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品防止对策.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78738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良品防止对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不良品防止对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不良品防止对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不良品防止对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不良品防止对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良品防止对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良品防止对策.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品质管理,始于教育,终于教育!,不良品防止对策,质量培训教材,A、概论部分,生产始于确认,终于确认。,1)产品质量不良分为两种,规格内不良和规格外不良。规格外不良就是我们常讲的产品不良,即不符合产品固有特性的要求;规格内不良是指规格本身不标准,比如下导管的公差要求不得超过2mm。2)质量不良和操作错误(检测中发现的不良与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错误)3)不良率定义4)抽检样品5)抽检总量6)生产批量7)不良的再发性和延伸性8)全面管理到重点突破的思考方式转变(防止不良品发生),1、基本概念,不良品控制的目的?答:防止不良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不良品控制的方法是?答:先识别后控制,最后预防。,2、不良品

2、控制的目的与方法,进货生产过程最终检验交付后不良品的控制区,3、监控范围,1)识别2)标识3)隔离4)记录5)评审:当量较大时,或对公司信誉与资金 影响大时须评审。6)处置:包括以下几种:降级、报废、返修、让步、纠正预防措施。,4、不良品的控制流程,识别不合格:判断产品合格与否的依据或标准1、产品标准2、客户要求3、工艺文件4、检验文件5、样板或有效的封样6、上级的交代与叮嘱,5、识别不良品,6、标识不良品(1),臺山富誠鋁業有限公司,6、标识不良品(2),检验状态的标识标识“待处理”或“不合格”的标识。生产班组:不合格的半成品与原材料要标明“待处理”或“不合格”的标识。检验员在随机卡、流程卡

3、或“返工单”的相应项目标栏内盖检验章,作为“不合格”标识。其作用是:具有可追溯性。最终检验:-不合格牌标识。-或写明(注明)不合格现象,如(漏电、拉裂、少孔、搞错型 号、严重压痕、少工序、用错材料等),标识中可体现如下内容 WHAT,什么事?(工作内容、品名)WHICH,那些选择?(决定)WHY,为什么?(目的)WHO,什么人?(执行者/监督者/管理者或对策者)WHEN,什么时候?(阶段/进度/时间表)WHERE,什么地方?(地点/区域/空间)HOW,如何做?(工作流程/作业步骤)HOW MANY,多少数量?(程度/目标/指标)HOW MUCH,多少费用?(成本),7、隔离不良品,要求:与正常

4、的合格品明确隔离。1、红色胶盘/胶箱/铁箱。2、卡板摆放有一定的间隔距离。3、划分不合格区域,不良品放在不良品区域内。4、生产区的摆放与其它产品不同,以示区别,然后按要求拉到维修或返工返修区处理。5、定时安排人员到不良品区进行确认与数量的登记,8、记录不良品,在规定的检验报告上正确记录不合格产品的型号、批次、检验日期、检验依据、不良品的数量、检验结果。检验报告按规定予审核与批准。流程 进货检验:填写检验单-按规定的程序反馈.生产过程:检验报告-巡检报告全检报告.最终检验:检验报告-成品检报告全检报告.,9、质量不良的三种性质及相应对策,10、减少不良品产生的三方攻略,11、防止不良品现发生对策

5、的3个方面,(3)思考方式,12、防止不良品再发生的八大效果,13、提高质量三项工作关系图,交货期,质量,成本,生产车间,生产设计,生产标准,指导,跟踪指导,不良现象发生,生产调查,对策,C、个别跟踪服务(跟踪型业务),B、防止不良品再发生对策(防守型业务),A、生产标准制定与指导(进攻型业务),生产始于确认,终于确认。,B、防止不良品再发生 的方法与思考方式,1、制定质量标准,1.1 设定不良率减半的目标,(1)建立各月不良率变化统计表;,1.2 管理目标达成状况,(1)领导者将不良率目标设定为比上期减少50%;(2)本部门把提前6个月的平均不良率进行统计分析;(3)本部门设定本期质量目标为

6、上期实际值相比减少50%;,2、不良品发生调查,(1)进入正式调查之前,从调查状况中设定假设;(2)利用4W1H、4M等方法调查状况;(现状、偏差、标准)(3)锁定重点,展开调查;,2.1 不良品发生状况调查法,方法A(通常):从建立相应的管理规定入手(进行防止不良品产生);方法B(异常):从完善和贯彻培训相应的管理规定入手(进行防止不良品发生);,2.2 方法AB的区别使用法,2.3 观察、听取的三个阶段,(1)熟悉生产标准;(2)在生产现场观察、听取;(3)把握标准和偏差;,3、处理措施,3.1 暂定处理措施:为了继续进行生产,把偏差暂时恢复到原来的标准(使用交换、修理、重新指示等方法)的

7、行为。3.2 暂定处理的横向展开,其它产品品规、生产工序是否也存在类似质量异常等。3.3 探究不良发生的原因:标准不良(生产中无质量标准或质量标准不完备)、指导不力(实施生产时没有指导或者指导不给力、学习不足(技能学习不够或反省不足)。,4、决定决策,3.1 方针决定决策(排除原因与预防原因)3.2 如何思考对策。3.3 首先排除原因,其次预防原因。3.4 在决定决策的基础上,通过修正工艺、方法和标准,并彻底进行指导行为,实施纠正预防。3.5 确认决策的实施结果,并固化标准化作业。,5、提升技能的基本步骤,(1)确认自己的工作观。这是对自己的工作目的和工作本身的看法,正确的工作观是提升技能的根

8、本。(2)设定提升技能的目标。在能够防止不良品再发生的各种技能中选择自己想要理解、学习的内容及学习达到的目标;提升技能内容的决定方法(书本学习、实践中学习);确定达成目标的期限;(3)提升技能的理解度。通过不断的沟通,确保对其的正确把握;“实施”即制作质量不良表;(把握了内容并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理解度=把握度实施度10。(4)提升技能的学习度。(反复、确认、学习)(5)提升技能的体会度。(反复、达成、体会)(6)对技能的自我评价。,生产始于确认,终于确认。,C、防止不良品再发生 的课题研究方法与思考方式,1、课业活动与课题,参加成员,适合课题的成员5名左右。,在一定期间,定期举行活动。,适

9、合课题的成员5名左右。,自主设定活动方式,责任到人、活动日期、时间、领导者、活动方式。,达成共识,课题研究后,对课题达成共识。,课题研究会的4大条件,2、如何选择(防止不良品发生)课题,(1)分析“防止不良品再发生对策表”(2)不良品原因分析(责任分担)(3)确定课题研究(主题),3、4W1H法进行业务创造(课题小组的管理与工作开展),(1)明确小组成员职责内容,并做好记录。(2)实际演习,加深相互理解。,计划,确认,实施,检查,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确认计划,确认结果并标准化,质量改善管理流程图,D、防患于未然,鉴別功能 把关功能 预防功能 报告功能,1、粗心不良品(生产未完成就流入下工序,如

10、产品缺件。),生产始于确认,终于确认。,防止中断流程图,2、疏忽不良品(因疏忽而脱离标准发生的不良品),生产始于确认,终于确认。,3、误解不良品(初次生产,因指导不力而导致的不良),生产始于确认,终于确认。,亲切指导流程图,4、一意孤行不良品(在一知半解、不求甚解的情况下继续生产而带来的不良品),生产始于确认,终于确认。,5、逃避不良品(发现生产中的异常而没有及时汇报,尽量逃避造成的不良),生产始于确认,终于确认。,6、精确化生产,生产始于确认,终于确认。,操作不精确会导致不良品的产生。每次都完全按照标准精确作业,做起来很麻烦,但是这十分有必要。精确化生产难以落实的主要原因是难以落实精确的技术

11、,精确的技术水平不可能一下子学会,需要花费时间。没有精确化生产时,没有相应的对策解决问题。如何精确化生产,答案只有一个,就是通过日常的工作,掌握正确的棰产标准并切实贯彻。直面问题并不断地以技术提高为目标进行生产切实推行作业精确化,减少错误,有效预防不良品的产生。这样才能确保产品质量提升,切身感受到自身技能的提高。,7、跟踪指导,防止不良品,生产始于确认,终于确认。,没有跟踪指导,就没有精确化的生产,就没有标准化的生产。指导不仅仅是对生产进行指示,更重要的是引导生产按标准完成。,跟踪指导注意事项:通过询问找出问题点(望闻问切)做好跟踪指导的记录表保持跟踪指导持续性,8、跟踪服务的八大效果图,生产

12、稳定化,防止不良品发生,E、实现双赢,质量改善与个人成长,1、以业绩为最终结果的目标叫做单项目标。实现幸福的工作方法同时需要以“成果”和“成长”为目标(组织达标),这样的思考方法叫做双重实现。2、想要实现成果与成长的双重目标,需要在充分理解标准(理论与知识)的基础上,反复实践,这同时又是双重实现的机制。(就生产而言,标准就是各种执行标准在质量方面的差异。),成果 成长,双重实现的步骤,实现 体会,实践工作,标准(理论知识),3、如何赋予成长动机(管理者对于下属),第5阶段:渴望成长,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做得不错”、“成熟多了听”,第4阶段:渴望被尊敬,“谢谢”、“太谢谢了”,第3阶段:渴望归属

13、感,“早上好”、“辛苦了”,第2阶段:渴望安全感,“小心点”、“没关系吧”,第1阶段:渴望胜利,“精神不错吧”、“心情还好吧”,使用语言赋予动机,4、激励的三个层面:,自我激励,组织激励,上级激励,上级对下级(奖励),组织对个人(绩效),自己对自己(目标),成为持续自我激励、具有创新的问题的解决者!,5、三大业务与双重实现目标,OJT方法,是On the Job Train的缩写,是指通过生产现场的实际业务提升技能的方法。(知识、技能、态度三者合一),6、运用战略思想改善质量的事例,产品投诉多对策制定难,组成小组确定成员,制定计划日程表,7、战略思考的推进方法,A产品异物下降0.5%机器 原料

14、 人员操作,(第一原则)设定重点目标,(二、三原则)制定改善计划,8、前言,本书强调的观点是“以人为本”。生产现场制造出质量不良的产品、被要求索赔,都源于人的因素。制造、操作机器的是人,生产、使用原料的是人,决定生产方法的是人,落实决议的是人,想要做好管理就必须正视这种现象。这正是道出了“企业在人”和“品质在人”的道理。在质量管理中,有局限于当时制造现场的倾向。比如提高产品质量的“QC技能”和组织方面的“目标质量”无法衔接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本书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目标与实力(成果与成长)的双重效果。深感工作与自身的重合性,迫切意识到“工作即成长”这一管理理念的必要性。作为领导,其重要使命就是让员工意识到大家在仅此一次的生命中有缘相逢,应该彼此珍惜、互相支持。,谢谢参与!,通过培训:对质量和不良品有了一定的认识吧!将认识与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对提升工作质量、提高产 品质量,最终实现个人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