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施工技术.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67910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5.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布线施工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综合布线施工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综合布线施工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综合布线施工技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综合布线施工技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布线施工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布线施工技术.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综合布线施工技术,1.综合布线施工要点 2.布线施工常用工具 3.工作区布线与安装 4.配线子系统的布线与安装 5.干线子系统的布线与安装 6.设备间的配置与安装 7.综合布线系统的管理与标识 8.电缆敷设技术 9.综合布线验收规范,1.综合布线施工要点,1.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硬件准备(1)电工工具(2)穿墙打孔工具(3)切割机、发电机、临时用电接入设备(4)架空走线时的相关工具及器材(5)布线专用工具(6)测试仪(7)其他工具,1.2 软件的准备 设计综合布线系统实施施工图,确定布线路由图,供施工、督导人员和主管人员使用;制订施工进度表;向工程单位提交的开工报告;工程项目管理。,1.3

2、布线工程管理1现场调查与开工检查 2工作任务分配 3工作阶段报告 4返工通知5下一阶段施工单 6现场存料 7备忘录 8测试报告 9制作布线标记系统 10验收并形成文档,1.4 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及时检查,现场督导 2.注重细枝末节,严格管理 3.协调进程,提高效率 4.全面测试,保证质量5.施工结束时的工作布线工程施工结束时,涉及的主要工作包括:清理现场,保持现场清洁、美观。对墙洞、竖井等交接处要进行修补。汇总各种剩余材料,把剩余材料集中放置,并登记仍可以使用的数量。总结。,2.布线施工常用工具,1.电缆布线系统安装工具电缆布线系统安装工具又可分为对绞电缆和同轴电缆专用工具两类。2.网线

3、钳 在对绞电缆网线制作中,最简单的方式就只需一把网线钳,如图7.1所示。它具有剪线、剥线和压线三种用途。,图2.1网线钳,3.打线钳 信息插座与模块是嵌套在一起的。网线的卡入需用一种专用的卡线工具,称之为“打线钳”,如图2.2所示。,图2.2 打线钳,4.光缆布线系统安装工具,在光缆施工过程中,一般需要如下一些工具:光缆牵引设备、光纤剥线钳、光纤固化加热炉、光纤接头压接钳、光纤切割器、光纤熔接机、光纤研磨盘、组合光纤工具以及各种类型、各种接头的光纤跳线等。如图2.3所示是一个光纤施工工具箱,箱内工具包括:光纤剥线钳、钢丝钳、大力钳、尖嘴钳、组合套筒扳手、内六角扳手、卷尺、活动扳手、组合螺丝批、

4、蛇头钳、微型螺丝批、综合开缆刀、简易切割刀、应急灯、镊子、清洗球、记号笔、剪刀、开缆刀、洒精泵瓶等。现场进行光纤终接时,还需要光纤接头研磨加工工具,如图2.4所示。,图2.3光纤施工工具箱,图2.4 光纤接头研磨工具,3.工作区布线与安装,工作区被定义为自信息插座端延伸至用户终端之间的部分,它将用户终端和通信网络连接起来。1.工作区信息模块的安装 2.信息插座盒与面板的安装 3.信息插座的安装,图 3.1信息插座与终端的连接,3.1信息插座的安装要求 信息插座安装前需确认所有装修工作完成,核对信息点编号是否有误;所有信息插座按标准进行卡接;安装在地面上的信息插座应采用防水和抗压接线盒;安装在墙

5、面或柱子上的信息插座底盒、多用户信息插座盒及集合点配线箱体的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一般为30cm;每1个工作区至少应配置1个220V交流电源插座。为便于有源终端设备的使用,信息插座附近最好设置扁圆两用的三孔(或五孔)具有带地端子的220V交流电源插座;工作区的电源插座应选用带保护接地的单相电源插座,保护接地与零线应严格分开;信息插座安装完毕后应立即依照平面图在面板上做好编号。,3.2信息模块的压接技术,1信息模块与RJ-45水晶头的压线方式 信息模块与RJ-45水晶头压线时有ANSI/TIA/EIA 568-A和ANSI/TIA/EIA 568-B 两种线序方式,如图3.2所示。注:对于TIA/E

6、IA 568-A从左至右线序为: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对于TIA/EIA 568-B从左至右线序为: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图3.2ANSI/TIA/EIA 568-A和568-B 标准信息插座8 针引线/线对安排正视图,2信息模块的压接 目前,信息模块的供应商有IBM、AT&T、AMP、西蒙等国外商家,国内有南京普天等公司,产品的结构都类似,只是排列位置有所不同。有的面板标注有对绞电缆颜色标号,与对绞电缆压接时,注意颜色标号配对就能够正确地压接。3注意事项 对绞电缆是成对相互扭绞在一处的,按一定距离扭绞的导线可提高抗干扰能力,减小信号的衰减,压接时一对一对

7、拧开放入与信息模块相对应的端口上;在对绞电缆压接处不能扭绞、撕开,并防止有断线的伤痕;使用压线工具压接时,要压实,不能有松动的地方;对绞电缆解绞不能超过要求。,3.3对绞电缆与RJ-45水晶头的连接,要使对绞电缆能够与网卡、Hub、交换机等设备相连,还需要RJ-45水晶头。RJ-45水晶头其前端有8个压接片触点,与对绞电缆的连接如图3.3所示。,图 3.3对绞电缆与RJ-45水晶头的连接,1对绞线与RJ-45水晶头的连接方式 不管是哪家公司生产的RJ-45水晶头,它们的排列顺序自左至右是1、2、3、4、5、6、7、8。终接时,RJ-45水晶头的连接分为ANSI/TIA/EIA 568-A与AN

8、SI/TIA/EIA 568-B标准2种方式,如图3.4所示。,图3.4ANSI/TIA/EIA 568-A与568-B标准的接线方案,2千兆位网络交叉线的连接 3连接RJ-45水晶头的注意事项按对绞电缆色标顺序排列,不要有差错;把RJ-45水晶头点斩实;用压力钳压实。,图 3.5千兆位网络交叉线的连接,4.配线子系统的布线与安装,4.1配线子系统布线路由选择 当研究和设计配线子系统时,需考虑与设施相关的一些问题,比如家具安装的类型、办公室的物理结构和整体建筑结构。建筑物结构类型可以影响安装缆线时采用的组合方法;办公区域的类型可以决定信息插座的种类。配线电缆路由可以根据办公室的结构来决定。影响

9、配线子系统布线路由的主要因素有建筑物的功能、电磁干扰、外观等。如果在所选路径中存在供电线路时,还要了解低压与高压电缆之间应保持的最小间距。理解了布线过程中需掌握的结构和规定之后,便可以开始场地调查,确定经济的布线路由。一般应以水平电缆沿主要走廊和办公通道捆扎布线为原则设计布局,使电缆由楼层电信间延伸至整个工作区。考虑电缆接至信息插座的配线部分如何布线才美观。,4.2 配线子系统的布线安装,1预埋管线布线 所谓预埋管线布线就是将金属管或阻燃高强度PVC管直接预埋在混凝土楼板或墙体中,并由电信间向各信息插座辐射,如图4.1所示。,图4.1 预埋管线布线法,2.地面金属线槽方式布线 所谓地面金属线槽

10、方式就是将长方形的线槽安装在现浇楼板或地面垫层中,每隔48m拉一个过线盒或出线盒(在支路上出线盒起分线盒的作用),直到信息点出口的出线盒。这种方式就是将电信间出来的缆线沿地面金属线槽布放到地面出线盒,或由分线盒引出支管到墙上的信息插座,如图4.2所示。,图 4.2 地面金属线槽方式布线,3格形楼板线槽与沟槽相结合布线格形楼板线槽与沟槽相结合布线是指,将格形楼板线槽与沟槽连通成网,沟槽内电缆为干线布线路由,分束引入各预埋线槽,在线槽的出线口处安装信息插座,如图4.3所示。,图 4.3 格形楼板线槽和沟槽示意图,4吊顶内布线吊顶内布线是指先走吊顶线槽、管道,再走墙体内暗管的布线方式,常用于大型建筑

11、物或布线系统较复杂的场所,如图4.4所示。,图 4.4 吊顶线槽、管道与墙内暗管结合布线,5天花板内布线 采用天花板内敷设缆线时,宜用金属管道或硬质阻燃PVC管予以保护。如图4.5所示,是在天花板内设置集合点(转接点)的分区布线方式。,图 4.5 在天花板内布线,6网络地板布线网络地板是基于架空地板方式发展起来的大面积、开放性地板。,图 4.6 网络地板布线,7墙面布线 由管道或线槽、缆线交叉穿行的接线盒、电源和出线盒及其配件组成墙面布线系统,如图4.7所示。,图 4.7墙面布线,5.干线子系统的布线与安装,5.1 干线子系统路由选择ANSI/TIA/EIA 568-B 标准建议干线子系统的布

12、线系统采用分层星状拓扑结构,并用图标出可选用安装的、能提供高保密性和可靠性的管理间到管理间缆线敷设线路。通常情况下,这种星状方式安装可通过配线架配置完成。确定实施的拓扑结构将决定路由设计的逻辑方法。一旦了解了路由设计目标,便可开始收集信息,为用户提供可能的路由来选择每种方法的性价比。当调查干线子系统的最佳路由时,需研究并考虑设施和建筑群的各个方面。布线走向应选择干线电缆最短、经济,确保人员安全的路由。,5.2干线子系统的布线安装,1垂直干线布线安装 垂直干线是在从建筑物底层直到顶层垂直(或称上升)电气竖井内敷设的通信线路。建筑物垂直干线布线可采用电缆孔和电缆竖井两种方法,如图5.1所示。,图5

13、.1 垂直干线的安装,2水平干线布线 水平干线布线可以采用桥架线槽、管道托架敷设方式,如图5.2所示。3干线电缆的端接 缆线在终接前,必须核对缆线标识内容是否正确;缆线中间不应有接头;缆线终接处必须牢固、接触良好;对绞电缆与连接器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网络线一定要与电源线分开敷设,可以与电话线及电视天线放在一个线管中。网络设备需分级连接,主干线是多路复用的,不可能直接连接到用户端设备;所以不必安装太多的缆线。,5.2 水平干线的布线,6.设备间的配置与安装,6.1 设备间的配置与布线 设备间是大楼中数据、语音主干缆线终接的场所;也是来自建筑群的缆线进入建筑物终接的场所;更

14、是各种数据、语音主机设备及保护设施的安装场所.,设备间内的布线可以采用地板或墙面内沟槽敷设、预埋管槽敷设、机架布线架敷设和活动地板下敷设等方式。如图6.1所示,就是一种机架布线敷设示例。,图 6.1设备间内的机架布线敷设,6.2 配线架的安装,安装配线架及终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分配线架挂墙安装时,下端应高于30cm,上端应低于2m,配线架挂墙安装时应保证垂直,垂直偏差度不得大于3mm;分配线间配线架采用壁挂式机柜包装,机柜垂直倾斜误差不应大于3 mm,底座水平误差每平方米不大应于2mm;系统终接前应确认电缆和光缆敷设已经完成,电信间土建及装修工程竣工完成,具有洁净的环境和良好的照明条件,配线

15、架已安装好,核对电缆编号无误;剥除电缆护套时应采用专用电缆开线器,不得刮伤绝缘层,电缆中间不得产生断接现象;终接前需准备好配线架终接表,电缆终接依照终接表进行。,6.3 机柜的安装,图6.2标准机柜连接分布,安装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具体细节。机柜安装时通常应当有3个人以上在现场,注意螺丝紧固,不要用力过猛以损坏设备螺口;机柜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机架或机柜前面的净空不应小于80cm,后面的净空不应小于60cm。壁挂式配线设备底部离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30cm;底座安装应牢固,应按设计图纸的防震要求进行施工。机柜应垂直放置,柜面水平;机台表面应完整、无损伤、螺丝紧固,每平方米表面凹凸度应小于1

16、;柜内接插件和设备接触可靠,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接线端子的各种标志应齐全,且保持良好;机柜内配线设备、接地体、保护接地、导线截面,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所有机柜应设接地端子,并良好地接入建筑物接地端;电缆通常从下端进入(有些设备间也从上部进入),并注意穿入后的捆扎,宜将标注签进行保护性包扎。电缆宜从机柜两边上升接入设备,当电缆较多时应借助于理线架、理线槽等理清电缆并将标注签整理朝外,根据电缆功能分类后进行轻度捆扎。,7.综合布线系统的管理与标识,7.1 管理系统的缆线终接 图7.1所示为一个主电信间管理系统。楼层电信间在楼层范围进行配线管理,配线子系统和干线子系统的缆线在这里的配 线架(柜)上进

17、行交接。,图7.1 一个主电信间管理系统,1管理系统缆线的终接方式,图 7.2 直接相互连接和交叉连接示意图,为了适应对用户移动、增加、变化的管理要求,电信间、设备间中的设备均应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连接。常用的连接方式有直接连接、交叉连接、重复连接以及混合使用等几种方式(与电话电缆的配线方式类似)。如图7.2所示,是交叉连接和直接连接的示意图。,2管理系统缆线终接的注意事项 当配线和干线进入管理区之后,要在各种配线架(柜)和相应的管理设备上进行终结;配线架(柜)之间通常采用跳接线进行管理。因此选择合适的配线管理设备,并将其进行良好的连接非常重要。在管理系统中,需充分考虑缆线的预留,这不仅可以保证

18、有足够的缆线长度用于连接到配线架,还可逐步消除在网络布线施工中形成的缆线拉力。否则,可能会影响到通信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在布线安装时,不能将所有的缆线紧紧地捆绑成一束,因为这不利于消除缆线的残余应力,还可能增大缆线之间的相互干扰。而应将各种类型的通信缆线分开,选择各自最合适的位置,分别使用线套或绑扎绳,将缆线扎成很多小束;然后,经过线槽之类的设备,将缆线束盘绕起来,保留一定的余量;最后,再安装连接到各自的配线设备上去。,7.2 布线系统的标识,1标签的选用 标签的选用应符合以下要求:选用粘贴型标签时,缆线应采用环套型标签,标签在缆线上至少应缠绕一圈或一圈半,配线设备和其他设施应采用扁平型标签;标

19、签衬底应耐用,可适应各种恶劣环境;不可将民用标签应用于综合布线工程;插入型标签应设置在明显位置、固定牢固。,2布线系统的标识综合布线系统中各部分的标识应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缆线的标识,应在缆线两端都予以标识,严格的说,每隔一段距离就要进行标识,而且要在维修口、接续处、牵引盒处的电缆位置进行标识;从材料和应用的角度讲,缆线的标签还要通过UL 969认证;空间标识和接地标识要求清晰、醒目,让人一眼就能注意到;配线架和面板的标识除应清晰、简洁易懂外,还要美观;对于跳线的标识要求使用带有透明保护膜(带白色打印区域和透明尾部)的耐磨损、抗拉伸的标签材料(如乙烯基)。使用这种包裹和伸展性的材料做标签,即使

20、缆线弯曲、变形以及经常的磨损,也不会使标签脱落和字迹模糊不清;面板和配线架的标签要使用连续标签,以聚酯材料为好,可以满足外露的要求。由于各厂家的配线架规格不同,有6口、4口之分,标识宽度也不同,所以选择标签时,宽度和高度也要多加注意。,7.3 标识标签产品的应用,1缆线标识常见问题 采用直接书写标记的方法对缆线进行标识;对缆线进行标识的另一个方法称为“挂牌标记法”;有时,也经常使用一种打号器直接在缆线上打印符号。2缆线标识的标签类型 专用缆线标签、套管和热缩套管3标签的制作方法(1)使用预先印制的标签(2)使用手写标签(3)借助软件设计和打印标签(4)使用手持式标签打印机现场打印,7.4综合布

21、线的标识管理,随着综合布线工程的普及和布线灵活性的不断提高,用户变更网络连接或跳接的频率也在不断增加,网管人员已不可能再根据工程竣工图或网络拓扑结构图来进行网络维护。那么,如何通过有效的办法实现综合布线的管理,使网管人员有一个清晰的网络维护工作界面呢?这就是综合布线系统的管理。所谓综合布线系统管理,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逻辑管理,另一种是物理管理。1逻辑管理 2物理管理,8.电缆敷设技术,8.1 电缆敷设方式 1直埋管道布线 在相距较远的两幢建筑物之间往往考虑直埋管道布线,如图8.1所示。这并不仅仅因为美观,其中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是直埋管道通常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易维护性。,图8.1 建筑群子系统

22、直埋管道布线,2.架空电缆布线 对于建筑群子系统而言,进行户外架空电缆布线施工,通常采用吊线托挂架空方式。即用钢绞线在两端固定拉接一条吊线,然后每隔一定距离用特制的挂扣将电缆掉挂在钢绞线上,从而避免了无依托电缆因自身重量而造成下垂的现象,如图8.2所示。,图 8.2 架空电缆布线,8.2 电缆的布放,由于综合布线工程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放线方法,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从纸板箱中拉线一般,电缆线出厂时都包装在各种纸板箱中。如果纸板箱是常规类型的,通过使用下列放线技术能避免缆线的缠绕。撤去有穿孔的撞击块;将电缆线拉出1m长,让塑料插入物固定在应有的位置上;将纸板箱放在地板上,并根据需要放送电缆

23、线;按所要求的长度将电缆线割断,需留有余量供终接、扎捆及日后维护使用;将电缆线滑回到槽中,留数厘米在外,并在末端系一个环,以使末端不滑回到槽中;如果纸板箱的侧面有一个塑料塞,则可:除去塑料塞;通过孔拉出数米电缆线;将纸板箱放在地板上,拉出所要求长度的电缆线,割断它,将电缆线滑回到槽中,留数厘米伸在外面;重新插上塞,固定电缆线。,2.从卷轴或轮上布放电缆线 用来布放电缆线的卷轴和轮子有多种,从卷轴或轮上布放电缆线的要点是:为了使用来自卷轴的电缆线,打开纸板箱的顶盖,并将一个有孔的顶盖翻下,使此箱盖上的孔与纸板箱侧面的孔对齐,把一段2cm或3cm长的管子从孔中插入,穿过卷轴,然后,穿过对应侧面上的

24、孔,即顶盖翻下来与侧面孔对齐。较重的电缆线需绕在轮轴上,不能放在纸箱中。例如,同时布放走向同一区域的多条“4对”电缆线,可先将电缆线安装在滚筒上,然后从滚筒上将它们拉出,如图8.3所示。,图 8.3用缆线轴布放多条电缆,8.3 电缆的牵引,所谓电缆牵引就是用一条牵引线或一条软钢丝绳将电缆牵引穿过墙壁管道、天花板或地板管道。1牵引“4对”对绞电缆2牵引单条“25对”对绞电缆 3牵引“25对”或“更多对”的对绞电缆 4电缆牵引时的最大拉力 5布线时的最小弯曲半径,8.4 电缆的处理,1电缆的剥皮 2电缆的捆扎与固定 3电缆续接和伸缩余量预留,9.综合布线验收规范,电缆桥架安装及线槽验收标准1、桥架

25、及线槽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规定,左右偏差不应超过50mm。2、桥架及线槽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3、垂直桥架及线槽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4、线槽截断处及两线槽拼接处应平滑、无毛刺。5、吊架和支架安装应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歪斜现象。6、金属桥架及线槽节与节间应接触良好,安装牢固。,缆线布放(包括暗管、线槽、地板等方式)验收标准1、缆线的型式、规格应与设计规定相符。2、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3、缆线两端应有明确标识。4、缆线终接后,应有余量。5、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

26、6、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7、电源线、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隔布放。8、在暗管或线槽中缆线敷设完毕后,宜在通道两端出口处用填充材料进行封堵。9、敷设暗管宜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PVC管。直线管道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道应为40%50%。暗管布放4对对绞电缆或4芯以下光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预埋线槽宜采用金属线槽,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缆线终接作业标准1、缆线在终接前,必须核对缆线标识内容是否正确;2、缆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3、缆线终接处必须牢固,接触良好。4、缆线终接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操作规程。5、对绞电缆与插接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6、终接时,每对对绞线应保持扭绞状态,扭绞松开长度对于5类线不应大于13mm。7、对绞线在与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各互对顺序进行卡接。8、光纤熔接处应加以保护和固定,使用连接器以便于光纤的跳接。9、光纤连接盒面板应有标志。10.各类跳线缆线和接插件间接触应良好,接线无误,标志齐全。11、电缆跳线不应超过5m,光缆跳线不应超过1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