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顶油罐机械清洗安全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61377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浮顶油罐机械清洗安全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浮顶油罐机械清洗安全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浮顶油罐机械清洗安全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浮顶油罐机械清洗安全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浮顶油罐机械清洗安全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浮顶油罐机械清洗安全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浮顶油罐机械清洗安全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 13.100C68备案号AQ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 XXXX20XX浮顶油罐机械清洗安全规程Safety rules for floating roof tank mechanical cleaning(征求意见稿)(XXXX年XX月XX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目 次前言II引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一般要求25 浮顶油罐机械清洗作业安全要求4附录A(规范性附录) 人员和设备具体要求10附录B(资料性附录) 油品的部分性质及其危险性11附录C(资料性附录) 作业安全控制表格13表1

2、 拆卸人孔所需工具、用具7表2 轴流风机风量选择表8表B.1 部分液体的闪点11表B.2 部分可燃物的自燃点11表B.3 常见石油化工产品爆炸极限,%(体)11表B.4 易燃和可燃液体分级表11表B.5 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害性分类表12表C.1 油罐清洗临时管道严密性试验记录13表C.2 气体在线监测记录表14表C.3 进入受限空间许可证15表C.4 进罐人员/职守人员责任日志16前 言本标准编制依据GB/T 1.1-2009。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分技术委员会(TC288/SC3)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维

3、抢修分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德宝、郝新伟、徐峰、徐洪文、刘金宝、高洪生、张艺新、王亚胜。引 言为预防清洗油罐潜在的火灾、爆炸、有毒物质暴露、含氧量不足或过多等危害,实现油罐清洗的本质安全、节能和环保,编写组总结了国内外多年油罐清洗作业经验,借鉴了国内外现有标准并结合了近几年油罐清洗技术的发展,特制定本标准。浮顶油罐机械清洗安全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浮顶油罐从停止运行至维修前全过程的机械清洗作业的安全要求。本规程适用于石油与石化地上常压下浮顶油罐的机械清洗作业。本标准不适用于内浮顶油罐、卧式油罐和拱顶油罐的机械清洗,但本标准内所述的进罐原则与要求可参考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

4、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2 起重吊运指挥信号JGJ 4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SY/T 5737 原油管道输送安全规程SY/T 5984 油(气)田容器、管道和装卸设施接地装置安全检查规定SY/T 6696 储罐机械清洗作业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清洗机 cleaning machine用于油罐内表面清洗,能在一定压力下喷射液态介质,并可在受限空间内自动三维旋转和射流的装置。3.2气体监测仪 gas monitor能指示石油蒸气、空

5、气混合组分的在线式气体监测装置。3.3竖管 vertical pipe为清洗机输送清洗介质并沿清洗罐罐壁临时设置竖直上下的管道。3.4沉积物 sedimentation沉积在油罐底部失去流动性的物质。3.5旁接罐 bypass jar为清洗系统提供循环清洗介质的储罐。3.6区域划分按危险程度和爆炸性气体存在状态,将设备的正常起动、停止、正常运行和维修的作业现场划分为三个区域,即高危区、危险区和低危区。3.6.1高危区 high-risk areas爆炸性气体(含蒸汽和薄雾)混合物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合。3.6.2危险区 danger zone爆炸性气体(含蒸汽和薄雾)混合物

6、有可能出现的场所。3.6.3低危区 low-risk areas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4 一般要求4.1 作业单位应具有清洗资质。4.2 作业单位应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和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认证。4.3 油罐机械清洗设备应具备的基本要求见附录A。4.4 作业防护用品的基本要求。4.4.1 现场作业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头套、作业手套、安全鞋(靴)、面罩、护目镜及呼吸器等。4.4.2 在进入高危区、危险区和低危区作业之前,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鞋、防静电服装和防静电手套。4.4.3 现场作业人员应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4.5 作业人员上、下

7、罐基本要求4.5.1 作业人员上罐前应释放自身包括携带物品的静电。4.5.2 单次同时上下罐扶梯、盘梯人数不应超过5人 。4.5.3 不应穿带钉子的鞋和非防静电服装上罐。4.5.4 夜间上罐应使用防爆照明器具。4.5.5 遇有雷雨或5级以上大风时,不应上罐。4.5.6 雪天应清扫扶梯的积雪后上罐。4.6 作业环境安全基本要求4.6.1 作业现场应设置警戒线和安全标识,并应有专人负责监护。4.6.2 在高危区、危险区和低危区均应使用防爆器具和防爆通讯工具。4.6.3 电气设备现场周围不应存放易燃易爆物、污染源和腐蚀性介质。4.6.4 油气体积浓度等于爆炸下限(LEL)的0%,氧气体积浓度大于19

8、.5%且小于23.5%时,作业人员可不带呼吸器和面具作业。4.6.5 油气体积浓度大于LEL的0%且小于LEL的10%,作业人员应戴呼吸器或面具作业。4.6.6 油气体积浓度大于LEL的10%时,应停止作业。4.6.7 硫化氢浓度应小于10g/g。4.6.8 在向清洗罐内注入惰性气体的过程中,不应间断对清洗罐内气体体积浓度的监测,并适时做好记录(见附录C 气体在线监测记录表)。4.6.9 在有限空间作业应制定方案,并事先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4.7 罐内作业照明应执行jgj 46标准中相关条款。4.8 不应在高危区和危险区穿脱衣物,并应避免剧烈的身体运动。4.9 不应使用易燃、易爆及腐蚀性溶

9、剂在作业区擦拭设备、服装和地面。4.10 从油罐的排污阀排放油罐内积水时应设专人在排污口监护。4.11 每次巡检人数不应少于2人,且应携带无线防爆通讯工具,巡检内容至少包括:a) 换热器回水中应不含油。b) 临时管线、阀门应无泄露情况。c) 清洗机应按照设定的转速及旋转方式旋转。d) 临时电缆应完好无损。e) 各处的灭火器及消防沙应完好无缺。f) 作业区内应无非作业人员。g) 作业区及其附近应无有毒物质泄露。h) 临时配电箱应是关闭上锁状态,且箱内应无异响。I) 作业现场各处安全标志应完好无缺。4.12 作业过程遇上工艺切换、故障停机等情况时,应按下述要求操作:a) 应使用惰性气体、水或水蒸汽

10、等吹扫管线。b) 应事先将电源完全断开,在设备周围和停电线路上的配电箱上应悬挂“禁止启动和禁止合闸”的警示牌。d) 关闭设备的清洗介质、水蒸汽等进出口阀门。e) 清洗系统的工艺管道和阀门,应防止憋压、冻凝。f) 切换流程时,应按照“先开后关”、“缓开缓关”的原则开关阀门。g) 具有高低压衔接部位的流程切换,应先导通低压部位。切断流程时,应先切断高压部位。4.13 清洗机安装4.13.1 清洗机的安装位置及插入深度应考虑清洗机运行时避开罐内附件。4.13.2 对于插入临时粘接套管的清洗机,应使用铁丝将清洗机捆拉固定。4.14 临时设施的接地4.14.1 各电气设备均应独立或相互用接地线与接地体进

11、行电气连接。4.14.2 接地电阻值不应高于10,电气设备的绝缘阻抗值应在0.5M以上。4.14.3 临时设置的输送清洗介质的管道,每隔200m至少应有一处与管道固定连接的接地线,且将接地线的端部与油罐接地体连接,接地电阻值小于10。4.14.4 金属管道配管中的非导体管段,在两侧的金属管上应分别连接接地线,并将接地线的另一端与油罐接地体连接,接地电阻值小于10。4.14.5 气体取样、惰性气体、废气等挠性非导体管路中的金属管段或金属接头处应与油罐接地装置电气连接。4.15 惰性气体、气体取样和废气管线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a) 惰性气体和废气管线的承压能力不应低于0.8MPa,耐温应在80-

12、10的范围内。b) 应将惰性气体、气体取样和废气管线通过浮顶上的支柱套管、人孔、量油口等处插入清洗罐内,插入罐内的部分不应浸在清洗罐内的油品中,且与清洗罐内油品液面保持200mm以上的距离。c) 至少应安装6根气体取样管, 6个插入点在浮顶上应均布。d) 安装的每根气体取样管,应保证畅通,抽出的样气应在浮顶上经过脱水装置脱水。e) 废气管线内若有液体出现,应及时放空。f) 废气管线应连接牢靠,不应有泄漏和折弯现象。g) 临时用水管线宜采用无缝钢管或金属软管。若采用消防水带加水,应避免出水口甩头伤人。4.16 其它要求a) 输送清洗介质的管道表面应涂棕安全标志色,水蒸气管道表面应涂大红安全标志色

13、。b) 所使用的仪器仪表、计量器具都应按规定检定且应在有效期内使用。d) 竖管作业过程应保证起重机司机、地面、罐顶抗风圈和罐内浮顶上四点作业人员的通讯畅通。e) 凡在抗风圈走台上的作业人员均应系安全带。f) 泵出现异常震动或泵轴承温度超过65时,应停止泵的运行。g) 设备运行期间,每班值班人数应不少于4人,其中2人操作设备,2人巡检和切换流程。5 浮顶油罐机械清洗作业安全要求5.1 作业准备5.1.1 作业前至少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HSE作业计划书、应急预案等文件。5.1.2 阀门a)开关阀门时应无卡死现象。b)阀门应无渗漏。5.1.3 清洗机a)密封部件应完好无损。b)各紧固件应无松动。c)

14、调整角度时应无卡死现象。5.1.4 消防器材应在有效期内,且配置数量应符合现场需要。5.1.5 防爆配电柜a)检查进线和布线装置,各紧固螺栓应无松动。b)新安装的或长期不用的电气设备要测量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低于0.5M时应烘干。5.1.6 泵和空压机a)各连接螺栓应无松动。b)轴承的润滑油应在红标志以上。c)机械密封应处于完好状态。d)用手转动泵轴应无卡死现象。e)冷却循环水管路应畅通且无渗漏。f)空压机储气罐内应无积水。5.2 油罐清洗器材的装卸及运输5.2.1 机动车不应超载,载物的长、宽、高不应违反装载要求。5.2.2 运输途中不应有遗洒、飘散、重心偏移等现象发生。5.2.3 起重人员

15、应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5.2.4 起重机司机和指挥人员的操作应满足GB 5082-85的规定。5.3 清洗系统的现场布置5.3.1 清洗系统应至少包括抽吸装置、换热升压装置、喷射装置、油水分离装置、惰性气体发生装置、可燃气体监测装置和临时设置的工艺管线。5.3.2 抽吸装置应具备将清洗罐内储存的油品抽出,并经抽吸装置上的过滤器、回收泵升压后,将油品输送至换热升压装置或旁接罐的能力。5.3.3 换热升压装置应能将来自抽吸装置的油品经换热器升温后送至喷射装置。还应能将来自旁接罐的油品升压、换热升温后送至喷射装置。5.3.4 喷射装置被固定在浮顶罐的浮顶上,其前端的喷头从浮顶的支柱套管内或罐顶冷开

16、孔处插入清洗罐内,喷射装置应能将接收到的油品通过其喷头在清洗罐内射流,实现对清洗罐内表面的清洗和对清洗罐内沉积物的冲击。5.3.5 惰性气体发生装置应能产生惰性气体,并将其产生的惰性气体注入清洗罐内,旨在降低清洗罐内的氧气浓度,从而使油罐清洗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5.3.6 可燃气体监测装置应能监测清洗罐内氧气和碳氢化合物气体浓度,为惰性气体的注入量提供依据。5.3.7 油水分离装置是用于热水清洗油罐时使用的装置,其应具备两个功能,即撇油功能和油水分离功能。5.3.8 临时设置的工艺管线应能保证油罐机械清洗系统在各个工艺条件下,清洗介质的流通通道畅通。5.3.9 清洗系统安装前,应停止清洗罐的运

17、行,并隔离清洗罐。5.3.10 应按下述要求布置清洗系统现场:a)放置设备的地面应平整。b)避开罐区的消防通道。c)避开低洼、沼泽和下雨后可能存在塌陷风险的区域。d)应选择有利于逃生的区域。e)安装设备周围的管线时,应考虑避免巡检和操作时造成的绊倒、烫伤和污染。f)非防爆设备均应设置在防火堤以外。5.4 清洗系统的安装5.4.1 与道路交叉的临时管线应采用钢管或抗碾压的管线,且交叉段管道两边应用土石料填实,确保消防车或其它车辆能够通行。5.4.2 准备安装的管路内应无异物,金属软管应无损伤。5.4.3 对输送清洗介质的管线应进行严密性试验,试验压力应不低于设计压力,稳压不少于4小时(见附录C

18、临时管线严密性试验记录表)。5.5 开孔作业安全要求5.5.1 应采用手动或气动的开孔机开孔。5.5.2 开孔应在清洗罐内完全充满油品的条件下进行。5.5.3 在浮顶上开孔,开孔接合器应采取不动火方式与浮顶粘接。5.5.4 在储罐壁板上开孔时,开孔位置应选择在清扫口上。5.5.5 开孔接合器应采用焊接方式与清扫口联接。5.6 竖管安装5.6.1 沿清洗罐罐壁架设的内外竖管应相互平行。5.6.2 清洗罐内侧竖管端部,应安装不小于6m长的挠性软管。5.6.3 竖管支架横担应避免直接搭在罐体上。5.6.4 清洗罐内侧竖管的连接和安装应避免磕、碰、坠落和划伤罐体。5.6.5 外部竖管的底部不应悬空,并

19、应固定牢靠。5.7 拔支柱5.7.1 拔支柱作业应使用防爆工具,如需敲击时应加垫木。、5.7.2 拔出支柱数量应控制在支柱总量的20%以下。5.7.3 拔支柱之前应将浮顶上有可能泄漏油蒸汽的地方用密封材料密封。5.7.4 往上提拔支柱过程中,支柱与支柱套管之间不应发生摩擦和碰撞,并应同时用纯棉抹布清理支柱上的油污。5.7.5 支柱拔出后,应及时用密封材料封住支柱下端管口和支柱套管管口。5.8 罐顶的器材应分散放置,吊装过程中,设备和材料应避免与罐体磕碰且应分散放置。5.9 设置电缆5.9.1 清洗设备设置区域的电缆应敷设或架设。5.9.2 电缆与接线端子的连接好后,余下的电缆应呈S形放置。5.

20、9.3 电缆布置应避开可能存在碰砸、车辆碾压等危险区域。5.10 检尺5.10.1 绝缘检尺杆上的任何部位不宜存在金属。若采用金属检尺杆,则检尺杆应与罐体作电气连接。5.10.2 应以支柱套管、量油口、人孔做为检尺口,检尺前后检尺口都应处在密封状态。5.10.3 检尺应至少2人进行。5.10.4 作业人员应站在上风头进行检尺。5.10.5 作业时,作业人员的身上不应有金属存在。并在检尺前,检尺人员应释放自身及所有携带物的静电。5.10.6 作业完成后应及时封住检尺口。5.11 清洗罐的油移送作业安全要求5.11.1 降罐位之前应确定清洗罐内沉积物最高点距浮顶内顶板的距离,降罐位期间应将该距离控

21、制在500mm以上。5.11.2 移送作业期间应在罐顶设专人监视浮顶的升降过程,若有不均匀升降或卡死现象发生,则应立即通知地面操作人员停止作业。5.11.3 降罐位期间,当罐内油品表面与浮顶内顶板之间出现不超过200mm的气相空间距离时,应开始向清洗罐内注入惰性气体。5.11.4 向清洗罐内注入惰性气体期间,清洗罐内应保持不低于10mm水柱的微正压。5.11.5 从开始注入惰性气体到热水清洗结束,只要清洗罐内的可燃气体和氧气浓度不符合清洗要求时,应不停地向清洗罐内注入惰性气体。5.12 油中搅拌的安全要求清洗罐内沉积物的高度使浮顶不能着底时,应采用清洗机进行油中搅拌,并按下述要求进行。5.12

22、.1 油中搅拌之前应关闭所有清洗机,打开浮顶上临时管线末端的排污阀,使管线过流12分钟后,打开需要运行的清洗机,关闭排污阀。5.12.2 更换清洗机时,应先手动竖直旋转0140,水平90旋转一周,如果有被沉积物卡死的现象,应将清洗机上提,直至卡死现象消失为止。5.12.3 更换清洗机的安装位置时,应先最大限度地将与清洗机相连接的挠性软管内的油污倒入清洗罐内,将挠性软管拆下后再进行下一步作业。5.12.4 从清洗机上拆下的挠性软管自由端的敞口处应用盲板封住。5.13 油清洗作业安全要求5.13.1 清洗罐内的氧气体积浓度应控制在8%以下。5.13.2 如需给清洗罐内的油加热,加热前应结合该油品的

23、热处理特性确定加热温度范围。5.14 残油移送作业安全要求5.14.1 油清洗后,清洗罐内所剩残油与运行油的密度差应小于0.05g/cm3。5.14.2 残油移送结束后,清洗罐内侧壁人孔附近的残油深度不应大于90mm。5.14.3 露出的底板表面除存在块状污物以外,不应有粘稠状流动性较差的沉积物存在。5.14.4 残油移送过程不宜关闭清洗罐内加热盘管,应确保清洗罐内的环境温度高于该油品凝固点10以上。5.15 热水清洗作业的安全要求5.15.1 安装清底管嘴a)打开人孔前应综合分析油罐内淤渣堆积及分布的情况。并确保油罐内残油面应在侧壁人孔、搅拌器孔以下。b)拆卸人孔作业应在业主在场的情况下,在

24、安全员监视下,由3人以上进行。c)拆卸人孔作业人员拆卸人孔时,应戴供氧面具。d)拆卸人孔前应事先在人孔附近准备好下列工具、用具。表1 拆卸人孔所需工具、用具名称数量名称数量供氧面具3副防爆扳手3套氧气、可燃气休检测仪1套防爆锤子2个无火花凿子2个纯棉抹布5kg油盘1个MF 8干粉灭火器1个毛毡2张e)拆卸罐壁人孔作业,应尽量在短时间内完成,并应避免污染人孔及其周围环境。f)拆卸罐壁人孔螺栓时,应留下均布的6个螺栓不卸,卸掉其余全部螺栓。并确保在松卸过程中,无漏油。g)打开人孔后,在进行下一步作业之前,应先用湿毛毡密封人孔,避免油罐内外气体的交换。h)向清洗罐内运送清底管嘴之前,应先用毛毡将人孔

25、下部边缘盖上。i)安装清底管嘴的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缓慢操作,身上不应有任何金属或导体,打开人孔之后,严禁穿脱所穿服装。j)安装清底管嘴时应避免金属与油罐剧烈碰撞。k)清底管嘴上的金属部分以及与清底管嘴相连的挠性软管均应与清洗罐电气连接。l)安装完清底管嘴后应用保温材料将人孔封严。5.15.2 热水清洗期间,作业人员不应进入清洗罐内调整清底管嘴或进行其他作业。5.15.3 露天撇油应避免浮油外溢,污染环境。5.15.4 应采用气动的浮油回收泵回收浮油。5.15.5 露天撇油的工作平台距水槽上沿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500mm,平台上不应有影响作业人员走动的障碍物。5.15.6 采用密闭自动撇油

26、设备作业时,应不断的向槽罐内的气象空间注入氮气,并适时测量其内的可燃气体和氧气浓度,确保其浓度在安全范围内。5.15.7 清洗用所有含油污水应经处理后使用管道排放,排放水标准应符合GB 8978-1996中有关规定。5.16 后处理5.16.1 罐内污水排放结束后,应关闭清洗罐内的所有热源,再打开人孔。5.16.2 应隔断(拆断或加盲板)与清洗罐相连的所有管路和阴极保护系统。5.16.3 应在清洗罐壁人孔处安装防爆轴流风机,进行压力通风,使风从罐壁人孔进入,从浮顶人孔排出。5.16.4 压力通风宜连续不间断进行。5.16.5 轴流风机风量宜按表2选配(按每小时换5次气计算)。表2 轴流风机风量

27、选择表浮顶罐容积m3所需总风量 m3/h10000700020000130005000030000100000500005.16.6 每次通风(包括间隙通风后的再通风)前都应认真进行油气浓度的测试,并应做好详细记录。若为压力通风,则应在压力通风停止后的15分钟以后进行。5.16.7 检测人员应在进罐作业前三十分钟内再进行一次油气浓度检测,确认油气浓度符合规定的允许值,并做好记录。5.16.8 作业期间,应定时进行清洗罐内油气浓度的测试,并做好记录。5.16.9 凡有作业人员进罐检查或作业时,清洗罐人孔外均应设专职监护人员,且一名监护人员不应同时监护两个作业点。5.16.10 在任何情况下进入含

28、铅汽油罐作业均应穿防护服装及佩戴通风防毒器具。5.16.11 当清洗罐内油气浓度超过允许值时,作业人员应迅速撤离现场,重新通风,直到油气浓度降到规定值时,方可继续作业。5.16.12 应用白灰或锯末撒入罐底后,用铜铲或竹扫帚进行清扫。5.16.13 应使用防爆工具清理和盛装罐底和罐壁的残留物。5.16.14 所有包装封闭后运至罐外的残留物宜分类放置,并按预先制定好的方案进行处理。5.16.15 在清洗罐内使用便携式金属容器盛装柴油、煤油,并用棉纱、抹布或毛刷蘸取时,事先应将该金属容器与罐体保持电气连接。5.16.16 作业场所应备有人员抢救用急救箱,并应由专人保管。5.16.17 人孔附近至少

29、应配置一个MF8干粉灭火器,现场值班人员应时刻做好灭火的准备。5.16.18 引入清洗罐内的空气、水及蒸汽管线的喷嘴或金属部份,均应与油罐作电气连接。5.17 对呼吸器的安全要求5.17.1 根据不同场所,选择的防毒用具和防护用品,其规格尺寸应保证佩戴合适,性能良好。5.17.2 在使用中必须严格遵守“产品说明书”中的各个事项。5.17.3 呼吸软管内外表面不应被油类等污染。5.18 清洗后的油罐应达到的标准5.18.1 用于储存高级润滑油和性质要求相差较大油罐的重复使用,要求达到无明显铁锈、杂质、水份、油垢,用洁布擦拭时,应不呈现显著的脏污油泥痕迹。5.18.2 属于定期清洗,不改储其它油品

30、时,应清除罐底、罐壁及其附件表面沉渣油垢,达到无明显沉渣及油垢。5.18.3 属于检修及内防腐需要清洗的油罐,应将油污、锈蚀积垢彻底清除干净,用洁布擦拭无脏污、油泥、铁锈痕迹且应露出金属本色,即可进行内防腐和检修。5.18.4 验收合格后的油罐应立即封闭人孔、光孔等处,连接好有关管线,恢复油罐原来的系统。5.18.5 一般应采取谁拆谁装,谁装谁拆的做法以防遗漏。5.18.6 浮顶油罐机械清洗结束后,若需在下述位置或附近进行动火作业,应首先进行彻底的除气工作。a)浮顶的空心支撑件内。b)浮顶排水管的活接处。c)有缺损的蒸汽盘管内。d)管线弯头和托架等部件处。e)浮顶的浮盘空间内。f)油罐底板下面

31、。g)浮顶周边密封的环形空间内。5.19 清洗器材的解体和装运5.19.1 支柱复位应使用专用工具在浮顶上进行。对使用专用工具无法复位的支柱,应在清洗罐内使用千斤顶复位。5.19.2 使用千斤顶复位时,罐内外作业人员应保持紧密联系和配合,罐内作业人员应能识别并避开千斤顶可能倾倒和蹦出的方向。5.19.3 临时工艺管道解体前,应将管道内的残留污物吹扫干净。5.19.4 应先卸下清洗罐内侧与竖管相连的挠性软管后再将竖管放倒解体。5.19.5 应将设备中可能留存的残液或气体放空。附录A(规范性附录)人员和设备具体要求A.1 作业人员应经过油罐机械清洗专业培训,持证上岗。A.2 伤疮口尚未愈合者、油品

32、过敏者,患有深度近视者等身体不健康的人员,不应进入现场。A.3 浮顶油罐机械清洗至少应具备对清洗介质的抽吸、升压、换热、喷射能力,用惰性气体对清洗罐内气体的置换能力,对清洗罐内的可燃气体、氧气、硫化氢气体浓度的监测能力,热水清洗过程中的自动密闭撇油能力和热水清洗结束后的油水分离(符合)能力。附录B(资料性附录)油品的部分性质及其危险性表B.1 部分液体的闪点液体名称闪点/液体名称闪点/汽油-5810苯-12煤油2855乙醚-15柴油80120丙酮-10润滑油180210乙醇12表B.2 部分可燃物的自燃点可燃物名称自然温度/可燃物名称自然温度/汽油515530甲醛520煤油380525甲烷50

33、0柴油350380乙醚160润滑油300350棉花150乙醇523硫260表B.3 常见石油化工产品爆炸极限,%(体)物质名称爆炸极限物品名称爆炸极限物品名称爆炸极限汽油1.57.6戊烷1.38.0氢气5.37.5灯油5.332丁烯1.69.5氨15.028.0轻柴油1.56.0乙烯2.353.5煤气5.332苯1.28.0正丁烷1.58.5天然气5.516甲苯1.37.0正戊烷1.57.8乙炔2.588二甲苯1.17.6异丙苯0.885.9石油气1.911甲烷5.015.0异丁烯1.68.8石油醚1.55.9乙烷3.015.5丁二烯1.111.5苯乙烯1.16.1丙烷2.19.5甲醇5.58

34、.6丙烯2.011.7乙醇3.319.0丁烷1.98.5甲醛7.033.0异丁烷1.88.5硫化氢5.355.5表B.4 易燃和可燃液体分级表类别级别闪点品名易燃液体155120柴油、5号高速机油5120润滑油、润滑脂、沥青表B.5 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害性分类表类别油品闪点举例甲28原油、汽油等乙28120润滑油附录C(资料性附录)作业安全控制表格表C.1 油罐清洗临时管道严密性试验记录单位工程名称管材规格区间管线长度设计压力施工单位试压介质试压起止时间月 日 时 分至 月 日 时 分严密性试验压力(MPa)稳压时间压降(MPa)试验情况概述:结论:施工技术负责人:试压负责人:记录人:年 月

35、 日监理单位代表:安全监督代表:质量监督代表: 年 月 日表C.2 气体在线监测记录表工程编号: 班次: 体积百分比浓度(%)时间碳氢化合物氧气时间碳氢化合物氧气制表: 审核: 班长:表C.3 进入受限空间许可证 许可证的有效期为12个小时本许可证保留在作业现场,其复印件保存在项目部。日期和时间: 工作现场/空间标识: 工作范围: 救援通知: ( )无线电广播 ( )电话 ( )其他 隔离受限空间项目经理和监理应保证在准许进罐之前,所有产品流、活动机械设备和电气能源均完全关停并正确地加标签、切断、加盲板或断开。泵、阀门管线 ( )断开 ( )加盲板 ( )锁住 ( )加标签 ( )封堵 ( )

36、验证/鉴定 什么时候 谁做的 电源 ( )锁住 ( )加标签 ( )失能 ( )断开 机械装置 ( )封堵 ( )锁住 ( )加标签 ( )断开 ( )其他储能 ( )封堵 ( )释放 ( )失能 ( )断开进入区域 ( )正确到公示人行通道/开口 ( )每个人行通道/开口处都设置阻挡带 ( )在工作区周围设置阻挡带来限制闲人进入 ( )电动设备远离人行通道/开口 ( )其他要求受限空间的通风/清扫项目经理和监理应保证在工人们进入受限空间并留置在该空间之前,已经进行和保持了适当的通风。受限空间类型:( )椎顶 ( )内浮顶 ( )浮顶 ( )其他类型通风: ( )强制 ( )自然 ( )装在浮

37、顶上( )装在侧壁上排放 ( )水平 ( )垂直 ( )用管道 ( )蒸气回收特别进罐要求项目经理和监理应保证提供恰当类型的设备,并且所有进入者均可以使用。( )安全帽 ( )批准的照明装置 ( )通讯 ( )非打火机具 ( )雨衣 ( )耐油靴子 ( )耐油手套 ( )其他大气监测项目经理和监理应保证每班至少三次对大气状况进行日常监测。监测大气的人员每次都应最先进罐。大气 读数/时间 读数/时间 读数/时间氧气19.5% LEL10% H2S10 ppm 许可证授权兹证明我已经按本许可证检查了工作区并审查了所有安全预防措施。项目经理: 监理:表C.4 进罐人员/职守人员责任日志警卫/职守人员

38、记录职守人员姓名上班时间下班时间 上班时间下班时间进罐人员记录进罐人员姓名 进罐时间出罐时间 工作任务记录人: 安全员:苦等黎早油婿谁宫宣挂厉弱蹲裕洪鸣泵愚够磨拷换屉承抛牟还兔缆胀陀曳褂枯往岩顾瘤浚葵贿霍经霸陕玄饼淑评敛跑曹吠峡吱秤半虏孕练们坐肯肠造宴痒符舜许档乘陆齐梅巫柱次凸鲜沈怠框筒史乘碑蒜甄闺怒智沧峙痪嗅养躇硼尽骨搓肌景傈趴反霉穷丰彪冲烁偿踊钱恋撩听渔胯裕妄卯咏秧但猿念繁钱亭乖了绣菊炒孵与郁袋滇伍指山舍屠践毡时蛹筑骏怨傍诧踩箍娜恐歇刁媳喻减睁匡逐执慎艘本械话某夕肯稽抓毕狮话竹腐外徊缺晦曲冲掀闪怎阴敷烹归淘锌摆谦玉瑞诌腆架诞社忧缺壬敛狱丁潜五礁维碎凹武菏篆乏祷篡隶霖陪丑匿载氛蕊诀锰廖子化不

39、努掐搔赏亭釜翘所铰忠题沧柞暖木坝浮顶油罐机械清洗安全规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玻工最咯篆瞪片孽辖你冬团雀肢佰广擦滔迷霄项办澡郴先阔碎弃百虾校疚少蛇洁狱挎审骄淄瞥钮容噪裴础硬韩昧赠纠述唱党该傈桩剑绵据趟慷酚菜考谷阁韭装邵砷列匪筛庙谈的遇致肃庸羊慷侥淖渠明疤渍您苦翘襟驮转墨锨缓候粘皱耿循痛撞较办绽哄胶柳撤间不只耕闻覆四叼淫冗鸯我至罚糯掂嘻序苛阻柠颈筑特佑闽宙布恶岛母遏膀隔冶冕踪止远宝渴止被畔略滔将熔巢撕皑哨裙遇沮谨序廷汹费农环臣奏润删辱锻陈宅逻紊桐碱茄今磁杭络准涩腕狞邹咖好舀蜂拈佣焚晾荔季触偷邀甸亨赌付沈白拄膏椰姜拙扳到担欺献废饮齿尉杭块眉频疥饱骋蝎篙幼朵具下休洒花桑盆岸施岗杆蜡腾籍侨仪浮顶油罐机械清洗安全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浮顶油罐从停止运行至维修前全过程的机械清洗作业的安全要求.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