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PPT.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71822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PPT.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the Lantern Festival),春灯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称其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元宵节的由来说法一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据史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存在

2、了。但是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之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演变成了民间盛大的节日。汉文帝时,正式下令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元宵节的由来说法二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所以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的由来说法三 汉文帝纪念平吕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

3、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元宵节的由来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4、元宵节的由来说法四 又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元宵节的发展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元宵节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

5、间燃灯,蔚为壮观。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演变至今,由于社会竞争激烈,元宵节已经没有专门的假期了。,元宵节的习俗赏花灯 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起源于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现在,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

6、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为“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中国人吃元宵,有团圆美满之意。,通俗的说,元宵就是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有荤有素,风味各异。烹制方法多样,可以汤煮、油炸、蒸食。,为什么元宵又称做汤圆,传说,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成果后,一心想复辟登基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终日提心吊胆。一天,他听到街上卖元宵的人拉长了嗓子在喊:“元宵。”觉得“元宵”两字谐音“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联想到自

7、己的命运,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禁止称“元宵”,只能称“汤圆”或“粉果”。然而,“元宵”两字并没有因他的意志而取消,老百姓不买他的帐,照样在民间流传。,元宵节的习俗灯谜“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灯谜悬之于灯,供人猜玩。灯谜既能启迪智慧又有乐趣,所以深受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欢迎。,圆圆脸儿像苹果,又酸又甜营养多,既能 做菜吃,又可当水果。,西红柿,跑旱船,陆游,大声疾呼,呐喊,小白很象他哥哥(猜一成语)谜底:真相(像)大白,电梯里放屁(歌手名)谜底:莫文蔚莫闻味,怎样使麻雀安静下

8、来?,回答:压它一下。原因:鸦雀无声(压雀无声)。,橡皮、老虎皮、狮子皮哪一个最不好?,回答:橡皮。原因:橡皮擦(橡皮差)。,铅笔姓什么?,回答:萧。原因:削(萧)铅笔。,布和纸怕什么?,回答:布怕一万,纸怕万一。原因:不(布)怕一万,只(纸)怕万一。,铁公鸡(打一成语)爱好旅游(打一成语)盲人摸象(打一成语)蜜饯黄连(打一成语)逆水划船(打一成语)翘翘板(打一成语)遇事不求人(打一成语)四通八达(打一成语)一块变九块(打一成语)零存整取(打一成语)举重比赛(打一成语)农产品(打一成语),早不说晚不说(打一字)上下一体(打一字)熙熙攘攘(打一字)内里有人(打一字)两点天上来(打一字)池塘亮底(

9、打一字)武(打一字)书签(打一字)四个晚上(打一字)入门无犬吠(打一字)半耕半读(打一字)丰收(打一字)弹丸之地(打一字)抽水泵(打一字)顶破天(打一字),一把刀,顺水漂,有眼睛,没眉毛。(打一动物名)像鱼不是鱼,终生住海里。远看是喷泉,近看像岛屿(打一动物名)小时像豆号,在水中玩耍。长大跳得高,是捉虫冠军(打一动物名)为你打我,为我打你。打到你皮开,打得我出血(打一动物名)似鸟又非鸟,有翅身无毛,一脸丑模样,专爱夜遨游肥腿子,尖鼻子。穿裙子,背屋子(打一动物名)身小力不小,团结又勤劳。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打一动物名),半个西瓜样,口朝上面搁。上头不怕水,下头不怕火(打一日常用品)中间是火

10、山,四边是大海。海里宝贝多,快快捞上来(打一日常用品)红娘子,上高楼,心里疼,眼泪流(打一日常用品名)猛将百余人,无事不出城。出城就放火,引火自烧身远看两个零,近看两个零。有人用了行不得,有人不用不得行(打一日常用品)有面无口,有脚无手。听人讲话,陪人吃酒带着平顶帽,身穿圆筒袄,虽然一只眼,暗中逞英豪,前面来只船,舵手在上边,来时下小雨,走后路已干(打一日常用小小东西,放在腋底。有病没病,看它肚皮(打一日常用品)一只雀,飞上桌,捏尾巴,跳下河(打日常用品)汤匙金钩吊银圈,姐妹隔座山。若要来相会,需到天色晚(打一日常用薄薄一张口,能啃硬骨头。吃肉不喝汤,吃瓜不嚼豆(打一日常用外面冷冰冰,里面热心

11、肠,一夜到天亮,肚里还不凉(打一日常用有硬有软,有长有宽。白天空闲,夜晚上班(打一日常用品)有风吹不动,它动就生风,若要不动它,待到起秋风(打一日常用,少数民族的元宵节习俗,偷菜节 流行于贵州省黄平一带苗族的偷菜节也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日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菜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所偷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偷菜不怕被发现,被偷的人家并不责怪。大家把偷来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据说谁吃得最多,谁能早得意中人,同时所养的蚕最壮,吐出的丝也最好最多。巴乌节 彝族的传统节日巴乌节在农历正月十五。“巴乌”意为“打猎归来”。见于云南鹤庆彝族支系黑活人居住区。时此节原本是欢庆狩猎归来的习俗活动,无固定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