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65365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现场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止血包扎和固定,然后合理安全地搬运,能够挽救病员生命,防止病情恶化,减少痛苦,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是:1止血 2.包扎 3.固定 4.转运,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一、止血正常成人全身血容量约5000mL,如出血量在8001000mL或急性失血在血容量20%以上,就可危急生命.(一)出血的种类(1)动脉出血:血呈鲜红色,压力较高,出血呈喷射状,血柱有力,随心搏向外射出.发生在血管的近心端,短时间内可造成大量失血,危急生命,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2)静脉出血:血呈暗红色,压力低,出血为不间断均匀缓慢地向外流出,发生在血管的远心端.(3)毛细血管

2、出血:是微小血管出血,呈整个创面外渗,不易找到出血点,常能自行凝固,危险性小.按出血的部位可分为:内出血:指体腔内出血外出血:出血时肉眼可见.,二、止血,(二)止血方法 1.指压法:用手指压住动脉经过的地方,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指压法是临时措施,因四肢动脉有侧枝循环,故指压法效果有限,且不能持久.需根据情况改用其它方法.不同地方出血其压迫点不同,见下表,止血,止血,2.加压包扎法:体表及四肢伤口出血,大多加压包扎和抬高患侧来止血,用急救包压迫创口包扎可以止血.如止血不满意,可加敷料再用绷带加压包扎,包扎时压力要均匀包扎的范围应较大.同时抬高患肢才能避免因静脉回流受阻而增加出血现象.一般中下动脉

3、和静脉损伤均可采用此方法法止血.,止血,3.止血带止血法:主要用于四肢的大出血.使用得当,可以挽救生命和肢体的作用.使用时,应在止血带下放衬垫物.充气止血带好,有压力表指示压力大下,压力平均,效果好.现场一般配备有橡皮止血带或布止血带.紧急时可以用裤腿,内衣等物品代替,禁用绳索或电线等物代替.(1)上止血带的部位:上肢上在上臂上1/3,下肢上在大腿的中下1/3处.(2)上止血带的压力:以阻断动脉血流为准,一般上肢压力不超过40kpa,下肢不超过80kpa.,止血,(1)上止血带的部位:上肢上在上臂上1/3,下肢上在大腿的中下1/3处.(2)上止血带的压力:以阻断动脉血流为准,一般上肢压力不超过

4、40kpa,下肢不超过80kpa.(3)止血带持续时间:原则上尽量缩短止血带的时间,一般以1小时左右放松一次,最长不超过3小时,每次放松时间约510min 并作好记录,止血,(4)止血带的解除:要在输血、输液和准备好有效的止血手段后,在密切观察下放松止血带.若止血带缠扎过久,组织已发生明显广泛坏死时,再截肢前不宜放松止血带.(5)止血带不可直接缠在皮肤上,上止血带的部位要有衬垫,如三角巾、毛巾、衣服均可.,止血,使用止血带易发生哪些错误:(1)对可用其它方法止血的病人滥用止血带;(2)使用绳索布条等不合格的止血带代用品,不仅不起止血作用,反而造成局部伤害;(3)止血压力不足,未能阻断血流,却造

5、成静脉回流障碍,反而助长出血;(4)止血带压迫过紧,引起周围神经损伤;(5)缠扎部位和方法不当,不仅止血不佳,甚至促使局部神经、皮肤损害或肢体坏死.如:在上臂中下1/3扎止血带易造成桡神经损伤.,止血,如橡皮止血带的止血法:以上臂的上1/3为例,用棉花纱布衣服毛巾等物作为衬垫再上止血带.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持止血带的头端,将长的尾端绕肢体一圈后压住头端再绕肢体一圈,拉紧远端伤口不流血,然后用左手拇指中指夹住尾端后,将尾端从止血带下拉过,由另一缘牵出,使之成为一活结,如需放松止血带,只需将尾断拉出即可.,止血,4.填塞止血法:既用无菌敷料填如伤口内压紧,外加大型敷料加压包扎.此法虽可达到止血目的,但

6、在清创去除填塞物时,可能由于凝块随同填色物同时被取出,可发生大量出血.5.结扎法:损伤的大血管靠近躯干,用以上方法不能止血时,可用血管钳夹注或用线扎住出血的血管残端.要注意勿损伴行神经.,包扎,包扎伤口的目的:是保护伤口免受再次污染并止血和止痛.包扎所用材料最好用急救包内的消毒敷料,最常用的材料是绷带、三角巾和多头带等.若无急救包,可用现场认为最干净的衣服毛巾等物品.,一、包扎的种类:(1)绷带:绷带分硬绷带和软绷带,硬绷带即石膏绷带(多用于骨折固定);软绷带即带状纱布.(2)三角巾:即将一块边长为9093cm正方形的布对角剪开既成三角巾.,(3)多头带:多头带是一条宽度较大的带子,两断各剪成

7、四尾以上即成,包扎面积较大,多用于胸腹部包扎.(4)丁字带:丁字带即一条带子连接在另一条带子中间,既成丁字型,多用于会阴部包扎.,包扎,(二)、绷带的使用1.绷带使用原则:包扎时,救护人员面向伤员,先在创面上覆盖消毒纱布,纱布要覆盖全部创面,然后抢救者左手拿绷带的一头,右手拿绷带卷,以绷带的外面贴近创面局部,由伤口的低处向上,自左向右从下到上缠绕;包扎时不能过松,以免滑脱;不宜过紧,以免压迫组织引起局部肿胀.在上肢肘部要弯曲包扎,在下肢腿要伸直包扎,以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包扎,2.绷带的使用方法(1)环形法:这是最常用的基础包扎方法,就是将绷带在伤口上作环形缠绕.最后将尾部撕成两头打结或用胶

8、布固定两端.这种方法常用于肢体粗细相近的部分,如头部、腹部及四肢.,(2)螺旋形法:先按环形法缠绕数圈以固定,然后使每圈盖住前圈1/32/3成螺旋状,常用于粗细相差不多的部位,如四肢等.(3)8字形包扎法:在关节弯曲的部位,将绷带由上向下再由下向上成8字形的缠绕.如胸部.,包扎,3.三角巾的使用方法 三角巾使用简单方便灵活,可用于身体不同部位的包扎.(1)头部三角巾包扎法 将三角巾底边中点放在眉弓上部,顶角拉到枕后,然后将底边经耳上向后扎紧压住顶角,早枕后交叉再经耳上到额部拉紧打结,最后将枕后的顶角向上反折嵌入底边.,包扎,(2)头部风帽式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打结放在额部,在底边中间也打结放在

9、枕部形成风帽状,然后将底边两端拉紧向外反折后,再绕向前面将下颌部包住,最后绕到颈部后枕部打结.,包扎,(3)三角巾面具式包扎法 将三角巾底边拉向枕部,并向上提两底角,拉紧并交叉压住两边,再向前绕到颈前部打结,顶角也打结.包扎后,在相当于眼鼻口处各打一小孔,以便护理和观察.常用于面部烧伤和创伤.,包扎,(3)燕尾三角巾单肩包扎 由三角巾一角折成燕尾形,在将燕尾三角巾的夹角超上,放在伤侧肩上,向后的一角压住并稍大于向前的角,燕尾底部包绕上臂上部打结,然后两燕尾分别经胸背拉到对侧腋下打结.,包扎,(4)三角巾包扎前胸或背部包扎时将三角巾的底边向下,围绕胸部于背后打结,将顶角绕过肩部并用一带子和底边打

10、结,包扎,(5)三角巾包扎上肢、手和足部 上肢包扎时,将三角巾平铺于伤员胸前,顶角对住肘关节稍外侧,屈曲前臂并压住三角巾,底边二头绕住颈部在颈后打结,顶角在肘部反折用别针扣住.包扎手或足部放在三角巾上,顶角在前拉至手或足的背上,然后将三角巾底边缠绕打结固定.,固定,1.固定也是常用的急救措施之一,其目的在于:(1)保护骨折周围的软组织如皮肤、肌肉特别是血管和神经.(2)使骨折的骨质得到休息和正确固定,防止变形,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地保护脏器功能.(3)便于运送到医院进行彻底治疗.,2.固定常用的材料:木制或金属夹板,也可用塑料或冲气性夹板.紧急情况下可用竹竿木棍树皮雨伞等代用品.,3.固定的注

11、意事项(1)松紧要合适指(趾)甲有无发凉变紫,如发凉变紫色表示绑得过紧,应予放松;(2)远端动脉能否摸到搏动;(3)固定后要挂上标记.,(4)最好固定骨折的两个关节,以免伤部移动;(5)固定时要铺些棉花、布条,防止皮肤受压,要先缠绕骨折的下部以免充血.有时可将患肢与健肢或身体绑在一起以固定.,固定,4.骨折临时固定的方法(1)上、下肢的固定 用固定物固定时要超过两个关节,伤肢的骨突处要加后软垫,以防止擦伤或压迫性褥疮.(2)颈椎骨折的固定 颈后枕部垫以软垫,头的两侧再用软垫固定,头部用绷带轻轻固定,平卧于担架上,这是运输时必须的要求.,(3)椎骨骨折固定 将病员平卧于硬板床上,双手交叉放在颌下

12、,胸腹部垫上垫子,身体用带子固定.进行搬运.,搬运,创伤病员和危重病员经过初步现场急救处理后,需要把伤员从现场运送到医疗技术较完善的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这就要求掌握如何搬运病人的技术.正确及时的搬运,可使病员获得及时且全面的检查,减少痛苦和并发症,否则会加重病情变化、加重痛苦贻误治疗造成致残或死亡.,搬运,1.担架搬运法(1)担架的种类帆布担架:构造简单由帆布一条、木棍或铁棍两根组成.绳索担架:由绳索临时制作被服担架:取衣服如长衫或大衣两件,向内翻袖成两管,插入木棍两根再将钮扣妥善仔细扣牢即成.前三种都为临时制作.四轮担架:是轻制铝合金组成,搬运,(2)担架搬运方法由34人组成,将病员移上担

13、架;病员头部向后,足部向前,这样后面抬担架的人可以随时观察病员病情;抬担架的人脚步要一致,前面的开左脚,后面的开右脚,平稳前进;过台阶上桥时前面的人要放低,后面的人要抬高,以使病人保持在水平状态.下台阶时相反.,搬运,2.徒手搬运法(1)单人搬运并行扶持法:病员较轻且又能行走时可用次法,救护者站在病人一侧,让病员靠近救护者一侧的臂揽者救护者的颈部,然后救护者用外的手牵着病员的手腕,另一手伸过病员的背部扶着腰部,使其身体靠着救护者,扶着行走.抱持法:若病员能站立,救护者站在病员一侧托其大腿,将其抱起;,抱持法:若病员能站立,救护者站在病员一侧托其大腿,将其抱起;背负法:救护者站在病员前面,微弯背

14、部,让病员爬在背部将其背起.对于不能站立的病员,救护者要躺在病员前面,一手紧握病员肩部,另一手抱其腿,用力翻身,使其负于救护者背上,然后用力慢慢站起.*注意:此法不适于胸部外伤的病员.,搬运,(2)双人搬运法椅托式:甲乙两个救护者在病人两侧对立.甲以右膝,乙以左膝跪地.各以一手伸入患者大腿下,两手相互交叉握紧,另一手彼此相交扶持病人背部将病员抬起.拉车式:救护者两人,一个站在病员的头部,两手从双侧腋下插入将病员抱在怀内,另一个站在病员两每个腿中间,将两腿抱在腋下,抬起病员.,搬运,平抱平抬法:两人将病员平抱,也可两人一前一后,一左一右,将病员平抬,两人步调一致.(3)三人以上搬运法:三人可以并

15、排,将患者抱起步调一致协调前进.也可四人或六人对面站立把病员抱起.,MajpjMVcyzj21HLfrvy96dv02lPPfYgxUS7IYmZkyEmZ0kGeYZS3bpLCkYH1lt4EK7CxmUX3ijoYSOer7ZuaVWYgz4EpZrUirVpMzzvNtf1XZw5oswSXOtFaejnOcmfE1lZgnN1RSXg8wLCG8CVQ3XPJMvodPFWcpiYJgZazNSEPNIaklYSu7qSd1UpaxmZDlpN9zW7kljfsLCLi26Yv109ffbnDH8LbUN1G6ACURQ39eG12KHL9tXsZ1jzgoCK8g1kuNOh5eF

16、vcmVT5ZYVQt9zk3rp3qLnf02FovEXxVRxjCcFRNppiJljNiOuk6fONnyX7fyGg7sXZ49BmCN5oy9VesHpKzdjTKwjrkCEQCFDehVmGax3lrOEbw63VscA3YSijtUKoCyiLzAlVRp7l4QgPNHxvJFFDyjUVN3oHlMah0XBd4uTbkfPIhHtw0evPmYOrdhEDoPwvYhzlGplU1AU9mpyiCXH8gpPCBRYjq77VcnbXumNE1yGfyTsbSj89J63kRTKDkKUg3mdS5sJ4X5cQ8dK7oW9IkScssECQdz2O9UTlpRjAFP

17、ChjhLdzopQzwxQf8ozdzOhogwAooXpUF83BX4C3jRgjDJiiXEUDMaNz4vQ4n164vspddHvOIVuBBdMA4xp1YhiHk0vOJ8TL1BxogzVlMpmod6ianYGmksQq6NWCEd56hZF4wfaNyZcrGfNxnPiG6ZAxSkfmhJAKtNmCqbRmppeXp8inz4eq3HkWCMSORyMMX522xpHG6basNr6KQfbZsFbHjzyNlJrruLolKFcC84dqfijBO5Dy2NaBcNEBPgQrT12PgpcKx2or2YChN5DPjs80zzdtdAdTKuW4uVv9bbZu3K2SZ2aEhTlIC1UqrIWibkzwHh6p8gLv26zr01mJybfOzFc4T7kQH1IpPwOzMDnAKPLsLrznXGjFNIA9bSWWms6ibKZwQIKrMzalwbFrQJvOP1rPH8rx2KkyYqrtQk5VRwM1HS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