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工具管理制度(强烈推荐).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81229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维修工具管理制度(强烈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维修工具管理制度(强烈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维修工具管理制度(强烈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维修工具管理制度(强烈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修工具管理制度(强烈推荐).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维修工具管理制度一、目的规范维修部工具管理,确保维修工具的完整及维修工作的开展。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维修部的工具管理。三、职责1.维修主管负责工具的申购、发放控制、使用的监督检查。2.负责确定个人和公共工具的使用的监督检查。3.维修工负责个人工具的保管,合理使用。四、管理规定1.各维修工根据工作需要,可以配备个人常用工具,个人工具由本人负责保管,公用工具由专人负责保管。2.所有工具都要进行建账管理,做到帐物相符,每人必须在各自的工具领用登记表上签字。3.所有的工具必须正确使用,特别是电动工具必须正确、合理地使用,发现问题必须立即停止使用。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准违章使用。具,交回的工具统一由

2、库房处理,不准外流。5.专业工具未经培训不得随意使用。6.较大型的专业工具应随用随借,当日归还。7.新增加的工具必须经维修主管批准后,方可购买。新工具在领用时也必须进行登记、建帐签字。8.所有工具实行丢失赔偿的原则。9.建立工具管理档案,实行工具报损制度;10.对部分易损工具采取交旧领新的方式进行;11.对部分常用而又不容易损坏的工具应采取定期更换的制度;12.对部分大型工具应建立严格的报损制度,按照报损(损坏原因)、申购、采购(应有相关工程人员陪同并提出相关数据)、领取的程序进行;13.对工具实行个人负责制,谁掉谁负责赔偿的制度;14.对于公共工具及大件工具应由专人负责进行统一管理,并进行缺

3、陷记录;库房)方可领取;16.对于损坏的工具应定期进行统一销毁(应有相关负责人签字);17.对于损坏的工具应由专人保管,并建立专用工具档案,不得轻易损坏、更换,一旦损坏应填写损坏原因,如属人为损坏则需进行适当赔偿,如属自然损坏(需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具损坏凭据)则按照报损程序办理。附:维修工具更换期限表维修工具管理制度一、目的:规范公司维修部门(包括机修车间、各生产车间下属的维修班组、专业维修人员等)所使用的工具管理,确保维修工具的完整及安装、维修、维护、保养工作的开展。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员工所使用的维修工具、操作工具的配置标准、购置、领用、交接、报废等事宜。1、个人工具:如尖嘴钳

4、、活动扳手、内六角扳手、梅花扳手、试电笔、万用表、手锤等。2、共用工具:如手电钻,大铁锤、手动砂轮等。3、专业工具(大型工具):如万能角度尺,硬度仪、转速检测仪等。三、职责:1、安技设备科负责维修工具的采购,发放控制,台账管理以及日常使用的不定期监督检查。2、各车间主任负责本部门所属维修工具(包括个人使用工具、公共工具等)的登记建账、使用中的指导、监督、检查。3、维修工、指定的保管人(责任人)负责本人使用、负责的工具的保管、保养,合理正确使用。四、管理规定:1、各级维修工根据工具的需要,可以配备个人常用工具。个人工具由本人负责保管。2、车间共用工具、大型工具、专业工具等由车间主任指定专人负责保

5、管。3、所有工具都必须登记建账,填写工具保管登记卡。各车间工具台账一式两份,车间、安技设备科分别保存。凡工具出现遗失不见情况,由保管人(责任人)全额赔偿。4、车间、安技设备科每季度应对工具保管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做到账物相符,工具完整、使用可靠。5、原有工具正常损坏后,必须按照以旧换新的原则,归还完整旧工具,领取新工具。并且在登记卡上进行登记。如果工具非正常损坏或者丢失,或者无法提供完整旧工具的,由保管人(责任人)全额赔偿。6、新进维修工,新增加生产线需配置使用工具,由车间主任填写配置申请单,报安技设备科,经领导批准后统一购买配置。新配置工具需登记上账,指定保管人(责任人)后方可下发至个人。7、

6、工具使用人、保管人(责任人)在调整岗位或者离岗时,必须将其名下的工具全部退还给车间方可准许离岗。车间在收到退还工具后,或者将工具重新分配至他人后,需在第一时间对工具台账进行更新,并与安技设备科保持同步。如发现账物不符,内容不真实等情况,安技设备科将对责任车间进行月度工作考核。8、回收损坏旧工具,由安技设备科科长负责检查,如仍可使用,请领用人继续使用。如可修复,联系相关专业人员修复。确实无法修复或无修复价值的,方可同意报废,并适时采购新工具予以更换。五、附则:1、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的各车间、各部门。2、本管理办法由安技设备科科长负责解释。3、本管理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_编制:审批:批准:日期:日期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