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PPT通货膨胀.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77809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4.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课件PPT通货膨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教学课件PPT通货膨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教学课件PPT通货膨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教学课件PPT通货膨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教学课件PPT通货膨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课件PPT通货膨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PPT通货膨胀.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Chapter8 通货膨胀,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一般理论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治理,波黑战争时期第纳尔的贬值,津巴布韦,津巴布韦一男子使用500万该国货币购买物品,一盘鱼香肉丝1.2亿元,面额100万亿津元,8.1 通货膨胀的一般理论,一、通货膨胀的涵义二、通货膨胀的类型三、通货膨胀的度量四、通货膨胀的效应,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定义:因流通中注入货币过多而造成货币贬值,以及总的物价水平采取不同形式(公开的或隐蔽的)持续上升的过程。,8.1.1 通货膨胀的涵义,通常的涵义:,Currency 通货:在实践中,通货指现金纸币和铸币,即

2、流通于社会上的货币。,第t年的物价水平,第t-1年的物价水平,我国学者对通货膨胀概念的诠释主要有二:一种强调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区别;另一种认为将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这二者分开是非常困难的,二者可以等同使用。在西方教科书中,通常将通货膨胀定义可以理解为:(一)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不是个别商品的价格上涨(二)通货膨胀反映了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的变化不是股票、债券和其他金融资产的价格(三)通货膨胀是物价的“持续上涨”不是季节性、暂时性的价格上涨,表现形式,典型表现物价上涨 一般地说,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但不能说凡是物价上涨都是通货膨胀。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纸币的发行

3、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就会上涨。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政策性调整,理顺价格关系会引起上涨。商品流通不畅,市场管理不善,乱收费、乱罚款,也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可见,只有在物价上涨是因纸币发行过多而引起的情况下,才是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型。总需求过度增长引起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由于工会力量或行业垄断引起工资水平或利润水平的提高超过物价上涨水平而推动通货膨胀。结构型。由于部门性经济结构不均衡引起的通货膨胀。混合型。需求、成本和社会经济结构共同作用引起的通货膨

4、胀。,8.1.2 通货膨胀的类型,1.按发生原因分,信用扩张型。指由于信用扩张,即由于贷款没有相应的经济保证,形成信用过度创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国际传播型。又称输入型,指由于进口商品的物价上升,费用增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财政赤字型。因财政出现巨额赤字而滥发货币引起的通货膨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表现为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从而导致物价上涨。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弗里德曼语),铁矿石价格上涨95,国际原油价格上涨70,铜价上涨40,发展中大国经济崛起对能源资源需求增加,猪肉涨价带动了其他肉类、鸡蛋、食用油、蔬菜等食品的价格上涨,并逐步传导到下游行业,引起了价格全面上涨。,为什

5、么会有货币量的过度增长?弗里德曼认为有三个原因:第一是政府开支的增加。当政府增加名目繁多的开支时,弥补支出的来源有两种方式:一是采取增税或向公众借债的方式;二是增加货币数量。第一种方式虽然因政府支出增加被私人消费和投资减少所抵消而不会产生通货膨胀,但在政治上不得民心,因而被绝大多效政府会弃而采用后一种方式,其结果就必然导致通货膨胀。,第二是政府推行的充分就业的政策。政府为了讨好公众,一方面制定了不恰当的过高的充分就业目标,另一方面采取了增加货币量,扩大政府支出的办法来提高就业水平。于是一旦有经济衰退的迹象时,政府就立即实行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当制止通货膨胀的措施在短期内不能增加就业时,政府又会立

6、即放弃制止手段而采用更高的通货膨胀来换取就业的微量增加,以致形成通货膨胀与失业率轮番上涨的恶性循环。第三是中央银行实行了错误的货币政策。首先是货币政策的目标偏移。例如把维持充分就业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而扩大就业的唯一手段就是增加货币供应量,使商业银行有能力进行更大规模的贷款。其次是把控制指标定在它不能控制的利率上。他们认为中央银行应该而且有能力控制的是货币供应量,而不是利率。总之,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的真正原因在于货币供应增长率大于经济增长率,而货币量过多的原因都出自政府的错误政策。,三种推动情形,最主要。不完全竞争劳动市场中,工会组织、工资刚性等原因,工资过高,工资增长率超过生产增长率,导

7、致成本过高。,(1)工资成本推动:个别部门工资增加导致整个社会工资水平上升。工资与物价互相推动,形成通货膨胀。,(2)利润推动:垄断利润推动产品销售价格上升。,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少数大企业可以操纵商品价格,定价很高,价格上涨超过成本上涨的速度。,(3)进口成本推动:进口原材料价格上升而引起通胀。如世界性价格上涨。,工资-价格螺旋:工资提高引起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又进一步导致工资提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结构性引发的通货膨胀主要有三个类型,一是需求结构转型通货膨胀。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某个部门的一部分需求转移到其他部门,但劳动生产力及其他生产要素却没有得到同步及时的转移,需求增加的部门,工资

8、和产品价格就上涨,而需求减少的部门,产品价格由于攀比而趋于上涨,从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二是部门差异型通货膨胀。这种类型基于把社会经济划分为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基础上。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及其增长率都高于服务部门,但两大部门的货币工资在增长速度上趋向于一致,使得服务业的货币工资增长率高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从而导致物价水平上涨。,三是小国开放经济的通货膨胀。这种结构性通货膨胀的观点认为,在开放经济中的“小国”是世界市场上价格接受者,它的经济可分为“开放经济部门”和“非开放经济部门”。当世界市场的价格上涨时,开放经济部门的产品价格会随之上涨,使得其工资相应上涨,而在同时,非开放部门的工资也

9、会向开放经济部门看齐,从而引起非开放经济部门的生产成本上升,产品价格提高,最后导致“小国”全面的物价上涨,发生通货膨胀。,开放型。也称公开的通货膨胀,即物价可随货币供给量的变化而自由浮动。抑制型。也称隐蔽的通货膨胀,即国家控制物价,主要消费品价格基本保持人为平衡,但表现为市场商品供应紧张、凭证限量供应商品、变相涨价、黑市活跃、商品走后门等的一种隐蔽性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2.按表现状态划分,3.按通货膨胀程度划分,爬行的通货膨胀。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即允许物价水平每年按一定的比率缓慢而持续上升的一种通货膨胀。爬行(5)、步行(510)奔腾的通货膨胀。又称严重的通货膨胀,即通货膨胀

10、率达到两位数字,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通货膨胀有明显感觉,不愿保存货币,抢购商品,用以保值。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在10%-100%,小跑式通货膨胀;100-是飞跑式、奔腾式的通货膨胀咆哮的通货膨胀。又称恶性通货膨胀,即货币急剧贬值,物价指数甚至可达到天文数字。,即零售价格指数,它能反映直接影响一般民众生活状况的物价趋势,许多国家通常用它来代表通货膨胀率。但消费物价指数不包括公营部门的消费、生产资料及进出口商品、劳务的价格变化。,8.1.3 通货膨胀的度量,1.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人们一般将物价上涨指数看作是通货膨胀率。测量物价指数的主要指标有:,在普

11、通家庭的支出中,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现在要比过去多花多少钱。选取一组相对固定的典型的商品或劳务,比较其在不同时期购买所花费的支出。筛选原则: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销售数量(金额)大;市场供应保持稳定;价格变动趋势有代表性;所选的代表规格品之间差异大。CPI当期总的市场价值基期总的市场价值1993年购买一组商品的所花费的支出是857元,1997年购买同样的商品,支出是1174元,则1997年的消费物价指数是1174857137,从八大类别看:1、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2%。2、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7%。3、衣着类价格同比下降0.9%,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

12、1.7%。5、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2.3%。6、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1.3%。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1.1%。8、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4.3%。,CPI物价的指标,我国CPI构成和各部分比重,其他,食品 3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4%,居住 13%,交通通讯 10%,医疗保健个人用品 10%,衣着 9%,第八大类居住。一是建房及装修材料;二是房租;三是自有住房,其中房屋贷款利率、物业管理费用、维护修理费用等四项;四是水、电、燃料,其中包括水费、电费、液化石油气、管道燃气、其他燃料五项。,2.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PPI),

13、又称批发价格指数,指根据制成品和原料的批发价格编制的指数。这一指数对商业循环较为敏感,但由于它不包括各种劳务,所以其变化对一般公众生活的影响也不如消费物价指数那样直接。,3.GNP平减指数(GNP deflator),GNP平减指数(名义GNP实际GNP)100名义GNP:当年价格*当年最终产品产量实际GNP:基年价格*当年最终产品产量剔除了价格波动后的”真实“的生产能力的增长如果产量没有增长,仅价格增长,则名义GNP增长,实际GDP不变如果GNP平减指数1,则这种增长是价格上上所致,因此GNP平减指数可以衡量一般物价水平。,4.零售物价指数(RPI)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

14、。零售物价的调整变动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国家的财政收入,影响居民购买力和市场供需平衡,影响消费与积累的比例。因此,计算零售价格指数,可以从一个侧面对上述经济活动进行观察和分析。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方法取得的,即在全国选择不同经济区域和分布合理的地区、以及有代表性的商品作为样本,对市场价格进行经常性的调查,以样本推断总体。RPI与CPI的区别:RPI的计算范围只包括商品,而CPI的计算不仅包括商品价格的变动,也包括劳务费用的变动。,8.1.4 通货膨胀的效应,1.经济增长效应,有益论的观点:经济长期处于有效需求不足、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状态。因此,政府可通过实施通货膨胀政策,

15、增加赤字预算,扩大投资支出来刺激有效需求,推动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有利于社会收入再分配向富裕阶层倾斜,而富裕阶层的边际储蓄倾向比较高,因此会提高储蓄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出现后,公众预期的调整有一个时滞过程,在此期间,物价水平上涨而名义工资未发生变化,企业的利润率会相应提高,从而刺激私人投资的积极性,增加总供给,推动经济的增长。,有害论的观点:长期通货膨胀会对经济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降低经济体系的运行效率,阻碍经济的正常成长。货币贬值,妨碍货币职能的正常发挥;在短期内,利率上涨幅度低于物价上涨幅度,降低借款成本,诱发过度的资金需求;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预期利润率降低,不利于调动生产者和投

16、资者的积极性;企业先期积累的各种折旧准备金和公积金贬值,从而使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能力下降,影响生产发展;,破坏正常的信用关系,增加生产性投资风险和经营成本,从而缩减银行信贷业务,使流向生产性部门的资金比重下降,流向非生产性部门的资金比重增加,导致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不合理,国民经济畸形发展;阻碍本国商品的出口,导致国民收入减少。同时还会鼓励外国商品进口,加剧国内市场竞争压力,影响国内进口替代品生产企业的发展,并导致贸易收支逆差。打乱正常的商品流通渠道,加深供求矛盾,助长投机活动,引起资本大量外流和国际收支的恶化。,通货膨胀会降低货币的购买力,因此公众都宁愿持有实物以避免因储蓄而带来的损失。公

17、众减少储蓄而增加当前消费,会导致社会储蓄率下降,从而使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率下降。而且一旦通货膨胀超过一定幅度,成为恶性通货膨胀时,那么将对经济产生摧毁性的打击。通货膨胀会动摇人们对货币的信心,促使人们更多地持有那些随通货膨胀不断上涨的实物资产、黄金、外汇或从事房地产等投机活动,从而影响生产性活动的进行,其结果将严重阻碍经济增长。,中性论的观点:通货膨胀对实际产出和经济增长既无正效应又无负效应。其理由是公众会根据对通货膨胀发展的预期,按照物价上涨水平作出合理的行为调整,因此,通货膨胀的各种影响作用会相互抵消。,各国经济发展史实证分析的结论:基本定论是: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增长,即使对经济发展有某些刺

18、激作用,也是短时期的,并以积累更大矛盾为代价。据对全世界170个国家的统计,长期处于双高型(高通货膨胀率、高经济发展速度)的国家几乎没有,即使有,暂时出现的正效应也是以有效需求的不足为前提条件的。而且,短期双高之后,有的国家则长期陷入滞胀状态而不能自拔。,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关系(单位:%),我国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9791988年)单位:%,定义:收入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效应是指通货膨胀发生时人们的实际收入和实际占有财富的价值会发生不同变化,有些人的收入与财富会提高和增加,有些人则会下降和减少。,2.收入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效应,实际收入不变:名义收入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实

19、际收入减少:名义收入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实际收入增加:名义收入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固定收入者与变动收入者之间:固定收入者的收入调整滞后于通货膨胀,因而会使其实际收入减少;而一些负债经营的企业和非固定收入者能够及时调整其收入,因而可从通货膨胀中获利。随着通货膨胀的持续发展,员工工薪和原材料价格相应上调,企业利润的相对收益会逐渐消失。政府由于其实行的累进税制度使其成为通货膨胀的最大受惠者。但政府是否真正从通货膨胀中受益还要看政府的名义收入增长是否快于物价上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通货膨胀使债权人受损,债务人获益;面值固定的金融资产如债券和票据等,其实际价值会下跌,而实物资产如股票和房地产等,其实际

20、价值会增大。最易受通货膨胀打击的往往是小额存款人和债券持有人。因为大的债权人不仅可以采取更多的措施避免通货膨胀的不利影响,同时他们也是更大的债务人。,原因:通货膨胀使各种生产要素、商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发生很大变化和扭曲,引起资源配置低效和浪费;通货膨胀使人们增加持有更多的实物资产,在交易、维护、处置和管理上花费更多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会助长投机,因而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3.资源配置扭曲效应,通货膨胀会造成市场供不应求的环境,使购买者盲目抢购,不计质量,加重经济结构的不平衡;通货膨胀会使实际利率下降,打击公众的储蓄意愿,使资本积累的速度降低;,主要表现为:大量资金被吸引到流通中从事投机交易,使

21、商品流通秩序发生混乱,加剧了经济的不平衡;劳动者的工资所得赶不上投机活动的利润所得,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助长投机钻营、不劳而获恶习,败坏社会风气,激化贫富不均的社会矛盾;,4.经济秩序与社会秩序紊乱效应,8.2 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治理,一、通货膨胀的成因二、通货膨胀的治理,一:几种学说:需求拉动说。通俗的说法就是“太多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使得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超出了在现行条件下可得到的供给,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其理论分析可用下图加以说明。,8.2.1 通货膨胀的成因,图示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图示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说。,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并非由于总需求过度,而是由于总供给方

22、面的生产成本上升所引起。其理论分析可用下图说明。,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供求混合推进说。认为只有在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共同作用下,才会导致持续性的通货膨胀,见下图。,认为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部门结构的某些特点,当一些产业和部门在需求方面或成本方面发生变动时,往往会通过部门之间相互看齐的过程而影响到其他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部门结构说。,主要通过对通货膨胀预期心理作用的分析来解释通货膨胀的发生。预期心理引致或加快通货膨胀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加快货币流通速度。提高名义利率。提高对货币工资的要求。,预期说。,二、通货膨胀的直接成因 从实践看,通货膨胀的成因主要有四种(一)财政赤字造

23、成通货膨胀 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主要有:增加国民收入,但短期内难以实现 增加税收,导致价格上涨、抑制投资与消费 向中央银行透支 发行公债弥补,(二)信用膨胀造成通货膨胀 包括实施信用膨胀政策和信用工具膨胀。信用膨胀政策。降低获得货币的条件,造成贷款过多,货币购买力过多。信用提供的过多膨胀。贷款的过度增长,增加了货币供给,加剧了通货膨胀。,(三)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过快 导致行业部门比例失调,投资增长过快,生产资料供给不足,带动整体价格上升。(四)国际贸易顺差或外资大量流入(五)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 一国出现了通货膨胀需求过度,会增加对他国商品的需求,引起其他国家价格上涨。传递途径:1、价格途径 2、

24、需求途径 3、国际收支途径 4、示范效应,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1.自从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国际市场大部分商品价格在急剧上涨,尤其是石油、有色金属,棉花、糖。在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热钱炒作的因素不可忽视,加大了全球通胀压力,给我国也带来较大的价格上涨压力。2.市场流动性充裕,货币信贷投放过多。3.资源价格和服务价格的改革推进,会推动相关产品价格上涨,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使未来价格总水平上升。4.人民币升值,造成大量资金流入市场,刺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必然带动物价上涨。5.由外汇储备引起的供需失衡是通货膨胀的内在因素,8.2.2 通货膨胀的治理,1.宏观紧缩政策2.收入紧缩政策3.收

25、入指数化政策4.单一货币规则5.增加有效供给,又称为抽紧银根,即中央银行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办法,提高货币的购买力,减轻通货膨胀压力。,(1)紧缩性货币政策。,具体政策工具和措施包括: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提高贴现率和再贴现率,或政府直接提高利率;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1.宏观紧缩政策,通过削减财政支出的办法来治理通货膨胀。削减财政支出的内容主要包括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生产性支出主要是国家基本建设和投资支出。非生产性支出主要是政府各部门的经费支出、国防支出、债息支出和社会福利支出等。,(2)紧缩性财政政策。,总:财政政策更多的考虑从增加有效供给方面缓和通胀1,增加农民种

26、粮补贴、保障房财政补贴发力、通过公租房来平抑房价等措施。2,国家应当通过鼓励企业创新、减税、补贴等措施扩大企业成本消化的能力。3,减少基础建设投资。避免赤字通胀相比需求管理而言,中国更重要的是应当进行供给管理,政府以法令或政策形式对社会各部门和企业工资的上涨采取强制性的限制措施。办法包括:道义规劝和指导;协商解决;冻结工资;开征工资税。,收入紧缩政策的主要内容是采取强制性或非强制性手段,限制工资的提高和垄断利润的获取,抑制成本推进的冲击,从而控制一般物价上升幅度。,(1)工资管制。,2.收入紧缩政策,政府以强制手段对可获得暴利的企业利润率或利润额实行限制措施,防止大企业或垄断性企业任意抬高产品

27、价格,从而抑制通货膨胀。办法主要包括:管制利润率;对超额利润征收较高的所得税。一些国家还制定反托拉斯法,限制垄断高价,并对公用事业和国营企业的产品和劳务实行直接价格管制。,(2)利润管制。,强行限价的缺陷:人为限制价格不能有效配置资源。难以触及到通货膨胀的根本。总需求旺盛。雇主可以想方设法提高雇员工资,否则无法找到合适的劳动就业。限制价格可能妨碍了物价之间的稳定和协调、均衡。,又称指数连动政策,是指对货币性契约订立物价指数条款,使工资、利息、各种债券收益以及其他货币收入按照物价水平的变动进行调整。,3.收入指数化政策,货币主义认为,政府必须首先停止扩张性的总体经济政策,将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控制

28、在一个最适当的增长率上,即采取所谓的单一规则政策,以避免货币供给的波动对经济和预期的干扰。,4.单一规则货币主义学派的政策,凯恩斯学派和供给学派都认为,总供给减少是导致经济滞胀的主要原因。凯恩斯学派认为,总供给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影响供给的一些重要因素发生了变化,因此,治理经济滞胀必须从增加供给着手,对策主要包括:政府减少失业津贴的支付、改善劳动条件、加强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改进就业信息服务、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税收结构等。供给学派则认为,政府税率偏高是总供给减少的主要原因。因此,治理滞胀必须首先降低税率。,5.增加供给凯恩斯学派和供给学派的政策,总之,治理通货膨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不仅造成通

29、货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其治理的过程也必然会牵涉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到各个产业部门、各个企业、社会各阶层和个人的既得利益,因此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治理对策。各国必须根据本国实际情况,从宏观经济大局出发,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治理,才能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结论:,针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对策,1.上调存款准备金,上调利率,降低货币的资本市场投放,也就是限制贷款。2.上调汇率,货币升值引起减少出口,增加进口,改善国内商品的供应量,增加商品竞争强度,引起竞争性降价。3.政府必须对农产品市场出现的金融炒作潮流保持高度警惕,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政府可以利用自己的物资储备来调控市场供应,有效平抑物价。4.通胀不仅是普遍的财富剥夺,也是明显不公的财富再分配。因此,从长远看,应对通胀,减少通胀对整个社会和民众的冲击,除需调整货币政策外,更需要通过财政、税收、社会保障各种手段,打破目前收入分配结构的不均衡不合理的状态,建立公平的财富分配机制,提高大多数民众的收入。5.管理中国的通货膨胀预期,必须多管齐下,首先要控制货币的投放和信贷的发放。对于控制输入性的通货膨胀,要严格限制热钱的流入。如果在升息上快速到位,不给热钱一种未来人民币利率持续上升的预期,将有助于减少热钱的长期冲击,减少外汇储备持续攀升的压力。,思考:中国存在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