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汽车产业基地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汽车产业基地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1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第1部分 设计总说明31 工程概况32 设计依据33 设计范围与分工44 设计原则4第2部分 总平面51 建设场地概述52 规划条件要点53 执行的设计规范与标准54 总平面设计55 竖向设计76 室外工程设计内容及材料标准77 室外管线8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8第3部分 建筑设计91 执行的设计规范与标准92 建筑功能设计93 建筑造型设计104 建筑材料及设施105 防水工程设计186 无障碍设施197 建筑使用人数198 建筑面积统计表20第4部分 结构211 总则212 工程概况213 结构设计依据214 结构设计225 结构设计荷载226 结构主要计算结果227 地基与基础338
2、材料349 土方开挖及降水3410 后浇带3411 钢结构设计及施工要求3412 补充说明35第5部分 给排水361执行的设计规范和设计标准362设计范围363给水系统364排水系统375中水系统和节水措施376工艺给排水387给排水消防系统自动监控要求388管道材料399消防给水39第6部分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401 设计依据403 设计参数及设计标准404 冷热源和空调采暖水系统415 采暖系统426空调、通风系统427空气处理438 热能动力449暖通空调动力系统自动监控4510防排烟系统4611管道材料及保温4612需要提请在初步设计审批时确定的重要问题46第7部分 电气471 设计依
3、据472 设计范围473 10/0.4kV变、配电系统484配电系统495 照明系统496设备选型及安装507 电缆、导线的选型与敷设508 防雷保护、安全措施及接地系统519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5110人防工程5111节能措施5112室外管线5113其他5214统计表52第8部分 消防设计531 建筑专业532设备专业573电气专业60第9部分 人防631 设计依据632 建筑专业633 人防结构634设备专业645 人防电气65第10部分 工艺专篇661设计原则662XX汽车研究总院的试验室组成663研发纲领和基础试验室的功能与任务664工作制度675主要工艺流程686主要设备选
4、型767人员768试验室组成和面积779物料供应78第11部分 节能与环保801 建筑热工性能802 设备专业节能措施803 电气专业节能措施804 噪声控制815 废物处理816 污水处理、废气排放及粉尘处理和卫生防疫82第12部分 劳动保护、工业卫生831 设计依据832 安全生产有害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833 安全生产设施834 生活卫生设施835绿化846综合评价84第13部分 弱电专业851设计依据852设计范围853通信系统854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系统855有线广播系统866智能会议系统867无线对讲系统878公共显示系统879安全防范系统8710综合布线系统8811网络系统8912
5、建筑设备监控系统8913智能照明系统8914中央空调、水电计量系统9015智能化系统集成9016其它91第14部分 附件921 给排水专业统计表附件922暖通专业统计表附件1023 电气专业统计表附件1594 工艺部分设备清单166第1部分 设计总说明1 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XX汽车产业研发基地2建设地点:XX市XX区仁和镇3建设单位:XX控股XX汽车研究总院4总用地面积:157792.9m总建设用地面积:96367.3 m代征道路用地面积:32507.5 m代征绿化用地面积:28918.1 m5建设规模与性质:综合性大型产业研发基地6建筑主要功能:本建筑功能分为核心功能及附属部分两大类,其中
6、核心功能包含三部分:工程中心及产品研究中心的研发办公部分。试制及试验中心。造型中心。附属部分包括为以上三部分配备的专家公寓、餐厅、会议中心、职工活动中心、地下车库等多项综合服务性设施。7建筑类别:综合科研类办公建筑8建筑面积:174310 m其中:总地上建筑面积:146250m总地下建筑面积:28060m9建筑特征:建筑层数:地上7层(其中裙房部分3层);地下1层(局部地下3层)建筑高度:36m (室外地面至外墙顶)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防火分类与及耐火等级: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8度10建筑使用年限: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和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
7、2001),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属于3类,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11工程概况:XX汽车产业研发基地位于XX市XX区XX汽车城C06、C07、C08、C09号地块内,位于XX路以北,XX街以南,西环路以东,XX路以西;临近XX。本项目是由XX汽车研究院建设的集自主研发办公于一体的新型现代核心产业中心。建成后将成为XX集团的整车、关键零部件开发中心;汽车新技术研究中心;XX汽车自主创新体系协调管理中心;XX集团产品战略研究和规划中心;XX地区整车及零部件试验协调管理中心。并且在“十一五”末具备必要的整车研发能力,包括同步开发网络、虚拟分析能力、试制实验等研发手段。成为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
8、,适应XX集团发展规模的产品(整车及零部件)开发中心。建设完备的实验设施(含试验场等),成为XX集团各企业的所有汽车整车产品及零部件新产品试验中心。本项目是集XX汽车研究院的各类试验室、办公室、造型中心、公寓楼及部分配套服务设施等多种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建筑。2 设计依据1. 设计项目委托单(XX市工业设计研究院2009年 月 日,XX市建筑设计研究院2009年 月 日)2. 设计任务书(建设单位 年月日)3. 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及对其批复中的总建筑面积和总概算(投资)4. 政府有关批文(市发改委立项批文 京发改社会字 号)5. 规划意见书(XX市规划委员会 2008规意选字0346号
9、 )6.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009规(顺)地字0007号)7. 建设用地红线图(XX市规划委员会 2008规意选字0346号)8. 建设用地钉桩坐标成果通知单(XX市XX区规划测绘设计所 编号08062)9. 人防工程设计条件)(XX市民防局2009京防规意字158号)10. 关于交通影响分析评估报告意见的函(XX市交通委员会 京交规函【2007】 号)11. 关于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XX市环境保护局京环审【2007】 号)12. 甲方方案确认函13. 气象基础资料14. 工程地形测量图(XX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图文号 年月日)15.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XX市地质工程勘察院 勘查编号2009
10、111)16. 有关市政公用设施(道路、管网等)资料(可详见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部分专业说明)17. 有关会议纪要和甲乙方文函18. 国家、行业及XX市现行规范、规定(详见各专业说明)3 设计范围与分工本工程设计包括的范围含用地红线以内的建筑、结构、给排水、采暖、通风、空调、强电、弱电及室外道路、竖向、管网工程;上述内容在初步设计文件中未表示的部分将在施工图阶段中设计。本工程设计不包括的范围有天然气、热力、供电、通讯、办公网络、精装修、厨房工艺、玻璃与铝板外墙系统、擦窗机及室外园林绿化等内容。该部分另由建设单位委托专业公司设计。本院负责与其有关的技术接口。本阶段初步设计工作由建筑、结构、给排
11、水、暖通、电气、总图、工艺、弱电及经济九个专业协作完成。本项目由XX市工业设计研究院及XX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为主体设计单位,德国GKK建筑师事务所为设计顾问团队,由三方共同合作完成全过程设计。本项目分成I、II、III、IV、V五个区域。初步设计阶段分工基本如下:w 建筑专业:由XX院和工业院共同完成,但I、V区地上部分由XX院独立完成;地下室及II、III、IV由工业院为主制图,XX院为辅完成。双方互相校核图纸。w 结构专业:I、IV、V及IIb区由XX院独立完成;III、IIa、IIb区由工业院独立完成。w 设备(包括水、暖专业):I、V由XX院独立完成;II、III、IV由工业院独立完成。
12、w 电气专业:I、V由XX院独立完成;II、III、IV由工业院独立完成。w 工业工艺及总图专业,由工业院独立完成。w 概算由XX院编制。应说明的是:许多内容由两个设计院共同确定,无法明确划分设计责任及范围。4 设计原则本项目遵循体现企业形象整体性,标志性,智能性,绿色性的设计原则,建成后将成为XX汽车城的重要建筑标志之一,体现出中国、XX、现代、国际、科技、先进的内涵,展现XX汽车产业的独特风采,注重形象的唯一性和技术、工艺的先进性。在总体规划的设计思路上,力图呼应城市经济、交通、空间环境各方面关系,强调规划的整体性、连续性特点。建筑设计的思路上,遵循以下几大原则:4.1 独特标志性本项目所
13、处的独特的建筑场所首都XX,临近XX国际机场T3航站楼;独特的企业文化形象引领科技与时尚尖端的汽车行业;为本设计提出了独特标志性的设计需求。建筑以高效清晰的内部组织和独具特色的外部流线造型,体现了深厚的汽车文化内涵,把所有的功能整合在一起,形成完整而宏伟的巨大体量,在形态上与汽车造型产生直接的联想与关联,在揭示建筑运行本质的同时形成独一无二的视觉效果,为XX汽车产业研发基地的核心产业提供了企业形象的唯一识别性。4.2 智能型建筑/网络型交流采用网络式的格局,突破传统的建筑平面格局,建筑以清晰的逻辑概念进行功能组织,使得内部如引擎般高效运作,使建筑使用者在各层平面之间得以高度的交流和知识共享,强
14、化相互之间沟通与交融,并以此建筑模式带动整体研发基地的高效研发模式。4.3 中心控制力强调企业研发管理以及产业基地核心研发竞争部门,以建筑中部高度控制整体建筑高度,并用通过中部的交通环道将整个建筑连续贯通,同时在工作功能区之间建立有效而系统化的秩序,在整个建筑造型上对从天空中至各个街道角度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心控制。4.4 绿色节能建筑在建筑中使用各种绿色建筑节能措施,通过自然通风采光,地源热泵技术,优化围护结构及空调末端等一系列一次性投入相对较低的绿色建筑技术,对建筑的使用产生宏观而长远的影响,在运营过程中充分有效的利用自然能源,降低能耗,达到节约能源绿色环保的目的。同时着眼
15、于长远利益,在合理周期内回收成本,并为企业长期运营节省大量可预见性费用。此外,本项目严格执行现行国家、建设部及XX市的相关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和规定,符合政府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审批文件;力求设计出满足业主的需求,功能完善、技术合理、经济实用的建筑。第2部分 总平面1 建设场地概述1.1 建设地点周边环境状况拟建项目位于XX市XX区XX汽车城C06、C07、C08、C09号地块,位于XX路以北,XX街以南,西环路以东,XX路以西。临近XX国际机场T3航站楼,距离为正常天气下清晰可视范围之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该项目东面为汽车城绿化带,景观优良。北面为待建项目建设用地,西面和
16、南面均为城市主干道及绿化隔离带。1.2 建设场地地形、地貌建设场地地形较平坦,地势东高西低,场地现状绝对高程在28.16m31.18m之间,场地东西向纵坡在7左右。1.3 建设用地内的现状该地块已平整,周边道路已建成,地上无建筑物,无古树名木。用地周边已有或规划有给水、雨水、污水、天然气、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管网供本项目就近接入。中水如何考虑?自己做中水处理站?2 规划条件要点依据XX市规划委员会规划意见书(选址)(2008规意选字0346)及建设用地界桩成果报告书,本项目规划条件如下:规划建设用地性质:多功能用地(F3)建筑使用性质:除居住之外其他设施总用地面积:157792.9m总建设用地
17、面积:96367.3m建筑控制规模:173461m(此为地上建筑面积)容积率:1.8建筑密度:35建筑控制高度:45m绿地率:30建筑退让距离:按XX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城市道路两侧和交叉口周围新建改建建筑工程的若干规定的相关要求执行项目交通组织与外部连接的主要出入口方位:四个方向停车泊位:机动车泊位按每万建筑平方米65个设置3 执行的设计规范与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 83-99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
18、016-20064 总平面设计4.1 设计原则在总体规划的设计思路上,力图呼应城市经济、交通、空间环境各方面关系,强调规划的整体性、连续性,统一规划,遵循体现企业形象整体性,标志性,智能性,绿色性的设计原则。体现出中国、XX、现代、国际、科技、先进的内涵,展现XX汽车产业的独特风采,注重形象的唯一性和技术、工艺的先进性。布局上,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尽可能把建筑东西向展开,南北向分排布置,以争取最大的采光面,。4.2 交通组织4.2.1 周边交通条件本项目西临西环路,东临XX路,北临XX街,南临XX路,交通条件优越。4.2.2 交通设计原则依据XX市交通委员会关于对本工程交通影响评价报告评议意见
19、,本着“分流、高效”的原则,对交通组织根据不同功能区和不同交通方式做了精心设计。4.2.3 出入口本项目在场地北侧边界分东西设置了两个10m宽的车行出入口,南侧边界分东西设置了两个15m宽的车行出入口,在南侧边界中部设置了60m宽的绿化广场同时兼做人行出入口。主要地下车库入口车道分布在建筑南北两侧,与4个车行入口紧密关联,南侧为2个双车道,北侧为2个单车道,车辆可迅速出入地下车库。建筑物南侧中部布置了访客、参观、展览入口,同时作为主要研发办公出入口;北侧中部为工程中心人员主入口;北翼建筑的东西两边及南侧分别为试验中心及试制中心设置了4个主要货流物流出入口,布置了3部汽车电梯(兼货梯);东翼的公
20、寓及西翼的发动机排放试验室分别在东西两侧布置了独立出入口;南北两个厨房就近布置了货物出入口;建筑物的所有楼梯间在首层都设置了直通室外的独立消防出口,平时处于受控状态,在消防条件下启用。4.2.3 人流交通组织人流考虑四部分:乘坐通勤车人流、小汽车人流、步行人流、自行车人流。乘坐通勤车人流直接到达研发基地。小汽车、自行车人流直接进入地下汽车库、地面停车场,通过各区域入口进入各自办公区域。步行人流利用道路人行道系统直接各自办公区域。贵宾进出基地通过南北中部两个正门,接送车辆车辆只在正门等候上下客。4.2.4 车流交通组织车流需求的空间方向来自南、北部两个区域。研发基地机动车主出入口分别设置在南侧的
21、XX路和北侧的规划路。地下车库在建筑物南、北两侧各设两处出入口,以充分发挥区内路作用,由南北两侧市政道路分流,从而缓解城市主干道压力。南侧机动车主出入口主要由XX路进入研发基地内。北侧机动车主出入口主要由西侧西环路进入北侧规划路进入研发基地内。4.2.5 停车位为减少地面停车对环境景观的影响,首先考虑利用地下停车库停车,尽可能控制地上车位的数量。地下停车方式为普通坡道进入式停车,主要解决内部办公人员停车,适合集中时间上下班情况下使用,单位时间停车效率较高。依据规划要求停车位设置标准为65辆/万平方米,本项目应配建停车位982辆。其中:地上322辆,地下660辆。地下车库层高为6米,考虑到未来发
22、展需要,预留了未来设置立体机械式停车库的条件,立体机械式车位设计在未来由业主指定的专业厂商配合。4.2.6 道路系统整个建筑由7m宽环形车道围绕,在东西两翼的内部庭院也分别设置了5m宽环形通道并与建筑外环路相连,此部分道路系统兼作消防车道,能够满足造型中心的消防要求,同时在用地边界处布置了一个5m宽的辅助环路组织绿化停车位。4.3 建筑布置整体功能布局依照外部整体统一,内部高效运作的原则,依照研发中心的需求,从公共性与私密性的角度将基地分为南北两翼:南翼为产品研究中心,北翼为工程中心,中间部分为连接统一南北两侧的中心控制区域,并赋予此区域以重要控制职能企业高层管理办公以及企业核心竞争部门造型中
23、心。由于本建筑的整体设计概念为一个连续的完形,所以,在东西两侧布置了两个独立的功能来完成立面的连续与承接东侧为公寓,西侧是试验室,在这几大部分围合成的东西两侧空地布置内院。为节约用地,配套设备用房及消防泵房均布置在主体建筑地下。在主体建筑西北侧布置一座小型地下油库(汽油、柴油)供汽车试验使用。建筑间距满足消防间距要求。本项目统一规划,统一实施。4.4 绿化与环境设计4.4.1 绿地景观设计原则建筑用地范围内除必要的交通道路及景观广场外均为绿化用地。西侧沿西环路设有集中绿化带。南侧设有绿化广场,东侧车道外和北侧入口广场外也设有绿化带,四周绿化带可联成一体。以大面积草坪为主。尽量减少种植乔木,以追
24、求视野的开阔性。在有限的空间里,运用合理有效的分析方法,朴素、新颖、开放的设计手段,创造简洁、活泼、幽雅的休闲环境。园林景观工程待土建工程全部完工后,再进行二次深化设计,并请园林专业工程公司施工。4.4.2 绿化指标绿化用地面积 29550 m其中:实土绿地面积(含绿化停车场) 27720 m覆土3米以上的绿地 986m其他绿化面积844 m(详见绿化总平面图与绿地及环境分析图)4.4.3 主体设计手法在总体规划概念中,建筑的外形完整光洁呈流线形,象一部精美的汽车,而场地则为展示建筑的平台,图底关系非常简洁,但在细节处理上又有很多深入的考虑。建筑南北两侧的入口广场结合大片绿地,使绿化空间与公共
25、空间相互融合,辅以地面绿化停车,形成广阔的视野,同时建筑的入口也从场地中显现出来;用地东侧与城市绿地公园隔路相望,为东侧公寓部分提供了良好的景观条件;在建筑东西两侧分别布置了绿化内庭,西庭为内部展览测试车道,东庭为职工活动提供了舒适惬意的户外绿化空间。在两块绿地临近造型中心的部分,布置了两个镜面水池,把优美的环廊和造型中心的立面倒映在水中,丰富景观层次;人行地面铺装草地绿化互相渗透,力争在保证绿化面积的同时,提高广场的开阔感及人流活动的通畅;在场地边沿布置带状绿化,与规划城市绿地相互交融。5 竖向设计5.1 设计依据甲方提供的1:2000现状地形图(XX市测绘设计研究院2007年12月修测)X
26、X汽车城C06-09地块管线综合图等资料。5.2 竖向布置方式XX汽车产业研发基地为一栋多功能综合性建筑,各功能用房相互联系。为满足建筑功能、交通及运输需要,根据本项目用地地形图,结合外部市政道路条件,场地内竖向布置采用平坡式。由建筑物散水向周边道路及绿地放坡。场地坡度控制在0.3%1%之间。用地出口与外部道路自然顺接,道路纵坡在0.4%6%之间,满足机动车行驶要求。建设用地外部代征绿地自然放坡于市政道路衔接。5.3 总平面雨水排水与回收利用方式建设用地内雨水主要为有组织排除,在路侧设雨水口,将屋面雨水及地面雨水收集后汇入雨水管,最终接入市政雨水管网。依据XX汽车城C06-09地块管线综合图资
27、料:用地西侧、北侧、及东侧均预留市政雨水接口,DN600, 管底绝对高程在26.05m29.20m。可满足场地雨水排放要求。结合绿地景观及渗水路面,将部分场地雨水散排至集中绿地内,绿地标高低于相邻道路标高,使雨水自然回渗至地下,达到雨水回收利用的效果。5.4 设计标高依据现状地形图等资料,场地现状绝对高程在28.16m31.18m之间。平均标高29.2m。而用地南侧XX路绝对标高由西至东在28.49m32.60m,落差4.1m,纵坡约8.6,用地北侧规划路绝对标高由西至东在28.20m32.20m,落差4.0m,纵坡约8.4,为满足场地雨水管道排出需要,考虑场地与外部道路的协调关系及甲方意见,
28、使主体建筑0.000的绝对标高略高于临近市政道路。确定建筑物室内0.000的绝对标高为32.0m。由建筑物散水向周边道路及绿地放坡。场地纵坡控制在31%之间。道路横坡为2%。 因建设场地标高较低,为达到设计要求,需平均回填约2.6m,回填土方量约30万立方米(含代征绿地约5.8万立方米),扣除建筑物地下室、结构基础、道路基础及管线基槽出土等约18.7万立方米,尚需外购土方约11.3万立方米。6 室外工程设计内容及材料标准6.1 设计的范围与内容道路、广场、停车场、围墙等6.2 材料和标准本项目建筑物周边环路及车行道入口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面层,做法:30m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5
29、0m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铺设乳化沥青防水层(用量1.2kg/m),200mm厚水泥稳定级配碎石(4%),200mm厚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基层,底部素土重型碾压,压实系数0.95。面积13230平方米。其余部分路面铺设80mm厚生态砂基透水砖,下面为35-40mm厚粗沙找平层,300mm厚及配砂砾垫层。底部素土夯实,压实系数0.93。满足机动车荷载要求。面积7770平方米。地面绿化停车场(株行距6m*6m)铺设80mm厚C20混凝土预制嵌草砖面层。下面为30mm厚黄土粗砂铺平,100mm厚C20无砂大孔混凝土,300mm厚级配砂石垫层,底部素土夯实,压实系数0.93。面积5300平
30、方米。围墙选用1.8m高钢柱金属栅围栏。长度约875米。7 室外管线7.1 设备室外管线7.1.1 与市政管道接口的数量、方位、管径等管线名称建筑红线进出口市政管道备注方向数量管径所在街区管径标高压力(压差)污水南2DN300XX大街DN500/北3DN300杜扬大街DN400东2DN300XX路DN400西2西二环路DN1000雨水南2DN600XX大街DN2000北3DN600杜扬大街Dn700东2DN600XX路DN1200/西2DN600西二环路DN1200市政给水南1DN200XX大街DN200/0.3MPa东1DN200XX路DN200/0.3MPa市政中水无无无无无/无市政高温水
31、无无无无无/无市政蒸汽无无无无无/无燃气东2DN159XX路DN325/7.1.2 与市政接口管道总流量生活给水用水量(m/h)室外消防用水量(L/s)中水用水量(m/h)污水排水量(m/d)雨水排水量L/s燃气用量(m/h)市政热媒用量(高温水m/h)(蒸汽T/h)189(不含中水)3079762400328无7.2 电气室外管线详见电气说明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名 称数 量单 位备 注1规划总用地面积157792.9m其中:市政代征地面积32507.5m 绿化代征地面积28918.1m 建设用地面积96367.3m2建设用地道路、广场、停车场用地面积24880m3绿化用地面积29550m
32、4总建筑面积174310m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46250m地下建筑面积28060m人防建筑面积6100m5建筑物基底总面积36210m6建筑密度37.6%7建筑容积率1.74计算方法详总图说明8绿化率30.7%9机动车停车数量982辆 其中 地上停车322辆地下停车660辆机动车停车指标65辆/万m第3部分 建筑设计1 执行的设计规范与标准本工程设计执行现行国家、建设部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及XX市有关标准、规定。主要的规范、标准包括但不限于: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 83-99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33、50-200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年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2001版)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XX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1-621-2005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3版)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地内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市规发(2003)258号XX市建筑设
34、计研究院建筑专业技术措施(2006年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2 建筑功能设计2.1 平面布置 本建筑体型及功能较为复杂。依据建筑造型特点,共分为五个区。其中、两个区最高层数为6层;区最高层数为7层,最高点高度为36米。、两区为低层部分,最高层数为3层;该两区与另外三个区通过防火等级达1.5个小时的防火门严格分开;考虑界定为高层裙房。2.2 各层功能分区与内容2.2.1地下部分:主体部分为地下一层,主要为车库、设备用房及游泳中心。区部分夹层为游泳中心配套的水处理机房层及空调机房、大楼弱电机房区。2.2.2地上部分l 区:首层为集团的公共区域,自西向东依次分布为会议中心(一二层
35、通高9m)、入口门厅及展示中心(中庭通高大空间24m)、展厅、产品研究中心的餐厅及附属厨房以及部分物业管理用房。二层功能主要为档案室、餐厅及部分设备用房。三层东侧部分用房为集团健身活动中心,三层其余部分及四、五、六层为产品研究中心的办公用房。l 区:首层及三层为各类试验室、试制中心用房四层西侧为工程中心的餐厅,中部为集散大厅;四层其余部位及五、六层部分为工程中心的办公用房。l 区:一层及三层均为集团的发动机排放试验室及其附属用房。l 区:中区一层至六层归属于造型中心。外环六层、七层部分为工程中心的办公用房。区:一层至三层均为公寓。需要说明的是,西侧的发动机排放试验室及北翼西侧的其他试验室部分合
36、为试验中心;东侧的公寓及南翼东侧的餐厅、职工活动中心合为后勤服务中心。2.3 水平及垂直交通组织本建筑室内公共空间围绕中心控制区域及南北侧主入口进行组织:首先,确立南北两个通高的共享大堂及联系南北两翼的中部的环廊为公共空间展开的核心;其次,把大块的公共服务功能(会议中心、餐厅、后勤服务中心、决算中心等)与这些公共核心空间对接;第三,使用南北两翼以及中心部位高效组织的自动扶梯、电梯楼梯间为整个建筑提供方便易达的各层联通方式,连接各层公共区域,增强公共空间之间的可视性、可达性及通透性,提升公共空间的共享特性,达到内部交流共享知识的目的。这些交通核心在首层进行控制,使内部研发办公人流与参观展览人流高
37、效分离;最后,均匀分布的消防楼梯提供了上下楼层之间的高效疏散和独立管理的可能性,同时每层通过节点式公共空间及廊道临近的休闲区串接不同的类型的办公(单间办公室,套间办公室,开放式办公区)。在各个楼电梯间及公共空间的出入口处可加以分区安全控管,使不同部门不同权限的人流在建筑中高效可控。2.4 剖面设计各层主体部分标高及层高如下表所示:标高层高地下一层及局部夹层-6.0m6m首层平面0.00m5m二层平面5.00m4m三层平面9.00m4m四层平面13.00m4m五层平面17.00m4m六层平面21.00m4m七层平面25.00m4m3 建筑造型设计3.1 设计指导思想及造型设计外观设计借鉴汽车造型
38、设计的理念和手法,展现大型汽车研发中心的本质及内涵,以流线造型、完美曲面来表现汽车研发中心企业形象;以光洁金属表面、通长百叶、透明质感阳台体现速度感和现代感;通过建筑实体的整体造型与东、西庭院的虚实对比形成建筑体量的整体视觉冲击力;以宏大的规模、完整的形态展示企业的实力和迅猛发展的雄心。建筑造型充分考虑第五立面的效果,对空港提供的鸟瞰视角给予最大回应,使建筑本身成为XX控股XX汽车研究总院的独特象征。3.2 室内设计本建筑的功能用途很多,各种不同功能部位将依据不同的使用功能进行与之适应的室内设计。3.2.1 室内设计的原则强调总部办公建筑的定位。室内环境设计的理念要以建筑设计的理念为基础,与各
39、个专业一起努力将理性设计和整体设计的概念贯彻设计的全过程。室内装修设计的风格要与建筑的风格相统一,使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风格为现代风格:简洁明快,清新大方。空间设计突出空间的尺度感,通透感和共享的特性。设计手法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用模数控制大比例到细部节点的逻辑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功能合理,使用方便,感觉舒适。坚持绿色和健康的理念,从设备,材料和智能等多方面的设计和选择上,坚持环保和节能。3.2.2 精装修与普通装修的范围本工程的室内装饰设计精装修的范围是大厦的公共部分。包括所有门厅大堂、共享大厅、报告厅、会议室、休息厅、电梯厅、领导办公区、餐厅、游泳大厅、卫生间、专家公
40、寓大厅及客房部分、公共区走廊。其余部分为普通装修部位,具体内容及详细标准可详见材料做法表图纸。4 建筑材料及设施4.1 墙体材料4.1.1 外墙体建筑整体外表面都为铝板和玻璃构成的复合幕墙体系,具体要求详4.3条幕墙部分4.1.2 内隔墙本工程主要使用3种材料。地下室主要使用混凝土空心砌块墙,地上部分主要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轻钢龙骨纤维增强水泥板。地下部分混凝土砌块墙隔墙位置隔墙材料及厚度墙体隔声要求(RW)墙体耐火极限(h)大部分隔墙区域200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空心砌块45dB1.00防火墙承重混凝土或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3.00地上部分轻质隔墙隔墙位置隔墙材料隔墙构造隔声性能(RW)耐火极
41、限(h)备注办公室沿走道隔墙轻钢龙骨石膏板双面双层(148mm厚)47dB1.00办公室之间隔墙轻钢龙骨石膏板双面双层(148mm厚)53dB1.00内填50厚岩棉井道隔墙轻钢龙骨石膏板双面双层(148mm厚)53dB1.00内填50厚岩棉公寓房间间隔墙轻钢龙骨石膏板双面三层(172mm厚)55dB2.00内填50厚岩棉防火墙轻钢龙骨防火石膏板双面三层(172mm厚)同相应部位要求3.00内填50厚岩棉卫生间、开水间隔墙纤维增强水泥板双面双层(148mm厚)40dB0.751.00内填50厚岩棉楼梯间隔墙加气混凝土砌块150-2002.00电梯井隔墙加气混凝土砌块150-20050dB2.00
42、空调机房、电梯机房隔墙轻钢龙骨防火石膏板双面三层(172mm厚)55dB2.00内填50厚岩棉4.2 门窗外门窗属于幕墙体系,具体要求详4-3部分内门窗编号规则防火卷帘JL3030甲级防火隔声门FGM1024甲甲级防火隔声窗FGC2115甲甲级防火窗FC2115甲甲级防火门FM1024甲甲级防火推拉门FM1024甲乙级防火门FM1024乙丙级防火门FM1224丙隔声窗GC3015、隔声门GM015门禁门M1024-a普通木门M1024高级木门ZM1024铝合金框玻璃门LM1024推拉门TM0824厕所门CM1024门窗数量表详图纸。4.3 幕墙设计4.3.1基本设计参数地区基本风压根据建筑结构
43、荷载规范(GB50009-2001)取0.45KN/m(按50年一遇)地面粗糙度取为B类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本地区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加速度为0.2g。4.3.2设计范围本项目主要包括复合金属屋面系统、玻璃采光顶、9m标高以下立面的横向遮阳板玻璃幕墙、9m13m标高立面的隐框玻璃幕墙、阳台部位的联排铝合金门明框幕墙、铝板幕墙、内庭部位的单索点式玻璃幕墙等。4.3.3复合金属屋面系统4.3.3.1系统简述位于本工程屋面部分,由装饰层和防水层组成。装饰层采用氟碳喷涂铝单板的开缝挂式设计,确保外装饰面的整洁美观效果,且具有一定的自洁功能。防水层采用直立锁边板结构,实现内侧防水及排水,确保屋面的水密性能。装饰层铝板与防水层直立锁边板之间采用立边咬紧固定,从而确保了防水层的完整性。4.3.3.2材料选择l 装饰层铝板:3mm氟碳喷涂铝单板。 l 防水层:直立锁边板。l 铝型材:室内外可视表面氟碳喷涂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