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望江南》《武陵》 .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65643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5《望江南》《武陵》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5《望江南》《武陵》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5《望江南》《武陵》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5《望江南》《武陵》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5《望江南》《武陵》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5《望江南》《武陵》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望江南》《武陵》 .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习目标,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感知词的内容,体味词中的情感基调;把握两词的内容与情感,比较它们的异同;,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产生于隋唐之际,中唐后有较多文人从事创作,晚唐五代渐趋繁荣,鼎盛时期出现在宋朝。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也称诗余、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而最常见的是“词”这个名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歌词。词,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又叫“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词牌规定着这首诗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称为上片和

2、下片或上阕和下阕。上、下片的句式有完全相同的,也有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词,晚唐五代词派。五代后蜀赵崇祚选录唐末五代词人18家作品500首编成花间集,他们的词风大体相近。后世因而称之为“花间派”。温庭筠、韦庄是其代表作家,二人虽都侧重写艳情离愁,但风格不同,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明秀。,婉约派:我国古代词人,大致可分为“婉约词派”“豪放词派”两大派。因明人张延有“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豪放”之说而得名。婉约派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形成“词人之词”之正宗。风格委婉、绮丽。此派对词坛影响很大,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按风格分类:,婉约派,豪放派,“婉”柔美 婉曲“约”缠束 精炼 隐约 微妙 婉丽

3、柔美 含蓄蕴藉 声调和谐 严守格律,气象阔大、意境雄浑、笔力劲健恢宏沉郁突破格律,特点,代表词人,温庭筠 冯延巳 晏殊 秦观 柳永 姜夔 周邦彦 李清照,苏轼 辛弃疾,望江南作者简介,温庭筠(约812-866),原名岐,字飞卿。晚唐诗人、词人。其词多写女性生活,多反映青楼闺阁的相思之情。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被誉为“花间鼻祖”。他精通音律,但屡考进士不第,一生不得意。其诗与李商隐齐名,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称“温韦”。,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她出生在一个文学气氛浓厚的家庭里,从小便有诗名,后嫁给赵明诚,夫妇共同

4、校勘古书,唱和诗词,生活优裕和谐。靖康之难起,她和丈夫避兵江南,赵明诚中途病死,她流落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境遇孤苦,卒年不详。作品有李清照集,作者简介,武陵春背景介绍,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望江南,温庭筠,读一读,武陵春 李清

5、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这两首词作中的女子她们各自在愁什么?2、词作中的女子究竟有多愁?用词中句子印证回答。3、词中还有哪些字词、语句来体现出这种愁情?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方法表现愁的?,从词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回答问题,望江南 肠断白蘋洲。,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词中的女子有多愁?,痛苦、失望,沉重、无奈、无法排遣。,比喻、夸张,化虚为实,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早晨喜悦、激动,孤独,等待已

6、久身心俱疲,情感大转折:希望失望,落日流水有情:斜阳欲落未落,江水悠悠无语,江洲依旧,不见人影,能不肠断,动作描写,景物描写,景物描写,直接抒情,梳洗罢,独,倚,过尽千帆皆不是,脉脉,悠悠,肠断,情景交融白 描,望江南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不到30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1、时间:,2、景物:,3、人物内心情感:,从清晨写到黄昏,从江楼、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蘋洲,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望江南小结:,4、写作手法:,情景交融 白描,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风

7、住尘香花已尽”写出了是哪个季节的哪个时候?你怎么看出来的?,2、作者“日晚倦梳头”的原因是什么?它属于什么描写?,暗指:自己人老珠黄,寓寄词人漂泊零落,红颜迟暮的身世之恸。,暮春,风住尘香、花尽,心灰意懒,浓重的哀愁,典型的生活细节描写,写一写,4、“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作者泛舟的目的是什么?,写一写,3、武陵春中,作者利用“”和“”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浓重哀愁。,5、为何最后又否定了自己的计划?,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闻说,也拟,想去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去处。,只恐,怕的是那舴艋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愁重得无法排遣。,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主题归纳,望江南写一

8、个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生动地刻画了一个盼望夫归的思妇形象。武陵春写词人经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自己孤身一人处境凄惨的悲痛和愁苦。,望江南与武陵春这两首有什么异同?,相同点:1.两首词都写闺情,都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2.两首词都细腻生动地再现了女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宛转起伏,富于变化。不同点:望江南写一女子盼望心爱的人归来的相思之愁。武陵春在思念丈夫之际,还包括家国之恨、故国之思,情感较为深广。,这两首词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两位女子都愁,但愁的对象不一样,愁

9、的形式不一样,愁的深度也不一样,连表达的形式也不一样。,小结,以春水喻之,如李煜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以春草喻之,如李煜之“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此皆状其迢迢不断,绵绵无绝。言其深广者,如秦观之“飞红万点愁如海”(千秋岁)。更有甚者,如贺铸之“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青玉案),连用三喻,使“愁”有弥天盖地之势。,愁,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仙吕点绛唇缠令尾云:“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驼也驼不动。”则把愁从船上卸下,驼在马背上。王实甫西厢记杂剧正宫端正好收尾云:“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又把愁从马背上卸下,装在车子上。,写“愁”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少年不识愁滋味。”“丁香空结雨中愁!”“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虞美人 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课外欣赏,丑奴儿 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