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干预与哀伤辅导.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76367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6.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机干预与哀伤辅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危机干预与哀伤辅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危机干预与哀伤辅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危机干预与哀伤辅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危机干预与哀伤辅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机干预与哀伤辅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机干预与哀伤辅导.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危机干预 与 哀伤辅导,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系陈洁,恐怖事件和自然灾害给人们留下的是什么样的伤害?,2,2023/3/7,9.11后的美国人,大约1/5的美国人感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重的抑郁和焦虑大约8百万美国人报告自己因为911事件而感到抑郁或焦虑8个月后,纽约的很多学龄儿童做恶梦7的美国人说他们曾因为911事件去找过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同样多的人因为恐怖袭击而服用处方药物,这比袭击事件发生前要高得多只有1/5的人去看过精神卫生专业人员,3,2023/3/7,学生自杀,校园暴力,社会危机事件不断,4,突发事件,2023/3/7,什么是危机?,危机指的某种突发事件破坏了个体的生活稳态,造成失衡,

2、而个体原有能力不足以应付突发事件,个体感到痛苦或困惑的短暂时期判断标准1、存在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事件2、引起急性情绪扰乱或认知、躯体和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但由均不符合任何精神疾病的诊断3、当事人或患者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手段暂时不能应付或应付无效,5,2023/3/7,危机的特征及发展阶段,危机的特征突然发生,不可预见;从某种程度来说,危机是正常状态,不可避免的危机属于个人体验,对某人是危机,对他人则未必是危机在短时间内一定有解决的方式采取适当的方式应对将转危机为“转机”,使得个人得到发展,反之,则可能产生退缩或更严重后果危机的发展阶段1、冲击期:危机不久当时(不超过4-6周),震惊、恐慌、不知所措

3、2、防御期:否认危机的影响,极力想在短时间恢复平衡,控制事态3、解决期:积极采取各种方法接受现实,寻求资源设法解决问题。焦虑减轻,自信增加,社会功能恢复4、成长期:能力得到发展,获得应对危机的技巧,6,2023/3/7,适应理论:应激-脆弱性模式,危机事件是一个重大应激源应对方式不足以调节生理、心理、认知方面的健康水平受损导致一系列症状出现,7,生理反应,心理性痛苦,认知偏差,2023/3/7,焦虑,(心理反应),生活事件,后果,(行为反应),愤怒,恐惧,悲伤,绝望,攻击,自杀,回避,失助,退化,心理危机的系统模型,8,2023/3/7,应激反应,生理反应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胃部不适、恶心、腹泻出

4、汗或寒战肌肉抽搐、肌肉酸痛头痛耳朵发闷、“听觉丧失”疲乏月经周期紊乱性欲改变皮疹、过敏、烧灼感,认知反应记忆问题定向问题注意力不集中思考与理解困难不能不想灾害事件计算、决策困难,9,2023/3/7,心理危机的四种结局,一、平安度过危机,掌握危机处理方略 二、度过危机心留创伤,降低社会适应力三、危机不能度过,成为PTSD患者四、难以承受刺激,自伤自毁,10,2023/3/7,危机后发展情况调查,30%完全恢复40%轻微症状20%持续存在中度症状10%不愈/恶化早期以闯入为主,其后回避突出达到缓解的时间中位数为至少3年1/3 病人的PTSD病程超过10年,11,2023/3/7,什么是危机干预?

5、,危机干预就是从心理上解决迫在眉睫的危机,使症状得到立刻缓解和持久的消失,使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获得新的应付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心理危机干预是指运用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或人群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的心理指导、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以帮助平衡其已严重失衡的心理状态,调节其冲突性的行为,降低、减轻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对人和社会的危害,12,2023/3/7,危机干预的目标和工作模式,最低目标是在心理上帮助病人解决危机,使其功能水平至少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最高目标是提高病人的心理平衡能力,使其高于危机前的平衡状态”(Aguilera

6、和Messick)危机干预的工作模式:贝尔今:平衡模式:重新获得平衡 认知模式:重新获得对生活的控制 心理社会转变模式:结合所有的资 源(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选择 合适的方式解决问题*折衷模式:系统的、整合的,13,2023/3/7,焦虑,(心理反应),生活事件,后果,(行为反应),愤怒,恐惧,悲伤,绝望,攻击,自杀,回避,失助,退化,心理危机的系统模型,14,2023/3/7,危机干预的六步模式,危机评估确保安全提供支持替代措施制订计划有效承诺,15,2023/3/7,1、临床表现的评估 情绪方面:如紧张、焦虑、恐惧、悲伤等 认知方面:过度注意悲伤,记忆力、识别能力下降等 行为方面:社会功能

7、下降,退缩、悲观失望等 躯体方面:食欲不振、心悸、头痛、失眠等2、可变通的应付机制、支持系统和其他资源的评估,16,危机评估,2023/3/7,3、危机水平的评估 一:评定求助者是否存在生命危险 二:评定危机者是否已丧失了原有的社会角色能力4、危机评估的注意事项 危机评估与危机干预是紧密相关的 危机评估要求尽快完成 评估的关键是明确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不是作人格分析 强调“此时此地”建立在双方良好关系基础上,双方相互尊重和理解 考虑到有关的生活方式、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危机评估,17,2023/3/7,第一层次:压力表现 第二层次:生活事件 认知评价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第三层次:人格,压力系统评

8、估层次与方法,压力反应,认知评价,应对方式,(躯体反应),(心理反应),人 格,生活事件,社会支持,(行为反应),18,2023/3/7,心理教育 心理指导 心理治疗 对症处理,压力系统论指导下的干预层次,心身反应,认知评价,应对方式,(躯体反应),(心理反应),人 格,生活事件,社会支持,(行为反应),19,2023/3/7,危机中的沟通技巧,聆听:积极、坦诚,让当事人说出问题接纳:无条件关注、不批评不评价同理心:理解当事人的感受与决定鼓励当事人挑战自己:尝试寻找替代信息分享:提供信息及潜在选择选择与承诺:承诺与拒绝的平衡帮助当事人实现局部目标:看到希望资源动员:团队的力量激励:当事人与咨询

9、师总结危机顺利解决,20,2023/3/7,沟通中的难点,开放性提问不猜测焦点化问题有礼貌地拒绝选择替代方法谈论自杀问题,21,2023/3/7,青少年自杀问题概况,全球性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年轻人的主要死亡原因近年来青少年自杀有明显上升趋势全球范围内514岁人群的年自杀率:女性0.5/10万,男性0.9/10万1524岁人群的年自杀率:女性12.0/10万,男性14.2/10万(Pelkonen M,2003),22,2023/3/7,国内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发生率,23,2023/3/7,不同年级青少年的自杀意念情况(百分比),24,2023/3/7,青少年自杀方式,25,2023/3/7,青

10、少年自杀原因分析,自身因素意志力薄弱情绪抑郁消极的自我意识肤浅的生命观环境因素过高期望、压力过大、缺少家庭温暖、人际关系紧张,26,2023/3/7,青少年自杀预防策略,提高心理承受力加强热爱生命的教育优化社会环境,减少社会应激事件对青少年自杀预警对青少年高危群体的重点预防低调报道青少年自杀事件,27,2023/3/7,自杀类危机干预,当事人有自杀意念的预兆自杀危险的评估自杀干预六步模式4P模式Pain:痛苦程度Plan:计划Previous history:既往史Pluses:特殊情况,28,2023/3/7,自杀危险度评估,4W提问WhenWhereWhatHow有无自杀计划?有无特殊准备

11、?是否谈论过自杀计划?谈论计划时的表情、语调和语气既往是否有过自杀意图?是否已经开始最后的准备?,29,2023/3/7,想一想,危机干预过程中什么时候要进行哀伤辅导?为什么要进行哀伤辅导?哪些人需要哀伤辅导?哀伤辅导的目标是什么?,30,2023/3/7,哀伤(grief),哀伤指一个人遭遇失落或被夺去心爱的人或物时所产生的一种悲哀、愤怒和罪恶感的感觉更正确地说,丧失导致伤恸,但丧失具有个体差异性,不是每一个人都会表现出悲伤,2023/3/7,31,丧失及其类型,人所经历的各种丧失概括为既简单又全面的三类成长性丧失源于生命规律和人在生活中作出的选择取舍创伤性丧失源于生命中一些不可预测性和突发

12、性的事件预期性丧失源于人的预期,并没有真正发生,也不一定真正出现,2023/3/7,32,丧失及其类型,不同类型的丧失通常都意味着:失去亲近的人,可能是死亡或者是离开身体的损害、财产的损失、社会联结的破坏失去未来的各种可能性等亲近的人死亡,可以说最重要的丧失 三种类型的丧失可能会联系在一起大规模灾害带来的丧失是全方位的,2023/3/7,33,什么时候开始哀伤辅导?,大多在葬礼后一周开始第一天是太快而不适宜的并没有任何规定,什么地点进行哀伤辅导?,正式的工作场合并非必要,不一定在办公室里举行非正式场合,如花园等,家庭是最佳情景场合,谁需要接受哀伤辅导?,一,遭遇失丧的个人二,自觉有需要的个案三

13、,预防模式:针对高危人群在危机期间,生者很缺乏支持性社会网络社会支持并非不足,但死亡情境极端创痛与死者有极端冲突的婚姻关系,极创伤的死亡情境,以及未被满足的需要生活中同时出现其他生活危机,哀伤辅导的意义,精神科门诊处的统计数据:10-15%的门诊病人认为自己有未解决的哀伤大多数丧亲者在头一年内都有忧郁症状,许多人其头痛、心悸、颤抖及各种胃肠疾病的症状会加重有的丧偶者会复制疾病男性丧偶者死亡率显著比婚姻中男性高,哀伤辅导的目标,确认和理解丧失的真实性 表达、调整和控制悲伤 应对由于丧失所带来的环境和社会性改变转移与丧失客体的心理连接修复内部和社会环境中的自我,2023/3/7,37,哀伤辅导的基

14、本原理,依附理论(英国精神医生 约翰鲍比)人在早期生命发展中需要安全与保障,于是便对少数特定的个人发展出依附关系,并延续一生由于依附行为是为了维持情感联结,因此任何危及这种联结的情境对会产生特定的反应。丧失的潜在危机愈大,反应就俞强烈,变化也就愈多,哀伤的时间模式,死亡,回避阶段,葬礼,面对阶段,混乱,经历痛苦,重组,恢复,可能需要其他的支持恢复至正常通常是很快的,2023/3/7,39,哀伤辅导的过程(Worden的四个哀伤过程),哀伤辅导的任务,帮助当事人界定并表达情感帮助当事人在失去逝者的情况下活下去将感情从逝者身上转移(爱、安全)允许时间去哀伤阐明正常的哀伤行为持续的支持检查防卫和适应

15、方式界定病态行为并转介,哀伤辅导结果评估,主观经验行为改变症状减轻,正常的悲伤反应,林德门的急性悲伤症状报告指出,正常的悲伤现象包括某种型式的身心症状或生理不适;逝者影像云扰脑海不去;对逝者或者死亡发生当时情境感到愧疚;敌意反应;失去遭遇失落前的生活功能;发展出逝者曾有的行为特质,不正常的哀伤反应(1),1、谈到逝者就感到无可抑制的强烈及鲜明的悲伤2、看似无关之小事引发强烈的悲伤反应3、会谈出现失落的主题4、不原意搬动遗物5、检查病史时,发现病人会产生类似逝者曾有的生理病症6、亲人死亡,生活有重大改变,不正常的悲伤反应(2),7、长期的忧郁,特别是持续的愧疚感及低落的自我价值8、有模仿逝者的行

16、动9、自毁的行动10、每年于固定的某段时间内有巨大的悲伤11、对疾病及死亡的恐怖12、了解死亡的过程 拉萨(Lazare,1979),哀伤辅导技巧:同感,同感是咨询师愿意放下个人主观的参照标准,常识设身处地的从当事人的参照标准来看事物,并感受由此而生的感受林孟平(1993)有效同感的作用 让当事人感到被尊重让当事人感到被了解和接纳让当事人有足够安全感进行更深入的自我探讨澄清辅导员对当事人的了解是否准确为进一步介入奠定基础,2023/3/7,46,同感技巧:积极聆听,面向当事人(正向或稍侧)开放的姿态(避免交叉双手或双脚)身体向当事人方向前倾眼神接触放松-Egan(1994),2023/3/7,

17、47,同感的表达,“你感到(当事人的感受和感受的强度)”,因为(当事人的思想/经验/行为)”e.g.“你感到非常内疚,因为你认为你没有能力去拯救你的太太。”,表达负面情绪的形容词 无奈、无助、遗憾 内疚、惭愧、后悔 痛苦、伤心、无望六神无主、手足无措 恐慌、彷徨、可怕 担心、忧虑、恐惧 紧张、愤怒、不满 麻木、心死、绝望 孤单、寂寞、悲观 疼痛、沮丧、疏离,2023/3/7,48,同感表达的原则(Egan,1994),不要草率回应,给自己一点思考的时间 回应要简短,避免长篇大论 避免完全不作回应或持久的缄默 避免在当事人正在表达感受时问一些资料性的问题 避免说教和提出时机未成熟的忠告 在准确理

18、解当事人的处境和感受后才作出回应 避免机械化或鹦鹉式地重复当事人的说话 避免混淆同情、同意和同感,2023/3/7,49,哀伤辅导中的dos和donts(1),2023/3/7,50,哀伤辅导中的dos和donts(2),2023/3/7,51,哀伤辅导的一般原则,帮助生者体认失落 帮助生者界定及表达情感 允许生者无拘束地哭泣 加强生者独立生活的能力 阐明“正常”的哀伤行为和感受 持续的支持 允许个别差异 评估转介的需要,2023/3/7,52,哀悼技巧,写一封致死者的信画一幅画或创作一个艺术品在桌子上设置一个地方以怀念逝去的人去扫墓放飞气球,就好象是在与死者告别使用引导性的想象 举行告别仪式

19、,烧化遗物在特殊的日子里点燃蜡烛-连续性的纪念仪式,2023/3/7,53,哀悼何时结束?,没有现成的答案很少在一年之内完全解决的。二年并不算长有些人似乎永远不能完全脱离悲伤如果想到死者而没有胸口紧缩的感觉,并能够重新将情感投注在生活和生命中,哀悼便完成了悲伤辅导所提供的基本教育之一是提醒当事人:哀悼是一种长期的过程,而终极点并不一定会达到悲伤前的状态,允许哀伤、尊重哀伤哀伤能力,哀伤及其过程不是疾病、不是心理出问题哀伤如同身体创伤要承受创痛、以及要有一个恢复的过程一样,不可能回避,不可能不表达,也要有一个逐渐恢复功能的过程哀伤从表达、面对,到重建平衡,是人面临亲人、健康和幸福的破损要做的一项工作。不完全的哀伤会损害进一步的成长和发展,就像身体的创伤只愈合了一部分,没有完全抚平一样哀伤应对体现了生命、生存的能力,这一过程中也发展起这种能力,2023/3/7,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