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方案与生物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认识和思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方案与生物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认识和思考.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对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认识和思考,一、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目标 1、精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课程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使学生形成适应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基本素养。,2、构建重视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引导学生学习规划人生。3、创设有利于建立新型学习方式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批判性思考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建立与新课程相配套的督导评价制度,积极推进校内过程性评价,纠正仅仅依据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做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5、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
2、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和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二)普通高中课程结构 1、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1)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由课程内容相近的科目构成,本方案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八个学习领域。设置学习领域有利于体现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2)科目 主要包括:语文、外语(含第二外语)、数学、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其中通用技术、第二外语、艺术为新增科目;
3、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由学校选用,(3)模块 以科目内容为基础,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科发展的现状,将内容分化为若干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有利解决课程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不断分化的矛盾;有利于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和个性差异,形成个性化的课程修习计划;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使学生集中有效地学习;每一模块一般为36学时。,2、普通高中课程的学分结构,高中三年共189学分,其中必修118学分占62.4%;选修为55学分,占29.1%;选修为16学分占8.3%。必修:确保所有高中生都达到共同要求。选修:在达到共同要求的基础上,满足学生在不同学习领域中进一步发展的需要。选修:由学校自主
4、开发,供学生选择。,二、制定生物课程标准的依据 1、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
5、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2、普通高中的性质和任务 3、课程专家组的建议 4、生物课标课题组研究的成果 5、国内外研究成果,三、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1)
6、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2)要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3)在学习资源的分配上,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4)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2注重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1)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科学信念和科学习惯。科学态度包括好奇、诚实、合作和创造。(2)科学的世界观 科学的世界观主要包括世界是能够被认识的,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科学知识的主体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科学不能为一切问题提供全部答案等内容。,(3)科学探究的方法与技能包括提出问题、作出
7、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各环节的方法和技能。(4)科学的思维方式包括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思维等。,(5)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科学、技术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解决技术问题需要科学知识,新技术的产生促进科学研究。科学影响社会的发展,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更直接。(6)生物学的知识和技能,3、倡导探究性学习(1)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的一种学习方式。(2)实施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学生由过去从概念、规律开始学习变为通过各种事实来发现概念和规律。,(3)探
8、究性学习不同于科学家的探究活动,必须满足学生在短时期内学到学科的基本知识,所以这个过程在许多情况下都要被简化。(4)探究性学习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要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领悟科学的本质。学生只有亲自参与探究,才能理解科学探究的艰难,才能体会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科学家怎样通过一次次的尝试来解决问题。,4、注重于现实生活的联系 现实生活包括: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反面。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新概念,并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进
9、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四、课程目标 1.课程总目标(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STS的相互关系,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5)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2、课程的
10、具体目标(1)知识 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生物学观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关心我国生物资源,爱家乡,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识生物科学价值,养成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态度。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理解STS之间的关系,参与社会事物的讨论。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
11、方式。,(3)能力 具备生物学实验技能。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信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 的问题;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听取他人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思和修改。,五、生物课程内容标准框架 1.必修(6学分)分子与细胞(2学分)遗传与进化(2学分)稳态与环境(2学分)2.选修(6学分)生物技术实践(2学分)
12、生物科学与社会(2学分)现代生物科技专题(2学分),分子与细胞 细胞的分子组成 细胞的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增殖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遗传与进化 遗传的细胞基础 遗传的分子基础 遗传的基本规律 生物的变异 人类遗传病 生物的进化,稳态与环境 植物的激素调节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种群和群落 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的保护,生物技术实践 微生物的利用 酶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生物科学与社会 生物科学与农业 生物科学与工业 生物科学与健康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基因工程 克隆技术 胚胎工程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生态工
13、程,六、学习目标的描述,七、实施建议 1、教学建议(1)提高对本次课程改革的认识(2)全面落实课程目标(3)组织好探究性学习(4)加强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的教学(5)落实STS相互关系的教育(6)注意学科间的联系(7)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2、评价建议(1)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建立学生学习记录卡(2)在不同的学习方式中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3)善于利用纸笔测验,检测知识性目标的达成(4)根据学生实际操作,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5)从多个侧面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6)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3、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1)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2)积极利用社区的课程资源;(3)适当利用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4)广泛利用媒体资源;(5)挖掘利用无形的课程资源;(6)参与开发生物课程的信息技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