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的危害与控制【ppt】 .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72644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粉尘的危害与控制【ppt】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粉尘的危害与控制【ppt】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粉尘的危害与控制【ppt】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粉尘的危害与控制【ppt】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粉尘的危害与控制【ppt】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粉尘的危害与控制【ppt】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粉尘的危害与控制【ppt】 .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粉尘的危害与控制,王千胜电话:13855346234QQ:1009235990,粉尘的定义,粉尘的定义: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习惯上对粉尘有许多名称:如灰尘、尘埃、烟尘、矿尘、砂尘、粉末等,这些名词没有明显的界限。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粒径小于75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第二节粉尘的主要危害,第一节 粉尘的来源、分类和特性,第三节粉尘的种类及行业分布,第四节粉尘的主要控制措施,粉尘的危害与控制,粉尘-直径很小的小颗粒,可自然环境产生,也可生产、生活中产生;生产性粉尘-特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生产性粉尘污染作业环境,影响作业人员身心健康。,粉尘的来源

2、十分广泛。(1)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或粉碎:如金属研磨、切削、钻孔、爆破、破碎、磨粉、农林产品加工等。(2)物质加热时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凝结或被氧化所形成的尘粒:如金属熔炼,焊接、浇铸等。,第一节 粉尘的来源、分类和特性,粉尘来源,(3)有机物质不完全燃烧所形成的微粒:如木材、油、煤类等燃烧时所产生的烟尘等。(4)铸件的翻砂、清砂粉状物质的混合,过筛、包装、搬运等操作过程中,以及沉积的粉尘由于振动或气流运动,使沉积的粉尘重又浮游于空气中(产生二次扬尘)也是粉尘的来源。,粉尘来源,(一)根据粉尘的性质分类 1、无机性粉尘(1)金属性粉尘,例如铝、铁、锡、铅、锰、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2)非金属

3、的矿物粉尘,例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3)人工合成无机粉尘,例如水泥、玻璃纤维、金刚砂等。,粉尘分类,2、有机性粉尘(1)植物性粉尘,如木尘、烟草、棉、麻、谷物、茶、甘蔗、丝等粉尘。(2)动物性粉尘,如畜毛、羽毛、角粉、骨质等粉尘。(3)人工有机粉尘,如有机染料、农药、人工有机纤维等。,3、混合性粉尘 在生产环境中,大多数情况下存在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组成的粉尘,称为混合性粉尘。由于混合性粉尘的组成成分不同,其特性、毒性和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有很大的差异。,(二)根据粉尘颗粒在空气中停留的状况分类1、降尘 降尘一般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大于10m,在重力作用下可以降落的颗粒状物质。2、飘尘 飘

4、尘指粒径小于10m的微小颗粒,如平常说的烟、烟气和雾在内的颗粒状物质。由于这些物质粒径很小、质量轻,故可以长时间停留在大气中,在大气中呈悬浮状态,分布极为广泛。由于飘尘的粒径大小和在空中停留时间长人关系,被人体吸入呼吸道的机会很大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降尘受重力作用可以很快降落地面,而飘尘则可在空气中保持很久。,(三)粉尘粒子在呼吸道的沉降部位分类 职业卫生工作者使用粉尘采样器采集工作场所中的粉尘,评价粉尘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潜能。1、总粉尘 我国国标定义为“可进入整个呼吸道的粉尘,简称总尘”。技术上是用总粉尘采样器按标准方法在呼吸带测得的所有粉尘。但实际上,用滤膜采样器采集的“粉尘”并不是实际的总

5、粉尘,而是可吸入粉尘。2、呼吸性粉尘(Respirable dust)呼吸性粉尘是指沉积在肺泡区的粉尘。英国医学研究会(BMRC)于1952年提出的,定义为:空气动力学直径5m粉尘颗粒沉积效率为50%大于7.07m颗粒尘沉积率为0。(为什么大于7.07m)我国采用的呼吸性粉尘的定义是BMRC的定义。,粉尘的理化特性不同,造成人体危害的性质和程度不同,发生致病作用的潜伏期等也不相同。影响粉尘损害机体的特性有以下几种。1、粉尘的化学成分 由于化学性质不同,粉尘对人体可产生炎症、纤维化、中毒、过敏和肿瘤等作用。2、粉尘分散度 分散度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分散度越高,在生产环境空气中悬浮的时间越久,被人

6、吸入的机会就越大,越易参与理化反应,对人体危害也越大。粉尘分散度还与粉尘在呼吸道中的阻留有关。3、粉尘溶解度 溶解度高的粉尘常在上呼吸道溶解吸收,而溶解度低的粉尘在上呼吸道不能溶解,往往能进入肺泡部位,在体内持续作用。,粉尘的理化性质,4、粉尘硬度 坚硬且外形尖锐的尘粒可能引起呼吸道黏膜的机械性损伤。5、粉尘的荷电性 物质在粉碎过程和流动中互相摩擦或吸附空气中离子而带电。一般来说,荷电性的颗粒在呼吸道内易被阻留。6、粉尘的爆炸性 能引起粉尘爆炸的都是可燃性粉尘,一般分为三大类:(1)金属粉尘,如铅粉、镁粉等;(2)可燃矿物粉尘,如煤粉;(3)有机物粉尘,如烟草和谷物粉尘等。粉尘爆炸有3个条件:

7、(1)是工作环境空气中粉尘达到足够的浓度;(2)有明火;(3)是充足的氧气。,粉尘通过呼吸道、眼睛、皮肤等进入人体,其中以呼吸道为主要途径。(一)粉尘在呼吸道的过程 1、被人体吸入呼吸道的粉尘,绝大部分被吸入后又被呼出。而实际上,可吸入粉尘被入呼吸道后主要通过撞击、重力沉积、弥散(又称布朗运动)、静电沉积、截留而沉降在呼吸道,只有极少部分粉尘能进入肺泡区 2、粉尘颗粒本身含有可溶解性的不同,可溶解于呼吸道或肺泡内的黏液,被人体吸收而直接产生中毒。,第二节 粉尘的主要危害,粉尘进入机体的途径,(二)呼吸系统对粉尘的防御和清除 人体对吸入的粉尘具备有效的防御和清除机制一般认为有3道防线。1.鼻腔、

8、喉、气管、支气管树的阻留作用 大量粉尘粒子随气流吸入时被阻留于呼吸道表面,气道平滑肌收缩使气道截面积缩小,并可启动咳嗽和喷嚏反应,排除粉尘。2.呼吸道上皮黏液纤毛系统的排除作用 在正常情况,阻留在呼吸道内的粉尘黏附在气道表面的黏液层上,气道壁上的纤毛则有规律地向咽喉方向摆动,摆动过程中将黏液层中的粉尘逐渐移动出,此种清除可在24h内完成。3.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进入到气体交换区域的粉尘多数黏附在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腔的表面,会被活动于肺泡腔及从肺间质进人肺泡的肺泡巨噬细胞吞噬。,(三)粉尘与皮肤、眼的接触作用 皮肤由表面的角质层和真皮组成,粉尘如果被汗液溶解或黏附在皮肤上,粉尘内含

9、有的一些化合物,如苯胺、三硝基甲苯、金属有机化合物等可通过完整皮肤吸收进入血液而引起中毒。当皮肤发生破损或某些尖锐的粉尘损伤皮肤后,粉尘也能进入,作为异物被机体巨噬细胞吞噬后诱发炎症反应;粉尘还可能阻塞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经常进行皮肤清洁有助于洗脱黏附在皮肤上的粉尘,防止粉尘的伤害作用。一些尖锐且坚硬的粉尘颗粒,如金属磨料粉尘,接触眼睛后,可通过机械作用损伤眼角膜。,所有粉尘对身体都是有害的,不同特性,特别是不同化学性质的生产性粉尘,可能引起机体的不同损害,尤其以呼吸系统损害最为主要。1.尘肺;2.中毒作用;3.致敏作用;4.致癌;5.皮肤、黏膜、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6.非特异性炎症;7.特异

10、性炎症;8.粉尘沉着症。,粉尘对健康的主要危害,(一)煤尘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业场所中有害因素接触限值(GBZ 2.1-2007)规定:煤尘总尘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4mg/m3,呼吸性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2.5mg/m3。(1)煤炭采选业;(2)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3)炼焦、煤气及煤制品业;(4)碱产品制造业;(5)无机盐制造业;(6)水泥制造业;(7)石墨及碳素制品业;(8)炼铁业;(9)重有色金属冶炼;(1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以上典型行业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煤工尘肺。,粉尘的种类及行业分布,(二)硅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硅尘是含游离二氧化硅,

11、(SiO2)的粉尘,其中纯度极高者通常称为石英,也常以石英代表游离二氧化硅。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业场所中有害因素接触限值(GBZ2.1-2007)规定,工作场所中的硅尘分为3类,浓度限值见表4-1。,典型行业(1)煤炭采选业;(2)石油天然气采选业;(3)黑色金属矿采选业;(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5)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6)工艺美术品制造业;(7)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8)碱产品制造业;(9)无机盐制造业;(10)化学肥料制造业(11)涂料及颜料制造业;(12)催化剂及各种化学助剂制造业;(13)橡胶制品业;(14)砖瓦、石灰和轻质建材制造业;(15)玻璃及玻璃制品业;(

12、16)陶瓷制品业;(17)耐火材料制品业;(18)矿物纤维及其制品业;(19)磨具磨料制造业;(20)炼铁业;(21)炼钢业;(22)铁合金冶炼业;(23)重有色金属冶炼(24)金属制品业;(25)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业;(26)机械工业;(27)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28)交通水利基本建设业。以上典型行业可能产生的职业病是硅肺。,(三)水泥尘,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业场所中有害因素接触限值(GBZ 2.1-2007)规定,水泥粉尘的总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4mg/m3,呼吸性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1.5mg/m3。(1)煤炭采选业;(2)黑色金属矿采选业;(3)有色金属矿采选业;(4)

13、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5)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6)水泥制造业;(7)水泥制品和石棉水泥制品业;(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9)建筑业。以上典型行业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水泥尘肺。,(四)焊接烟尘,焊接烟尘是在焊接作业时,由于电焊作业时产生电弧高温(20006000),使焊条芯,药皮和焊接母材发生复杂的冶金反应,熔化蒸发,逸散在空气中氧化冷凝,从而形成颗粒极细小的混合物烟尘或气溶胶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业场所中有害因素接触限值(GBZ 2.1-2007)规定,电焊烟尘总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4mg/m3。实际工作中,焊接作业的健康危害除考虑焊接烟尘外,还要注意焊接时产生的高温

14、和电弧光造成的紫外辐射,后两者可对皮肤和眼睛产生较大危害。(1)体育用品制造业;(2)机械工业;(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4)加工、制动梁加工、汽车总装、摩托车装配。以上典型行业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电焊工尘肺。,(五)石棉尘,石棉属于硅酸盐类矿物,石棉粉尘对接触人群的健康危害主要是导致石棉肺,肺癌和间皮瘤。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业场所中有害因素接触限值(GBZ 2.1-2007)规定,石棉纤维及含有10%以上石棉粉尘的总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0.8 mg/m3,石棉纤维及含量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0.8f/mL。(1)有色金属矿采选业;(2)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3)木材加工业;(

15、4)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5)涂料及颜料制造业;(6)合成纤维单(聚合)体制造业;(7)水泥制品业和石棉水泥制品业;(8)砖瓦、石灰和轻质建材制造业;(9)石棉制品业;(10)炼铁业;(11)稀有金属冶炼业;(1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以上典型行业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石棉肺。,(六)滑石尘,纯滑石为含镁硅酸盐,形状多种多样,有颗粒状、纤维状、片状及块状等。滑石粉尘石棉和(或)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低于10%的总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3mg/m3,呼吸性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1mg/m3。(1)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2)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业;(3)造纸及纸制品业;(4)石油加

16、工业;(5)其他有机化学产品制造业;(6)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7)医药工业;(8)橡胶制品业;(9)砖瓦、石灰和轻质建材制造业;(10)陶瓷制造业;(11)金属制品业;(1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以上典型行业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滑石尘肺。,(七)铸造粉尘,铸造粉尘最主要的健康危害是导致铸工尘肺,也可引起呼吸系统炎症,含金属烟尘或吸附有其他化学毒物的粉尘还会造成中毒作用。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业场所中有害因素接触限值(GBZ 2.1-2007)规定,铸工所接触粉尘的总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4 mg/m3。机械工业的铸造型砂、模型、熔炼、造型、浇铸、落砂、铸件清理、压铸铸造、熔模、铸造、铝合金、

17、铜材零部件(制品)等的铸造。以上典型行业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铸工尘肺。,(八)云母尘,云母是天然铝硅酸盐矿物,成分复杂,接触云母粉尘的主要健康危害是导致云母尘肺。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业场所中有害因素接触限值(GBZ2.1-2007)规定,云母粉尘的总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2mg/m3,呼吸性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1.5mg/m3。(1)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2)云母制品业;(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以上典型行业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云母尘肺。,(九)陶瓷尘,作业场所空气中的陶瓷粉尘多为含各种原料及成品的混合粉尘,含有石英(游离二氧化硅)和硅酸盐。陶土(膨润土)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18、低于10%)的总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6mg/m3。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陶瓷粉尘容许浓度参照硅尘的容许浓度执行。(1)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2)陶瓷制品业;(3)磨具磨料制造业;(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以上典型行业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陶工尘肺。,(十)铝尘(铝、铝合金、氧化铝粉尘),工业生产中工人接触的铝尘包括两类:一类是在冶炼铝和生产铝粉等过程中产生的金属铝粉及氧化铝粉;另一类是熔炼铝矾土矿时产生的烟气。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业场所中有害因素接触限值(GBZ 2.1-2007)规定,铝、铝合金尘的总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3 mg/m3,氧化铝总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19、为4 mg/m3(1)有色金属矿采选业;(2)轻有色金属冶炼业;(3)炸药及火工产品制造业;(4)磨具磨料制造业;(5)铁合金冶炼业;(6)金属制品业;(7)机械工业。以上典型行业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铝尘肺。,(十一)石墨尘,石墨尘肺是石墨接触工人最主要的健康危害。由于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石墨粉尘导致肺部弥漫性纤维化和肺气肿的病变。(1)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2)催化剂及各种化学助剂制造业;(3)耐火材料制品业;(4)石墨及碳素制品业;(5)钢压延加工业;(6)铁合金冶炼业;(7)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8)金属制品业;(9)机械工业;(1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

20、业。以上典型行业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石墨尘肺。,(十二)炭黑尘,炭黑粉尘最主要和最严重的健康危害是导致接触工人发生炭黑尘肺。炭黑尘肺是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炭黑粉尘引起的尘肺。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业场所中有害因素接触限值(GBZ 2.1-2007)规定,炭黑粉尘的总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4 mg/m3。(1)纸及纸制品业;(2)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3)其他基本化学原料造业:炭黑制备、造粒;(4)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5)橡胶制品业;(6)耐火材料制品业;(7)石墨及碳素制品业;(8)稀有金属冶炼业;(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以上典型行业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灰黑尘肺。,采样点选择要有代表性,必须包括粉

21、尘浓度最高、且工人接触时间最长的地方。测定点还应根据工艺流程和工人操作方法确定。采样点可选择工人经常操作和活动的场所,距地面的高度应随工人生产时的具体位置而定,为了测得作业场所的粉尘平均浓度,应在作业范围内选择若干点,工人不去活动的地方可以不设监测点。在有风流影响的作业场所,应在产尘点的下风侧或回风侧粉尘扩散较均匀地区呼吸带进行粉尘浓度测定。,第三节 作业场所粉尘的监测原则和方法,粉尘现场监测采样点的选择,一般来说,下述行业的粉尘监测点应设在以下位置:(1)在非煤矿山(包括砂石厂、石材)监测点:打眼、剥岩、凿岩、爆破等工作地点;(2)机械制造业监测点:铸造型砂、造型及落砂处、石英砂打磨抛光、机

22、械加工等处;(3)电子及通讯制造业的监测点:渡层喷砂、玻粉制取、电子玻璃配料等处;(4)金属制品业的监测点:金属喷砂、模具喷砂、搪瓷喷花及焊条喷粉等工艺流程处;(5)玻璃及其制品的监测点:玻璃备料,光学玻璃配料,玻璃喷砂,及玻纤配料等处;(6)工艺美术制造业的监测点:雕刻、打磨、抛光等处;(7)水泥制造业的监测点:生料煅烧、熟料冷却,熟料粉磨,水泥包装、均化及运输之处;(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监测点:锌锰电池制备、碳棒混合蓄电池封口,电缆电线挤胶等处。个体采样应选有代表性的工人作为采样对象。,采样时机应选择在粉尘浓度最高的季节、最高的月份、最高的时段采样。通常粉尘监测应每月测一次,如果生产

23、是连续的,粉尘浓度保持稳定,在任何一天监测均可,如果生产间断的,应选择产尘最高的工作日进行监测。,粉尘时机及监测频率,粉尘监测最好是监测整个工作班,(?)如果不可行,在整个工作班里进行分段采样,每次最好持续1 h以上,尽可能地多采几次,然后计算8 h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同时,还要监测15 min的粉尘浓度,计算粉尘的超标倍数。,采样时间,1.粉尘浓度检测,石棉粉尘的浓度用数量浓度表示,即个/m3;除石棉粉尘外,用质量浓度表示粉尘浓度,即mg/m3。粉尘浓度测定分为总粉尘浓度测定及呼吸性粉尘浓度测定两类。检测的基本方法:滤膜采样法。我国测尘用的是合成纤维滤膜,其中最常用过氯乙烯纤维滤膜(PVC)

24、,监测金属粉尘常用微孔滤膜、纤维滤膜质量稳定性好,但不耐高温,易溶于有机溶剂。粉尘采样器按计量部门规定,每年检定一次。现场粉尘监测过程如下:(1)在实验室称量滤膜,记录下滤膜质量并做好编号。,粉尘监测项目,(2)采样器设于选择好的采样点。使滤膜受尘面迎向含尘气流。如果迎向含尘气流无法避免飞溅的泥浆、砂粒对样品污染时,受尘面可侧向。(3)使用40 mm滤膜时,采样流量为1540L/min;用75mm滤膜时,采样流量可适当增加,但不得超过80 L/min。(4)根据采祥点的粉尘浓度估计值和滤膜上所需的增量确定采样持续时间,一般采样不少于10 min。当粉尘浓度高于10mg/m3时,采气量不少于0.

25、2m3;粉尘浓度低于2mg/m3时,采气为0.51m3。记录滤膜编号、采样时间、气体流量和采样点生产工作情况。(5)采样结束后,用镊子将滤膜从滤膜夹上取下,受尘面向内折叠几次,用衬纸包好,放于样品盒中,带回实验室。(6)己采样滤膜一般情况下不需处理即可称重。也可以准备一个空白滤膜作为对照,以比较采样前后滤膜本身的质量变化。(7)滤膜采样前后的增加值与采样泵抽取的含尘空气量之比为粉尘浓度。如用直读测尘仪测尘,需以滤膜采样法为基准。可以用滤膜采样法测定值进行其他仪器的标定,其误差不应大于滤膜采样法的测尘误差,2.粉尘分散度测定,随着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检测,分散度的检测将逐渐失去其重要性。国家标准中规

26、定,分散度的测定方法分为滤模溶解涂片法或自然沉降收集样品。在显微镜下用目镜测微尺计数不同粒径粒子的数量及其所占的百分比。,3.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测定,由于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是粉尘的重要化学性质,和粉尘的危害作用直接相关,同时不同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标准不同,因此,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测定是重要的分析检测的指标。焦磷酸法分析操作复杂,且费时费力,所需粉尘的量要在100mg以上。红外光谱法比较简单,几毫克的粉尘样品就可,但粉尘的粒度大小对其分析结果影响很大。,结果要考虑总粉尘是否达标,呼吸性粉尘是否达标,超标倍数是否符合规定。粉尘检测结果是职业健康的重要档案资料,要把检测结果记录在职业健康档案内。,

27、结果分析,目前,粉尘对人造成的危害,特别是尘肺病尚无根治性治疗办法,因此预防粉尘危害,加强对粉尘作业的劳动防护管理十分重要。粉尘作业的劳动防护管理应采取三级防治原则。一级防治即杜绝或减少粉尘对人体危害作用的机会,这是预防的根本。二级预防也称次级预防,即在疾病尚能治疗时早期发现病人,早发现、早治疗、早脱离接尘作业。三级预防是病后期的预防,例如防止疾病复发和伤残,促进身心健康和疾病的康复,最大限度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延长患者生命。,第三节 作业场所粉尘的监测原则和方法,粉尘危害的三级防治原则,我们的综合防尘和降尘措施可以概括为“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方针,具体地说:革,即工艺改革和技

28、术革新,这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水,即湿式作业,可防止粉尘飞扬,降低环境粉尘浓度;风,加强通风及抽风措施;密,将发尘源密闭;护,即个人防护,是防、降尘措施的补充,特别在技术措施未能达到的地方必不可少;管,经常性地维修和管理工作;查,定期检查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和接触者的定期体格检查;教,加强宣传教育。,综合防降尘的“八字方针”,(一)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是消除粉尘危害的主要途径之一,控制粉尘危害的主要技术措施,湿式作业是利用水来降尘,目前湿式作业主要采用的方法为湿式凿岩和喷雾洒水。1、湿式打眼或凿岩 打眼以及凿岩时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送入炮眼底,冲洗凿岩所产生

29、的粉尘。根据给水方法的不同,又分为中心给水和旁侧给水两种。,(二)湿式作业,2.喷雾洒水 利用喷洒小的雾状水粒与悬浮在空气中的尘粒相遇,使之湿润而下落。用作喷雾洒水的喷雾装置主要有4种:(1)水压喷雾装置。利用水压(不小于253.3 kPa)旋转冲击水柱使水成雾状。(2)爆炸启动洒水装置。利用爆破时的冲击波作动力,代替人工打开喷雾开关,喷水降尘。(3)风水喷雾装置。以压缩空气作为动力,喷吹的压力使水成为雾状。(4)水幕。在距爆破工作面约20 m的地方,用45个机械作用的喷雾装置喷水,形成一道水幕屏障,将爆破时产生的粉尘尽可能净化。(5)在煤矿还有煤层注水等。工厂的湿式作业主要有喷雾洒水,控制原

30、料、物料、成品或半成品等产生粉尘,湿式法除去模具等内粉尘代替压缩空气清洁粉尘,在车间或道路上洒水防止二次扬尘等。总之,如对产品质量和产量无显著影响,都应尽可能采用湿式作业,这是一种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三)通风除尘和抽风除尘,除尘和降尘的方法很多,既可使用除尘器,通风和负压吸尘等经济而简单的实用方法,降低作业场地的粉尘浓度。还可采用密闭与吸尘相结合的办法,凡是能产生粉尘的破碎、碾压、过筛、拌料、包装等工序,都应该安装密闭吸尘装置,把局部产生的粉尘,直接抽吸到降尘室后,经净化处理,然后再排到大气中去。有的工艺不能将发尘源全部密闭,可采用吸风罩抽气排尘。除尘器种类繁多,根据除尘器除尘的主要机制,可

31、将其分为机械式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等。根据除尘过程中是否使用水或其他液体,可分为湿式除尘器和干式除尘器。近年来,为了提高除尘率,还出现了综合几种除尘机制的新型除尘器,如声凝集器、热凝集器、高梯度磁分离器等。,个体防护是对技术防尘措施的必要补救,在作业现场,防、降尘措施难以使粉尘浓度降至国家卫生标准所要求的水平时,如井下开采的盲端,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工人防尘防护用品包括:防尘口罩、送风口罩、防尘眼镜、防尘安全帽、防尘服、防尘鞋等。,个体防护措施,对粉尘发生源治理及个人防护,粉尘的防护对策应对工艺、工艺设备、物料、操作条件及方式、职业健康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等技术措施

32、进行优化、组合,采取综合治理。,消除或减弱粉尘发生源:在工艺和物料方面选用不产生粉尘的工艺,选用无危害或少危害的物料,是消除或减弱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即通过工艺和物料选用消除粉尘发生源。例如用树脂砂替代铸造型砂,用湿法生产工艺代替干法生产工艺,如水磨代替干磨、水力清理、电液压清理代替机械清理、使用水雾电弧焊刨等,限制、抑制粉尘和粉尘扩散:采取密闭管道输送、密闭设备加工,或在不妨碍操作条件下,也可采取半封闭、屏蔽、隔离设施,防止粉尘外逸或将粉尘限制 在局部范围内减少扩散:降低物料落差,减少扬尘;对亲水性、弱粘性物料和粉尘应尽量采取增湿、喷雾、喷蒸汽等措施,减少在运输、碾碎、筛分、混合和清理过程中

33、粉尘扩散。,通风排尘:通风排尘依据作业场所及环境状况分全面机械通风和局部机械通风。通风换气是把清洁新鲜空气不断地送人工作场所,将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进行稀释,并将污染的空气排出室外,使作业场所的有害粉尘稀释到相应的最高容许浓度。注意:在通风排气过程中,含有有害物质的气流不应通过作业人员的呼吸带。,增设吸尘净化设备:依据粉尘的性质、浓度、分散度和发生量、采用相适应的除尘、净化设备消除和净化空气中的粉尘,并防止二次扬尘。,1.职业健康检查内容(1)症状询问:重点询问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史、吸烟史及咳嗽、咳痰、喘息、胸痛、呼吸困难、气短等症状。,接触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内容及周期,(2)体格检查:内科常规检查,重点是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清ALT、心电图、后前位X射线高千伏胸片、肺功能。2.职业健康检查周期根据接触粉尘种类、浓度的不同,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07)规定执行(表4-2、表4-3)。,表4-2 接尘人员健康监护周期,表4-3 接尘人员医学随访,二0一四年五月二十八日,感谢您的学习和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