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P教练式管.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77747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PPT 页数:253 大小: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NP教练式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3页
LNP教练式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3页
LNP教练式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3页
LNP教练式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3页
LNP教练式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NP教练式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NP教练式管.ppt(2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NLP教练式管理(录音整理),时间:2007年11月23-25日地点:广州市番禺莲花山粤海酒店主讲:黄启团整编:黄江汉,NLP教练基础,催 眠,完 形,萨提亚,NLP,NLP的三个源头,(一)催眠,什么是催眠?催眠不是让人睡觉。催眠是把一些信念注入你的大脑,让你听催眠人的话。催眠是一个精神治疗的流派。在精神病院有一些精神病人,他们有什么特点?老认为自己是上帝。所以,当一个人永远相信他想的是对的时候,这个人就是精神病。所以,如何治疗精神病呢?就要改变他的想法。通过什么改变他的想法?就是通过催眠。影响别人的想法,让别人相信你所说的话。这个方法就叫催眠。,上帝的故事(1),在NLP这个流派里面,有一

2、个大师叫米尔顿,被邀请到精神病院去治疗精神病人。正好有两个精神病人A、B,都认为自己是上帝。米尔顿把这两个人找过来,对他们说,A先生、B先生,你们都是上帝,是吗?当然啦!米尔顿说,不过根据我的常识,上帝只有一位,你们同不同意?他们说,同意!上帝只有一位。可是,你们两位都认为自己是上帝,我不知道你们哪位出了问题。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上帝的故事(2),两个精神病人回去后,他们都在想,上帝只有一位,那我们两个都说是上帝,其中一位一定有问题,有问题的一定不是我,一定是对方那家伙。对方老是认为自己是上帝,所以我不是上帝,我是普通人。这样,他们的想法就改变了,这个过程就是催眠。所以,催眠就是通过一些方

3、法,让别人相信你的话,来改变一些内在的想法。那么,这样的方法对工作和管理有没有用?当一个人反复告诉你一个信息的时候,你的大脑就会自然地接受这个信息。,三人成虎的故事(1),中国有一个经典的故事:张三告诉李四:李四、李四,天河北有老虎。李四说,神精病,天河北怎么可能有老虎呢?王二又跑来告诉李四:李四、李四,天河北有老虎。李四想:怎么有两个人来告诉我,天河北有老虎呢?不可能吗?不久,赵五又过来说,李四、李四,天河北真的有老虎,你还不快走。这时,李四就真的相信了。所以,当一个人说的时候,你不会相信;两个说的时候,你开始有点怀疑;三个人说的时候,你就会相信了。那当一个人不断地告诉你一个信息时,比如,说

4、你是“笨笨”这时,你就会相信自己是“笨笨”了。,三人成虎的故事(2),这里面存在一个信息,这个信息不断地进入我们的大脑里。比如,凤凰台的“吴小利”,不断地叫后,就以为自己真的很美丽,气质从内在散发出来了。所以,我们不断地叫一个人的名字,这也是催眠,很多人想改名,就是这个道理。,(二)完形:,下图中的曲线,很多人都认为是一个园。为什么?因为人的大脑会自动地补充一些没有完成的东西。比如,我们能看到电影,大脑能将那些静止的画面,形成一个动态的故事。,冲突,关系,把未了的事件连接起来,所有的关系来于冲突,如何把冲突变成一段关系?靠完形。,不同人的反应模式(1),从刚才交换卡片的一分半钟,我们来觉察一下

5、,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假如选择某个位置往下看的话,你会看到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呢?第一角度:当我说要大家过去至少认识5个不认识的人时,全班40多个学员,没有一个来与我认识。什么原因?为什么?第二角度:你会发现有些人会积极主动的去与人打招呼,而有些人静静地等别人过来,还有些人坐在那个角落里面,一声不发,且把双手抱起来。这是为什么?,不同人的反应模式(2),同样是一个人来到这个课室,面对同样的打招呼的指令,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反应?思考一下原因。在这里究竟发生了的什么?有些人主动,他为什么主动?有些人被动,他为什么被动?那么,主动与被动,是不是跟我们的性格有关。正像有人说的,这是我的性格啰!这点关系,

6、跟我讲这么多有什么用?其实,这里面有很多的道理。这在管理里面有很大的学问。下面要分享几个观点。,不同人的反应模式(3),上行下效,存乎中,形于外:上行下效:就是作为一个领导,你在上面怎么做,怎么行,下面就怎样效仿你。所以你教一个小孩,你告诉他一百遍,要有礼貌,他也很难做到。而如果老爸有礼貌,这个小孩不用说,他也会有礼貌。这就叫上行下效。存乎中,形于外:就是你内在怎么想,外在都会有一个表现。一个人在一个场合里面是否与人打招呼,在于他内在怎么想。我们形于外的东西,关键在哪里?存乎中。所以,要想有一个大企业,你的内心有没有一个大企业;要想有财富,你的内心有没有人才。因此,存乎中与形于外是密切相关的。

7、,什么是关系(1),为什么强调打招呼呢?不要小看打招呼的行为,这关系到一个学问,叫完形。完形也是治疗的一个流派。所讲的是一个重要的关系。从环境来说,一个人为什么会有病,心理有很多的困扰,就是因为这个人与外界的人没有一份连接,他跟人没有关系。很多人会说,我跟人关系很好啊。其实验证一个人关系好不好,就看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是否感觉到孤独。一个关系很好的人,他在任何一个地方,那怕是深山野岭,他的内心也是非常富足的。,什么是关系(2),关系的重要性不用多说,没有关系或与人关系不好,事业难成,财富难聚,别人不会帮你,甚至成为你的绊脚石。那么,两个人如何才能建立起关系呢?爱情关系、同事关系、事业伙伴关系,

8、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一首英文诗:让我们坠入爱河吧,你先!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在等待着。我们应该说,让我们坠入爱河吧,我先!当我主动伸出一只手,我们的关系是不是就不一样了。其实,很多人都想伸手,很想找那个美女作老婆。但为什么做不到呢?,什么是关系(3),在想与做之间有一个距离,这里面发生了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其实,我们今天到这里来,并不是一个人来这里的,而是牵着一台小车。这台小车装着什么东西呢?这台小车装着你的整个家族。可以这样说,一个女孩子嫁人,不仅嫁给他的老公,还嫁给了他爸爸妈妈、他爷爷奶奶,因为她是带着她整个家族来结婚的;一个男孩子,同样是娶了她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因为一个人在长

9、大时候,接受了他们所有的催眠,他们反复灌输的信息会成为大脑中的程序(P)。进而影响一个人的命运。,什么是关系(4),P,P(性格),什么是关系(5),为什么有人坐在角落里,不跟人打招呼?他想,但做不到,原因很简单,就是他的想法或信念在影响他。这个信念可能是小时候的某次经历形成的,让他有了这样的习惯。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把五只猴子关在铁笼子里面,在铁笼子顶部放有香蕉,并做了一个高压喷水的机关。当猴了拿香蕉时,就会被水淋;不拿香蕉时,水又关上了。所以,这些猴子经过一次、二次,就不敢再拿上面的香蕉了。于是,心理学家把其中一只猴子拿出来,另外又装进一只新的猴子。新来的猴子看到香蕉时,也会去拿香蕉。这

10、时,会出现什么现象呢?,什么是关系(6),原来的四只猴子把这只新来的猴子拉下来,挨了一顿。一次、二次后,这只新来的猴子也不敢拿香蕉了。接下来,再换掉一只老猴子,找来一只新猴子,同样的事情又发生。过了一段时间,五只老猴子全部换掉了。你猜发生了什么?五只新猴子,从来没有被水淋过,眼巴巴地看着上面的香蕉,就是不敢拿。,什么是关系(7),那么,在我们的人生里面,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呢?其实,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每时每刻父母、亲戚、朋友和同学同事都在给我们催眠,告诉一些这样那样不好的信息。有一种病,叫ED。这种病10%的原因是病理性引起的,90%以上是心理造成的,最主要的是他自己认为不行。这个“不行”是广义

11、的,这样不行,那样不行。当他说不行的时候,他的身体就会连带到。所以,一个事业风风光光的男人,很少会得ED。经常说不行,就叫自我催眠。因此,一个男人绝不要说自己“不行”。,什么是关系(8),我们的父辈,经常告诉我们一个信念: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句话对不对?这句话,害死人,让人越来越累。它意味着,如果要百份的收获,就要百份的耕耘。如果这样的话,很多的事情,我们就要亲历亲为。作为一个管理,我们很多时候都认为自己是行的,这样就会越来越累。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后面再分解。,建立关系,人因为相同而连接人因为相异而成长,(三)萨提亚,这是一个关于还你一段幸福婚姻的学问。它有一个最大的观点:对一个人最大的伤害

12、,是遗弃。根据心理学家调查,所有监狱里的罪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被遗弃的童年。这里的遗弃,不是扔掉,而是很多时候父母不跟小孩在一起。一个被遗弃的小孩,自我价值很低。为什么有人会杀人放火?一个有高自我价值的人,绝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的。一个会杀人的人,他把别人的生命看得一钱不值。为什么会把别人的生命看得一钱不值呢?存乎中,形于外,因为他把自己也看得一钱不值,因为他曾经被遗弃过。,秘密,你想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感谢什么,就会得到什么。这就是很多成功人士成功的秘密。,从改变信念开始(1),在萨提亚理论中,认为所有的人都是由家庭铸造出来的。小孩永远没有问题,小孩如果有问题,那一定是大人的问题。

13、同样,员工永远没有问题,员工如果有问题,那一定是老板的问题。所以内在怎么样,外在就怎么表现。一个信念就会影响我们的人生,所以,我们要有一个不一样的管理,就要从不同的信念开始。在企业中,经常提到管理。其实,管理爽不爽?有没有人愿意被管的?,从改变信念开始(2),下面来对比两种情况:在公司新年度的会议上,老板宣布,张三被定为公司的重点培养对象。这是一个好消息。如果把上面的话改成:张三被定为公司的重点管理对象。这种感觉爽不爽?肯定不爽!从管理有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来看,如果说:张三被定为公司的重点控制对象。感觉会更不爽。,从改变信念开始(3),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你

14、越管别人,别人越反感。在物理上有个原理: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越大。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很多东西,我们想把它压下来,结果越压越达不到效果。,从改变信念开始(4),被人用的人,用人的人,(资),(师),雇 员,自由职业者,企业主,投资者,一份耕耘多份收获,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从改变信念开始(5),老子说:善者,不善人之师;不善者,善人之资。从坐标的左边到右边的条件是什么呢?是别人愿意为你所用。别人凭什么愿意为你所用?凭对人的了解。当我们对一个人了解以后,才能推动一个人;当我们把一个人研究透了,别人就能为我所用。,万事万物 为我所用,禅宗故事:,佛教禅宗有一个故事。有一个佛教大师被邀请到一个村庄

15、讲佛法。他对村民说,你们知道什么叫佛法了吗?不知道!既然你们不知道,那我不用讲了。第二次,这位大师又被请到这个村讲佛法?村民们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就说知道。大师说,既然你们知道了,那还请我干什么?于是就走了。第三次,大师又被请来讲佛法。这次村长先做了一个安排,他说大师这次又会问同样一个问题,到时大家配合好,这边的人说不知道,那边的人说知道。大师又被请来,他问到:你们知道什么叫佛法了吗?于是下面的人一边说知道,一边说不知道。大师说,那你们这边的人,告诉那边的人就行了。,禅宗故事:,经过了三次,大师都走掉了。如果第四次,大师又问:你们知道什么叫佛法了吗?大家想一想,怎么样回答,大师才会讲佛法。你说呢

16、?或者说,我来就是听您讲的。那么,是什么原因才令到大师在第四次,才开始讲佛法呢?拍挡互相讨论。让大家有“意愿”。因为你不想要,再好的东西不会给到你的,只有你内在有了,你想啦,东西才会给到你。,禅宗故事:,意愿,这也是秘密中的一条,是一个核心的定律。它就像电脑中的一个文件夹。假如每个文件夹都有一名字,如果将一个文件夹命名为“没用”,请问:你会在这个文件夹中装什么东西?全是没有用的垃圾。文件夹是这样,我们的人生是不是这样呢?假如学员中的每一位是被老板逼来上课的,他就会有一个想法,上这种课有什么用?当他有了这个想法的时候,请问这个学员在这三天的时间里面,他会收集什么信息,往这个文件夹里面放呢?他一定

17、是注意那些他不满意的东西。然后,回去告诉老板他是对的。,两个文件夹:,在心理学上,有一句话:人永远证明他自己是对的。所以,当建立的文件夹是“没用”的话,就会吸收没用的东西。当建立的文件夹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那他就会收集跟“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相关的东西放在里面。再如,当建立的文件夹是“男人不要相信,如果男人都可信,母猪都会上树”,你猜这将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女人在与男人打交道的时候,将会收集所有与男人相关的负面东西放进里面。,两个文件夹:,这就是我们人生中的文件夹,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意愿,我们要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可是,我们很多时候,把更多的精力是放在不要的方面。比如,中餐有十菜一汤,这

18、十个菜中有没有好吃的,有没有不好吃的,都有!但是,一般人都把精力放在不好的。结果吃得很不爽,这就是我们的人生。我们人经常会自动产生一些抗拒的情绪,当我们抵抗一些东西的时候,就会消耗我们内在的能量,而我们的能量是有限。因此,我们人生要打开一个文件夹,它的名字叫“有用”。,海豚是怎么训练出来的?,当我们建立了这个文件夹后,每天都放进一点东西,结果有用的东西将会越来越多。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有这个习惯呢?训练!你的眼睛只能看有用的,不要看没用的;关注你要的,不要关注你不要的。这里有一个“鱼仔”文化。海豚是怎么训练出来的?是不是说:“跳!跳!给鱼仔你吃”。它能听得懂?听不懂。海豚其实天生就会跳,那怎么样

19、让它跳起来?,海豚是怎样训练出来的?,看看海豚是怎样训练出来的?训养员先准备一大盆小鱼,坐在哪里等着。当他发现一条海豚跳起来的时候,马上给它吃一条鱼。它知不知道什么原因,不知道。当它第二次再跳起来的时候,再给它吃一条鱼。它知不知道什么原因,还是不知道。第三次、第四次后,他就逐渐知道了只要跳起来就会有鱼吃。这就叫做动物条件反射。只要一条小鱼,就能让海豚跳起来。那么连海豚就能训练,难道我们的员工不能训练吗?这就是打开一个“有用”的文件夹,而不是一个“没有”的文件夹。当海豚不跳的时候,训练员会不会生气。他只看有用的信息,当海豚跳起来的时候,给它一个肯定。因此,记住:我们肯定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人永

20、远证明自己是对的!,没用,有用,肯定什么,就能得到什么!,鱼仔文化,第一、“鱼仔”要马上送出去。最新鲜的海鲜才是最贵的。第二、鱼仔好不好吃。要运用“肯定模式”,即要有非常具体的事件(看得到、听得到、感受得到),并上推到个人特质。,个人特质,具体事件,上推,(看到/听到/感觉到),(四)什么是NLP,N指“神经”L指“语言”P指“程序”。因此,NLP叫做神经语言程序学。人的性格分先天和后天的。NLP是研究后天的性格,它来自以下三个学问,由两个美国人创立的。,1、关于催眠,催眠:让一个人完完全全地听你的指引。这就叫催眠。这是一个每时每刻都用到的方法。可以说,我们的性格就是父母、朋友、亲人天天催眠的

21、结果。,2、关于完形,完形的理论认为,人的大脑会自动地补充一些没有完成的东西。比如:张三和李四拍挡,在做练习的时候,李四还在说他的故事,张三突然跑掉了,这时就会给李四留下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也许他会想,这家伙没良心,刚与他聊就跑掉了;如果这样想,他就把焦点往外放,怪罪别人。可是,更多的时候,当一个人自信比较弱时,他就会把焦点往内,他可能会想,就是我不好,吸引不了他,我真是笨死了。这样就会造成一个伤害。,所有的关系来自冲突(1),由于这种情况,人与人之间会造成很多的冲突。那么冲突怎么来的?来源于对未了事件的不同表述、不同理解。比如,你约了一个女孩,今晚6点钟在莲花山吃饭。到了6点钟,你还没有到,

22、她想可能是塞车吧,没关系;6点15分,你还没到,打电话,打不通,她想不急再等;6点半,你还没有到,他会怎么想?怎么搞的,迟到半小时。6点45分,你还没有到,打电话还是接不通,于是她一丢电话就跑掉了。7点半她接到你的电话,一见就来火了,啪!电话就挂断了。冲突就这样产生了。,所有的关系来自冲突(2),其实,迟到有没有可能是塞车了,而且正在隧道里呢?完全可能,双方都无法联系上。当你把这个事件完全告诉她后,她的心情就会好起来了。所以,如何将很多冲突化为一段关系呢?把未了的事件完完全全的连接起来。俗话说,不打不打识,不是怨家不聚头,就是这个道理。所有的关系都来自于冲突。猜猜:一对夫妇从不吵架,一对夫妇经

23、常吵架。哪对夫妇比较危险?肯定是前者。,所有的关系来自冲突(3),同样,两个拍挡也是一样。如果两个拍挡从不为公司的决策发生一些冲突的话,从完形的角度来讲,他们的关系相当的危险,很容易造成分道扬镳,因为各有各的“园”。从完形的角度说,冲突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3、关于萨提亚,萨提亚女士在做心理治疗时,发现治好的病人又回来找她,她感到很困惑。结果发现是因为他们的环境没有变,环境又把那些人打回原形。所以,一个人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改变环境,要么选择环境。也就是说,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环境。有一个老板生意做得很大,他分享说,自己只跟正面的人做生意。萨提亚发现这一点后,她就研究并提出了一个“萨

24、提亚家族治疗模式”。,萨提亚家族治疗模式,萨提亚认为,人是由家庭铸造出来的。就像铸造产品一样,人就是一个产品,家庭就是一个模具。什么样的家庭,就会出什么样的人。人因相同而连接,这样的两个人不会产生爱情火花,他们是兄弟姐妹;人因相异而成长,这样的两个人是不搭边的,也不会在一起。为什么一个离婚的女人老是找同样的男人。这里有一个简单的“三角关系”理论。,三角关系理论(1),父亲,母亲,女/儿,为什么一个女人老找一个暴力的男人呢?因为她有一个暴力的父亲。她从小就形成一个“梦想”,要改变暴力的男人。于是,长大后天天去找这样的男人。,三角关系理论(2),萨提亚研究,所有人受他父母的影响是最大的,家庭是铸造

25、一个人的人格的最重要的模具。所以要有一段幸福的婚姻,就应去看看对方父母的婚姻是否幸福。当然,这是指对方在12岁以前的情况。当一个人成年以后,父母的行为就不影响小孩了。因此,当你的伴侣在他童年时,他的父母有一段幸福婚姻,那么你们的婚姻也应该是幸福的。相反,当你的伴侣在他童年时,他父母的感情很不好,打打闹闹的话。那么,你也要做好与你的伴侣打打闹闹的准备了。当然,你可以用萨提亚的方法,通过催眠,带对方回到过去,这个过程叫做重塑。,三角关系理论(3),假如你现在的婚姻不和谐的话,不要从现在的情况着手,而是从你伴侣的童年。这是影响你与他关系的核心部分。也就是说,解决的根本方法就是回到对方最原始的三角关系

26、,去改变对方的“童年”。通过这种改变,才会还你一段幸福的婚姻。所以,要给孩子一段幸福的婚姻,应该做些什么呢?萨提亚的经典名言: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一段幸福的婚姻。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这对孩子最为关键。在这里,有一个非常有用的理论冰山原理。与一个人相处,不能仅仅看他表面的行为,更重要的是看他冰山下的东西。,NLP是什么?,NLP是由两位大师把以上三个理论归纳总结,形成的非常实用的一个学问。这个学问的形成,其实是美国人快餐文化的影响。NLP这个学问,除了催眠让别人相信、完形让人化解一段冲突、萨提亚还你一个幸福的家庭之外。NLP综合起来,其实就是叫我们做到一个原理,这个原理叫做90/10法则。,

27、90/10法则(1),好运,不好运,好运,更好运,同样一个硬币,为什么别人是好运,自己是不好运呢?好运与不好运究竟是谁定的?自己定的。那为什么你说自己是不好运呢?大家犯了一个错误,我们以为一面是好运,另一面是不好运。这是谁说的?其实,一面是好运,另一面可不可以是更好运。,抛硬币,90/10法则(2),当我们在路上被一个石头绊了一下,我们会认为它是一个绊脚石。这是石头的问题,还是脚的问题?是脚的问题。只要脚抬高一点,这个石头就成为了垫脚石了。那么,这是绊脚石,还是垫脚石,由谁来决定?由自己来决定!所以,这个事件本来无所谓好运与不好运,唯一的是你如何定义这个事件。其实,任何一个事件都可以给你带来好

28、运。任何事情的发生总有它发生的道理,好运、不好运由自己决定!,倒霉的故事(1),话说,有一个父亲,他有一个念小学的女儿,吃早餐的时候,女儿不小心把牛奶打翻了,把他的西装也弄脏了,正好今天他有一个重要的会议,却被女儿弄脏了,于是把女儿骂了一顿,女儿哭了起来,他更是火了,骂得更凶,女儿更哭得历害。无奈之下,他上楼换衣服了。换了衣服,发现女儿还在哭,早餐还没有吃。好不容易哄女儿吃了早餐后,发现女儿的校车已经走了,他只好自己送女儿上学校了。倒霉一事情就这么倒霉,早上倒霉,一天都倒霉。当他送女儿的时候,因急着上班,不知不觉的把油门踩深了,在十字路口,警察找上了他,发了款。,倒霉的故事(2),好不容易送完

29、女儿,回到公司,更糟糕的事情等着他,老板在门口等着他,由于等他开会,臭骂了他一顿。下班回到家,发现老婆没有煮饭,锅是冷的。老婆也在生他的气,这么小的事情,就把小孩骂了一顿。女儿回到家,也不理他。因为他把她骂了一顿。这倒霉的一天是谁造成的。有四个答案:第一、倒霉的牛奶;第二、倒霉的交通警察;第三、倒霉的老板;第四、自己。究竟是谁造成的呢?自己造成的。这就是90/10法则。,90/10法则,事件,触发,问题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反应,P,(10%),(90%),心理学家研究,事件只占整个过程10%的重要性,反应占90%。事件总会发生,事件发生后,我们会有不一样的反应,而关键就在我们如何反应

30、。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改变事件。那我们能改变的在哪里?我们能改变的就是“P”,这就是NLP核心。,命运符号,命运,观,念,感觉,意图,行动,结缘,1、观/念,观念是由“观”和“念”两部分组成的。观在前,念在后,先有看到,才会想法。观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途径,它包括: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摸到五个途径。,2、感觉/意图/行动/结缘,当我们看到,我们就会产生一些想法。有了想法以后,我们就会有一个感觉。有了感觉后,就会产生一个意图,欲望是推动行动的关键。有行动以后,就会产生一个结果,我们叫结缘。什么叫缘?佛教的“缘”是上世的果,同时是下世的因。也就是说,一个事件结束了,没有办法改变,唯一能改变的是这个事

31、件对未来的影响。,正向命运/负向命运(1),人生中的各种命运,不管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都是通过这个循环产生的,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当我们了解这个命运符号的时候,就可以看看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当我们了解了人是怎样认识世界的,我们就可以根据人了解世界的特点,然后在他需要的地方给到他。作为管理者,最希望影响的是下属的思维(人的思维是不能改变的,但可以影响),NLP就是告诉你怎样去影响一个的思维,改变他的观点。,正向命运/负向命运(2),还有很多时候,我们会生气,当生气的时候,就会骂人,一骂人就会伤害对方,但是生气的时候,不骂人,压抑下来又会伤害自己。这好象是两难的事情。其实,作为管理者,“骂人”是必

32、要的,关键是如何骂人,要骂得对方心服口服,骂得让对方眼泪都掉出来。人有无穷的欲望,作为管理者,希望推动下属行动,那么如何通过欲望推动行动。再有,结果如何用到未来。NLP就是利用神经、利用语言,通过这个命运符号来影响人的,这是NLP的核心。,课堂作业:你这三天最想得到什么?,黄江汉:1 提高心态训练能力2 增强实操性3 改善企业管理风格4 完善自己的人格5 培养导师的素质,魏 新:1 提高个人的影响力2 增强团队的影响力3 团队达成共识4 让家庭更和谐5 建立网上公司,人生的改变从他为自己负责的时候开始!,小结(诗):人生五章,我走上街,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我掉了进去,我迷失了,我绝望了,这不是

33、我的错,我费了好大的劲才爬了出来。我走上同一条街,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我假装没有看到,我还是掉了进去,我不相信会掉在相同的地方,但这不是我的错,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爬了出来。,小结(诗):人生五章,我走上同一条街,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我看到它在那,但是还是掉了进去,我知道这已是我的一种习惯,我的眼睛睁开着,我知道我在哪,我同时知道这是我的错,所以我很快就爬了出来。我走上同一条街,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我跃洞而过。我走上另外一条街。,教练式管理,作为教练,要成为用人的人,而不是被人用的人。“被人用的人”是怎么形成的呢?是被父母催眠成的,同时社会也是教我们成为这样的人。那么,怎样成为用人的人呢?老子的

34、用人哲学:“善用人者为之下”、“洼则盈”。三国的时候,曹操手下的谋士许攸被曹操所杀,因为他总是对人说,他是比曹操聪明;而贾诩成为两朝元老,原因是他把功劳归于曹操。因此,作为管理者,应该对员工说:“你们都是最棒了”。,为什么需要教练?,在心理学上,有很多预设前提,比如:身份。当把员工预设成为老板打工时,就不能很好的发挥员工的潜能,而达到用人的目的。因此,用人要转变身份。,老 板,教 练,员 工,队 员,对立,统一,为老板打工,为自己拿奖牌,管理者与教练的区别,员工:“老板,这产品很难买”。有三种情况:(1)接过产品。(管理者)(2)骂人。(管理者)(3)断后路。(教练),很多时候,作为管理者或老

35、板,我们经常把责任担在自己身上。当我们接过员工责任的时候,我们是用人,还是被人用?被人用。所以如果要用人的话,打死都不能接过员工的责任。,如何让员工负责任?(1),员工:“老板,这产品很难买”。演练一:接过产品。(接过员工责任)演练二:有没有搞错,我请你来干什么的。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做什么经理。是不是不想干了。(员工不爽,不产奶)演练三:这个产品很难买,对不对。那原来这个产品有没有这么难买?公司里面有没有同事卖得很好的。(把员工推过去,责任在员工的身上),凡事有三个以上的选择,一个选择叫做没有选择,两个选择叫进退两难,三个选择叫选择的开始。,如何让员工负责任?(2),在教练的整个过程中,

36、留意到什么?第一,困难永远在员工的身上。但在实际工作中,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当员工一找我们,我们马上把员工的责任接过来。然后,告诉他怎么怎样做。当你告诉他了以后,下次他又找你。你在任何地方,他都可找到你。你被他支配来支配去,你已成为时间的奴隶,而不是时间的主人,而时间对于管理者和老板来说,是最重要的。第二,教练处于一个包容的位置(背后),给予鼓励和支持,形象一点说,是断了后路。,教练四步曲,第一步:接纳(利用)第二步:调焦(经典问句)第三步:选择第四步:行动与承诺,教练该如何接过员工的困难?,很多时间,我们都知道要用人,要打开一个文件夹,但在我们的思想里面,往往觉得这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才会去用;

37、对我好的就用。可是,当出现一些我们不想要的东西时,我们就会自然把它推掉。这是人自我保护的习惯。虽然懂得了这个道理,但我们却很难做到。所以,第一步,要学会用人。任何东西都可为我所用。这个过程就叫利用。这是来源于催眠的学问。,什么叫利用?,任何东西都可以为我所用。比如,下午的催眠时。有人咳嗽“现在有同学咳嗽,这个咳嗽让你更加放松”。任何东西“当你看到你的双手时,也会让你更加的放松”。总之,任何东西的出现,都可以拿来利用。这一招其实就是中国的太极“借力打力”,万事万物都可利用(1),在我们的人生里面,我们的大脑会不断地做出好与不好的评判,并作出决定,所以好的东西,大家会用;不好的东西,不想用。比如说

38、,某个员工很懒散,我们不想用。其实,员工懒有没有可用的地方。其实正因为懒,你做些什么,才可以偷懒呢?正因为懒,我们现在才有飞机。再如,小孩考了59分回家,好多父亲都会骂,第一句话就会说:“为什么没有考好?”可是当我们问“为什么”的时候,一系列的问题就发生了。,万事万物都可利用(2),当我们问“为什么”的时候,人就会有一个习惯性的反应找借口。为什么会找借口呢?当我们问“为什么”的时候,人不舒服,会产生一个指责的画面,出现负面的思想。负面的思想让我们回到了过去,还是未来呢?过去!为什么考得这样差?就会让人回到过去。当回到过去时,就会找借口。找借口深层次原因,就是为了保护自我的价值不降低。所以一个人

39、找借口,是为了什么呢?证明自己是对的!当双方都想证明自己是对的时,就会完全产生一个对立。这就是问“为什么”的结果。,万事万物都可利用(3),那么,当一小孩考了59分时,不问“为什么(Why)”。那问什么呢?我们可以问“怎么样(How)”当问“怎么样”时,就会产生一个正面的想法,把他带到未来。他想的是未来如何考得更好。过去永远是过去,唯一能改变的是过去对未来的影响。所以当一个人去到未来的时候,他寻找的是方法;当一个人有方法的时候,证明他有能力;当一个人有能力的时候,他就会行动。这就一个正向的循环,这就是问“怎么样”的效果。,Why/How,为什么(Why),负面,过去,找借口,证明我是对的,对立

40、,负面循环,怎么样(How),正面,未来,找方法,证明我有能力,统一,正面循环,经典教练问句,当问“怎么样”,让对方进入未来开始寻找方法时,要运用经典问句,首先当他想出一个方法后,就好办了。接下来就是:,(1)还有呢?(2)除了还有呢?(3)假如有的话,会是什么呢?(4)你说呢?,打开大脑,开发潜能,关于接纳,请牢记:任何情况下,都要接纳。下面以教练的第二步找方法为例说明。比如:对方说,我就是没办法啦!可以接纳:我就是知道你没有办法,所以我才协助你找方法。或者说,假如你有方法的话,会是什么呢?这时,当事人一定会说,除非怎么样啰。只要当事人有一个方法,就可以顺着这个方法扩展。比如:“对啊,那么,

41、除了这个方法外,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这样就深入下去了。因此,一定要认可,先接纳他没有方法,绝不能说:“怎么可能没有方法”。这样就会把对方推开了。,关于调焦,当我们问“为什么”的时候,焦点去到负面和过去;当我们问“怎么样”的时候,焦点去到正面和未来。在调整焦点的时候,要配合经典的问句,把焦点的成果逐步扩大。,关于选择,人只会为他自己选择的事情负责任。比如:小孩冬冬,他回学回来,爸爸如果命令他做功课的话,他是不会乐意做的。如果说,冬冬客厅脏了,你是做功课呢,还是打扫客厅?他说,老爸,我那有时间打扫客厅,我那么多功课要做。于是,他上楼去做功课了。所以,第一步接纳他考59分的成绩,第二步调焦找方法,第

42、三步问他,在这些方法中,最关键的是哪一个呢?,关于承诺与行动,在员工选择方法后,要让他做出承诺,为我所用。问句有二:(1)我怎么知道了你做了呢?(2)如果做不到,怎么办?,现场案例(1),团长:小路,你有什么样的困惑?小路:我跟妈妈教育小孩的方式不同,刚好是相反的。而孩子主要是妈妈带,带出来的行为习惯不太好,但是又没有办法。团长:你觉得没有什么办法,所以今天来找我,对不对!那么类似的情况,职场的女性都会遇到,小孩自己不能带,由妈妈来带,但是因方式不同,所以产生一些冲突。对不对!(接纳)那么,面对这种状况,你有没有尝试过一些方法呢?譬如:小路:让小孩自己做一张时间表,学会迭被子,刷牙洗脸,跟爸爸

43、去上学啊,现场案例(2),团长:我觉得这个方法很好啊,让小孩自己管理自己。有一个时间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对吗?除了这个方法,你还尝试过什么方法呢?小路:这个方法,其实被我妈妈打破了。团长:哦,这个方法曾被你妈妈打破了,我想知道这个方法你曾经用了一段时间,对不对?那除了这个方法以外,你还用过哪些方法呢?小路:还用过引导的方法。团长:你能具体告诉我吗?小路:比如说,他回来以后,没有做家务,我就会引导他,你做了这个时间表,为什么没有去执行、去做呢?,现场案例(3),团长:对!讲到“为什么”的时候,我们刚才讲了,这会引到负面,去到过去找借口,引起双方的冲突和对抗。那我们今天学习一些方法,你会不会用在

44、与你小孩的沟通上。小路:一定会的。团长:好!除了这个方法外,你还想到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你儿子的成长呢?小路:可能下班回家后,多点时间陪他,跟他聊天。团长:多点陪他,让他感觉到母亲的一份爱,这很好啊。那还有呢?还有什么方法呢?,现场案例(4),小路:多点跟妈妈交流,让她支持我,不要好象两个人对立一样。团长:你现在知道了,还会象原来那样对待妈妈吗?说,你为什么那样做?小路:这样妈妈会找借口。团长:所以你会说,妈妈你看怎么做,孩子才会更好,我们才能达成一致呢?小路:对!团长:很好啊!我刚才听到很多了。第一,叫孩子做一张计划表;第二,引导你儿子;第三,早点下班,多点与他互动;第四,跟妈妈多作交流。这些方

45、法都很好,还有呢?,现场案例(5),小路:还有就是在孩子面前,不要与先生吵架。团长:很好。小路,那我想知道,回去后你最想做的是那一个?小路:我想是下班回家陪他。团长:这样他的自信心起来,行为习惯也会逐渐好起来。那我怎么知道你已经做了呢?小路:这样,我做到了,我发个信息给团长。团长:好!一个月为限好吗?小路:好的。团长:如果做不到呢?小路:如果做不到,我愿再选择团长的课,再来学习。,小结(1),这个案例整个过程用了15分钟。第一步接纳。接纳与接受是两回事。比如,考了59分这件事。接受就是:小辉,你很棒!接纳是:小辉,考了59分哦,这是你要的吗?下次怎么办?再如:有人告诉你他要自杀。假如你说:“好

46、啊,支持你!(这是接受)干吗?好端端的,你的生命是父母给的,你没有权利去死。”这样救不人,他没有意愿跟你谈下去。接纳的意思,是接过来,还要推出去。当我们接纳的时候,我们迅速把焦点放在想要的地方。,小结(2),接下来,我们要问“怎么做?”,再通过经典问句,扩大战果。再后,让他做一个选择,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最后,当他有了选择,再拿他的承诺。因此,整个过程就是,将你想直接告诉他怎么做的事情,通过这四步的问话,转成了对方向你保证要完成的事情。这个过程叫做教练。,教练五大目标,一、增加对方的能量二、增加当事人的选择三、让当事人负起责任四、让当事人做到一致性五、让所有的谈话落实到行动,目标说明(1)

47、,所谓增加对方的能量。就是让对方跟你沟通觉得很爽,很愿意继续地沟通下去。所以,问话不要以命令的口气,要给予对方不断的肯定,肯定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比如,这很好啊,做得好啊。同时,不要面对面坐,让对方有压力。总之,如果员工不爽,如果员工离开你的办公室,垂头丧气的,而不是昂头挺胸的,那么你说的所有话都是费话。除了不断肯定以外,一定要让他的焦点看到能做到的事情上,如果他的焦点掉在困境里面,他的心态也一定不爽。在这种状况下,要带他去看他曾经能做到的地方。,目标说明(2),在前面的现场案例中,如果问:你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啊?是什么原因?你妈妈怎么会这样做啊?如果这样聊的话。她的头脑中的画面一定是曾经

48、与妈妈冲撞的场景。这样越聊就会越糟糕。因此,迅速转移焦点,问:你过去有没有采取过什么方法?这样她的焦点,马上就去到了过去曾经使用过的好的方法。这样,她的状态就会很好。比如,一位员工他说:“这件事没法做。”我们要增加他的能量,就可以这样问:“对啊,类似的事情过去有没有发生过?”,目标说明(3),所谓增加当事人的选择。就是要让对方面对困境,他有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方法四、当一个人觉得有很多方法的时候,他的心情就会越来越好。所以,在NLP这个领域里面有一个公式:有选择=有能力。要对方有选择,只要问一些强有力的“经典问句”就可以了。所谓让当事人负起责任。教练的唯一责任,就是不负责任;教练不负责任,

49、就要让当事人负起责任。这个时候绝不要给当事人出主意。当你一出主意,你就在为当事人负责任了。,目标说明(4),在对话的时候,要非常灵敏,发现对方是否在负责任。比如,一位员工说:“就是我老板不好,搞得我今天生活这么困难”。当他这样说的时候,他有没有为自己负责任?没有!作为教练,如何让他负起责任呢?员工说老板不好,显然,是在把责任推给谁?老板!我们可以问一句话:“对了,面对这样糟糕的老板,你可以做些什么呢?”这样,是不是把责任落到了这位员工的身上。,目标说明(5),所谓让所有的谈话落实到行动。就是说没有行动,所有的谈话都是费话,因为我们最终都是要拿到一个成果。每次谈话,都要当事人做一些事情。,现场问

50、题解答(1),问题一:是不是周围要有这样一种文化,我们这样做,效果才好?答:员工越不知道,越好用。否则,你问:“还有呢?”他会很烦。问题二:当事人说不出方法时,我们是不是要告诉他方法呢?答:要,但不要太快。这里有一个前提假设:他没有方法,很多时候是你认为他没有方法,所以你急着想告诉他答案。其实,只要是人,他都有方法。如果一个人确实没有方法,那么他是不值得你做教练的。做教练有一个范畴,这个范畴就是当你要用他脖子以上的时候,才做教练。,现场问题解答(2),所以,对脖子以下的部分,就没必要做教练,直接命令就可以了。教练的好处,就是开发大脑,同时让人成长,不断增加能力,替代你的工作;不好的地方,就是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