模端面与固定板一起磨平。本次设计中采用固定板将凸凹模固定。9.4.4 垫板:在凸模固定板与上模座之间加一块淬硬的垫板,可避免硬度较低的模座因局部受凸模较大的冲击力而出现凹陷,致使凸模松动。垫板的平面形状尺寸与固定板相同,其厚度一般取610mm,如果结构需要,例如在螺钉吊装凸模时,为垫板上加工吊装螺钉的沉孔,可适当增大垫板的厚度。9.4
34、.5 紧固件:螺钉、销钉在模具中起紧固定位作用,设计时主要是确定它的规格和紧定位置。螺钉拧入的深度不能太浅,否则紧固不牢固;也不能太深,否则拆装工作量大。圆柱销钉配合深度一般不小于其直径的两倍,也不宜太深。第10章 翻边模主要零件的设计与标准的选用10.1翻边模结构设计:翻边模采用倒装结构,使用大圆角圆柱形翻边模,制件预冲孔套在套在导正销上定位,压边靠压力机标准弹顶器压边,制件若留在上模由顶出器打下。10.1.1翻边凸凹模形状与尺寸:内孔翻边模的结构与一般拉深模相似,它们的不同在于,翻边凸模的圆角半径一般较大,甚至做成球形或抛物面形,以利于变形。它的结构一般分为以下三种:当竖边直径小于4mm时
35、,可同时冲孔和翻边;当竖边直径10mm以下采用带导正销的小凸模;当零件处于固定位置上时则不需要加导正销。翻边凹模圆角半径对翻边成形影响不大,取值一般为零件的圆角半径。10.1.2翻边凸凹模间隙:翻边凸凹模间隙值可按参考文献【2】查表求得,或者取单边间隙Z/2=(0.75-0.85)t。如果翻边成螺纹底孔或需与轴配合的小孔,则取Z/2=0.7t左右。本次设计中采用的翻边凸凹模间隙为Z=1.4mm10.2 各工作零件和定位零件的选取:翻边模的凸凹模尺寸前边已有计算,其他零件的选取类似于落料拉深模。总 结本课题是为自拟的筒形体冲压模设计。利用CAXA软件进行冲压模具设计,设计全部模具零件,完成装配;
36、并利用冲压CAE软件(dynaform/uniform/autoform)对整个冲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从而优化与确定最佳工艺参数。 经过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的学习,对各种级进模、复合模、拉深模、翻边模的学习可以设计各种模具。通过排样的学习,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拉深件的两大缺陷是起皱和拉裂,通过压边圈的设置和拉伸程度的控制可以避免以上两种缺陷。冲压工艺过程设计和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方法。通过本次的冲压设计,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中常见的产品质量、工艺及模具方面的技术问题,合理选用冲压设备。该次设计使我们真正的了解到设计的全过程,以及在设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该次设计还使
37、我们更多的了解到在设计中有好多标准,需要认真选取。致 谢板料冲压加工在国民经济制造行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机械、电子、航空、轻工业(如自行车、照相机、五金、日用器皿等生产)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由于冲压加工具有生产率高、生产成本低、操作简单、适合大批量生产等优点,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而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国外发达国家对冲压加工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开发都比较重视。这次毕业设计的课题就为一个筒形的冲压模具设计,通过这次设计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也提高了我的专业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学习和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不曾预料的难题,除了自己在图书馆查阅相
38、关资料外,通过问老师和同学也得到了许多极好的的办法和建议,不但使自己少走许多弯路而且也使我从中得到了许多知识和启发,这也是我能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在此我对我的导师老师和帮助我的各位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此外还要感谢图书馆为我们提供了各种相关资料。 参考文献1 王芳. 冷冲压模具设计指导.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42-84.2 成百辆.冲压工艺与模具结构.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9-21.3 翁其金,徐新成.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74 刘靖岩.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45 佘银柱.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6 陈锡栋,周小玉.实用模具技术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77 曾霞文,徐政坤.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