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研究院IMS部署策略探讨.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73018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5.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移动研究院IMS部署策略探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国移动研究院IMS部署策略探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国移动研究院IMS部署策略探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国移动研究院IMS部署策略探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国移动研究院IMS部署策略探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移动研究院IMS部署策略探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研究院IMS部署策略探讨.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MS部署策略探讨,2008.11中国移动研究院,提纲,核心网演进阶段IMS网络技术分析IMS部署策略探讨,核心网发展趋势,控制面、用户面、业务面分离R4软交换实现了控制与承载分离IMS网络实现了控制、承载、业务的分离One Tunnel、SAE实现了控制面与用户面分离,CS域与IMS长期共存CS域提供话音业务,IMS域提供多媒体会话类业务初期CS域与IMS域长期共存,话音和消息业务互通CS逐步演进为 mAGCF接入IMS,由 IMS提供统一的会话控制,统一用户数据管理:HLR和HSS融合,IMS/CS/PS实现统一用户数据管理,PS域与IMS业务分担多媒体会话类业务基于IMS提供非会话类数据

2、业务直接基于PS域提供,控制精细化 基于业务数据流进行QoS控制和计费控制,IP化电路域核心网的IP化信令网承载的IP化信令本身的IP化A/Gb/Iu口IP化,融合多种接入的统一核心网对于多种接入方式:基于IMS实现统一的会话控制、业务控制、计费和QoS控制基于SAE实现统一的接入控制和移动性管理,核心网演进阶段,阶段一:引入IMS,阶段二:CS和IMS共存,阶段三:统一融合的核心网,阶段一:引入IMS,提升核心网络能力,PLMN/PSTN,MGW,HLR,SCP,GMSS,CSCF,HSS,SIP AS,AGCF,接入,GGSN,SGSN,MGCF,MSS,互通,核心网,IMS域,分组域,电

3、路域,独立组网,业务互通:CS为移动用户提供语音类业务。IMS为固定接入用户提供多媒体业务,为移动用户提供非实时和准实时业务。IMS与CS保持语音、消息等业务的互通,IMS与CS域的关系,PS域为IMS域提供接入:会话类数据业务通过IMS提供,非会话类数据业务(如Web浏览、下载等)仍基于PS域直接提供,IMS与PS域的关系,阶段二:IMS与CS网络长期共存,PLMN/PSTN,MGW,SCP,GMSS,CSCF,HSS/HLR,SIP AS,AGCF,接入,MGCF,mAGCF,互通,接入,IM-SSF,MSS,电路域,分组域,IMS域,核心网,GGSN,SGSN,MME,SAE GW,IM

4、S和CS长期共存。IMS开始为移动用户提供VoIP业务,分担部分CS话务,IMS与CS域的关系,PS域仍为IMS域提供IP承载,业务分担PS域核心网向SAE架构演进,IMS与PS域的关系,阶段三:统一融合的核心网,MGW,HLR,mAGCF,电路域,核心网目标架构,CSCF,HSS/HLR,MGCF,IMS域,AS,接入,接入,IMS成为统一融合的核心网,CS和PS成为IMS的接入网随着HSPA和LTE技术的成熟,IMS能够基于PS域为移动用户提供包含话音的各种多媒体业务。IMS网络实现移动和固定的统一控制CS域的软交换机升级支持ICS,CS域退化为IMS的一个接入网络。基本话音业务仍可基于C

5、S域提供,但会逐渐向PS域迁移,CS域逐步萎缩PS域演进到SAE架构,PS域为IMS域提供接入,PS和IMS网络业务分担HLR和HSS逐步融合,IMS、CS和PS实现统一的用户数据管理,MME,分组域,S-GW,PDN GW,提纲,核心网演进阶段IMS网络技术分析IMS部署策略探讨,IMS在软交换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业务与控制的分离,IMS是运营商在互联网时代的“控制”平台,?,IMS提供多接入的统一控制,提升网络多媒体业务控制能力,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提供了基于IP承载的、以SIP为核心控制协议的、与接入无关的IP多媒体业务控制能力支持多种固定及移动接入方式

6、:移动接入:GSMWCDMACDMATD-SCDMA的PS域,以及WiMAX等接入固定接入:LAN、WLAN、XDAL等接入支持IP多媒体业务:如语音和视频会话、多媒体会议、消息、状态呈现、视频共享、动态地址簿、IPTV、Web与IMS融合业务等,IMS技术特点,模块化系统架构,业务与控制完全分离,有利于灵活、快速的提供各种业务应用,实现开放的业务提供模式,从终端到网络实体、从控制面到用户面,全部基于IP,支持多种固定/移动接入方式的融合,支持无缝的移动性和业务连续性,多种安全接入机制共存,并逐渐向Fully IMS机制过渡部署安全域间信令保护机制部署网络拓扑隐藏机制,端到端IP化,接入无关性

7、,全面的安全机制,业务提供能力,统一策略控制,IMS,归属网络控制,呼叫控制和业务控制都由归属网络完成,保证业务提供的一致性,易于实现私有业务扩展,IMS,IMS标准化进展情况,3GPP标准的R7版本已经完成,同时R8版本的制定工作也接近尾声TISPAN标准的R1已经完成,后续工作均转移至3GPP为保证标准的一致性,经过各标准化组织之间的协调,在3GPP中统一开展Common IMS相关的标准化工作,国际方面,CCSA的IMS系列行业标准已基本冻结,如统一IMS的需求(第一阶段)、统一IMS的功能体系架构(第一阶段)、统一IMS组网安全要求等,国内方面,IMS最早由3GPP提出,为在移动通信网

8、络上提供多媒体业务,后被业界广泛认同,逐渐扩展为适用于固定宽带、cable等多种接入方式的统一核心控制网络,IMS已被业界认同为实现固定移动融合(全业务)的网络解决方案,多种鉴权方式(Early IMS,IMS AKA和HTTP Digest)尚未实现统一,各个主要的标准组织都拥有自己的QoS标准,但都没有完全成熟,如3GPP的PCC、TISPAN的RACS、ITU的RACF,存在细节问题,安全,QoS,业务的共享和冲突,相关标准正在研究中,系统运行效率,尚有待大规模商用验证,互连互通,厂家遵循不同标准、实现细节不同,导致互联互通存在问题,终端和IP地址,IMS要求终端永远在线,这对终端电池和

9、IP地址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MS已被业界认同为实现固定移动融合(全业务)的网络解决方案,但尚有少量细节问题需要完善,提纲,核心网演进阶段IMS网络技术分析IMS部署策略探讨,CM-IMS是中国移动实现“宽带IP信息”的重要技术解决方案,CM-IMS是中国移动在国际标准组织3GPP定义的IMS标准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的下一代网络架构,是中国移动实现“宽带IP信息”战略的重要技术解决方案,IMS业务能力分析,维度一:IMS基本业务能力语音、视频、IP Centrex消息PoC彩铃、彩像多媒体会议维度二:IMS网络与其他网络的融合业务能力(多接入方式、多种媒体通信能力的融合)固定移动融合类业务能

10、力:融合VPMN业务融合一号通Web与IMS的融合业务能力:点击拨号CS与IMS的协同业务能力:VideoImage Sharing维度三:IMS业务能力与企业行业应用的结合(ICT)点击拨号业务能力与企业OA的结合IMS业务能力与企业应用结合,维度一,维度二,维度三,多媒体会议,PoC,VOIP,视频,消息,通讯录,彩铃,固定移动融合业务能力,Web与IMS融合业务能力,CS与IMS协同业务能力,IMS业务能力与企业应用的结合,I-CSCF/S-CSCF/BGCF,MRFC/MRFP,SBC,大区中心,SBC,省中心,企业网,AS,SBC,小规模组网,PSTN,中规模组网,P-CSCF,P-

11、CSCF,I-CSCF/S-CSCF/BGCF,MRFC/MRFP,大规模组网,IMS组网方式,IMS业务平台组网,在IMS网络中,业务能力平台的部署原则上应不受IMS核心网设置的影响,根据业务需求,IMS核心网可以接入到多个业务平台根据所提供业务覆盖范围的不同,业务平台可以分管理域进行设置,如建设全国级业务能力平台(面向全国IMS用户提供相关业务能力)和省级业务能力平台(面向省内IMS用户提供相关业务能力),全国级业务能力平台部署,省级业务能力平台部署,共号码策略IMS用户与2G/3G用户共号码,2G/3G用户,IMS用户,2G/3G网络,IMS网络,共号码用户,基于策略的选网,让用户在IM

12、S网络和2G/3G网络共用同一个电话号码,并基于一定策略选择其中一个网络来使用业务,共号码的意义增强用户粘性提高用户体验优化网络调度节省号码资源,同时支持E164,SIP URI,支持2G/3G共号码,IMS终端策略,固定接入终端,移动接入终端,SIP电话,IMS PC客户端,手持终端+IMS手机客户端,数据卡+IMS PC客户端,PoTS电话,面向全业务个人、家庭、集团用户,硬终端和软终端相结合,满足用户全方位需求。,R4软交换未来演进分析,CS网络设备容量需求不断增加,本阶段建议对部分软交换和MGW升级支持MGCF和IM-MGW,实现IMS与CS互通。IMS对固定用户和移动PS接入用户提供多媒体业务控制,第一阶段,R4软交换与IMS保持互通,CS网络设备具有一定富余容量,时间,话务量,LTE成熟,CS话务,IMS话务,R4软交换向IMS演进的可能路线,小结,互操作性(IOT)可能是影响IMS大规模部署的关键因素,IMS产业链需要关注IMS的细节问题,需要加强合作终端经常成为制约新技术发展的瓶颈,需要加快推动IMS终端产业链的成熟IMS与互联网竞争的关键点在于业务的开放性,因此需要推动IMS业务产品的成熟。,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