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深圳2040尹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展望深圳2040尹强.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展望深圳2040建设人性化的全球先进城市,2012年2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尹 强,86版深圳经济特区总体规划(19862000),一部对深圳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规划 确立了特区内富有弹性的带状组团空间结构,安排了重要的基础设施,适应了深圳高速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的需求;,第一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将城市规划区拓展到全市域,确立了“全境开拓”的战略。城市实际发展规模大大超过规划预期。,96版深圳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96版总规布局,96版总规结构图,2010版深圳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以“创新型综合经济特区”重新明确深圳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和改革发
2、展的排头兵作用;携手香港,走国际化道路,以“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大都会”确立深港合作战略,明确深圳建设国际性城市的方向与路径。,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格局重组、城市间竞争越演越烈、深圳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面临四个以难为继的困难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艰巨任务,深圳2030背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先锋城市与香港共建国际都会深圳未来中心在哪里创建“差异化”的城市空间实现人口规模适度控制从高速成长期,逐步进入高效成熟期,进而走向精明增长,深圳2030关键词,“深圳2030”主要是解决长远的战略的城市发展问题,包括城市发展目标、城市定位、战略模式和策略行动,它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政府决策的参考依
3、据,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期研究,作为城市重大项目确定的指引。,深圳作为一座城市,也许永远都会存在;经济特区不改革创新,一定很快就会消失 王荣,特区成立30年来,深圳立起了什么,靠什么立?今年要干什么?未来30年又要立起什么?汪洋,过去30年深圳特区实现了从边陲小镇到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实现了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的奇迹,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标杆。未来30年深圳将如何立足?,2040的历史性时刻,建国91年改革开放61年香港回归43年特区成立60年前海计划30年港珠澳大桥通車25年,光明和坪山新区30年龙华和滨海新区28年深圳地铁运行35年深圳2030
4、策略执行35年特区一体化推进30年珠三角世界级城镇群建设30年,深圳2040启动仪式暨首场公共论坛,在启动仪式的公众论坛上,有18个市民发表自己对2040年深圳的畅想,他们的身份有政府官员、学生、专家学者、文化人士等,具有广泛的代表性。18个市民的畅想也是充满创意,启人深思。,咨询成果汇报,二、企业报告,一、市民报告,1、调查基本情况,2、生活现状及认知分析,3、深圳2040全民畅想,1、调查基本情况,2、企业发展现状和方向,3、企业所在行业的前景预测,4、企业对城市发展的建议,三、基本结论,市民报告:调查基本情况,调查在公园、广场、商场等公共场所,采取偶遇随机抽样方法进行调查,样本涵盖深圳的
5、八个区,共发放问卷2114份,有效回收2029份,有效回收率为96.0%。,企业调查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市分街道挑选了21座具有代表性的写字楼进行抽样调查,其中有天安数码城、上步大厦、振业大厦、国际市长交流中心等,共收到有效问卷508份。大部分企业是私营企业,占了68.9%,行业以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现在服务业为主,行业类型,企业所有制类型,早已没有了关内关外差别,到处都是一片繁荣,完全与国际接轨,成为世界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是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投资热土。交通四通八达,地铁不仅通往每一个街道,并且连接周边每一个城市,高速公路像蜘蛛网一样,现在的高速列车被磁悬浮列车所取代。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
6、完全没有了本市户口和非本市户口之分,所有的孩子都可享受到同等条件的教育资源。太阳能等将直接代替石油;现在的各种疑难杂症和不治之症,都已经被攻克;指纹等识别方式将被广泛应用,深圳2040公众畅想摘录,深圳2040全民畅想,未来30年在深圳最希望实现的愿望,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及稳定的收入,美好的环境和便利的交通,消除户籍差别待遇,拥有幸福家庭,子女能在深圳受到良好的教育,2010年11月2日:世界级新经济区域下的深圳发展公众咨询会,嘉宾邀请柳孝华 曾任国务院特区办兼 外国投资办司长 石晓敏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 究会副会长 牛凤瑞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环 境研究中心原主任 魏达志 深
7、圳大学产业经济研 究中心主任袁易明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 区研究中心副主任,2010年11月5日:市民幸福城市建设公众咨询会,嘉宾邀请黄发玉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和平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主任夏建中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何艳玲 中山大学城市社会研究中 心副主任朱建刚 中山大学公民与社会发展 研究中心主任。,2010年11月25日:国家开放战略下的深港关系公众咨询会,嘉宾邀请郭万达 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张玉阁 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员翁海颍 香港理工大学博士黄卫平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郭国全 前香港政府经济顾问;香港大学研究员,2040年城市愿景一个经济活力、生态文明、创新发展、民主法治、民生幸福等城市软实力优
8、势明显,在全球城市体系中有较强集聚辐射能力和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改革开放30年后的深圳处于新的发展起点!要未雨绸缪,超前准备、超前思考、超前行动!,1.深圳的发展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从经济特区到综改试验区,深圳将由过去的单项改革向系统改革转变,由经济领域改革向全社会领域改革转变,由浅层面改革向深层次改革转变,由过去摸着石头过河式的改革向着科学的、有规划的改革方式转变。2.与北京、上海和天津不同,现有的发展阶段要求深圳不能与之寻求同样的发展模式,深圳已经不能在回到以往依靠大项目带动发展和空间粗放利用的老路,必须寻求发展方式转型。但是这种转变又离不开国家战略大思路。,深圳2030重点是解决转
9、型时期深圳发展面临的问题,重点研究转型时期的空间策略;深圳2040则转变视角,关注“人”的需求,以建设人性化城市和提升城市竞争力为主要方向,提出发展策略和行动路径,是“深圳2030”城市理想的延续。,从深圳2030到2040,1.探索深圳担当科学发展排头兵的新路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首次从国家层面赋予深圳“一区四市”的重要定位。即: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际化城市”。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方案明确深圳将继续发挥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做到“四个先行先试”。即:对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先行先试;对符合国际惯
10、例和通行规则,符合我国未来发展方向,需要试点探索的制度设计先行先试;对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全国具有重大示范带动作用的体制创新先行先试;对国家加强内地与香港经济合作的重要事项先行先试。,深圳2040意义,2.研究世界发展难题的解决方案资源紧约束下的跨越式发展难题。过去三十年粗放式模式带动了经济高速增长,但也诱发深圳过去模式的“四个难以为继”!资源环境发展的门槛与经济高速成长的矛盾日益突显但目前仍然没有找到一个可以解决的办法,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如何攻克破除发展难题?十分紧迫!再则,快速的创新发展将带来的城市高风险,如何实现深圳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是深圳长期的挑战!,深圳2040意
11、义,3.达成全民共识、探索社会变革、降低社会矛盾深圳作为“移民城市”,快速城市化进程进程和人口倒挂使深圳社会矛盾形势尤其严峻。深圳社会阶层的分化复杂、社会管理制度相对滞后、社会矛盾冲突不断升级、社会贫富差距巨大、社会价值观念冲突和社会组织结构的演变等等,都加剧了深圳社会变革的巨大压力。特别是外来工的市民化战略如何实施?外来务工人员就医、就业、社保、子女上学等一系列矛盾如何解决?社会矛盾不及时处理和划解,社会变革如果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将导致社会矛盾集中爆发!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深圳2040意义,2040的研究前提:,假设,深圳生态安全格局保持不变,深圳东莞惠州等行政区划没有大的调整,
12、香港自治50年不变继续执行,世界格局基本稳定,深圳2040策略以“全民参与,社会共识”为工作特点,以未来学视角出发,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以全球发展共识和深圳的特殊性相结合,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探索深圳未来30年的发展重点。开放性的共识行动。,未来30年全球面临三大挑战:增长的挑战: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增长关系对抗的挑战:不同国家社会的竞争对抗关系权利的挑战:不同个体公民的权利争夺关系,世界发展趋势,未来乐观的城市发展: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和平和发展是发展主题;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未来悲观的城市发展:环境恶化,贫富差距扩大;局部战争爆发;社会矛盾激烈,社会冲突;城市
13、发展停滞甚至衰败;,一、未来的城市理念,世界发达国家关注远景发展,美国2050应对全球经济重构、油价和家庭消费支出上涨、气候变化、能源安全、人口增加、基础设施衰败、全球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竞争加剧等。应对日益增强的国外竞争的挑战。澳大利亚2050未来城市的主要特点是节能环保和智能化城市。城市的能源主要来自潮汐、地热、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并利用各种先进技术为城市提供高度智能化的服务。拓展新生存空间和新能源。,未来城市趋势,日本东京2050平衡自然和人工环境。响应城市萎缩、人口减少、社会老龄化和地震的威胁。纤维城市四大战略包括绿色手指,绿色网络,绿色分区和城市褶皱。关注更大的绿色空间,增加流动性,历
14、史旧区改造和灾害应急通道。新加坡2050解决新能源、新居住方式、新的可持续发展和集约高密度生活。,绿色网络,潮汐湾,太阳城,未来城市趋势,国外远景规划,一、未来的城市理念,未来三大发展理念:可持续、智慧、人本 可持续:强调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集约发展 智 慧:强调创新发展、智能发展和精明发展 人 本:强调公平发展、包容发展和民生发展,一、未来的城市理念,二、深圳的城市价值,过去30年,深圳国家使命的演变:,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窗口市场经济探索试验田,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1979-2000,2001-2010,2010,经济复兴:承担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对外贸易投资排头兵,深圳应
15、树立开放的区域观和全球观,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种市场和资源,加速从出口和吸引外资向保持出口和对外投资的平衡转变。,向海外要市场、要效益、要资源。金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深圳走出去的重要场地。,判断1:中国走向未来的战略路径:民族复兴,二、深圳的城市价值,文化复兴:承担“健康中国”和包容社会的示范区,新特区使命(新区):进一步先行先试经济领域改革,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浦东新区强调金融创新改革、协调中央与地方利益;滨海新区鼓励金融改革和创新、土地管理改革和财税优惠政策;横琴新区强调粤港澳要素合作创新机制;海南国际旅游岛鼓励自贸区的税收政策等。,国家经济特区正经历新一轮转型并逐步从产业回归城市、从生
16、产回归生活、从单一经济增长到综合改革和模式示范的重要阶段。,判断1:中国走向未来的战略路径:民族复兴,二、深圳的城市价值,珠三角改革发展纲要和粤港合作协议框架提出珠三角将建设世界级城镇群和世界新经济区域,并赋予深圳成为粤港合作先行先试区和珠江东岸的龙头。大珠三角地区进入一体化合作发展阶段。,判断2:建设世界级新经济区域:区域引领,在大珠三角城镇群里,深圳需要重点关注三个层面:一是深港合作、二是核心湾区、三是深莞惠经济圈。最核心的是深港合作,只有深港合作取得发展高度,其在核心湾区和深莞惠经济圈的地位将会主导区域发展,世界级新经济区域才有可能获得成功。,二、深圳的城市价值,深港合作的价值,未来30
17、年,国家仍然千方百计支持香港发展,维护其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的地位。未来30年内,深港合作的价值是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深港合作香港仍然是主导方,拥有支配权和决定权。但深圳也不全是被动,会通过深圳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香港的战略选择和调整。,深圳能为香港提供三个方面的载体:一是抢占产业完形高端载体;二是创新体系载体;三是国际要素扩展提供空间。,二、深圳的城市价值,核心湾区的地位未来20年-30年,珠三角核心湾区的竞争将白热化,随着区域基础设施,特别是国家沿海高铁、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的建设,南沙、横琴、长安新城、唐家湾、中山东部滨海新城等,都在致力于提高湾区的地位。深圳在核心湾区的战略
18、举措就是西联,尽快建立与西部中山、珠海的联系通道,形成珠江口两岸经济联盟。,二、深圳的城市价值,深莞惠的一体化发展未来30年,珠江东岸的三个城市之间将形成更为高度一体化的城市形态,包括经济要素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社会管理一体化、产业组织一体化和财政税收一体化等。深莞惠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大深圳都市圈的载体,将形成合力参与全球和区域竞争,消除行政区经济。理想状态是深圳成为大深圳都市圈的金融、物流、文化和运营中心,东莞和惠州则成为重要的城镇生活圈组成部分和产业分工协作组织体。,二、深圳的城市价值,1、以“走出去”为战略,扩大国家对外开放,推动民族复兴!2、进一步加强深港深度合作,维护香港长期繁荣
19、稳定!3、创造城市软实力优势,维系深圳核心竞争力!,未来30年深圳的城市价值:,二、深圳的城市价值,从两个30年看深圳的变化:前30年主要是发展方向的变化,也就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转型;后30年的主要变化将是发展方式的变化;实现人和城市的同步发展,将成为今后30年深圳城市榜样的主线,深圳2040发展策略1.就业优先策略2.社会重构策略3.现代宜居策略4.深港都会策略,现在的深圳:3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巨大的创业环境促使深圳成为孔雀东南飞的寻梦之地。目前,深圳仍然成为全国就业首选的城市之一。但是,就业结构层次比较低,高层次就业人才比重不高,城市就业竞争力下降。2040年的深圳:转变经济发
20、展方式,经济持续活力,提供更加创业的适宜环境,吸引高端人才,成为国家创新人才特区和人才服务基地。,1.就业优先策略:建设经济活力城市,以高科技产业、知识型服务业、高端制造业为主导,形成健康产业,时尚产业,生态产业,战略新兴产业,运营产业,基础产业六大都市创新型产业群。,高分子材料,纳米传感器,纳米机器人,太阳能电池树,路径一: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创造就业岗位,1.就业优先策略:建设经济活力城市,路径二:营造创新型人才特区,提升人才结构,1、规范市场经济环境,促进开放式创新发展,促使市场机制成为深圳社会分层和流动的主导力量。合理、平等、开放、规范的社会流动模式将实现丰富的创业机会。2、支持实施吸引
21、高端人才、集聚高端产业、提供高端服务、建设高品质生活环境的“四高战略”,形成人才特区。,1.就业优先策略:建设经济活力城市,通过国际共建,实施“深圳模式”走出去。输出国家标准和文化形态,成为国家对外贸易投资示范市。,路径三:实施走出去战略,培养国际性人才,通过国际分工,实施民营企业走出去。联合香港企业,推动技术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创新境外资源投资和合作模式。,通过国际合作,实施非政府组织走出去。加强国际教育、环保、会议、文化和事务合作,加强城市对话。,通过深莞惠和泛珠三角地区区域合作,拓展深港腹地,扩大人才的区域交换和流动。通过各领域走出去战略,成为国家国际性人才基地。,1.就业优先策略:建设
22、经济活力城市,1、鼓励非赢利组织参与多层次和多样住房保障建设,扩大政策性住房建设空间;2、加强养老、教育、医疗、体育和文化娱乐设施均等化建设和社会化发展;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外来人员市民化进程,有效推进非正规经济发展。4、政府职能改革,政府服务外包,扩大就业的社会岗位。,路径四:完善社会保障,满足多层次就业需求,1.就业优先策略:建设经济活力城市,4、建立廉洁城市,规范公权并法制化,扩大市民社会权利,建设民主法制社会。,路径一:加快城市治理改革,建设稳定的公民社会,1、增强市民的公民化意识,加强社会参与性与谈判机制,建立社会矛盾释放机制;2、加强非政府组织、公民组织和行业协会发展,建立公
23、民社会体系,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3、推进社会工作的发展,推进社区民主和参与制度,加强社区治理改革,通过利益团体参与公共事务;,2.社会重构策略:建设从容城市,1、加强文化软实力发展,突出多元文化主体特色,展示多元族裔的异文化,形成世界文化和地方文化汇聚、碰撞、创新的文化氛围,建设国际化、传播时尚文化的空间。,路径二:不断推动价值交流,建设文化特区,2、不断塑造新时期的观念价值,成为新文化的策源城市。发掘深圳城市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提炼市民公共遵循的价值观念。进一步培育敢为人先、开放包容、追求文明的现代城市文明氛围。,3、推动新兴文化业态发展,推动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事业繁荣。,2.社会重构策
24、略:建设从容城市,1、实现各种文化和信仰平等、自由,各种族群和谐共生各种社会阶层能够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2、建立良好的社会精神结构、责任媒体、健康大众文化形式,提升市民综合素质,提高社会诚信和道德意识;协调好各群体之间的关系,逐步加强人的认同感、归属感,加强“心件”建设,包括社会凝聚力和集体意志,建设紧密的邻里关系。3、社会信息有效传导,尊崇社会信用,一方面不同利益诉求能够得到表达,另一方面,公共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路径三:改善社会资本环境,建设多元社会,2.社会重构策略:建设从容城市,1、促进就业增长,提高职业中产特别是以专业技术人员、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等的比重;
25、推动消费中产和收入中产阶层的发展。2、应对完整社会体系,为低收入阶层创造合理的生存空间。为中低收入者在子女教育、医疗、文化培训、社会保障和救助、就业推荐、养老和社区安全等方面加大力度。,路径四:推进中产阶层发展,建设稳定社会,2.社会重构策略:建设从容城市,现在的深圳:深圳是改革开放现代化城市的建设标杆之一。经过30年的发展,城市面临资源、环境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发展瓶颈和困难,大城市病日益显现。2040年的深圳:未来30年知识化将进一步推动世界进步。伴随先进技术和产业的高度融合渗透,深圳将成为科技推动现代化的集中展示舞台,依托科技进步,最大限度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困境,实现低碳、健康、智能、便捷等
26、更美好的高品质生活环境。,3.现代宜居策略:建设超现代城市,路径一:发展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生活,1、以三网融合为载体,将实现更多的无线和无卡生活。实现虚拟社会和真实社会的融合交往。2、发展3D和4D全息影像技术,实现远距离人面对面立体交流,信息资讯无处不在。3、网络会经历变革和改善,货币电子化,个人购物、消费、医疗和教育等方式面临空间分离。工作生活无边界,简约工作。4、人工智能极大发展,智能住宅全天候全过程掌控家庭生活,实现家庭电器的远程调控。机器人全面介入我们的生活。5、实现城市运营高技术化和全智能化。,3D网络商城,3D场景再现,虚拟交往世界,3.现代宜居策略:建设超现代城市,路
27、径二:发展生物医疗和公共卫生,实现健康生活,1、以建设现代健康城市为目标,提供大量公共开放空间,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空气环境治理,建立全民健康的公共卫生策略;2、结合生物和信息技术,生物传感器将生物信息汇入网络,基因芯片承载每个人的基因特点,在未来的人类医疗中提供决策支持和信息储备的作用。加强细菌病毒的抗疗能力。,3.现代宜居策略:建设超现代城市,路径三:依托先进技术,实现便捷生活,1、以社区为中心,改善公共交通,增加安全性和舒适性。建设跨区快速轨道城区快线地铁常规公交慢行交通为一体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和接驳换乘系统。2、更有效管理道路,加强交通管制力度,促进货运流通,降低物流成本。3、改善现有基
28、础设施客运服务,改善和扩展公交车服务,改善通勤铁路服务和可达性。4、扩展慢行交通使用,开展交通政策研究。,未来一小时生活圈,3.现代宜居策略:建设超现代城市,1、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垃圾回收和再开发技术、加强生产生活污水和废水的回收循环利用、实现雨水的低冲击。2、全面加强城市生产和生活用品的再改造技术,加强驱动太阳能空调、热水系统、温屏节能玻璃等国际领先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实现能源循环再利用。,路径四:发展先进制造业技术,实现微排生活,3、制定实施“微排新政”,建设微排产业、微排建筑、微排交通、微排生活、微排基础设施“五位一体”的“微排城市”。,4、加强太阳能、风能、氢能、潮汐能等清
29、洁新能源开发;加强节能技术推广和运用,适时推行能源价格定价机制。,3.现代宜居策略:建设超现代城市,1、坚持紧凑发展模式,提升基础综合承载力,推进交通与城市综合开发相结合,适当建设垂直城市和城市综合体(摩尔城);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社区,加强环保、低碳建筑的使用,完善公共绿地系统和城市休闲空间,提升城市建设品质;3、坚持高水平城市设计,尽量从为人“创造场所”出发,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和活动场所,推进滨水地区城市设计和建设,塑造多样化的,适合步行、停留、会面的城市空间品质;,路径五:实行差异化功能布局,实现高品质生活,3.现代宜居策略:建设超现代城市,现在的深港双城:过去30年
30、深港合作已经从民间走向政府,从空间走向政策,并实现全方面接触,深港合作取得了重要进步。但目前深港空间协调和政策协调仍然面临较多制约因素。2040年深港都会:未来的深港合作将更加紧密和体现国家战略。2040年的深港已经成为空间一体,共同发展的全球城市第三极,承担全球亚洲中心角色。深圳将成为全球城市网络的一部分,成为全球要素最自由的城市之一。,4.深港都会策略:共建世界城市,共同建设世界城市,打造国际物流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中心和文化创意中心。成为世界最便利的自由贸易区和世界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心。建立更为宽松的国际信息和互联网交换网络,成为亚太最大的数据传输中心和体验型数字中心。成为世界创新
31、经济孕育中心。实现对全球战略性资源、战略性产业和战略性通道的控制和影响,成为全球-亚洲中心和世界第三极。,路径一:构建共同市场,共建全球-亚洲中心,4.深港都会策略:共建世界城市,建设亚太地区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之一重点建设优势产业,特别是国际金融和物流业,形成亚太地区具有相对优势的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维护香港国际经济地位。将深圳建设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将深港都会区建设成为珠三角世界级城镇群中的生产性服务中心。实现与大广州地区的差异性定位。,路径一:构建共同市场,共建全球-亚洲中心,4.深港都会策略:共建世界城市,西部中心,路径二:加强功能对接,共建都会空间结构,进一步推动深港跨境服务
32、、城市运作体系、经济运作机制、口岸运作、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等方面的对接和合作。,4.深港都会策略:共建世界城市,全面对接深港交界地区,推进深港一体化发展,借用口岸建设,推动要素自由流动,建成创新经济、联合空港、联合海港、文化创意、现代服务、总部经济、高等教育、国际旅游等八大机遇增长区,形成深港合作链。,深港合作链发展格局,路径三:创造条件,共建深港合作链,4.深港都会策略:共建世界城市,物 流,创新经济,会展,文化,总部,空港,深港创新经济合作区,深港联合空港经济区华南国际第二枢纽港,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新媒体文化产业区区域商贸中心展贸中心、粤港联合创新圈总部基地,供应
33、链管理、商务综合区、国际空港贸易和物流园区等。建设珠三角公务机国际服务中心。,路径三:创造条件,共建深港合作链,前海,4.深港都会策略:共建世界城市,建设成为总部基地、文化创意、金融、科技商业和城市旅游高端区。,深港文化休闲都市湾,深圳湾区:太子港邮轮母港与文化娱乐区、后海金融区、华侨城国际主题旅游区、红树林生态休闲区、福田保税区、河套国际教育区香港湾区:新界西北洪水桥中外商贸博览园,屯门、天水围和元朗城市商业副中心,屯门和元朗等非集约科技及商业地带。,南北延伸到西部滨海地区和香港大屿山机场地区,路径四:战略储备,共建两大国际湾区,深港文化休闲都市湾,4.深港都会策略:共建世界城市,三大集合城市:光明-沙井-长安-虎门:龙华-布吉-凤岗-塘厦:龙岗-坪山-惠阳-大亚湾,路径五:建设三大集合城市,实现特区一体化发展,在城镇密集地区,相邻集聚区通过城市更新和轨道交通形成连绵城镇区,实现交通-居住-就业空间平衡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构建集合城市。,多中心网络化的大都市区发展战略构想,4.深港都会策略:共建世界城市,畅想:2040年深圳人的一天,生存环境:充分就业、适宜创业智能生活:科技食品、机器人智能交通:氢动力汽车、低空飞行、网络智能工作:无线会议、人机对话健康管理:营养自动检测民主参与:社区选举智能医疗:家庭智能医生休闲生活:生物多样性公园便捷学习:芯片学习,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