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中协调扭矩的计算.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61117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结构中协调扭矩的计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建筑结构中协调扭矩的计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建筑结构中协调扭矩的计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建筑结构中协调扭矩的计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建筑结构中协调扭矩的计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中协调扭矩的计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结构中协调扭矩的计算.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JOU RN A L O F DA L IA N F ISH ER IE S U N IV ER S IT Y1 9 9 8 年 9 月Sep .1 9 9 8建筑结构中协调扭矩的计算刘廉纯3( 大连水产学院土木工程系)摘要笔者将建筑结构中的协调扭转归纳为三种基本模型, 对每一种基本模型推导出其在广义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协调扭矩的通用计算公式, 并给出在常用荷载作用下的具体计算结果, 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协调扭矩数值的影响。关键词扭转; 协调扭矩; 结构计算中图分类号TU 31811建筑结构中的受扭构件很普遍, 如雨蓬梁和吊车梁, 框架结构中的边梁, 主次梁相交时的主梁, 都是常见的受扭构件。扭转可分

2、成两类: 一类是扭矩仅由平衡条件所决定, 构件的抵抗扭矩是为了平衡外加扭矩, 雨蓬梁、 吊车梁等即属此类; 另一类扭转是由变 形引起, 并由结构的变形连续条件所决定, 称为协调扭转, 如框架边梁、 主次梁相交时 的主梁。 对平衡扭转, 人们认识比较充分, 在外荷载确定后, 其扭矩由静力平衡条件即 可求出, 困难不大, 本文不予讨论; 而对建筑结构中的协调扭转, 由于其扭矩的计算需利用变形协调条件, 无现成公式和手册可查, 设计中也常常忽视, 致使造成结构安全度 降低, 甚至造成事故。沈阳北新客站高架候车厅框架梁出现裂缝1 , 据分析, 其原因之一 就是因为纵向框架梁两侧次梁跨度相差过大, 从而

3、使框架梁中产生了较大的扭矩。因此, 重视和正确计算建筑结构中的协调扭矩是十分重要的。1 计算简图与计算假定建筑结构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的协调扭转见图 1。图 1 建筑结构中的协调扭转收稿日期: 19982042073 刘廉纯: 1944 年生, 男, 副教授, 大连 116023对上述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后, 将其归纳成以下三种基本模型, 计算简图分别为图 2 中(a)、 (b )、 (c)。的图 2 计算简图图 1 (a) 表示, 梁L 1 一端与梁L 2 相交, 另一端搁置在墙体上。由于墙体对梁端的嵌固作用较弱, 可视为简支, 所以, 图 1 (a) 中的计算简图如图 2(a) ;而图 1表示

4、 梁L 1(b )的另一端与柱及其他梁端整浇在一起, 可视为固定端; 图 1 (c) 表示 梁L 1 与L 2、L 4 相交,并与L 3 相连。当L 1 与L 3 跨度及所受荷载相差不大时, 可认为L 1 与L 3 相连接处无转角, 也(b ) ;(d ) ,视为固端, 这两种情况都属于一种模型, 其计算简 图如图 2对图 1梁 L 1 两端都与梁相交, 当两侧边梁抗扭刚度相同时, 利用对称性, 可取L 1 的一半, 而成为图 2 (c) 的模型。 综上所述, 建筑结构中常见的协调扭转都属于上述三种模型中的一种。 对上述三种情况均做如下假定: 构件为线弹性体, 梁 A B 和 CD 成直角相交

5、, 所受荷载为竖向荷载。2 协调扭矩的计算211计算公式的导出对图 2(a)中的情形, 将梁A B与梁 CD 在A 处的刚性联结变为铰结, 并加上一对内力矩 T (T 的正方向如图中所示) , 如图 3矩, 分别取 CD 和 A B 为研究对象。(a )所示。显然此力矩 T 即为梁 CD 所受的扭图 3 协调扭矩中, CD = l0 , CA = c, D A = d , c + d = l0 ,= m , d = n , CD 的c(1) 在图 3(b )l0l0抗扭刚度为 GJ 。CD 梁在 A 处受扭矩 T 作用, 设 CD 梁 A 截面的扭转角为 , 则不难求得A C 段和 A D 段

6、梁所受的扭矩分别为第 3 期刘廉纯: 建筑结构中协调扭矩的计算39GJ GJ T 1 =T 2 =(1)cdGJ = (c + d ) GJ +GJ (2)T = T 1 + T 2 =ccddcdm n l0T=(3)T =(c + d ) GJGJ式 (3) 代入式 (1) , 得(4)T 1 = n TT 2 = m T(2) 在图 3中, 设梁A B 在 A 处的转角为 (以顺时针为正) , 由两部分迭加而成, 一部分为 A B 梁上原荷载产生的转角 p , 另一部分为扭矩 T 产生的转角 T 。即(c)= p + T(5)假定 A B 梁所受荷载为广义竖向荷载, 可以是荷载, 也可以

7、是支座位移或其它因素,A B 梁在广义竖向荷载作用下的 A 端转角 p 可用结构力学的各种方法求得2 。 T l 扭矩 T 引起的 A 端转角 T 在本情况下为 T = -因此3E I ,T l=p -(6)3E I式中 E I 为 A B 梁的抗弯刚度。由于A B 与 CD 成直角相交, 根据变形协调条件, A B 梁在A处的扭角必相等, 即 = 。所以将式 (6) 代入式 (3) 得到处的转角 与 CD 梁在Am n l0 T T l =p -3E IGJ解得3E Ip(7)T =3E Im n l0 +lGJ令E I =, 有GJ3E IT =(8)p3m n l0 +l当 A B 梁上

8、受均布荷载 q 时, p = q l3 /(24E I ) , 代入式 (8) , 得到3q l(9)T =8 (3m n l0 +l) T l 对于图 2(b )所示的情况, 此时 T = -4E I , 仿上可推得4E IT =p(10)4m n l0 + lq l3 /(48E I ) 代入式 (10) , 得特殊地, 当 A B梁受均布荷载 q 时, 将 p =3q lT =(11)12 (4m n l0 + l)T l , 不难推得对于图 2(c)所示的情况,T = -E IE IT =p(12)m n l0 +l梁受均布荷载时, 将 p = q l3 /(3E I ) 代入式当 A

9、 B(12) , 得3q lT =(13)3 (m n l0 +l)式 (8)、(10)、(12) 即为对应于三种基本模型的协调扭矩的通用计算公式, 其中 p 为将A 端变为铰接时A B 梁在广义竖向荷载作用下的A 端的转角。对任意广义竖向荷载, 只 需求得 p , 代入上面三式, 即可求得此时的协调扭矩, 公式简洁, 便于使用。212常用荷载下的协调扭矩为便于读者和有关人员的参考和使用, 笔者根据式 (8)、(10)、(12) 三个通用公式计算所得的常用荷载下的协调扭矩值列为表 1。影响协调扭矩的因素为易于理解并不失问题的一般性, 不妨取A B 梁受均布荷载为例进行讨论。从上述 T的计算公式

10、可见, 影响协调扭矩的因素有:3(1)A B 梁上的荷载和跨度(2)A B 梁的 B 端支承情况当荷载和跨度增加时, 协调扭矩增大。当其它情况相同时,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协调扭矩由大到小依次为: B 端为定向支座、铰支座及固定支座。但如考虑到定向支座是利用结构及荷载对称性而取一半做研究对象而得到的, 它相当于跨度为 2 l 的梁两端都支承在边梁上; 当梁实际跨度为 l 时, 应取 l 代入公式中进行计算。此时, 则可见其协调扭矩在其它二2者之间。E I(3)A B 梁抗弯刚度与 CD 梁抗扭刚度之比 =越大, T 越小。取极端情况, 当 GJ 时, T 0, 此时, A B 梁的抗弯刚度

11、E I 比 CD 梁的抗扭刚度 GJ 大很多, CD 梁对A B梁的转动约束几乎没有, 其联结相当于铰结, 协调扭矩当然为零。取另一极端, 当 0 时, 即 CD 梁的抗扭刚度相对于 A B 梁的抗弯刚度为极大, 对 A B 梁的转动约束极强, 相当于 固 定支座, 此时的协调扭矩等于 A B 梁 A 端为固定支座时的固端弯矩。以均布荷载为例,由表中的 1、5、10 栏可得到, 当 = 0 时, 协调扭矩 T 分别等于 1 q l2、 q l2、 q l2 , 这正是人 1 18123们熟知的三种梁的固端弯矩值, 同时也验证了笔者给出公式的正确性。cd(4) 两梁交点的位置两梁交点的位置由参数

12、 m =和 n =来描述。由表 1 可l0l0见, T 表达式的分母中含有m n l0 , 当跨度 l0 不变时, 因为m +n = 1, 所以, 当m =n 时, m n l0有极大值, T 最小。因此, 为使协调扭矩减小, 应使两梁在抗扭梁的正中相交。(5) 抗扭梁的跨度越小, 协调扭矩越大。如前所述, T 表达式的分母中含有 m n l0 , 显然, 抗扭梁的跨度 l0(6) 当 A B 梁受集中荷载时, 与集中荷载作用点的位置有关对不同类型的集中荷载 (集中力和力矩) 及不同的支承条件, 其影响不同, 限于篇幅, 不一一讨论。仅以A B 梁B大 连 水 产 学 院 学 报第 13 卷4

13、2端为简支, 受集中力 P 的情况简述如下:22P l (1 - ) , 集中力的作用点由参数 来体现, 的变化范围为 (0, 1) , 当由 T =2 (3m n l0 +l)23 23 P l =0. 577 时, T有极大值 T m ax =。318 (3m n l0 +l)结束语(1) 笔者将建筑结构中的协调扭转归纳为三种基本模型, 给出了每种模型在广义竖 向荷载作用下的协调扭矩的通用计算公式 (8)、(10)、(12) , 公式简洁, 便于记忆和使用。(2) 在 (1) 的基础上, 计算出在常用荷载情况下的协调扭矩的具体数值 (表 1) , 设计时 可直接查用。(3) 讨论了各种因素

14、对协调扭矩的影响, 对概念设计和设计时的定性分析具有很好 的参考和借鉴作用。4参考文献12刘振清 1 沈阳北新客站高架候车厅框架纵向梁裂缝分析 1 建筑结构, 1994 ( 6) : 46 49杨天祥主编 1 结构力学 1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 87 107Ca lcula t ion of Com pa t ible Tor s ion M om en tsin Bu ild in g Struc tureL iu L ian ch u n(D ep a r tm en t o f C iv il E ng inee r ing, D FU )A bstra c t In t

15、h is p ap e r, th e com p a t ib le to rqu e2tw ist in b u ild in g st ru c tu re isc la ssif ied in to th ree b a sic m o de ls an d fo r each o f th em a gen e ra l fo rm u la fo r ca lcu la t in g com p a t ib le to r sio n m om en t s u n de r gen e ra lized ve r t ica l lo ad s is p re sen ted.

16、 B a sed o n th e fo rm u la s th e com p a t ib le to r sio n m om en t s u n de r co n2 ven t io n a l lo ad s a re ca lcu la ted. T h e p ap e r a lso an a lyze s th e in f lu en ce s o f va r i2 o u s k in d s o f fac to r s w h ich affec t th e com p a t ib le to r sio n m om en t s.Key word s to rqu e2tw ist; com p a t ib le to r sio n m om en t; st ru c tu re ca lcu la t io 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