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堡出血热.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74500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尔堡出血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马尔堡出血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马尔堡出血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马尔堡出血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马尔堡出血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尔堡出血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尔堡出血热.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感染控制科,马尔堡出血热,马尔堡病毒,地球十大病毒排行:埃博拉病毒 马尔堡病毒(MBV)艾滋病病毒 狂犬病病毒 天花病病毒 黑死病病毒 非典病毒 肝炎病毒 甲型H1N1 禽流感,马尔堡出血热是由来自引起埃博拉出血热同一科的一种病毒引起的严重高致命性疾病。目前尚无疫苗和有效治疗方法。,嫁,MBV,背景资料,临床表现,病理特点,传染源和宿主,实验室检测,防治措施,传播途径,发病机制,背景资料,人类首次发现马尔堡热是在1967年8月德国马尔堡,病症亦因此而以该地命名。马尔堡的一所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突然发生高烧、腹泻、呕吐、大出血、休克和循环系统衰竭。当地的病毒学家快速调查原因,发现这种症状同样出现在法

2、兰克福和贝尔格莱德。31人染病,25人是直接感染,当中七人死亡。直接染病的人多是因为接触当地实验室内染有马尔堡病的猴子而致病。3个月后,德国专家终于找到这种极度危险的新病毒,它的形状如蛇行棒状,这就是马尔堡病毒。,-,背景资料,从那时到现在,这种病毒共爆发过6次最严重的一次是1998年到2000年间在刚果爆发的马尔堡病毒,当时共有149人受到染,死亡123人。大多数受感染者都是金矿的矿工。由于病毒来自于非洲绿猴并主要在非洲流行,因此马尔堡出血热又被称为青猴病和非洲出血热。,-,嫁,MBV,背景资料,临床表现,病理特点,传染源和宿主,实验室检测,防治措施,传播途径,发病机制,宿主?,蝙蝠,非洲的

3、野生灵长类动物,部分鼠类,人类,受病毒感染的动物是重要传染源。人类在偶然情况下被感染后可成为重要感染源。马尔堡病毒的传染性极强,症状越重的患者传染性越强,潜伏期患者的传染性弱。,嫁,MBV,背景资料,临床表现,病理特点,传染源和宿主,实验室检测,防治措施,传播途径,发病机制,传播途径,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性传播,注射传播,接触传播,主要 经密切接触传播,即接触病死动物和病人的尸体,以及感染动物和病人 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等,经粘膜和破损的皮肤传播。在非洲疫区,因葬礼时接触病人尸体,曾多次引起爆发,通过密切接触也可以造成医院感染和实验室感染。,有报道,病人在临床康复3月内,仍可在精液中

4、检出马尔堡病毒,因此,存在性传播的可能性。,性传播,气溶胶传播,通过含本病毒的气溶胶感染实验动物也有报道。,注射途径,通过使用被污染的注射器等可造成医源性传播。,嫁,MBV,背景资料,临床表现,病理特点,传染源和宿主,实验室检测,防治措施,传播途径,发病机制,发病机制,马尔堡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侵犯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尔后被带至区域淋巴结,在淋巴系统内播散,并通过血行感染肝、脾和其他组织。本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1.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导致细胞的直接损伤:病毒和细胞表面的凝集素结合,通过病毒蛋白的毒性作用导致细胞坏死。,2.病毒和机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导致细胞的间接损伤。,.病毒由入侵

5、部位扩散至各系统,从而抑制机体固有免疫应答,.由于病毒感染,树突状细胞对T细胞的活化受到部分抑制,从而影响体液免疫反应,.在整个感染过程中产生大量淋巴细胞凋亡,导致免疫抑制,.受感染的巨噬细胞产生各种介质,并通过各种途径导致严重病变,嫁,MBV,背景资料,临床表现,病理特点,传染源和宿主,实验室检测,防治措施,传播途径,发病机制,马尔堡出血热,马尔堡病毒感染后,可引起临床表现以以急性发热伴有严重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被称为马尔堡出血热。,马尔堡出血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9天,病人突然发热、畏寒、头痛、全身疲乏、大量出汗、肌肉酸痛、咽痛、咳嗽、胸痛,最初的症状很像流感。随后病人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

6、、腹痛、全身皮疹,最后出现口鼻出血、尿血、阴道出血和消化道出血,严重者可发生休克,有大约1/4的患者死亡。,嫁,MBV,背景资料,临床表现,病理特点,传染源和宿主,实验室检测,防治措施,传播途径,发病机制,除横纹肌、肺和骨骼之外,几乎所有器官都可受损。其中肝、肾、淋巴组织的损害最为严重,脑心脾次之。,病理特点,实验室检测,(一)血常规及生化检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周围血象中可见幼稚淋巴细胞,血小板明显减少,于6-12天降至最低值,血沉加快,血清转氨酶升高。发病早期即可检测到蛋白尿。,马尔堡病毒,(二)血清学检测,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ELISA等检测抗马尔堡病毒lgM和lgG

7、抗体。一般lgM抗体在发病后第7天出现,持续2-3个月,单份血清lgM抗体阳性即可诊断。检测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lgG抗体,滴度增高4倍以上者也可诊断。,马尔堡病毒,(三)病原学检测,马尔堡病毒高度危险,与活病毒相关实验必须在BSL-4实验室进行。1.病毒抗原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马尔堡病毒抗原,可用于早期诊断。取皮肤组织活检,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马尔堡病毒抗原,马尔堡病毒,2.病毒核酸检测:逆转录PCR检测血清中病毒RNA,可用于早期诊断。3.病毒分离培养:接种病人的血液、尿液或咽分泌物等于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和鉴定。,马尔堡病毒,病毒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

8、,长约19kb,编码7种病毒蛋白,包括N蛋白(nucleoprotein,NP)、病毒蛋白35(VP35)、病毒蛋白30(VP30)、病毒蛋白24(VP24)、糖蛋白4(gp4)、RNA依赖的RNA聚合酶主要成分糖蛋白7(gp7)和次要成分病毒蛋白40(VP40)。,分子生物学特性:,诊断依据:,1.流行学病史(近期有疫区逗留史,与感染源接触史)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嫁,MBV,背景资料,临床表现,病理特点,传染源和宿主,实验室检测,防治措施,传播途径,发病机制,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56 30分钟不能完全灭活,但60 1小时感染性丧失。在室温及4存放35天其感染性基本不变,-70可以长

9、期保存。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射线、脂溶剂、-丙内酯、次氯酸、酚类等均可灭活。,控制传染源是预防和控制马尔堡出血热最重要的措施!,(一)预防性措施,1.加强输入型马尔堡出血热的监控 对有明确暴露史的应实施21天的医学观察,进行留验处理,每日监测体温。加强对入境动物的检疫工作。2.对疫区旅游者和医务工作人员开展健康宣教3.密切关注马尔堡出血热的流行状态,(二)疫情控制措施,一旦发现马尔堡出血热后要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病例和接触者管理 对疑似病例及其接触者应就地实行留验医学观察,确诊病例必须在传染病专业医院进行严格隔离治疗,隔离区内采取呼吸防护措施。男性病人必须禁止性生活至少3个月,直到精子

10、检查无病毒为止。,2防止医院内感染(1)加强个人防护 凡是接触、护理染疫动物和病例以及进行疫点处理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全套防护服和防病毒面罩进行操作。(2)对病人的排泄物及污染物品均严格彻底消毒 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血和病人接触过的所有物品以及血液检查用的试验器械、可疑污染场所,都要选择敏感消毒剂进行喷洒、喷雾或熏蒸消毒处理。常用消毒剂有0.5的次氯酸钠溶液、过氧乙酸、福尔马林或加去污剂的石碳酸等,其他方法有高压消毒、焚化或煮沸,还可用紫外线可作空气消毒。病人死亡后,应尽量减少尸体的搬运和转运,尸体应用密封防漏物品包裹,及时焚烧或就近掩埋。必须转移处理时,也应在密封容器中进行。需作尸体解剖时,

11、应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病人使用过的衣物应进行蒸气消毒或焚化。,3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 所有涉及马尔堡病毒活病毒的操作必须在BSL-4级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室检验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如果没有生物安全三级以上的试验条件,则尽可能减少检验次数,操作时做好个人防护。,4.流行病学调查 该病的潜伏期可短达三天,因此必须迅速开展接触者追踪调查。凡在患者传染期内可能密切接触的所有人员都应进行隔离观察:每天测量两次体温,直至最后一次接触3周后,一旦体温高于38.3,则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所有与患者接触的动物都应进行登记、追踪、隔离、观察。,5.开展公众宣传教育,正确预防,减少恐慌 积极、广泛地宣传马尔堡出血热的防治知识,避免疫情发生后引起不必要的社会恐慌。使公众正确对待事件的发生,及时、有效地采取预防手段。,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