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工业用地规划布局.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63047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工业用地规划布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城市工业用地规划布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城市工业用地规划布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城市工业用地规划布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城市工业用地规划布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工业用地规划布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工业用地规划布局.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复习,第4节 居住用地的选择,1、自然地质条件不能存在地震、洪水、滑坡、崩塌、沙土液化等自然灾害的隐患在山区或丘陵地区,应尽量选择通风和向阳的坡面应当尽量少占高产农田和不占基本农田保护区,2、周围环境自然环境接近水面、森林,将人文景观组织到居住区中与城市主导风向的关系功能用地环境与工业区的关系与对外交通的关系,第4节 居住用地的选择,与工业区的关系发展不应妨碍工业区的发展本身也有发展与扩充的可能环保位于有害工业的上风向(并设卫生防护带)位于有害污水的上游地区交通在符合卫生的条件下,尽量靠近工业企业,减少上下班时间,有利交通经济尽可能统一组织工业区和居住区基础设施的建设,第4节 居住用地的选择,

2、与对外交通的关系发展居住区与铁路枢纽站、港口以及机场不相互影响与妨碍环保位于大编组站、机务段等的上风地区位于港口和特种仓库的上游交通保证与行政中心、车站、码头及附近地区等有方便的联系;港口、编组站等住宅区尽量靠近工作地点,第4节 居住用地的选择,3、与旧城区的关系新建居住区应充分依托旧城区,利用原有设施尊重城市原有结构,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文物建筑4、可持续发展为城市规划期后的发展留有余地为城市发展准备绿色空间与其他功能用地发展的关系以上居住用地选择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全部符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选择。,第4节 居住用地的选择,第5节 居住用地的规划布置,集中式

3、布局组群式布局组团式布局沿交通轴布局,城市工业用地的规划布局,第1节 工业用地的分类第2节 工业用地的指标第3节 工业用地的特点第4节 工业用地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第5节 工业用地的选址第6节 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局,第1节 工业用地的分类,工业生产是城市经济活动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其布局影响城市的发展方向。,1、工业分类(按行业部门):采掘工业:煤炭、矿石、石油、天然气等。占地很大,有污染。露天和井下(唐山、阳泉市、大庆、克拉玛依)冶金工业:黑色和有色。生产规模大、复杂。原材料、燃料、产品量大,运输量大,能源消耗大(鞍山、包头、宝钢)机械工业:种类繁多,规模差异大。有些有污染,

4、运输量大(长春、十堰)化学工业:污染严重,易燃宜爆,占地大,需三废处理石油加工工业:污染严重,易燃宜爆,占地大,需三废处理,第1节 工业用地的分类,电力工业:火力、水力、核能发电。火力发电污染严重。1Kg铀=2000多吨石油。建材工业:水泥、混凝土、砖、玻璃、木材等。占地大,运输量大,有污染,占农田。纺织工业:纺织、印染。温、湿要求高。用水量大、有污染,女工多。食品工业:糖酒油盐酱醋茶肉乳。占地大、用水量大、有些污染大。造纸工业:占地大、用水量大、污染严重。,第1节 工业用地的分类,2、工业分类(按污染程度):隔离工业(远离、独立):放射、剧毒、爆炸 严重干扰和污染工业(距离、防护带):化工、

5、冶金 有一定干扰和污染工业(边缘):机械、纺织 一般工业(分散居住区、独立):电子、轻工业,第1节 工业用地的分类,3、工业用地的分类:,一类工业用地: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基本无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电子业、缝纫工业、工艺品制造工业等用地。这类用地可布置在居住用地范围内。二类工业用地: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食品工业、医药制造工业、纺织工业等用地。宜布置在城市边缘的独立地区,布置时宜设50100m的环境保护带。三类工业用地: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采掘工业、冶金工业、大中型机械制造工业、化学工业、造纸工业、制革工业、建材工业等用地。

6、这类用地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地区或与城市保持一定距离,且应设置较宽的绿化带。,第5节 工业用地的选址,不同类型工业用地布置,第2节 工业用地的指标,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15.0%30%)人均工业用地面积指标:(人均1025,设有大中型工业项目的中小工矿城市控制在30以下),第3节 工业用地的特点,由于工业生产自身的特点,通常用作工业生产的用地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地形地貌、工程、水文地质、形状与规模方面的条件。较为平坦的用地(坡度=0.5%2%);具有一定的承载力(1.5/;没有被洪水淹没的危险,地块形状与尺寸满足生产要求 水源及能源供应条件。可获得足够的符合工业

7、生产需要的水源及能源供应,对于需要消耗大量水或电力、热力等能源的工业门类尤为重要。交通运输条件。靠近公路、铁路、航运码头甚至是机场,便于大宗货物的廉价运输。当货物运输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运输量10万吨/年或单件在5吨以上)可考虑铺设铁路专用线。其他条件。与城市居住区之间应有通畅的道路以及便捷的公共交通手段,此外,工业用地还应避开生态敏感地区以及各种战略性设施。,第4节 工业用地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可以通过对工业用地的合理布局来尽量减少对其他种类用地的影响,措施有以下几种:,将易造成大气污染的工业用地布置在城市下风向。考虑主导风向、风速、季节、地形、局部环流等因素,排放大量废气的工业

8、不宜集中布置,以利于废气的扩散,避免有害气体的相互作用。将以造成水体污染的工业用地布置在城市下游。为便于工业污水的集中处理,规划中可将大量排放污水的企业相对集中布置,便于联合无害化处理和回收利用。在工业用地周围设置绿化隔离带。降低废气影响,阻隔噪声传播。易燃易爆工业周围的绿化隔离带还是保障安全的必要措施。绿化隔离带占地规模较大,可结合河流、高压走廊设置,其中可建设少量供少数人使用的非经常性设施,如仓库、停车场等,但严禁建设各种临时或永久性生产、生活建筑。,第4节 工业用地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可以通过对工业用地的合理布局来尽量减少对其他种类用地的影响,措施有以下几种:,将易造成大气

9、污染的工业用地布置在城市下风向。考虑主导风向、风速、季节、地形、局部环流等因素,排放大量废气的工业不宜集中布置,以利于废气的扩散,避免有害气体的相互作用。将以造成水体污染的工业用地布置在城市下游。为便于工业污水的集中处理,规划中可将大量排放污水的企业相对集中布置,便于联合无害化处理和回收利用。在工业用地周围设置绿化隔离带。降低废气影响,阻隔噪声传播。易燃易爆工业周围的绿化隔离带还是保障安全的必要措施。绿化隔离带占地规模较大,可结合河流、高压走廊设置,其中可建设少量供少数人使用的非经常性设施,如仓库、停车场等,但严禁建设各种临时或永久性生产、生活建筑。,污染最大的三大部门(国际公认):冶金、化工

10、、轻工,六个行业:钢铁、炼油、火电、石化、有色金属、造纸,第5节 工业用地的选址,影响工业用地选址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工业生产自身的要求;一是是否与周围用地兼容,并有进一步发展空间:,城市中的工业用地。通常无污染、运量小、劳动力密集、附加价值高的工业趋于以较为分散的形式分布于城市之中,与其他种类的用地相间,形成混合用途的地区。(电子、小型食品、服装、百货、文教、卫生)位于城市边缘的工业用地。对城市有一定污染和干扰,占地与运输量较大的工业更多地选择城市边缘地区,形成相对集中地工业区。(机械、纺织)独立存在的工业用地。矿业城市中的采矿组团、作为开发区的工业区等,生产易燃、易爆、有毒产品的工业

11、必须与城市主体保持一定的距离。当独立存在的工业用地形成一定规模时,通常伴有配套的居住生活用地以及通往主城区的交通干线。(钢铁、石化),组群式布局工业区包围城市工业区与居住区交叉布置工业区呈组团布局,第6节 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局,第6节 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局,组群式布局 市区工业用地、近郊工业区、远郊工业区,第6节 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局,工业区包围城市 优点:避免工业的大量运输对城市产生干扰 缺点:城市用地没有留出缺口,城市没有发展余地,第6节 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局,工业区与居住区交叉布置 优点:充分利用地形,生产与生活有机结合 缺点:注意组织好交通,避免相互干扰,工业污染要求较小,第6

12、节 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局,工业区呈组团布局 优点:生产与生活有机结合,便于考虑风向及上下游关系 缺点:污染、交通,第4节 居住用地的选择,工业区呈组团布局,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规划布局,第1节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指标第2节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规模的确定第3节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分布特征第4节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布局,第1节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指标,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5.0%8.0%)人均用地面积指标:(人均不应小于5.5/人),影响城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规模的因素:,城市性质。中心城市大,小城市小,交通枢纽、旅游城市大。城市规模。

13、规模越大,比例越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占有较高比重的城市比例大。居民生活习惯。城市布局。,第2节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规模的确定,第2节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规模的确定,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的公共服务设施千人指标,单位/千人,第3节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分布特征,医院、社区活动中心、派出所、消防站等设施布置倾向于服务对象人口到该设施距离最短化。全市性设施如市政府、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通常位于市民便于到达的地点(例如城市中心地区)。占地规模较大的城市设施如体育馆、博览会展设施等,倾向于城市周边交通便捷的地段。各类大专院校由于占地规模巨大,多位于城市周边交通较为便捷的地区

14、。,第4节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布局,采用合理的服务半径。例如,小学的服务半径通常以不超过500m为宜 与城市交通系统相适应。位于城市中心的交通枢纽、换乘站、地铁车站周围通常是安排此类用地的理想区位。城市干道两侧、交叉口附近、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考虑对形成城市景观的影响。高层建筑、造型独特的大型公共建筑常常是形成城市景观的主要因素。因此此类用地布局应考虑城市景观风貌特色规划设计。与城市发展保持动态同步。考虑对现有同类用地的利用和衔接以及伴随城市发展分期实施的问题。,第4节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布局,布置在市(城)区中心地段 结合原中心及现有建筑布置 结合主要干道布置 结合景观特色地段布置 围绕中心广场,形成步行区或一条街形式,第4节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布局,第4节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布局,工业及城市中心位置示意图,第4节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布局,工业及城市中心位置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