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70843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教育史,滨州学院 孔令桐,教学内容,第一章 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第二章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发展 第三章 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第四章 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 第五章 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第六章 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与反思第七章 近代教育的起步 第八章 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第九章 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第十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第十一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第十二章 现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一章 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第一节 学校萌芽的传说第二节 西周的教育制度第三节“六艺”教育,第一节 学校萌芽的传说,(一)教

2、育的起源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 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社会产生之初,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及人类自身身心发发展的需要。,1、传授生产劳动经验 如五十万年以前的北京猿人 制造多种粗石器懂得用火有了语言教育小孩是群体共同的责任,庄子盗跖(zh):“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名之曰有巢氏之民。”太平御览第78卷也引项峻始学篇:“上古皆穴处,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尸子君治:“伏羲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周易系辞下:“神农氏作,斫(zhu)木为耜(s),揉木为耒(li),耒耨(ru)之利。”韩非子五蠹:“有圣人做,钻燧取

3、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淮南子齐俗训:“尧其导民也,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远古氏族是通过生产劳动和原始礼仪活动对年轻一代进行教育的。所谓原始礼仪,即是“图腾和禁忌”。所谓“图腾”即是氏族的徽号和保护神,受到敬仰和膜拜。尚

4、书舜典“予击石拊(f)石,百兽率舞。”相传黄帝部落曾号为“有熊氏”,可能以“熊”为图腾。夏后氏的祖先可能以“龙”为图腾。女娲和精卫就是经过加工的图腾形象。“仪式和禁忌”在那时候是不可违背的一套规范准则和秩序法规。,2、传授原始礼仪,公共活动的场所六、七千年以前的西安半坡遗址 在这个村落的居住区的中心,有一座160平方米的大房子,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断定是“氏族的公共活动场所,氏族会议、节日和宗教性的活动,都在这里举行。”传说神农祀于“明堂”,称“明堂”为“大教之宫”。,最早的知识分子 以龙山文化和齐家文化为代表的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农业和畜牧业有了新的发展。生产工具更加进步,创造了木耒(lei),

5、石器磨制得更锋利,开始使用铜器,进入铜石并用时代,轮制陶器和冶金技术有长足的进步。器物和装饰品显著增多,爱美观念大为发展。崇拜祖先,迷信鬼神,占卜术很流行,产生了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巫”。,(二)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原始性”和“自然形态”教育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没有从其他社会现象中独立出来教育极端原始教育内容是传授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以及原始礼仪和社会生活常识;主要途径是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没有专门人员、专门机构和文字书本;教育手段是身教和言教。教育权利平等,没有阶级性,二、学校的萌芽,(一)学校产生的条件教育是和人类社会同时出现的社会活动,而学校作为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专门教育机构,则是社会

6、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般认为学校大概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初期,二、学校的萌芽,1、教育的分化劳动产品的剩余使少数人可从事脑力劳动社会事务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2、文字的产生在山东大汶口出土的距今约5000年前的陶器上,就已出现很规则的文字。,掌握文字和由文字保存下来的劳动经验更需要专门的指导和学习萌芽性的学校大概就在“明堂”之中,最初的教师可能就是掌握文字的“巫”、“史”。,(二)最早的学校类型,1、成均五帝时代,教育内容以乐教为主。史记五帝本纪)“董仲舒曰:五帝名大学曰成均。”周礼春官下“大司乐掌成均之法”郑玄注引“郑司农(郑众)云:均,调也。乐师主调其音,大司乐主受

7、此成事已调之乐”。,(二)最早的学校类型,2、庠虞舜时代,兼作养老、储存谷物之处。并且已有大学、小学之分了。礼记王制:“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根据尚书舜典载,虞舜时已有了专门的学官。“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做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帝曰:俞,咨伯,汝做秩宗,夙夜惟寅,直哉,惟清。”“帝曰:夔(kui),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成均”、“庠”可能是中国古代萌芽中的学校,开始时还不是专门的教育机关,而是逐渐形成学校的过渡机关,起着教育年轻一代的作用,为以后专门教育机构的产生

8、奠定了基础。,(三)夏代的学校1、校:操演与角力比武的场所孟子、说文解字、汉书儒林传序等说:“夏曰校”。2、序:习射兼习礼礼记王制:“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3、庠东汉时郑玄注仪礼时又说夏后氏之学叫做“庠”。夏代的“庠”、“序”、“校”,虽不能完全说是真正传授文化知识的机构,但也应该说是一种进行道德伦理教育和军事训练的场所,这已接近于古代学校的性质了。,(四)商代的学校中国官学的雏形1、序:习射,学射礼 孟子说:“殷曰序”2、庠:养老,兼进行道德伦理教育;说文解字及汉书儒林传序说:“殷曰庠”。3、学:学习礼乐礼记王制说:“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4、瞽宗:学习礼乐礼记明堂

9、位:“瞽宗,殷学也。”,“国之大事,惟祀与戎。”,第二节 西周的教育制度,一、“学在官府”1、什么是“学在官府”“学在官府”,又称“学术官守”,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制规章、典籍文献以及祭祀礼用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手中,普通老百姓根本无法接触到。民间无学术,也无学校教育可言。,西周的宗法世袭禄位制,诸侯国,卿、大夫采邑,等级森严,可见一斑!,培养统治阶级治国人才的学校教育,其对象必然以贵族子弟为主,即所谓“国子”,他们的教育自然由官方来安排。,2、“学在官府”的体现 官师不分政教合一,官师不分(官吏既负责行政职责,也有教学任务),帝王之师-

10、太保(保身体),太傅(教德义),太师(教训以道)大司乐-国学的主持者(中大夫,乐官之长),师氏-以三德三行教国子(中大夫),保氏-以六艺教国子(下大夫),乐师-教国子以小舞(下大夫),大司徒-乡学总管(卿),乡大夫-掌握乡之政教禁令(卿),州长-掌州教(中大夫)乡师-掌乡教(下大夫)党正-掌党教(下大夫)族师-掌族之戒令政事(上士)舞师-教兵舞(下士),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未分离,教育与政事合一。国学既是施教的场所,又是国家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地方。各级乡学也是地方举行各种活动的场所。政事活动本身就是学校教育的内容,学生在参与政事的过程中接受各种教育。,二、国学与乡学,西周的学校集前代之

11、大成,汇合各种学校构成一套组织比较完备的学制系统。从设置上看,西周的学校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国学与乡学。,国学:即中央官学,设于王城与诸侯国都,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服务,分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设在城内宫廷中,大学在南郊。乡学:即地方官学,按行政区划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后者只能受到一些管教性的教化。,三、大学与小学,现存北京国子监中的辟雍,青铜铭文上关于小学的记载,师嫠簋记载:“在昔先王小学,女敏可事,既命女 乃祖考嗣小辅”。这段话是周王对嫠讲的,说他过去在先王所办的小学读书时,聪明能干,命他做少辅。周康王时的大盂鼎中有一句话:“女(汝)妹(昧)辰有大服,余佳(惟)即朕小学。”,礼记王

12、制说:“小学设在公宫南之左”,即把这类小学设在王宫附近,可能是为了贵胄子弟上学方便。王宫守卫长官师氏和保氏,兼任小学师长。各诸侯国也有自己的贵胄小学。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云:“诸侯岁贡小学之秀者于天子,学于大学。”,古代小学的年龄不是很严格,一般是八到十五岁。大戴礼记保傅的注释说:“又曰十五入小学,十八入大学者,谓诸子姓既成者,至十五入小学,其早成者十八入大学。”,青铜铭文上关于大学的记载,麦尊中说周王在镐京,“才辟雍,王乘于舟王射大鸿”。意思说,周王在辟雍,坐在船上,射大雁。静簋中说,“六月初吉,王才藁京。丁卯,王命静司射学宫,小子众服众小臣 仆学射”。周宣王名静,这段铭文记载了周宣王还是太子

13、的时候,在丁卯这一天,周王命他在学宫率领其他小臣,侍众学习射箭的事。,四、家庭教育,1、贵族子弟的训练,先经过家庭教育,然后才进行学校教育。2、家庭教育的内容:从小就进行基本的生活技能和习惯的教育,进而教以初步的礼仪知识。3、7 岁开始进行男女有别的教育。女子受女事(妇德、妇容、妇言、妇功)的教育,为将来做贤妻良母作准备,教育局限在家庭之内,相对地被轻视。,家庭教育的内容,礼记内则记载:“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以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以数日”。,第三节“六艺”教育,六艺起源于夏代,商代又有发

14、展,西周学校的基础上,以“六艺”为基本教育内容,使它更为发展和充实。“六艺”有“大艺”、“小艺”之分。礼、乐、射、御为大艺,是大学课程;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一)礼乐六艺教育的中心,“礼”是政治伦理课,主要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操作技能及个人素养的训练。包括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周公,“乐”是综合艺术课,包括声乐、器乐和舞蹈。有乐德之教、乐语之教和乐舞之教。,乐(陶埙 陶号角),西周大学教育注重礼乐的配合,礼记文王世子曰:“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y),恭敬而温文。”乐记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

15、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乐关系图,(二)射御军事训练课,“射”,指射箭的技术训练。三岁就背着男婴举行射的礼仪;小学接受正规训练,不能射的人就不称男子之职;每年大祭前举行射箭比赛,以选拔武士。,(二)射御军事训练课,射有五项标准,一“白矢”,射箭透耙;二“参连”,前射一箭,后三箭连发而中;三“剡注”,力猛锐使箭能贯物而过;四“襄尺”,尊者卑者同设之时,不能并肩而立,卑者须退后一尺;五“井仪”,射四箭皆要中靶并呈井状。,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宣公十五年说:“形同而能耦,别之以射,然后爵之。”,(二)射御军事训练课,“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有五御:一鸣和鸾,二逐水曲,三过君表,四舞交衢,五逐禽左。,射御,(三)书数基础文化课,“书”,指书写文字。西周书写工具是刀笔、竹木,字体为大篆。史籀篇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今已失传。“数”,指计算、算法。先学数数,再学“数日”,再学“书计”。,数,3、六艺教育的特点,(1)即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2)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3)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事(4)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