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创新驱动图.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55383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工业创新驱动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机械工业创新驱动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机械工业创新驱动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机械工业创新驱动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机械工业创新驱动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工业创新驱动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工业创新驱动图.doc(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徽机械工业创新驱动图目 录第一部分:安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必要性、空间和机遇研究4一、安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必要性 4二、安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空间 6三、安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机遇.7第二部分:安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9一、安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分析 9二、安徽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问题分析18第三部分:安徽装备制造企业信息化发展研究26一、信息化程度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影响26二、安徽装备制造业信息化现状及分析27三、进一步提升我省装备制造业信息化水平的路径思考34第四部分:安徽装备制造业“十一五”战略定位及发展研究37一、大力提高装备制造业在全省工业的比重37二、“十一五”期间装备制造各

2、产业发展的情况分析和重点选择 41三、增强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凝聚力研究46四、在装备制造业发展过程中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49 本课题为安徽省发改委“十一五”规划招标课题之一,主要研究“十一五”期间安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及与之相关的主要问题。本课题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发展安徽装备制造业必要性、空间和机遇研究;第二部分,“十五”期间安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与问题研究;第三部分,安徽装备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发展研究;第四部分,安徽装备制造业“十一五”战略定位及发展研究。这四个部分的课题组成员分工如下:第一部分由王可侠和许昌明执笔;第二部分由王可侠和张谋贵执笔;第三部分由金建国执笔;第四部分由王可侠执笔。第一

3、部分:安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必要性、空间和机遇研究装备制造业是制造资本品,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需要而提供各种技术装备的产业,没有先进的装备制造业就不可能有中国的现代化。早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中就明确提出:“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依托重点技术改造和重大工程项目,提高设计制造水平,推进机电一体化,为各行业提供先进和成套的技术装备”。进入21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已走上一个全新的水平。目前,我国的年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这是一国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个里程碑。在这个重要关口,我国经济能否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取决于产业能否有效调整和顺利升级;而产业能否升级及在多大的水平上实现

4、升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备制造业怎样为各行业提供先进和成套的技术装备,因此加速发展装备制造业是我国现阶段乃至更长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主要任务。从实际情况看,我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十分必要,装备制造业且有着重要的空间和机遇。一、安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必要性1、发展装备制造业,是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素质的需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必须物化,首先要物化在劳动资料即资本品上。划分经济时代的标志,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用什么生产。装备制造业对其他产业提供技术装备,它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其他产业的竞争力。当今世界工业强国无一不是装备制造业强国,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都主要依赖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带

5、动。没有发达的装备制造业,国家就无法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即使是进入后工业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共载体也仍然是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美、日、德的装备制造业是世界上最发达和最先进的,包括这三大国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均以装备制造业作为立国强国之本。高度发达的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和先进的制造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获胜的关键因素。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这样,对于一个省来说也是这样。我省要加快技术进步,提升产业素质,建成工业大省和工业强省,不可不高度重视发展装备制造业。 2、发展装备制造业,是增加就业、节能降耗、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需要。装备制

6、造业是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工业,但它不同于流程工业,而是组装式工业,因而同时具有劳动密集性质,有较大的就业容量。据原国家经贸委行业规划司测算,2000年装备工业每万元固定资产原价可吸纳0.078人,而工业平均吸纳0.052人,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工业吸纳0.046人,冶金工业吸纳0.037人,石油加工和炼焦工业吸纳0.018人。发展装备制造业,不仅能直接吸纳较多的劳动力,而且由于其产业前后向关联度高,还可带动其他行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这对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装备制造业是节能、降耗、环保产业。装备制造业万元产值消耗的能源和资源在重工业中是最低的。仍据原国家经贸委行业

7、规划司测算,2000年我国装备工业万元工业户均消耗能源0.12T(标煤),工业平均为1.05T,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工业为5.65T,冶金工业为7.06T,石油加工和炼焦工业为9.81T。装备工业不仅自身能耗低,它还通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促进全社会节能、降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装备制造业是高附加值产业。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其中科技进步贡献率最大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即装备制造业。因此,与其他产业相比,装备制造业更具有技术密集、产品附加价值高的特点。随着高新技术一日千里地发展,信息技术、软件技术和先进的制造技术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多地在装备制造业中

8、得到运用,使之将有更多的行业进入高新技术产业,更能代表产业的发展方向,更能推动产业全面升级。3、发展装备制造业,是我省工业发展战略转型的需要。长期以来,我省号称“资源大省”,工业发展实行的主要是“资源转化”战略。其实,我省真正具有优势的矿产资源并不多。在几大主要矿种中,除石灰石外,铁、铜矿藏资源赋存状况较差,品位很低,开采量仅能满足需要量的30%和20%左右。煤的储量虽较丰富,但勘探、设计能力接应不上,且开采成本很高。硫铁矿储量大,品位高。但市场容量和潜力又很有限。还要看到,与“资源转化”密切相关的是能源、原材料工业。就原材料工业而言,我省确有一定优势。但是,第一,我省的原材料中有相当大的一部

9、分是建筑材料,受经济周期影响很大。第二,尽管这些行业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来提高竞争能力和抗周期能力,但一般说来,原材料工业的市场潜力、技术含量、经济附加值等均不如装备制造业。仅靠原材料工业难以甚至不可能占领经济技术的制高点或跻身工业强省的行列,也不可能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战略目标。因此,我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尽管仍应大力发展,但一定要把装备制造业放在更重要、更突出的战略位置。二、安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空间装备制造业承担着国家和地方工业化的重要历史使命。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建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化取得了重要进展,许多产品生产能力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是

10、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化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农业就业比重仍然高达60%左右,城市化水平仅为36%,安徽工业化水平还是落后一些。2002年,安徽一、二、三产的增加值比值为21.6:43.5:34.9,全国同期同类比值为为15.4:51.1:33.5;同年,安徽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比重为69.3%,而全国的平均数字只有60.9%。这些情况表明,我国我省工业化的任务还十分繁重,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空间。1、专家预计,我国经济仍将有二、三十年的高速增长期,固定资产投资仍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机器设备的需要长盛不衰。 2、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经济建设,我国已累积了庞大的固定资产存量,今后的

11、固定资产投资将由外延式扩张为主向内含改造为主转变,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投资将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3、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动进一步完善,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对农机需求量日渐增加;科技、国防及服务业的发展也对装备制造业提出新的需求。 4、出口需求前景也十分广阔。 5、人均GDP超过1千美元之后,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将发生重要变化。目前,我国人均消费水平和消费层次还很低。例如,我国的电话普及率仅为韩国的和日本的1/6,美国的1/20;个人计算机普及率仅为韩国的1/5,日本的1/30,美国的1/60;农村的彩电、冰箱、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率不足35%;汽车进入家庭,才刚刚起步。随着经

12、济、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将大大提高,消费结构也会不断升级,这些,将会给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以强有力的拉动。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有着十分广阔的空间,但我省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却相对滞后。历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十五”之前,我省装备制造业除个别指标外,绝大多数经济指标都排在全国31个省市的中下游水平(约在1620名之间),而“十五”期间,尽管我省的某些装备制造行业获得较快发展(如整车制造、工程机械等),但总体经济指标在全国的位次却呈持续下降趋势。这些表明,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不仅要认清这一产业的前景,而且一定要立善于抓住机遇,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才能取得

13、好的效果。三、安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机遇目前,我省在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推动工业化建设方面所面临的机遇主要有: 1、“861”行动计划为发展我省装备制造业提出艰巨任务,这些任务随着巨额投入和产业优先发展政策,因此也是极好的发展机遇。按照“861”计划,2004年2007年我省装备制造企业实现的投资和产能主要有: 奇瑞年均投资将超过35亿元,将形成年产轿车100万辆、发动机100万台、变速箱80万台的产能。 马钢年均投资50亿元,将形成1300万吨钢、1220万吨钢材的产能。 江汽安凯年均投资10亿元,将形成30万辆商用车产能。 星马年均投资12亿元,将形成年产重卡底盘3万辆、发动机3万台、专用车

14、2万辆的产能。 另外,在装备制造领域,我省将要实现的产能还包括:3万台叉车、1万台装载机、8000台挖掘机、10万辆四轮、40万辆三轮农用车、30万台拖拉机、600万千瓦农用柴油机、1000台大型潜水电泵、500台大型液压机、2500台金切机床、3500套轴承、500万千瓦电机、2000万千伏安变压器、50万吨环保设备等。2、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使我省装备制造业有可能在国际、国内新的分工格局中获得机遇。加入世贸组织,使我们有更多的机遇参与国际产业分工,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装备制造业市场多样化、分散化和个性化特征更加明显,生产、销售、融资、服务都呈全球化势态。许多大公司都采取了只保留核心的

15、业务,而把大量的零部件制造外包出去,因此,未来几年里,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趋势依然强劲。与此同时,国内的产业调整和布局也经历一场重新洗牌的过程,主要表现为沿海地区在承接国际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同时,向广大内陆地区大量转移国际资本和民营资本,仅浙江转移到安徽的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就有2千多家。遗憾的是,由于我们的政策和市场准备不足,在总投资约定俗成300亿的转移资本中,房地产投资占2/3强,工业资本远不足1/3。因此在面对机遇的同时,如何创造条件抓住机遇,在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过程中增强产业配套生产能力,集聚产业优势将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和任务。3、大批新开工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对装备制造

16、业提出更大的产品需求。“十一五”期间,国家和地方大批在建和新建项目都需要装备制造业提供大量的装备产品:“西气东输”干线建设投资1400亿元,其中施工机械投入占15%以上。“南水北调”工程每年需要提供50亿元的工程设备。从2001年到2010年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将达到17000亿元,其中大部分用于添置农业新型设备。同期,全国水利建设总投资将达到5300亿元,其中30%用于购置和更新农业装备和水利机械。我省在建和新建项目主要有:总投资215亿元的治淮骨干工程、总投资668亿元的高速公路项目、总投资465.4亿元的电力项目、总投资180.2亿元的煤炭和煤化工项目和总投资123亿元的科学建设等。 第

17、二部分:安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按照我国现行的工业统计口径,本课题研究的装备制造业包括六大行业,即普通机械、专用设备、交通运输、电子机械及器材、电子及通讯设备、专用仪器仪表。目前,我省的装备制造业已经涉及这六大行业中的50多个产业,并在其中26个产业(见表1所列)中形成一定规模,这26个产业是我们在该部分中研究的主要对象。一、安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分析“十五”期间,安徽装备制造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2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共有839家(含金属制造行业),占全省工业企业的21.4%;资产总计542.0亿元,占全省工业的16.6%;完成工业产值498.4亿元,比2001年增长34

18、.6%,增幅较全省工业高16.4个百分点;其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5.7%,这一比重较2001年提高3.1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3.1%,拉动全声工业产值增幅7.8个百分点。1、经济类型和所有制结构分析2002年,安徽装备制造业各主要经济类型状况如下图所示:从企业个数看,私图1 主要经济类型的企业数和产值指标营企业最多,有254家,但总产值最低,只有42亿元。以前理论界普遍认为安徽民营经济发展不足,一个重要因素是当地民间缺乏创业热情,而从图1中私营企业的庞大数量看显然这个理论站不住脚了。私营企业拥有绝对多数而总产值却如此之低,说到底还是一个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相比

19、之下,股份制企业和“三资”企业的总体规模远远大于私营企业,成为我省装备制造业的主要经济类型。从所有制结构看,国有经济在我省装备制造业中仍处于主体地位,并且各种数据分析显示,与其他各所有制类型企业相比(“三资”企业除外),国有装备制造企业这几年发展较为平稳,这对保持本省经济平稳增长至关重要,但也阻碍了改革深化和地区的市场化建设。私营企业产值增长最快,增长贡献率却最低(见表1),进一步说明我省私营经济发展中的许多内外部问题。股份合作制企业和集体企业不论企业数还是总产值都呈下降趋势,正在逐步淡化出装备制造业。表1 2002年安徽装备制造业所有制结构状况经济类型企业数(个)工业总产值(1990价格)比

20、上年增长(%)增长贡献率 (%)全省装备制造业839498.434.6100.0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94252.118.730.9“三资”企业79124.4107.450.2私营企业25442.1116.717.7股份合作制企业5713.8-10.1集体企业9719.3-39.9股份制企业221207.533.640.7资料来源:安徽省统计局。2、产业指标体系分析由表2数字分析可以大致了解我省26个装备制造产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装备制造业中所占位次。但是,多指标的综合评价主要采用主观赋权方法。这种方法虽然简易直观,然而指标多种共线性下的主观评价必然影响结果的客观公正和合理性;同时简单的评价指标

21、相加也使结果缺乏科学性,因而缺乏说服力。因此我们采用了主成分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对26个产业的位重做比较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在不损失有价值信息的情况下进行客观赋权,尽可能地使数据简化或结构简化,提取主要信息代替原变量进行分析,能避开原变量的多重共线性。因子分析法是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因子旋转,将多指标简化为几个因子,再行比较。主成分分析的具体步骤是:将表2中26个产业的13个指标的数据写成样本协方差矩阵形式=()1111(数据计算在计算机上用统计软件SPASS11.0,结果略)。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求出相关矩阵的相关系数矩阵= (结果略)。由特征方程|-|=0求出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

22、以SPSS11.5软件计算)。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及其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见表3。表2 2003年安徽26个装备制造产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及排名(亿元、%)行业产业工业增加值名次产值名次新产品产值名次资产名次就业人数(万人)名次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名次总资产贡献率%名次实收资本名次产品销售收入名次利润总额名次利税总额名次出口交货值名次资金利税率%名次普通机械制造业内燃机及配件3.831413.78141.921424.05101.1063.49233.13253.661313.15110.25180.58150.63133.0622金属切削机床1.33244.45220.45206.31230.491

23、42.74267.72131.55214.21220.15210.43181.10117.7915起重运输设备5.371016.97114.781018.18120.74107.301312.7965.82818.92101.5682.2682.35716.95轴承制造2.26185.97210.06237.15220.49154.65218.57111.05254.43210.33170.55160.32159.2512钢铁铸件制造3.591512.04150.621812.93161.1353.172410.2793.981111.73140.40141.14121.311010.710专

24、用设备制造建筑工程机械8.00834.0180.042521.01110.222337.03227.3615.25934.6264.8025.7230.311728.92模具制造2.24194.26240.48198.12210.37196.03165.27201.57202.97250.20200.36200.14206.0418食品饮料烟草工业专业设备1.65224.33230.282111.19170.142411.6383.46241.15233.96240.13230.22240.00232.9523拖拉机制造2.621620.99109.62725.8090.56124.66203

25、.08263.001411.86130.35160.40190.00251.762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铁路车辆配件1.21254.19253.36114.13240.42172.88258.04121.88174.19230.07240.28230.23197.5316汽车整车43.151158.28189.751148.5911.60226.98412.47730.951151.8218.05118.3412.54618.63改装汽车10.32653.24315.86646.0241.2248.44114.882113.58648.0331.6572.0591.7095.8320汽车零件及配

26、件14.79343.4759.42849.4232.5715.761713.48520.05242.4943.7136.1624.01314.77金属船舶2.381710.49163.231215.81130.61113.88224.26221.07249.4916-0.13250.31224.3022.125飞机制造修理2.11217.70182.251314.88150.44164.76185.41191.63187.58180.41130.53170.30184.6721电子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动机及电机3.921314.52121.60159.79180.8584.72193.57232

27、.371510.1415-0.15260.19260.31162.624配电开头控制设备2.15206.70200.06249.39190.33206.48159.06102.19165.26200.47120.78130.002413.18电线电缆12.75549.2940.072252.2021.5738.131211.22814.83454.5422.5955.1140.541411.89家用制冷电器具13.80442.63621.33340.4150.75918.4966.351813.72534.9851.4092.4866.6918.0413家用空气调节器26.07253.7225

28、3.64228.0080.381868.94115.4746.12733.4872.8044.4052.85417.84家用清洁电器具6.12924.64918.91531.8260.541311.2697.321716.52324.1780.74111.98100.83127.9314其它家用电子器具1.03262.53260.00261.29260.12268.551026.8920.29261.99260.24190.35210.002630.11电子及通讯设备电子计算机1.50237.39196.0493.89250.122512.0477.63141.17227.16190.1322

29、0.21250.02226.0219电子元件3.951213.95130.821631.3770.9376.48147.51164.591012.79120.79101.42112.6859.5911家用视听设备8.85734.35719.4448.32200.302129.1037.62151.611919.5890.40150.62142.2887.517专用仪表汽车及其他用计数仪表4.33119.56170.651715.01140.222219.25516.0733.76129.11171.8962.3570.092116.46资料来源:根据2004年安徽工业经济统计整理计算。如表3所

30、示,前4个主成分方差的累计贡献率为95.073%,85%的要求值,能反映原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因此这里只需要选取前4个主成分作进一步分析,并得出因子载荷矩阵(见表4)。 表3 主成份方差贡献表(%)主成分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第三主成分第四主成分特征值8.0102.3151.1490.885贡献率61.61617.8118.8396.807累计贡献率61.61679.42788.26595.073在表4基础上计算26个产业的主成分(F1、F2、F3、F4)得分,进行子行业综合实力的评价。评价系数计算公式为:=。其中,i第个子行业的评价系数,CFij第子行业在第个主成分上的因子得分,Varij第个

31、主成分的贡献率,=1,2,13;=1,2,4表4 主成分的因子载荷矩阵 主成分 指标1234增加值0.9700.024-0.1990.004产值0.978-.077-0.081-0.105新产品产值0.873-0.004-0.411-0.125资产总额0.948-0.2300.086-0.127从业人员0.572-0.4830.4920.276劳动生产率0.4720.569-0.5940.115总资产贡献率0.2670.8900.3250.144实收资本0.897-0.2370.2060.056销售收入0.975-0.0960.050-0.136利润0.9250.2330.145-0.044上

32、交税收0.940-0.0820.076-0.209出口资值0.432-0.264-0.2310.805资金利税率0.3860.8430.3180.128表5根据各产业主成分的综合得分所排出的名次,基本显示了我省装备制造业上述26个主要产业由强至弱的综合实力情况。因子分析的具体步骤为:对主成分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得出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见表6。分析表6数值可见,因子1在产值、增加值、新产品产值、资产总额、实收资本、销售收入、利润、上交税收指标上的系数较大,反映了装备制造业的各子行业的规模,是规模因子;因子2在资产总贡献率、资金利润率指标上的系数较大,反映了资产和资金使用的效果,是资本报

33、酬因子;因子3在从业人员和劳动生产率指标上的系数较大,且从业人员的系数是负值,是劳动效率因子;因子4在出口交货值指标上有较大的系数,它反映了产业的外向度,是外向度因子。在表6数值基础上所求出的26个产业的各因子得分见表7。表5 各产业主成分得分产业名次F1F2F3F4综合得分汽车整车制造14.042-0.435-0.071-1.8822.278汽车零件及配件21.126-0.7462.1402.1780.899建筑工程机械30.4362.8340.7300.0950.844家用空气调节器41.0901.722-2.9440.8310.774电线电缆50.729-0.4031.524-0.391

34、0.486家用制冷电器具60.618-0.769-1.1572.5940.318其它家用电子器具7-0.5232.4111.3800.1840.242起重运输设备8-0.0600.4000.6060.8540.146改装汽车90.470-0.9970.175-0.0330.125汽车及其他用计数仪表10-0.2761.2000.241-0.3450.041家用清洁电器具110.130-0.388-0.098-0.527-0.034电子元件12-0.197-0.4400.2820.876-0.115钢铁铸件制造13-0.326-0.2080.8110.408-0.138家用视听设备14-0.12

35、50.184-1.6530.388-0.164配电开头控制设备15-0.5760.3390.254-0.590-0.312轴承制造16-0.6270.0320.187-0.415-0.392金属切削机床17-0.643-0.1910.083-0.046-0.426内燃机及配件18-0.408-0.9830.218-0.332-0.430金属船舶19-0.478-0.977-0.6841.432-0.432铁路车辆配件20-0.678-0.0990.081-0.545-0.465电子计算机21-0.6700.091-0.592-0.820-0.505飞机制造修理22-0.609-0.399-0.

36、157-0.674-0.506拖拉机制造23-0.464-0.784-0.350-1.045-0.527电动机及电机24-0.556-0.796-0.070-0.551-0.528模具制造25-0.689-0.259-0.195-0.685-0.535食品饮料烟草工业专业设备26-0.736-0.340-0.740-0.957-0.644表6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因子 指标1234增加值0.9000.1480.2890.256产值0.9610.0920.1480.160新产品产值0.841-0.0160.4640.151资产总额0.9750.022-0.0690.139从业人员0.575-0

37、.016-0.6100.421劳动生产率0.2810.3560.8190.187总资产贡献率0.0520.9850.121-0.045实收资本0.8830.095-0.1970.282销售收入0.9750.1250.0250.114利润0.8440.4540.0740.103上交税收0.9610.1240.0100.030出口交贷值0.229-0.0590.0770.947资金利税率0.1780.9650.119-0.020由表7可见,在我省装备制造业中,规模较大的产业有汽车整车制造、电线电缆、汽车零件及配件、改装汽车、家用空气调节器等;资本报酬较高的产业有建筑工程机械、其它家用电子器具、汽车

38、零件及配件、起汽车及其他用计数仪表、重运输设备汽车等;劳动效率较高的产业有家用空气调节器、家用视听设备、建筑工程机械、家用制冷电器具、电子计算机等;产品外向度较高的产业有家用制冷电器具、汽车零件及配件、金属船舶、家用空气调节器、电子元件等。表7 26个产业按各因子得分的排名产业编号因子1名次因子2名次因子3名次因子4名次内燃机及配件1-0.0959-0.90122-0.64623-0.22811金属切削机床2-0.55224-0.27813-0.22217-0.16510起重运输设备3-0.345150.7685-0.430200.6066轴承制造4-0.47623-0.11812-0.188

39、16-0.57016钢铁铸件制造5-0.348160.1878-0.876240.2259建筑工程机械6-0.136102.83810.6363-0.53215模具制造7-0.41819-0.600190.0369-0.71622食品饮料烟草工业专业设备8-0.39318-0.970250.4996-0.88026拖拉机制造9-0.0127-1.13926-0.00811-0.86425铁路车辆配件10-0.46722-0.31314-0.14815-0.65917汽车整车制造114.40210.086100.4307-0.71121改装汽车120.6514-0.67720-0.542220.2678汽车零件及配件130.68830.9933-2.267262.1332金属船舶14-0.67925-0.926230.026101.5443飞机制造修理15-0.31812-0.68321-0.05213-0.66318电动机及电机16-0.22211-0.94524-0.3071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