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下)》第十五讲 康乾盛世及其余波(52P).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下)》第十五讲 康乾盛世及其余波(52P).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五讲 康乾盛世及其余波,一 专制君主集权的极致二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三 清前期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危机,清帝之勤政 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乾隆自述,秘密立储制度,道光帝建储密匣,(一),所谓奏折,系臣工所上之报告此类奏折臣下缄封直达御前,天子亲拆亲阅,旁人不得与闻故可称之为奏折政治。佐伯富,雍正时期密折政治的运行,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之举,因直至康熙,密折尚未制度化;而乾隆以降,密折形同题本,且硃批单调乏味,不能与雍正期相比。杨启樵,(二)奏折政治,密折制度,雍正硃批奏折,(三)内阁制度,清前期仿明朝内阁制度继续设立内阁(由内三院改设),康熙以后成为定制。内阁制度始于明永乐时期。由于洪武
2、时废丞相,皇帝直接面向中央各部院,而以皇帝一人之身难以决断天下事务。永乐时从翰林院官中选人入宫内文渊阁当值,参与机密,称为殿阁学士,“内阁”产生。此时的内阁品级低,不置官署,不得专制诸司,是皇帝的秘书咨询机构。仁宣时内阁的权利和地位有了很大提高,逐渐取得与六部平等的地位,有了“票拟”之权。,内阁制度的梳理,嘉靖以后,其朝位班次俱在六部之上。严嵩专权,张居正改革,都是以内阁首辅的身份进行的。清朝内阁设大学士(正一品衔)和学士(从二品衔)若干名,内阁大学士称为“中堂”。清朝内阁的性质和职权范围与明朝相仿,一方面负责起草皇帝的命令诏书,另一方面是票拟,对各省和中央部院的奏章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协助皇帝
3、裁决政务。清初的中央政治格局中有议政王大臣会议,规定“大事关大臣,群事关内阁”;康熙时又倚重内廷的南书房,由南书房大臣草拟诏旨,分夺了内阁的部分权力。军机处设立后,内阁大学士常被调任军机大臣,参预政事,内阁成为没有首长的承办具体事务的衙门。,(四)都察院与六科,清初的监察系统。六科的主要权力是对六部章奏、皇帝诏旨、内阁建议进行审核,如有不当或违误,即可驳回。六科负责检查国家政令执行情况,向皇帝进言谏诤,监察六部等,对皇权滥用有所约束。但六科给事中未能充分行使封驳大权,雍正初年下令六科归于都察院管理,给事中对皇帝的约束权被取消,专制主义向登峰造极方向发展,监察机构的皇权附庸性质日益突出。,(五)
4、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南书房旧址,国初设内三院外,其军国政事,皆付议政诸王大臣,然半皆贵胄世爵,不谙事务,宪皇(世宗)习知其弊,故设立军机大臣。昭槤啸亭杂录卷七,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议政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初最高中枢决策机构,为满洲贵族政治特权的体现,对皇权有较大的制约力。康熙中叶,由于采取了种种限制诸王权力的措施,使亲郡王无法参加,于是改其名为“议政大臣会议”。雍正时已徒有虚名,乾隆末年废除,皇帝因此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军机处值房,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赵翼簷曝杂记卷一军机处,乾隆
5、五十六年(1791)清高宗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六)理藩院,清初统治者高度重视蒙古事务,入关前便设立理藩院专司其事。入关以后,随着边疆各地与内地和中央政府关系的加强,回部、番部(藏族)事务,及与俄罗斯、廓尔喀(今尼泊尔)的外交事务也划归理藩院管理。理藩院级同六部,它的设置及工作实现了对东北、北方、西北、西藏地区的有效管理,避免了明代出现的边疆战乱不息、各族叛附不定的局面,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七)文化专制与文字狱,清朝康乾时期,先后发生140多起文字狱。著名的文字狱有庄廷明史案、戴名世南山集案、曾静吕留良案等。乾隆时期,是三朝中文网最密、文祸最多的时期。(如对红楼
6、梦一书的查禁)文字狱的危害:(1)给思想文化、士人风气带来恶劣影响。(2)文字狱败坏了官场风气。向着谨小慎微、没有思想、没有节操的方向发展。,(八)澄清吏治雍正皇帝即位后,针对当时从中央到地方督府州县朋比为奸,贿赂馈遗,贪污成风,以致激起民变及各省财政的严重亏空等问题,大力澄清吏治。此项措施是与整顿国家财政、清理贪污同步进行的。扭转了官场风气,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强化了皇权专制。,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一)平定三藩之乱,此卷画于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内容为江西总督董卫国平定江西三藩叛乱的历史。,纪功图卷(局部)黄壁绘。,(二)雅克萨之战与中俄尼布楚条约,(三)平定准部与
7、回部,乌兰布通古战场,平定准噶尔图卷(局部)该图片所示为伊犁河与大营的受降场面。,阿玉锡持矛荡寇图 郎世宁绘,乾隆二十年(1755)二月,乾隆帝命定北将军班第等人兵分两路,平定厄鲁特准噶尔部达瓦齐的叛乱。阿玉锡率领20余名兵马,成功地偷袭了大营。乾隆帝命宫廷西洋画家郎世宁画此骑马持矛像。,香妃 乾隆25年封为贵人,53年病卒。,兆惠 黑水营之役清军主帅,(四)加强对西藏的治理,自唐以来,未有以郡县治卫藏如今日者 魏源,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1617-1682),清颁给达赖喇嘛的金印,金瓶掣签制度,钦定西藏章程,(五)土尔扈特回归,土尔扈特为清代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明末清初西迁额济勒河(今伏尔加
8、河)下游居住。乾隆二十一年(1756),在土尔扈特部首领阿玉奇之子及吹扎布等的领导下,冲破沙俄阻挠,历时3年,返回中国。乾隆皇帝在热河行宫接见了他们,并赐宴避暑山庄万树园。吹扎布代表敦达什向乾隆皇帝赠送的贡品黑绒嵌银花撒袋弓袋和箭囊。,黑绒嵌银花撒袋,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碑,避暑山庄,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在内地仿明代的行省制进行管理。对边疆地区则“因俗而治”。东北地区为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辖区,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新疆天山北路由伊犁将军管辖,天山南路回部仍沿用伯克制,西藏实行驻藏大臣领导下的政教合一制度,西南地区保留了一定的土司制。为加强对边疆的控制,清政府还派驻将军、都统、大臣,掌控当地军政
9、大权。,清代疆域图,三、清前期的经济发展与中后期的社会危机(一)清朝前期的经济政策1、“更名田”清初耕种明朝废藩田产者,既要纳地租,还要交田赋,负担比较沉重。康熙八年(1669),清政府规定其耕种者按民田向国家交纳田赋,不再按租种官田另交地租,故名。由此农民获得了土地产权,不再是官田的佃户,对鼓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具有促进作用。,2、“摊丁入亩”与“地丁银”清初沿用明朝一条鞭法,征收田赋和丁银,由于土地自由买卖下的产权迅速转移及人口变数的影响,官僚地主趁机将田赋、丁银转嫁到农民身上,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为克服赋役制度中的弊端,康熙五十一年(1712)下诏,以前一年人丁数为常额,今后“滋生人丁,用不
10、加赋”,将丁税总额固定下来。雍正朝正式实施“摊丁入亩”,实际上等于取消丁税,并规定了缴纳地丁银的制度。由此减轻了部分农民的负担,削弱了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3、整顿国家财政政策整顿中央至地方的财政亏空问题解决“耗羡”问题实行官员“养廉银制度”4、豁“贱民”为良民、蠲免与赈济通过整顿国家财政,国库存银从康熙末年的800万两增至雍正五年的5000万两。5、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二)经济繁荣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历史条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农业经济中,不仅主要的粮食作物的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经济作物的种植更加普遍;手工业生产中,
11、无论是技术、产品、门类等都有很大发展,农政全书与天工开物在明后期的同时出现,正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有力证据。,社会分工的扩大。手工业部门脱离农业独立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不仅农民生产的手工业品流向市场,由于原料生产与手工业制造之间互为市场,一些地区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主要也面向市场,而不是自己消费。如明后期产棉区的棉花通过市场由商人贩至南方的纺织区,而他们则到市场上购买南方纺织的布匹。同时,手工业内部的分工也更加复杂和细致。社会分工还表现在城乡分工的进一步扩大,从明中后期开始,在经济发达地区更多的涌现出大量的市镇,江浙市镇中的居民早已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业,附近的居民也以种桑纺蚕为生。工商集
12、贸性市镇的兴起使得农业人口与城市人口发生了变化,大量流入城市的游民成为雇佣工人。,商业资本的活跃从明代中后期至清代前期,产生了一批以资本形式将财富投向商业的富商,凡舟车所至,都有商人的足迹,并形成了一些具有明显地域色彩的商帮,如徽商、晋商、江右商等。商业资本的规模达到了一定的程度,甚至出现了合伙经营,部分商业资本还投向了手工业生产。商业资本在社会经济总量中的地位显现进一步冲击了自然经济,白银作为贵金属货币在商业交换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经济,在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的价格也开始用银两计算。虽然商业资本与商品经济本身还不等同于资本主义。,2、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在江南地区产生
13、,至清朝前期有缓慢的发展,城市与商业进一步繁荣,具有明显经济职能的城市在增加。清朝前期被称为“天下四大镇”的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和河南朱仙镇(今开封市南),在专业性市镇的基础上发展为新兴的城市,全国性的贸易网络在逐步形成中。,3、地位与影响明清时期中国经济中的资本主义因素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它的产生与缓慢发展对传统的经济结构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没有发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从地域上看,工商业的发展很不平衡。从商业资本的流向看,商人致富后将资本主要投向贩盐业和典当业,很少投向商品的规模生产,或在乡村购买土地成为大地主,或用于政治投资,营造地方势力,或大肆挥霍享乐。正如毛泽东同志
14、所说,如果没有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也会缓慢地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专制主义皇权达到极至,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经济繁荣稳定,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清朝国力达于鼎盛,清朝统治的高峰,称为“康乾盛世”,然而这只不过是中国封建社会衰亡前回光返照。,(一)明代的人口问题,经过社会经济的恢复,洪武十四年(1381)全国已有一千多万户近六千万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全国的实际人口大约在1.2亿左右。,(三)人口问题及日益严重的社会压力,帕金斯(Dwright H.Perkins)中国农业的发展:1393年 6580 1600年 1202001650年 100150
15、 1750年 2002501850年 410(25),单位:百万,清人画中所见之场院集市,清人画中所见之商贩,盛世滋生图,洪亮吉,人口压力下之人口论,(四)清代的社会生活及民风民俗1、衣食住行2、习俗(1)传宗接代(2)娶亲(3)丧俗(4)传统节日3、娱乐形式4、社会教育5、民间信仰,(五)清代中后期的社会危机1、清代中后期的社会危机西方列强向东方的扩张开始危及中国闭关锁国的政策不能有效地阻止侵略传统的经济政策及传统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清朝的统治危机巨大的人口规模形成了严重的人地矛盾,新一轮的土地兼并及封建剥削进一步加剧了人地矛盾。,2、人民的反抗斗争(1)农民起义频发(2)民间反清秘密宗教组织异常活跃3、士大夫政治主动性的复苏,清代的盛衰转折,乾隆大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