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授课计划书.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80440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构造授课计划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汽车构造授课计划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汽车构造授课计划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汽车构造授课计划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汽车构造授课计划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构造授课计划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构造授课计划书.doc(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 师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课程名称 汽车构造 课 时 2 序 号 1 授课班级 日 期 教学方式 讲授 课 题 总论 任课教师 教学目的 与要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国内、外汽车发展状况,掌握相关概念及汽车的基本知识。 1.掌握汽车的类型及分类方法;2.了解汽车型号的编制规则;3.掌握汽车的总体构造; 4.了解汽车的行驶原理。 重、难点 1.汽车的类型及分类方法;2.汽车的总体构造; 3.汽车的行驶原理。 主要 内容 总论 一、国内、外汽车工业的概况 二、汽车类型 1.按用途分:运输汽车和特种用途汽车 2.按动力装置分:活塞式内燃机、电动汽车和燃气轮机3.按行驶道路条件分:公路和非公

2、路用车4.按行驶机构分:轮式、履带、雪橇、气垫和步行汽车三、国产汽车的编号规则 组成部分:首部 中部 尾部 四、汽车的总体构造 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设备 五、汽车的行驶原理 小结 总论是新同学接触专业课的第一节内容,汽车是工业支柱,发展前景广阔。通过学习汽车的类型、编号、总体构造以及行驶原理。要求同学们充分掌握汽车的基本结构组成。 作业 1.简述汽车的总体构造?2.CA1091、BJ2020、SK6120、TJ7100 各是什么含义?3.轿车可分几个级别?依据是什么? 教 师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课程名称 汽车构造 课 时 2 序 号 2 授课班级 日 期 教学方式 讲授 课 题 第一

3、章 发动机的基本知识 任课教师 教学目的 与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讲述,使学生对发动机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和认识。1.了解发动机的分类方法; 2.掌握有关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3.掌握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重、难点 1.重点掌握发动机的排量以及压缩比的概念;2.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主要 内容 Ch1 发动机的基本知识 1.1 概述 一、发动机的分类 二、基本术语 1.2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一、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1.进气过程;2.压缩过程;3.作功过程;4.排气过程。 二、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1.工作原理 2.四冲程汽油机和四冲程柴油机的比较 复习 提问 1.汽车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各部分

4、的作用是什么?2.汽车行驶的驱动与附着条件。小结 通过学习发动机的基本术语和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希望同学们能记住这些基本术语,并掌握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这是今后学习发动机构造的基础。 作业 1.简述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2.比较汽油与柴油发动机的工作循环,说明有何异同点? 教 师 课 时 授 课 计 划课程名称 汽车构造 课 时 2 序 号 3 授课班级 日 期 教学方式 讲授 课 题 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发动机总体构造 任课教师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了解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掌握多缸发动机的工作情况; 3.掌握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重、难点 1.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5、;2.发动机的总体构造;主要 内容 1.2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三、二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1.第一行程2.第二行程 四、二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1.第一行程 2.第二行程 3.四冲程汽发动机和二冲程发动机的比较 五、增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六、多缸发动机的工作顺序 1.3 发动机总体构造 一、两大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 二、五大系统 燃油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起动系 复习 提问 1.什么是发动机的排量? 2.什么是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小结 通过对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的学习,对其特性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着重分析了发动机的总体构造,为今后讲解发动机的具体构造做好知识准备。 作业 1.试

6、比较二冲程发动机与四冲程发动机有何异同点?2.发动机通常是由哪些机构与系统组成的?各有什么功用? 教 师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课程名称 汽车构造 课 时 2 序 号 4 授课班级 日 期 教学方式 讲授 课 题 第二章 曲柄连杆机构 任课教师 教学目的 与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讲述,使学生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及组成、机体组的构成及各部分的功用。 1.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及受力情况;2.掌握气缸体的结构型式; 3.掌握气缸套的类型和特点;4.掌握气缸盖与气缸垫的安装要求。 重、难点 1.曲柄连杆机构的受力分析; 2.气缸体的结构类型和特点; 3.气缸盖与气缸垫的安装要求。 主要 内容 第二章

7、 曲柄连杆机构 2.1 概述 1.功用与组成 2.受力分析 2.2 机体组 一、气缸体 二、气缸套1.干式缸套2.湿式缸套 三、气缸盖1.气缸盖的结构形式及安装要求 2.燃烧室 四、气缸垫 五、油底壳 六、发动机的支承 复习 提问 1.发动机由那几部分组成的。2.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小结 简要介绍了曲柄连杆机构的受力及工作条件,着重分析了发动机的气缸体、气缸套、气缸盖、气缸垫的构造特点和安装要求。 作业 1.干式和湿式缸套各有何特点? 2.着气缸盖和气缸垫各有何作用?安装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 教 师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课程名称 汽车构造 课 时 2 序 号 5 授课班级 日 期 教

8、学方式 讲授 课 题 第三节 活塞连杆组 任课教师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掌握活塞的功用以及为防止活塞热变形采取的结构措施;2.掌握活塞环的密封原理; 3.了解气环泵油原理; 4.了解活塞环的结构类型。 重、难点 1.活塞的组成、结构、变形及相应的结构措施; 2.活塞环的密封原理; 3.活塞环的结构及安装要求。 主要 内容 2.3 活塞连杆组 一、 活塞1.功用、工作条件及材料2.组成3.为防止活塞热变形采取的结构措施 二、活塞环1.活塞环的三隙2.密封原理 3.气环的切口及断面形状4.油环的分类5.活塞环的安装要求 复习 提问 1.什么是燃烧室?2.汽缸体的结构类型。 小结 本次课重点讲授了

9、活塞的组成、结构、变形及相应的结构措施,介绍了活塞环的类型、特点,分析了活塞环的密封原理。 作业 1.分析活塞热变形的规律,采取了哪些相应的结构措施?2.简述活塞环的密封原理? 教 师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课程名称 汽车构造 课 时 2 序 号 6 授课班级 日 期 教学方式 讲授 课 题 连杆和活塞销 任课教师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了解活塞销的功用、连接方式、定位方法和装配要求;2.掌握连杆的组成、功用、构造特点和安装要求。 重、难点 1.活塞销的连接方式;2.连杆机构定位及装配; 3.连杆轴承的结构特点。 主要 内容 2.3 活塞连杆组 三、活塞销1.全浮式活塞销2.半浮式活塞销 四

10、、连杆1.功用和工作条件2.结构 3.V形发动机连杆连接方式4.装配要求 复习 提问 1.活塞环 的三隙。2.活塞的构造特点。 小结 本次课主要讲授活塞销的功用、连接方式和定位方法,介绍了连杆机构的组成、工作条件,分析连杆大头常用的定位方式以及连杆轴承的结构特点。 作业 1.什么是全浮式活塞销? 2.连杆大头常用的定位方式有哪些?3.连杆轴瓦有何特点? 教 师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课程名称 汽车构造 课 时 2 序 号 7 授课班级 日 期 教学方式 讲授 课 题 第四节 曲轴飞轮组 任课教师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了解曲轴的功用及组成;2.掌握曲轴的构造特点; 3.掌握常见曲拐的布置特点

11、;4.了解平衡轴、扭转减振器和飞轮的功能。 重、难点 1.曲轴结构及平衡轴; 2.常见曲拐的布置特点; 3.扭转减振器的工作原理。 主要 内容 2.4 曲轴飞轮组 一、曲轴1.曲轴的功用和类型2.曲轴结构 3.曲轴的轴向定位 4.主轴承 5.曲拐布置 二、曲轴扭转减振器 1.作用原理2.构造 三、平衡轴 四、飞轮 1.功用2.装配要求 复习 提问 1.V 形发动机连杆连接方式。2.多缸发动机的工作要求。 小结 本次课主要讲述了曲轴飞轮组的结构特征和常见曲拐的布置。简单介绍了曲轴扭转减振器和平衡轴的作用原理和构造特点,并分析了飞轮的功用和装配要求。 作业 1.试述曲轴的作用,曲拐的布置与哪些因素

12、有关?2.曲轴为何要轴向定位?常用的定位方式。3.平衡轴的功用及安装要求?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 汽车构造 课时 2 序号 8 授课班级 日期 教学方式 讲授 课题 第三章 配气机构 任课教师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了解配气机构的分类方法:气门的布置形式、凸轮轴的布置形式、凸轮轴的传动方式,2.掌握气门间隙的概念; 3.掌握配气相位的概念。 重、难点 1.气门间隙的概念;2.配气相位的绘制。主要内容 Ch3 配气机构 3.1 概述 一、气门式配气机构的布置与传动1.气门的布置形式2.凸轮轴的布置形式 3.凸轮轴的传动方式4.气门间隙 3.2 配气相位 一、进气门的配气相位 1.进气提前角

13、2.进气迟后角 二、排气门的配气相位 1.排气提前角 2.排气迟后角 三、气门的叠开 复习 提问 1.什么是发动机的两大机构?2.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小结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气门的布置形式、凸轮轴的布置形式、凸轮轴的传动方式,着重讲述了气门间隙和配气相位的概念,并分析了其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作业 1.什么是气门间隙?过大过小对发动机的性能有何影响?2.画出桑塔纳 2000JV 发动机的配气相位图。 教 师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课程名称 汽车构造 课 时 2 序 号 9 授课班级 日 期 教学方式 讲授 课 题 第三节配气机构的零件和组件 任课教师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了解气门组的组

14、成; 2.理解并掌握进、排气门的构造特点;3.掌握气门座的镶嵌原则;4.掌握气门弹簧防止共振的措施。 重、难点 1.进、排气门的构造特点;2.气门座的镶嵌原则; 3.气门弹簧防止共振的措施。 主要 内容 3.2 配气机构的零件和组件 一、气门组 (一)气门1.构造 2.气门的工作条件与材料(二)气门座 (三)气门导管(四)气门弹簧 复习 提问 1.什么是 配气相位? 2.什么是气门间隙? 小结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气门组的组成,重点讲述了气门的构造特点,分析了汽油机和柴油机气门座的镶嵌原则,以及气门弹簧防止共振的措施。 作业 1.什么是气门锥角? 2.汽油机和柴油机气门座的镶嵌有何规律?3.气门弹

15、簧为防止共振常采用哪些措施? 教 师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课程名称 汽车构造 课 时 2 序 号 10 授课班级 日 期 教学方式 讲授 课 题 二、气门传动组 任课教师 教学目的 与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讲述,使学生了解气门传动组的组成,掌握其构造特点。1.理解并掌握凸轮轴的构造特点; 2.理解并掌握液力挺柱的原理;3.了解推杆及摇臂的构造特点。 重、难点 1.凸轮轴2.液压挺柱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主要 内容 3.2 配气机构的零件和组件 二、气门传动组(一)凸轮轴 1.构造分析2.轴向定位 (二)正时齿轮 (三)挺柱1.平面挺柱2.滚子挺柱3.液压挺柱 (四)推杆(五)摇臂 (六)摇臂轴 复

16、习 提问 1.什么是 配气相位?2.汽油机和柴油机气门座的镶嵌规律。 小结 本次课重点讲述了如何根据凸轮轴的转动找点火次序,分析了液压挺柱的工作原理,液压挺柱不用调气门间隙,如果采用一般挺柱,调间隙应在凸轮轴的哪个行程段?供大家课后考虑! 作业 1.凸轮轴如何实现轴向定位?2.挺柱为了磨损均匀应采用哪些措施?3.画图说明 santana 液压挺柱的工作过程? 教 师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课程名称 汽车构造 课 时 2 序 号 11 授课班级 日 期 教学方式 讲授 课 题 用配气相位图分析可调间隙的气门 任课教师 教学目的 与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讲述,使学生掌握用两遍法调整气门间隙的原则。1

17、.了解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2.理解并掌握用配气相位图分析可调间隙的气门。 重、难点 1.直列六缸发动机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2.V置八缸发动机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主要 内容 3.3 用配气相位图分析可调间隙的气门 一、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 1.逐缸法 2.两遍法 二、气门间隙的调整原则1.可调区域2.不可调区域 三、用配气相位图分析可调间隙的气门 1.直列六缸发动机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2.V 置八缸发动机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 四、调整口诀 “双排不进”可调 3.4 可变进气系统 一、多气门分段参加工作的可变进气系统 二、双进气管分段参加工作的可变进气系统 三、采用进气管长度和面积可变的可变进气系统

18、四、配气定时可变的可变进气系统 五、气门定时和升程可变的可变进气系统 (VTEC) 复习 提问 1.什么是气门间隙?过大过小对发动机的性能有何影响? 2.如何绘制 配气相位图。 小结 本次课重点讲述了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及调整原则,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可变进气系统。 作业 1.用配气相位图分析皇冠3.0气门间隙应如何调整? 2.用配气相位图分析LS400V8发动机的气门间隙应如何调整?3.可变进气系统主要有哪几种型式? 教 师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课程名称 汽车构造 课 时 2 序 号 12 授课班级 日 期 教学方式 讲授 课 题 第四章汽油机供给系 任课教师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了解汽油机

19、供给系的作用、组成;2.了解简单化油器的特点; 3.掌握可燃混合气的形成过程; 4.掌握可燃混合气成分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重、难点 1.可燃混合气的形成过程;2.可燃混合气成分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主要 内容 4.1 汽油机供给系的组成 一、汽油机供给系的作用 二、汽油机供给系的组成 4.2 简单化油器与可燃混合气的形成 一、 简单化油器 1.组成 2.工作原理 二、可燃混合气的形成过程 4.3 可燃混合气成分与汽油机性能的关系 一、发动机对燃烧的要求 二、可燃混合气成分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1.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表示方法2.不同成分的混合气对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1)理论混合气(a=1)(2)稀

20、混合气(a1) (3)浓混合气(a1)(4)燃烧极限 复习 提问 1.发动机的结构组成。2.可变进气系统的常见形式。 小结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及功用,重点讲述了可燃混合气成分与汽油机性能的关系,并分析了简单化油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作业 1.简述汽油机供给系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2.喉管有何作用? 3.什么是经济混合气和功率混合气? 教 师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课程名称 汽车构造 课 时 2 序 号 13 授课班级 日 期 教学方式 讲授 课 题 各种工况下对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要求 任课教师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了解汽油机“工况”的概念;2.掌握各种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成

21、分的要求;3.掌握理想化油器特性。 重、难点 1.正常工况和过渡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要求;2.理想化油器特性。 主要 内容 4.4 发动机在各种工作情况下对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要求 一、发动机“工况”和负荷的概念 二、不同工况对混合气成分的要求 (一)正常工况 1.小负荷工况 2.中等负荷工况3.大负荷和全负荷工况(节气门开度达 85以上)4.理想化油器特性 (二)过渡工况 1.起动工况 2.怠速工况3.加速工况 复习 提问 1.简单化油器的特性。2.可燃混合气的表示方法。3.经济混合气和功率混合气。 小结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发动机工况的概念,重点讲述了不同工况对混合气成分的要求,并分析了理想化油

22、器的特性曲线。 作业 1.怠速工况需要什么成分的可燃混合气?2.中等负荷需要什么成分的可燃混合气?简单化油器能否满足这种需要。3.什么是理想化油器特性? 教 师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课程名称 汽车构造 课 时 2 序 号 14 授课班级 日 期 教学方式 讲授 课 题 化油器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任课教师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了解化油器的分类方法;2.掌握主供油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3.掌握怠速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重、难点 1.主供油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怠速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主要 内容 4.5 化油器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化油器的类型1.分类2.产品型号 二、化油器

23、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主供油系统 1.功用 2.结构 3.工作原理(二)怠速系统(低速系统)1.功用2.结构3.工作原理 复习 提问 1.中等负荷和怠速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要求?2.喉管的功能。 3.什么是理想化油器特性? 小结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化油器的分类方法,重点讲述了主供油系统和怠速系统的结构特点,并分析了主供油系统和怠速系统的工作原理。 作业 1.主供油系统的功用是什么?2.化油器是如何由怠速工况圆滑过渡到中等负荷工况的?3.主供油系统为何要加装泡沫管? 教 师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课程名称 汽车构造 课 时 2 序 号 15 授课班级 日 期 教学方式 讲授 课 题 化油器的

24、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任课教师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掌握加浓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掌握加速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3.了解起动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重、难点 1.加浓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加速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主要 内容 4.5 化油器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化油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加浓系统1.功用 2.结构 3.工作原理 (四)加速系统1.功用2.结构 3.工作原理 (五)起动系统1.功用 2.结构 3.工作原理 复习 提问 1.什么是理想化油器特性?2.起动和加速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要求?3.大负荷工况下需要什么成分的可燃混合气? 小结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化油器的起

25、动系统的构造特点,重点分析了加浓系统和加速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作业 1.说明机械加浓和真空加浓有何区别?2.简述机械式加速泵的工作原理。 教 师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课程名称 汽车构造 课 时 2 序 号 16 授课班级 日 期 教学方式 讲授 课 题 汽油机供给系的辅助装置 任课教师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了解空气滤清器的结构类型;2.了解汽油箱的结构特点; 3.了解汽油滤清器的滤清原理;4.掌握汽油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重、难点 1.汽油泵的结构特点;2.汽油泵泵油量自动调整的过程。主要 内容 4.6 汽油机供给系的辅助装置 一、空气滤清器 1.综合式2.过滤式3.惯性式 4.带恒

26、温进气装置的空气滤清器 二、汽油箱1.功用 2.结构 三、汽油滤清器 四、汽油泵 1.功用 2.结构3.工作原理 复习 提问 1.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由那几部分组成?2.化油器的液面高度如何调整? 小结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汽油供给装置的组成,着重讲述汽油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分析了汽油泵泵油量自动调整的过程。 作业 1.汽油泵是如何驱动的?2.简述汽油泵是如何实现泵油量自动调整的。 教 师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课程名称 汽车构造 课 时 2 序 号 17 授课班级 日 期 教学方式 讲授 课 题 第七节 进排气系统 任课教师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了解进气歧管的结构类型;2.了解排气歧管的结构特

27、点;3.了解进排气歧管的布置特点;4.了解排气消声器的原理;5.掌握废气再循环装置(EGR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重、难点 1.进排气歧管的布置特点;2.废气再循环装置(EGR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主要 内容 4.7 进排气系统 一、概述 二、进排气管道1.进气歧管2.排气歧管 3.进排气歧管的布置 三、消声器 四、废气净化装置 1.汽油发动机排气净化的方法2.废气再循环装置(EGR阀) 复习 提问 1.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由那几部分组成?2.带恒温进气装置的空气滤清器如何工作的? 小结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进排气歧管的结构特点和布置形式,着重讲述了废气再循环装置(EGR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作业

28、1.常用的进气歧管预热的方式有哪几种?2.废气再循环装置(EGR阀)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起作用? 教 师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课程名称 汽车构造 课 时 2 序 号 18 授课班级 日 期 教学方式 讲授 课 题 第五章汽油直接喷射发动机供给系 任课教师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能比较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和化油器系统的区别;2.掌握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控制功能; 3.掌握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 4.了解喷射系统的分类方法。 重、难点 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功能;2.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 主要 内容 Ch5 汽油直接喷射发动机供给系 一、概述1.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与化油器的比较1) 混合气的

29、产生2) 冷起动 3) 暖机 4) 加速 5) 大功率输出 2.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优点3.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1) 按喷油器数量分 2) 按喷油地点分 3) 按进气量检测的方法分 4) 按喷油时间的间隔分5) 按控制方式分4.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控制功能5.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 复习 提问 1.冷起动时需要什么成分的可燃混合气?化油器是如何满足需要的?2.什么是配气正时? 小结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方法,着重讲述了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控制功能,以及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 作业 1.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有何优点?2.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由那几部分组成的? 教 师 课 时 授 课 计

30、划 课程名称 汽车构造 课 时 2 序 号 19 授课班级 日 期 教学方式 讲授 课 题 进气系统和喷油系统 任课教师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了解进气系统的组成及各部件的工作原理;2.掌握汽油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掌握油压调节器的调压原理; 4.掌握喷油器的结构特点及原理。 重、难点 1.空气阀;2.汽油泵; 3.油压调节器;4.喷油器。 主要 内容 Ch5 汽油直接喷射发动机供给系 二、进气系统 1.节气门体 1)节气门体的结构 2)怠速调整螺钉2.空气阀1)双金属型2)石蜡型3 .进气总管和进气歧管4.汽油泵 5.脉动阻尼器6.油压调节器 7.喷油器 复习 提问 1.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31、有何优点?2.什么是喷油正时?3.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由那几部分组成的? 小结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进气系统和喷油系统的组成,讲述了进气系统和喷油系统各部件的结构特点,着重分析了油压调节器的调压原理。 作业 1.简述油压调节器的调压原理?2.电控汽油泵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 师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课程名称 汽车构造 课 时 2 序 号 20 授课班级 日 期 教学方式 讲授 课 题 汽油直接喷射发动机的控制系统 任课教师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了解进气系统的组成及各部件的工作原理;2.掌握汽油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3.掌握油压调节器的调压原理; 4.掌握喷油器的结构特点及原理。 重、难点 1.

32、空气流量计; 2.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3.转速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 主要 内容 Ch5 汽油直接喷射发动机供给系 四、控制系统1.传感器 1) 负荷传感器(1)空气流量计 (2)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3)节气门位置传感器2)转速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 (1)磁电感应式(2)霍尔效应式 (3)光电式 3)温度传感器 (1)水温传感器(THW)(2)进气温度传感器(THA)4)转速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 5)爆震传感器 6)开关信号2.执行器 复习 提问 1.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控制功能?2.油压调节器的调压原理。 小结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控制系统的组成,讲述了控制系统各部件的结构特点,着重分析

33、了空气流量计、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水温传感器和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作业 1.什么是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的自动烧净功能?2.水温传感器的作用是什么? 教 师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课程名称 汽车构造 课 时 2 序 号 21 授课班级 日 期 教学方式 讲授 课 题 第六章冷却系 任课教师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掌握冷却系的作用;2.了解发动机过热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3.了解发动机过冷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4.掌握水冷系的组成。 重、难点 1.发动机过热或过冷的恶果;2.水冷系的大小循环。主要 内容 Ch6 冷却系 6.1 概述 一、 冷却系的作用 二、发动机过热或过冷的

34、恶果 1.发动机过热2.发动机过冷 三、 发动机的冷却方式 1.水冷式2.风冷式 四、发动机的正常温度 6.2 冷却系的组成及水路 一、 水冷系的组成 复习 提问 1.什么是发动机的五大系统?2.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小结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冷却系的功用、发动机过热或过冷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讲述了系统各部件的结构特点,着重分析了水冷系的组成。 作业 1.冷却系有何作用?2.什么是冷却系的大小循环? 教 师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课程名称 汽车构造 课 时 2 序 号 22 授课班级 日 期 教学方式 讲授 课 题 水冷系的主要部件 任课教师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了解散热器、风扇、水泵的结

35、构特点;2.掌握冷却强度调节装置的调节原理;3.掌握电动风扇的工作特点; 4.掌握风扇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重、难点 1.电动风扇;2.风扇离合器。 主要 内容 Ch6 冷却系 6 .2 冷却系的组成及水路 二、水冷系的主要部件1.散热器2.风扇 3.水泵 4.冷却强度调节装置 1)改变通过散热器的空气流量 (1)百叶窗 (2)百叶窗 (3)自动风扇离合器 (4)电动冷却风扇 2)改变通过散热器的冷却水的流量 三、冷却水与防冻液 复习 提问 1.冷却系的功用。2.冷却系的大小循环。 小结 本次课主要讲述了冷却系的主要部件的结构特点,着重分析了水冷系的冷却强度调节装置,简单介绍了冷却水与防冻液的性

36、能。 作业 1.如何调整风扇皮带的松紧度?桑塔纳电动风扇是如何工作的?2.发动机常用的冷却强度的调节装置有哪些? 教 师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课程名称 汽车构造 课 时 2 序 号 23 授课班级 日 期 教学方式 讲授 课 题 第七章润滑系 任课教师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了解润滑系的功用;2.掌握润滑的方式; 3.了解润滑系的组成;4.能分析典型车型的润滑油路。 重、难点 1.常用的润滑方式;2.典型车型的润滑油路。 主要 内容 Ch7 润滑系 7.1 概述 一、概述 二、润滑系的功用 1.润滑作用 2.清洗作用 3.冷却作用 4.密封作用 5.防锈蚀作用 6.液压作用 7.减振作用

37、三、润滑方式 1.压力润滑 2.飞溅润滑 7.2 润滑系的组成及润滑油路 一、润滑系的组成及润滑油路 1.润滑系的组成2.润滑油路 复习 提问 1.冷却系的作用2.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条件。 小结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润滑系的功用和润滑方式,讲述了润滑系的组成,着重分析了典型车型的润滑油路。 作业 1.润滑系有何作用?2.画出框图并分析桑塔纳 2000 的润滑油路? 教 师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课程名称 汽车构造 课 时 2 序 号 24 授课班级 日 期 教学方式 讲授 课 题 润滑系的主要部件 任课教师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了解润滑系的常用零部件的结构特点;2.掌握机油泵的结构原理;3.能

38、分析曲轴箱通风的意义。 重、难点 1.机油泵的结构特点;2.曲轴箱通风的目的。主要 内容 Ch7 润滑系 7.2 润滑系的组成及润滑油路 二、润滑系的主要部件 (一)机油泵1.齿轮式 2.叶片泵 3.内啮合齿轮泵(二) 机油集滤器(三) 机油滤清器(四)机油散热器和冷却器1.机油散热器 2.机油冷却器 (五) 限压阀1.柱塞式限压阀2.钢球式限压阀(六) 机油压力表、传感器(七) 量油尺 三、曲轴箱通风装置1.自然通风 2.强制通风 复习 提问 1.润滑系的作用 2.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条件。小结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润滑系主要部件的结构特点,着重讲述了机油泵、限压阀的工作性能,并分析了曲轴箱通风的目的及常用结构形式。 作业 1.润滑油路中如果不装限压阀将引起什么后果? 2.曲轴箱通风的作用是什么?通风方式有几种? 教 师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课程名称 汽车构造 课 时 2 序 号 25 授课班级 日 期 教学方式 讲授 课 题 第八章 柴油机供给系 任课教师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掌握柴油机供给系的低压油路和高压油路;2.了解可燃混合气形成的特点;3.掌握可燃混合气的形成过程;4.了解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5.了解柴油机燃烧室的特点 重、难点 1.柴油机供给系的低压油路和高压油路;2.可燃混合气的形成过程。 主要 内容 Ch8 柴油机供给系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