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耳鼻喉科气管切开术操作规范.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967116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耳鼻喉科气管切开术操作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医院耳鼻喉科气管切开术操作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院耳鼻喉科气管切开术操作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耳鼻喉科气管切开术操作规范.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院耳鼻喉科气管切开术操作规范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危重病人的急救手术。是切开颈段气管前壁,置入金属或硅橡胶气管套管,使病人可以经过新建立的通道进行呼吸的一种手术,主要应用于抢救喉阻塞病人。【适应证】1.喉阻塞:任何原因引起的IlbIV度喉阻塞,尤其是病因不能很快解除时。2,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昏迷,颅脑病变,神经麻痹,严重的脑、胸、腹部外伤及呼吸道烧伤等引起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为了吸出痰液,亦可行气管切开。3 .预防性气管切开:在某些口腔、颌面、咽、喉部手术时,为了保持术后呼吸道通畅,可以先期施行气管切开术,有些破伤风病人易突发喉痉挛,也须考虑施气管切开,以防发生窒息。4 .长时间辅助呼吸时

2、:气管切开术亦为装置辅助呼吸器提供了方便。5 .去除呼吸道异物:在缺少支气管镜下取异物的技术设备时或较大异物经声门取出有困难时,可经气管切开取出。【术前准备】L备好手术器械包括手术刀、剪刀、气管切开拉钩、血管钳、镶子、站灯、吸引器等。6 .按年龄、性别备好气管套管。成年男性一般采用IOmm管径,成年女性采用9mm管径套管。7 .术前不给镇静剂及抑制剂呼吸的药物。【手术方法】1 .体位:最适合作气管切开术的位置是仰卧位,肩下垫枕,头后仰,使气管上提并与皮肤接近,便于手术时暴露气管。但后仰不宜过度,以免加重呼吸困难。若呼吸困难严重,病人无法仰卧,则可在半卧位或坐位进行手术,但暴露气管比平卧位时困难

3、2 .消毒:按外科方法消毒颈部皮肤,病情十分危急时,可不予消毒而立即作紧急气管切开。3 .手术步骤:(1)切口:可采用直切口,自甲状软骨下缘至接近胸骨上窝处,沿颈前正中线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至胸骨上窝处或于环状软骨下缘3CM处取横切口。(2)分离颈前肌层:用止血钳沿颈中线作钝性分离,以拉钩将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用相等力量向两侧牵拉。以保持气管的正中位置,并常以手指触摸环状软骨及气管,以便手术始终沿气管前中线进行。(3)暴露气管:甲状腺峡部覆盖于第2-4环的气管前壁,若其峡部不宽,在其下缘稍行分离,向上牵拉,便能暴露气管;若峡部过宽,可将其切断,缝扎止血以便暴露气管。(4)确认气管:分离甲状腺后

4、,可透过气管前筋膜隐约看到气管环,并可用手指摸到环形的软骨结构。可用注射器穿刺,视有无气体抽出,以免在紧急时把颈侧大血管误认为气管。必要时也可先找到环状软骨,然后向下解剖,寻找并确认气管。(5)切开气管:确定气管后,气管内注入0.5%地卡因2ml或1%利多卡因。于第2-4环处,用刀片自下向上挑开2个气管环。或G形切开气管前壁,形成一个舌形气管前壁瓣。将该瓣与皮下组织缝合固定一针,以防以后气管套管脱出后,或换管时不易找到气管切开的位置,从而造成窒息。(6)插入气管套管:用气管扩张器或弯止血钳撑开气管切口,插入已选好的带管芯的套管,立即取出管芯,放入内管。若有分泌物自管口咳出,证实套管确已插入气管

5、。如无分泌物咳出,可用少许纱布纤维置于管口,视其是否随呼吸飘动。如发现套管不在气管内,应拔出套管,套入管芯,重新插入。(7)固定套管:套管板的两外缘,以布带将其牢固地缚于颈部,以防脱出;系带松紧要适度。(8)缝合:若颈部软组织切口过长,可在切口上端缝合1-2针,但不宜缝合过密,以免加剧术后皮下气肿。【术后护理】1 .保持套管通畅;气管切开后,必须时刻保持套管通畅,有分泌物咳出时,应立即用纱布擦去。内管应定时取出清洗,消毒。然后及时重新插入,以防分泌物干结堵塞外管。一般每隔4-6h清洗内套管1次。如分泌物较多,应增加清洗次数。2 .维持下呼吸道通畅;室内应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用蒸气吸入治疗,或

6、定时通过气管套管滴入少许生理盐水、0.05%糜蛋白酶溶液、1%碘化钾或抗生素溶液等,以稀释痰液,便于咳出。必要时可用吸引器吸出下呼吸道痰液。3 .防止伤口感染:由于痰液污染,术后伤口易有感染,应每日换药一次。消毒切口周围皮肤,必要时,可酌情应用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4 .防止套管脱出:套管过短或固定套管之带子过松,均可导致外管脱出。应经常检查套管是否在气管内。如发现套管脱出,应立即重行插入,以免发生窒息。术后1周内,不宜调换外管,以免因气管前组织尚未形成窦道,插管困难而造成意外。如必须调换时应准备好拉钩、血管钳等器械。5 .拔管:若喉阻塞及下呼吸道分泌物堵塞症状己经消除,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先连

7、续堵管24-48ho如病人在活动、睡眠时呼吸平稳,可拔除套管,创口不必缝合,用蝶形胶布将创缘拉拢,数天后多可自行愈合。拔管后l-2d内应严密观察,如有呼吸困难应及时处理。【并发症】1 .皮下气肿: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皮下气肿的原因主要为:暴露气管时,周围软组织剥离过多,气管切口过长,或气管前筋膜切口小于气管切口,空气易由切口两端漏出;切开气管或插入套管后,发生剧咳,促使气肿形成;缝合皮肤切口过于紧密。多发生于颈部,有时扩展至头和胸腹部。皮下气肿大多数于数日后可自行吸收,不需作特殊处理。2 .气胸:暴露气管时,过于向下分离,损伤胸膜后,可引起气胸。亦有因喉阻塞严重,胸内负压过高,剧烈咳嗽时使肺泡破裂,形成自发性气胸。轻度的气胸一般可自行吸收。气胸明显,引起呼吸困难者,则应行胸腔穿刺或行闭式引流排出积气。3 .伤口出血:术后伤口少量出血,可于气管套管周围填入碘仿纱条,压迫止血,或酌情加用止血药物。若出血较多,应在充分准备下,检查伤口,结扎出血点。4 .拔管困难:原因主要为:若切开气管部位过高,损伤环状软骨,造成喉狭窄;气管切口处肉芽增生或气管软骨环切除过多,造成气管狭窄;原发疾病未治愈,拔管易造成呼吸困难者;气管套管型号偏大,堵管试验时呼吸不畅。应根据不同的原因,的情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