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技术讲义(四大家鱼及名优特品种养殖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63069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产养殖技术讲义(四大家鱼及名优特品种养殖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水产养殖技术讲义(四大家鱼及名优特品种养殖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水产养殖技术讲义(四大家鱼及名优特品种养殖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水产养殖技术讲义(四大家鱼及名优特品种养殖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水产养殖技术讲义(四大家鱼及名优特品种养殖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产养殖技术讲义(四大家鱼及名优特品种养殖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产养殖技术讲义(四大家鱼及名优特品种养殖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产养殖技术及常见病的防治,第一部分四大家鱼种类列举,鲢鱼,草鱼,鲤鱼,鲂鱼,1.1鲢鱼的概述与习性,1.1.1鲢鱼的概述(1)鲢鱼是滤食性鱼类,在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长达1.5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亦吃豆浆、豆渣粉、麸皮和米糠等适宜在肥水中养殖。,(2)鲢鱼的性成熟年龄较草鱼早1-2年。成熟个体也较小,一般3公斤以上的雌鱼便可达到成熟。5公斤左右的雌鱼相对怀卵量约4-5万粒/公斤体重,绝对怀卵量20-25万粒。卵漂浮性。产卵期与草鱼相近。1.1.2习性(1)鲢鱼属中上层鱼。春夏秋三季,绝大多数时间在水域的中上层游动觅食。(2)属于典型的滤食性鱼类,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3)食欲与水

2、温成正比。鲢鱼喜高温,最适宜的水温为2332。,(4)性情活泼,喜欢跳跃,但行动不是很敏捷,比较笨拙。个体相仿者常常聚集群游至水域的中上层。(5)胆子小怕惊扰。(6)生长速度快、产量高。(7)耐低氧能力极差,水中缺氧马上浮头,有的很快便死亡。,1.2鲢鱼的养殖技术,1.2.1池塘的选择 鲢鱼属于套养鱼类,套养在主养鲤鱼、鲫鱼、草 鱼、团头鲂的池塘中,处于服从地位,它的池塘选择与在所申请认证的上述主养鱼类完全一致。1.2.2水质要求 鲢鱼的水质要求与所申请认证的主养鲤鱼完全一致。1.2.3苗种要求苗种放养前须经检验、检疫,选择品质纯正,健康无病,规格整齐。放养时间在5月中、下旬。1.2.4池塘饲

3、养(1)鱼种培育。鱼苗放养:5月中、下旬,池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为适宜投放时间。投放鲢鱼乌仔,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35尾。成鱼养殖:鱼种投放规格、密度,投放越冬鱼种规格为100200克/尾,放养密度为0.40.5尾/。(2)越冬管理。越冬密度:压塘成鱼和鱼种的越冬密度一般为0.30.6/。根据池塘条件可作适当调整。越冬鱼体要求:鱼体应无病无伤,肥满健壮。,1.3鲢鱼常见病的防治,1.3.1病原鳃霉的防治 症状:病鱼不摄食,游动迟缓,鳃部呈充血和出血状,鳃瓣有点充血。防治方法:彻底清塘消毒,保持水质清洁,防止水质恶化。1.3.2打印病的防治 症状:病鱼在背鳍后的体表有近似圆形红斑,病灶处鳞片脱落

4、,最后形成溃疡甚至露出骨骼或内脏。,防治方法:(1)患病时采用外用消毒药。外用消毒:菌毒清0.5ppm或二溴海因0.3ppm全池泼洒。(2)鱼种过塘时,可用2%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可起预防作用。1.3.3指环虫病的防治 症状:病鱼鳃丝肿胀,粘液增多,呼吸困难。防治方法:(1)90%晶体敌百虫0.3-0.7ppm全池泼洒。(2)虫扫净按130ml-170ml/亩/米全池泼洒,病情严重时可隔天再用一次。,2.1草鱼的概述与习性,2.1.1草鱼的概述 草鱼又称白鲩,。体略呈圆筒形,头部稍平扁,尾部侧扁;口呈弧形,无须;上颌略长于下颌;体呈浅茶黄色,背部青灰,腹部灰白,胸、腹鳍略带灰黄,其他各鳍

5、浅灰色。,2.1.2草鱼的习性(1)草鱼一般喜栖居于江河、湖泊等水域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2)在自然条件下,不能在静水中产卵,生殖季节和鲢相近,比较集中在5月间。(3)草鱼生长迅速,就整个生长过程而言,体长增长最迅速时期为1-2龄,体重增长则以2-3龄为最迅速。(4)草鱼因食性简单,饵料来源广泛,且生长迅速,产量高,常被作为池塘养殖和湖泊、水库、河道的主要放养对象。,2.2草鱼的养殖技术,2.2.1池塘要求 池塘面积以10-20亩为宜,水深2-2.5米,淤泥厚度不超过20厘米。每10亩池塘配套功率为3千瓦的增氧机和自动投饵机各1台。2.2.2池塘清整 冬季排干池水,冻晒20天以上。鱼种

6、放养前15天,进水10-2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150公斤清塘消毒。2.2.3鱼种放养,春节前后,每亩放规格为200-250克/尾的草鱼种300尾,规格为15-20尾/公斤的鲫鱼种300尾,规格为5-6尾/公斤的鲢鱼种50尾、鳙鱼种10尾。鱼种放养前用5%食盐水浸泡消毒5-10分钟。2.2.4饲料投喂 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饲料蛋白质含量在28-32%,辅投青绿饲料。一般每天投喂2次,以2小时内吃完、草鱼摄食8成饱为宜。2.2.5水质管理 正确使用增氧机,6-10月晴天无风天气,每天下午1-3时开机增氧2小时,凌晨适时增氧;连续阴天应提早增氧。适时向池塘加注新水,采取“小排小进、多次换水”的办法逐

7、步调控水质。,2.3草鱼常见病的防治,2.3.1出血病的防治 症状:体侧肌肉、鳍基部、口腔、鳃盖和肠道、眼睛充血。防治方法:注射灭活疫苗。当年草鱼种于6月下旬每尾注射疫苗0.2毫升,其免疫力可达14个月以上。发病季节到来时,每亩水面,水深1米时,每次用生石灰15千克溶水全池泼洒1次。2.3.2肠炎病的防治 症状:病鱼腹部膨大,替色变黑,病鱼不吃食。,防治方法: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克全池泼洒。每100千克鱼,每天用鱼复康A型250克拌饵料分上、下午2次投喂,连喂三天。2.3.3烂鳃病的防治 症状:病鱼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腐蚀成一个圆形的不规则的透明小窗 防

8、治方法:用漂白粉在食场挂密篓3-6只,将竹篓口露出水面约3厘米,篓内装入100克漂白粉,每天换药1次,连续3天。每100千克鱼,每天用鱼康复A型250克拌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喂3-6天。,2.3.4赤皮病的防治 症状: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出现发炎,鳞片脱落,鳍的基部充血。防治方法:用漂白粉或五倍子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克或五倍子2-4克。2.3.5白头白尾病的防治 症状:病鱼自吻端至眼前的头部前端呈乳白色,嘴张闭不灵活,因而造成呼吸困难,口圈周围的皮肤腐烂。病鱼体瘦发黑反应迟钝。防治方法:用生石灰全池遍洒,每亩水面用,15-20千克。每立方米水体用五倍子2-4克全池遍洒;或每立方米水

9、体用乌桕叶干粉6.25克或鲜叶25克,放入含2%的生石灰水中浸泡并煮沸10分钟,全池遍洒。2.3.6跑马病的防治 症状:鱼苗成群绕池边狂游,长时期不停止,如跑马状。防治方法:鱼苗下池10天后,要投喂一些豆浆或豆渣等鱼苗适口饵料,并及时堵塞池中漏洞,有利培肥水质。发生跑马病的鱼池,可用芦席从池边向中间横立,以隔断鱼苗成群狂游路线。,3.1鲤鱼的概述与习性,3.1.1鲤鱼的概述 鲤鱼属于鲤科,鱼鳞大,上腭两侧各有二须,单独或成小群地生活于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杂食性.鲤鱼是在亚洲原产的温带性淡水鱼。,3.1.2鲤鱼的习性(1)鲤鱼属于底栖杂食性鱼类,荤素兼食。(2)喜草习性各种

10、水草和水生植物滋生繁茂的水域,也是各种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繁衍生息之所,鱼类可以在这里摄取到丰盛食物。(3)合群习性除鲶鱼、黑鱼以外,大多数鱼类喜群居。(4)趋氧、趋静习性自然水体含氧量一般平均每升812毫克,当其降至不足1毫克时,就会引起多数鱼类停止摄食、“浮头”,甚至死亡。,3.2鲤鱼的养殖技术,3.2.1亲鲤选择与饲养(1)选择标准:体型好,活动力强而无伤,体长与体高之比为3:1,具有典型的品种特征。(2)性别鉴定:雌鱼体宽,背高,头小,腹部较大而柔软,胸腹鳍小而园宽,泄殖腔扁平或稍突出,有辐射折;雄鱼体狭长,头较大,腹部小而硬,胸腹鳍大而 尖长,肛门略向内凹,无平行皱折。(3)饲养管理,

11、饲养:亲鱼培育池塘1-2亩,水深1.2米左右,避风向阳,注排水方便,每亩放150-200kg.人工繁殖时,为防止其自行交配产卵应将雌雄分开。管理:强化亲鲤培育,可投喂豆饼、鱼粉等高蛋白饲料。同时,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调节水质,常加注新鲜水,保持微流水,以刺激性腺发育。3.2.1催产与孵化(1)催产时机:当水温上升并稳定在16以上便可催产。通常在清明至谷雨期间,寒潮过后,气温回升并稳定时即可催产。(2)自然催产方式(人工催产不适用暂不介绍),a、产卵池:面积0.5-1亩,水深1.2米,注排水方便的池塘即可。b、人工鱼巢:用以粘附鱼卵。选择质地柔软、韧性好、无毒、不易腐烂的材料制作,如杨树根。c、孵

12、化池:又可作鱼苗培育池,面积宜小,淤泥少、水深1米经消毒的池塘。d、并池产卵:按雌雄之比为1:1-1.5把35-30组成熟度好的亲鲤并池,缓缓加入新水。e、管理:一般在22:00-9:00产卵,延续2-3天,故应每天下午检查并清洗鱼巢,将粘有卵的鱼巢移入孵化池,同时补充新鱼巢。,3.2.2苗种培育(1)池塘准备:选择1-2亩,水深0.8-1.2米,少淤泥,东西向鱼池,按常规方法清整、消毒。(2)放苗:放鱼苗前先用密眼网拉空网除野杂,还可放廉价的花白鲢苗种50-80尾进行试水,证明一切安全后即可放鱼,10-25万尾/亩。(3)清水下塘:不施基肥,直接将鱼苗放入,此法因水中适口饵料轮虫较少,不够吃

13、,因此鱼苗体弱,成活率也低。(4)管理:a、适时补料:鱼苗入池后,在前几天生长特别快,往往会出现天然饵料不足,因此要注意补料。b、追肥与管水:每三天一次施追肥,让水中轮虫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3)饲养管理 a、早开食鱼苗开口越早,生长起点越早,生长就越好。应力求尽早平稳过渡到用全价配合饲料投喂。b、狠抓旺食鱼种前期生长特别快,体长体重增长均快,需要的饲料也较多,此时应加强投喂,有些渔民此期投饵率超过10%。c、投料坚持定质、定时、定位、定量“四定”,。d、日常管理做好早、中、晚三巡四查,掌握气候、鱼情、病情,保持鱼快速生长,同时还要定期注水和做好防洪、防逃工作。,3.2.3成鱼养殖(1)

14、以鲤鱼为主的养殖模式 鱼池大小不限,不过大池塘饵料系数会偏高,水深1.2-1.5米,也可将不同大小的鲤鱼种分期分批放入,便于轮捕轮放。这种模式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粗蛋白质30%以上,投4-6次/日,投饵率3-8%,其管理要点除传统的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字精髓外,还有新十字方针:种优、料精、水好、管理精细。(2)以鲤鱼作配养的放养模式 a、草鱼或团头鲂为主的模式:草鱼或团头鲂60%、鲤鱼15%、花白鲢、鲫鱼共25%,适宜于水源好,草料较多的地区。b、花白鲢为主的模式,花白鲢50%、鲤15%、草、鲂、鲫30%,适合较肥的水体。3.斑点又尾鮰为主的模式叉尾鮰60%、鲤鱼10%、花白鲢、鲂

15、30%。c、鲫鱼为主的模式:鲫鱼60%,鲤鱼10%,草鱼10%,花白鲢20%,3.3鲤鱼常见病防治,3.3.1鲤鱼吉陶单极虫病的防治 症状:病鱼背脊消瘦,体略黑,腹部稍膨大、发硬,腹腔大量积水。防治方法:每公斤饲料中加入硫磺粉公斤,连续喂鱼天。3.3.2鲤鱼细菌性综合出血症 症状:局部鳞片脱落并可见血丝、蛀鳍,肛门红肿,剖检可见肠壁和肠系膜都发红,肝脏变色,体腔内积水。,防治方法:(1)每公斤饲料内加入克土霉素原粉制药饵。每天上、下午各投喂次,连喂天。(2)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和晶体敌百虫挂袋进行水体消毒。每天次,连用天。鲤鱼白云病防治 症状:患病初期,可见病鱼体表有暗淡小斑点。后形成一层蓝

16、灰色粘液,并逐渐布满全身,怡似一层白云。防治方法:第天以生石灰化水制成鲜石灰乳全池泼洒,使池水内石灰浓度达;第二天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使池水内硫酸铜浓度达,硫酸亚铁浓度达:第天用氯杀王或优氯净进行全池泼洒,用量按产品说明书。,4.1鲂鱼的概述与习性,4.4.1鲂鱼的概述 鲂鱼属于鲤科鱼类头后背部隆起,体呈菱形,腹棱自腹鳍基部至门,头短小,属中下层鱼类。杂食性,而以植物为主 3冬龄性成熟,5-6月份产卵。,4.1.2鲂鱼的习性(1)形态特征 具侧线完全,浅弧形。背鳍具硬刺,后缘光滑,无锯齿。胸鳍下侧位。腹鳍起点在背鳍起点前下方,伸达肛门。尾鳍分叉。下咽齿3行。鳔分3室。背部灰黑色,侧

17、面银灰色。(2)生物学持性 栖息于底质为淤泥或砾石有沉水植物生长的敞水区。能适应静水和流水的生活环境,冬季则群集于深水区的石缝中越冬,食性杂。幼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水生昆虫、软体动物,成鱼以苦草、轮叶黑藻、菹草等水生植物以及软体动物和植物碎屑为食。(3)龄鱼达性成熟。最小成熟个体雌鱼体长420毫米,体重1.337克;雄鱼休长368毫米。体重l.030克。,4.2鲂鱼的养殖技术,4.2.1鱼种购置(1)鱼种选择:最好选1.5鱼种(生长迅速,体格健壮)。(2)鱼种鉴定注意事项:(1)若通体银白为正常色,15-20分钟后体色逐渐发暗,这是正常机体反应,不存在质量问题。(2)若出现口腔、眼及眼眶四周,

18、鳞片、鳍、肛门是否有充血、发炎、浮肿等 症 状,则说明鱼种存在异常。(3)鱼种大小选择:对于水质条件好的养殖者来说,选择尾斤或 尾斤的鱼种比较经济,而水质条件不太好的养殖者,最好选择56尾斤的鱼种。4.2.2清塘()了解池淤状况,认清池淤危害。()清淤、消毒、晒池、围堤是水产养殖不可缺少的程序。减少病虫害,杀灭野杂鱼,加速有机质 分解矿化 等作用是其它方法不能替代的。(3)良好的水质,是鱼健康养殖的关键。池塘清整的好,就象夫妻领取了结婚证,散的可能性 仅占50%。比喻虽不恰当,但足以说明它在水产养殖中的重要性。,4.3鲂鱼的常见病与防治,4.3.1刷边病 症状:鳃盖、胸、鳍布满出血点,轻压腹部

19、,肠内有泥。防治方法:(1)避免高温天气捕鱼(2)加强日常水质调控,水深保证2米以上 4.3.2腐鳍 症状:鳍末端缺损,腐烂状,严重时缺损处红肿发霉 防治方法:(1)患病池塘,加注新水,换出老水,(2)漂白粉1ppm全池泼洒,隔天再用。4.3.3肠炎型出血病 症状:鳃粘液多、苍白;口腔、鳃盖、眼、鳍、鳞片充血。防治方法:(1)大蒜素、氟派酸、呋喃唑酮以2:3:2每千斤饲料加3斤制成药饵,连喂34天(2)二氧化氯全池泼洒。,第二部分名优品种,河蟹,牛蛙,虹鳟鱼,鲫鱼,1.1河蟹的概述与习性,1.1.1河蟹的概述 河蟹也叫“螃蟹”或“毛蟹”,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动物,隶属甲壳纲,绒螯蟹属,是一种大型的

20、甲壳动物,身体分21节,由于头部和胸部各节相互愈合,因此全身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二部分。头部和胸部结合而成的头胸甲呈方圆形,质地坚硬。身体前端长着一对眼,侧面具有两对十分坚锐的蟹齿。,1.1.2河蟹的习性(1)穴居。河蟹喜欢栖居在江河、湖泊的泥岸或滩涂的洞穴里,或隐匿在石砾和水草丛里。(2)杂食性。河蟹食性很杂,在自然条件下以食水草、腐殖质为主。(3)河蟹的蜕皮与生长。河蟹的生长过程是伴随着幼体蜕皮、仔幼蟹或成螺蜕皮进行的,幼体每蜕一次皮就变态一次,也就分为一期。从大眼幼体蜕皮变为第一期仔蟹始,以后每蜕皮一次壳它的体长,体重均作一次飞跃式的增加,从每只大眼体67mg的体重逐渐增至250g的大蟹,至

21、少需要蜕壳数十次,而每蜕一次壳都是在渡过一次生存大关。,1.2河蟹的养殖技术,1.2.1扣蟹培育 在放蟹苗前1520天,每亩用75公斤生石灰泼洒消毒,待药性消失后,用80目的滤网进水,培育基础饵料,移植水草(必须严格消毒),并设立必要的防逃设施。蟹苗入池时可适当浅些。有利于提高水温和水中藻类、水草的生长。每天投喂饵料23次,投喂豆浆、鱼、虾糜等,投喂进应多投在周边浅地区,投饵料按体重的4%计算,并随时注意天气、水制裁、个体生长,争饵生物的多寡而定。随着幼蟹的生长也应增加一些植物性饵料,如:浮萍等优质水草,在日常管理中注意水质调节,要掌握水质肥而爽,换水时要勤换少换,不要引起水温和水位的剧烈变化

22、。经过2个月左右的培育可达到扣蟹。,1.2.2成蟹养殖(1)池塘条件: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老池塘要彻底清淤,淤泥不超过 20cm为好,池塘面积不宜太小。(2)水草移植:水草的种类主要有浮萍、满江红、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水花生等,移植时注意消毒防害。(3)防逃设施:防逃设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视各自的情况而定。(4)清塘消毒:一般在放苗前半具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亩75公斤。,(5)放苗:苗种选购,以长江水系生产的蟹苗为佳。密度控制在1500只/亩以内,规格12015

23、0只/kg的扣蟹。(6)日常管理:a.投饵:根据季节、天气、水质、定时、定质、定点进行投饵。投饵时应做到动物性、植物性饲料相搭配,如上午喂草料、谷类,下午投喂蚌肉、螺类、蚕蛹等。避免长时间喂单一饲料,否则造成洒厌食,饲料利用率低,影响生长,出塘规格小。b.养蟹池水PH值应保持在79,最适7.58.5,池水溶氧保持在5MG/1以上,低于5MG/1以会影响生长。注意勤换水,保持水位稳定,春季每星期换水一次,夏季每3天换水一次,如遇持续高温,应每天坚持换水。,1.3河蟹的常见病与防治,1.3.1河蟹腐壳病的防治症状:步足尖端破损,成黑色溃疡并腐烂防治方法: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保持水质清洁。1.3.2河

24、蟹的黑鳃病的防治症状:右鳃丝部分呈现暗灰或黑色行动迟缓。防治方法:和腐壳病防治方法一样。1.3.3河蟹的烂肢病的防治症状:付肢出现斑点性腐烂,斑点由黄变灰至黑。,防治方法:(1)放养前将河蟹放在2PPM呋喃唑酮溶液中浸泡数分钟后投放。(2)土霉素或呋喃西林全池泼洒呈0.51PPM。1.3.4河蟹的水肿病的防治 症状:腹部、腹脐及背壳下方肿大,病蟹匍匐池边、拒食。防治方法:呋喃唑酮全池泼洒0.10.2PPM。1.3.5河蟹的水霉病的防治 症状:在伤口部位生长的絮状丝,病蟹行动迟缓、摄食减少,伤口不愈合。防治方法:用35%食盐水浸洗病蟹5分钟,并用5%磷涂抹患处。,1.3.6河蟹的纤毛虫病的防治

25、症状:关节、步足、背壳、额部、附肢及鳃上都可附着纤毛类的原生动物。防治方法:(1)用30%醛全池泼洒510PPM。(2)用硫酸铜、硫酸亚铁(5:2)全池泼洒0.7PPM。1.3.7河蟹的蟹奴病的防治 症状:腹部略显臃肿,打开脐盖可见2-5毫米,厚约1毫米的乳白色或半透明粒状虫体寄生于附支或胸板上。防治方法(1)彻底清塘,杀灭塘内蟹奴幼虫,常见药物有漂白粉、敌百虫、甲醛等。(2)在蟹池中混养一定量的鲤鱼,可抑制蟹奴幼体数量。,2.1牛蛙的概述与习性,2.1.1牛蛙的概述 蛙科动物,独居的水栖蛙,因其叫声大而得名。原产于北美。体绿或棕色,腹部白色至淡黄色,四肢有黑色条纹。体长约20公分,后肢长达2

26、5公分。成体大者体重超过0.5公斤。,2.1.2牛蛙的习性(1)喜栖息于沟、塘边且有独居的习性。每只蛙都有自己的地盘,范围变化只有20厘米左右。当气候变化而改变食物组成与数量时,牛蛙往往会更换自己的栖息地。(2)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当气温下降至10以下时,牛蛙不动弹,开始休眠,休眠期间适宜的温度为25。当温度下降至67以下时,牛蛙呈麻痹状态,双眼紧闭。(3)光照对牛蛙的活动影响较大。牛蛙一般具畏光性,昼伏夜出,逃避强烈的阳光照射,趋向弱光。,2.2牛蛙的养殖技术,2.2.1牛蛙的繁殖 牛蛙雌体350g以上,雄体310g以上,均已性成熟,可抱对产卵。牛蛙产卵期在58月份,67月份为盛期。产卵的地

27、方多在苇塘、茭白池和水草中。牛蛙能多次产卵,每次产卵12万粒,产卵时间大都在清晨,卵子遇水后立即分散成片状,可粘附在水草上。2.2.2 蛙池的建造 蛙池分为饲养池、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要求,环境安静,排灌方便,成蛙池深1215m,幼蛙池深06m,四周需有高15m以上的防逃设备,如砌砖墙土墙或竹围。水面可种植水草。每平方米可放养成蛙40只或幼蛙80只。产卵池深15cm最佳。孵化池可建为12平方米的水泥池,水深15cm,池底铺6cm厚的沙土,水中放些水草或浮藻。2.2.3牛蛙的饲养管理 刚孵出的蝌蚪要在孵化池内饲养10天后再移池分养。蝌蚪2527日龄时,开始长出后肢,70日龄时前肢开始伸出,尾部

28、和鳃退化,肺部发育。这时要在池中放些木板,供幼蛙休息。蝌蚪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030,35以上要影响生长。,2.2.4牛蛙的越冬管理 牛蛙冬眠大体是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上旬,越冬主要是在水体浅层污泥中。因此蛙池内水深应保持在12m左右,防止极端低温天气将水全部冻结,损伤牛蛙。同时保留一些水生植物,但要有13的“空白”水面,池边要多放些杂草,使其一半搭在池边陆地,一半在水面。池底和池坡最好有610cm厚的淤泥。牛蛙冬眠时一般不需喂饵料,但若气温回升时(一般在晴天中午),有牛蛙活动,并有摄食能力时,应喂给少量饵料,以增强牛蛙体质。在这期间,每天要巡塘12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3牛蛙的常见病与

29、防治,2.3.1牛蛙车轮虫病的防治 症状:患病蝌蚪常浮于水面,尾鳍基部发白并深入组织,严重时尾部被腐蚀,游动缓慢。防治方法:用2%盐水浸泡患病蝌蚪10分钟左右,连续几次。2.3.2牛蛙舌怀虫病的防治 症状:蝌蚪尾部和体表长满形似水霉的毛样物。防治方法:每立方米池水中泼洒0.71.0克硫酸铜。,2.3.3牛蛙水霉病的防治 症状:病蛙体表有大量霉菌丝体繁殖,形似棉絮状的白色或灰白色物 防治方法:用5ppm的高锰酸钾浸泡病蛙30分钟,连续几次。2.3.4牛蛙红腿病的防治 症状:体表充血发红,腿部更明显,行动迟缓,食欲减退。防治方法:(1)用1020ppm浓度高锰酸钾浸泡病蛙24小时。(2)用1.5%

30、盐水浸洗蛙20分钟左右;,3.1虹鳟鱼的概述与习性,3.1.1虹鳟鱼的概述 虹鳟鱼属鲑科鱼类,善于跳跃。原产地美国。栖於湖泊和急流,体色鲜艳。体上布有小黑斑,体侧有一红色带。虹鱒体重可达约2.8公斤,硬头鳟(大型湖泊中的类型)可从约4.5公斤到超过此重量的一倍以上。,3.1.2虹鳟鱼的习性(1)虹鳟鱼是底层冷水性鱼类,要求生长在水质澄清,具沙砾底质、氧气充足的流水中,虹鳟鱼在鳟鱼中最耐低温,水温15时食欲旺盛、生长最快、饲料转换率最高。(2)虹鳟鱼生活水温为524,自然状态下虹鳟鱼喜欢生活在水温820的水中。人工养殖适宜水温为718,生长比较快时的水温为1318。(3)虹鳟鱼没有明显的生长下限

31、温度,只要水不结冰,就能摄食、生长,但摄食强度减弱、生长缓慢。当生活环境水温低于6时,虹鳟鱼摄食可能停止,机体衰竭。(4)虹鳟鱼喜清净而透明的水,在混水中摄食停止,生长受阻,幼鱼对混浊的水体尤为敏感,暴雨和洪水期的严重浊水能引起稚鱼和幼鱼死亡。,3.2虹鳟鱼的养殖技术,3.2.1养殖场的建造(1)养鳟池的建造。a.材料一般都是用浆砌块石或砌砖墙用水泥抹面而成;b.稚鱼池应建在接近水源的地方,面积不宜过大,一般池长1020米,池宽1.22.5米,池深0.6米,水深2040厘米,池底坡降为0.2%;c.成鱼池面积在100200平方米之间,池长2030米,池宽46米,池深0.81米,水深6080厘米

32、,池底坡降0.8%。d.亲鱼池面积在100200平方米之间,池长2030米,池宽46米,池深0.81米,水池6080厘米,池底坡奖0.8%。,(2)孵化室设备孵化室在200平方米左右即可,应建在靠近水源的地方,水质一定要清洁,无污染。室内修建长23米,宽5060厘米的小池,池面以上靠墙一侧有进水渠或管道,鱼池有一注水阀,池底应高出地面,便于水和污物的排出。3.2.2养鳟用水养殖用水应该是流动的冷凉水,常年水温在22以下,冬季不结冰。水质要符合养鱼用水标准,澄清无污染。这类水源程序有山泉、山涧溪流、地下进水、水库的底层排水、雪山融水等。3.2.3成鱼饲养(1)放养密度:受到水量、温度和氧气的影响

33、。,(2)投喂高蛋白优质配合饲料:虹鳟鱼鱼种和成鱼用的全价饲料,其营养成分中粗蛋白为40%45%,粗脂肪为6%16%,粗纤维为2%5%,灰分5%13%,水分8%12%。日投饵量一般不超过鱼体总重的3%,每日投饵二三次。(3)控制水质,保证池水有充足的溶氧量:。为了保证充足池水中充足的溶氧量通常注水率注水率=注水量(升/秒)/饲养鱼重量(公斤)1000在10-15时饲养效益最好。(4)加强日常管理 坚持早、中、晚巡塘,并注意防治逃防盗。,3.3虹鳟鱼的常见病与防治,3.3.1虹鳟鱼小爪虫病 症状:食欲不振,急燥不安,体表出现小白点。防治方法:在水温13 14 条件下,用千万分之四浓度的孔雀石绿浸

34、洗病鱼2 小时。3.3.2虹鳟鱼车轮虫病 症状: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在池底或池角集群。防治方法:用百万分之四的硫酸铜与硫酸亚铁(5:2)溶液浸洗鱼体20-30 分钟。,3.3.3虹鳟鱼三代虫病 症状:病鱼极度不安,不时拼命挣扎。防治方法:水温15 以上时,用千分之一 至五千分之一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洗30 分钟。3.3.4虹鳟鱼肠炎病 症状:肠道局部发炎与充血,轻压腹部有黄色粘液流出,病情较重的鱼,整个肠道充血呈紫红色,肛门红肿,将病鱼提起,有黄色粘液由肛门自行流出。防治方法:饲料中加入3 5 的大蒜,连续投喂3 6 天。,4.1鲫鱼的概述与习性,4.1.1鲫鱼的概述 鲫鱼属鲤科,一般体长1520

35、厘米。体侧扁而高,体较厚,腹部圆。头短小,吻钝。无须。鳃耙长,鳃丝细长。下咽齿一行,扁片形。鳞片大。侧线微弯。背鳍长,外缘较平直。一般体背面灰黑色,腹面银灰色,各鳍条灰色。,4.1.2鲫鱼的习性(1)鲫鱼是杂食性鱼,但成鱼主要以植物性食料为主。因为植物性饲料在水体中蕴藏丰富,品种每繁多,供采食的面广。维管束水草的茎,叶,芽和果实是鲫鱼爱食之物,在生有菱和藕的高等水生植物的水域,鲫鱼最能获得各种丰富的营养物质。(2)鲫鱼采食时间,依季节不同而不同。春季为采食旺季,昼夜均在不断地采食;夏季采食时间为早,晚和夜间;秋季全天采食;冬季则在中午前后采食。(3)生活在小型河流和池塘中的鲫鱼,它们是遇流即行

36、,无流即止,择食而居。冬季多潜入水底深处越冬。,4.2鲫鱼的养殖技术,4.2.1正确分辨鱼种优劣 在购买鲫鱼鱼种时,应根据主要鲫鱼养殖品种的生物学特征,正确分辨鱼种的伪劣,避免上当受骗蒙受损失。4.2.2选好主养品种 目前主养的鲫鱼以异育银鲫、彭泽鲫、湘云鲫为主,其中又以湘云鲫生长速度最快效益最好。4.2.3设计好鱼种放养密度(1)用池塘培育鲫鱼鱼种,每亩放养鲫鱼夏花,0.81.2万尾可以达到养成规格50-60g的目的。(2)进行鲫鱼成鱼养殖时,鱼种平均规格为5060g时,每亩放养鲫鱼鱼种1500-1800尾最为理想,养成商品鱼规格可达到350-400g。4.2.4确定搭配品种 培育大规格鲫鱼

37、种不要配搭草鱼和鲫鱼,而应选择鲢鱼和鳙鱼,数量应占主养鲫鱼20左右,鳙鱼则占鲢鱼的10左右。搭配品种的放养时间不宜过早,尤其是过早投入鳙鱼对鲫鱼驯化的影响更大。4.2.5鱼种驯化(1)驯化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添加剂,可以缩短驯化时间,增加鲫鱼摄食面积和数量。,(2)密度对驯化的影响。密度大,群体数量大,易于驯化。在密度已确定不能改变时,可以降低池塘水位,相对增大密度,则既要利于驯化又能提高池塘水温,促进鱼生长。(3)搭配鲢、鳙鱼种应在主养鲫鱼上浮抢食习惯形成之后投放。(4)驯化期的水质宜“清瘦”不宜“浊肥”。(5)驯化时管理人员需要耐心认真。4.2.6饲料粒径和投饲率一般鲫鱼规格在10g/尾以下时,饲料粒径选0.5mm;lO-30g尾时选1.5mm;75100g尾时选2.0mm;150-300g尾时选2.4mm;300g每尾以上时选3.2mm。投饲率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机调整。,4.3鲫鱼的常见病与防治,4.3.1鲫鱼出血性锚头鳋病的防治 症状:浮水漫游(乏力),色泽淡白,鱼体表的腹部、背脊两侧(细鳞部位)可见针状虫体寄生。防治方法:(1)在鲫鱼种下塘前1-2天用2.50%敌百虫粉剂全池泼洒。(2)一次性全池泼洒0.50克/立方米90%晶体敌百虫0.20克/立方米硫酸亚铁合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