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狮跑轿车分动器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辆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狮跑轿车分动器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 狮跑轿车分动器设计院 系 名 称: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 业 班 级: 07车辆工程10班 学 生 姓 名: 导 师 姓 名: 开 题 时 间: 2011年2月28日 指导委员会审查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开题报告撰写要求一、“开题报告”参考提纲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2. 文献综述(课题研究现状及分析);3. 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4. 技术路线或研究方法;5. 进度安排;6. 主要参考文献。二、“开题报告”撰写规范请参照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及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要求。字数应在4000字以上,文字要精练通顺,条理分明,文字图表要
2、工整清楚。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院系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07车辆工程10班指导教师姓名职称高级实验师从事专业汽车运用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狮跑轿车分动器的设计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1、课题研究现状随着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已逐步从汽车消费大国演变为汽车生产大国。汽车市场上以产品主导消费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当前汽车市场已经步入了一个以私人购车为主导、以个性化需求为主体的买方市场。这个市场不仅在当前,就是在今后也将是推动汽车市场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私人购车已进入了爆发性增长阶段。科技的高速发展让人们对于汽车的认识已不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近年来功能强大的SUV越来越受关
3、注。SUV不仅要具有舒适性,更要具有高的通过性,能够在各种路况中表现突出,这才是国内SUV车型的侧重点。“四驱”已经成为SUV的代言词。目前,四驱系统一般分为:全时四驱、分时四驱和适时四驱。全时四驱指的是车辆在整个行驶过程中一直保持四轮驱动的模式,内有三个差速器:除了前后轴各有一个差速器外,在前后驱动轴之间还有一个中央差速器。这种驱动模式拥有较好的越野性和操控性能,但它不能根据路面情况做出扭矩分配的调整。分时四驱是由驾驶者手动切换的驱动模式,通过接通或断开分动器来选择两轮驱动或四轮驱动模式。它与全时驱动的不同点还在于在分动器内没有设计中央差速器,导致不能在硬地面上使用四驱,特别是在弯道上不能顺
4、利转弯。最后一种适时分动器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它是由电脑芯片控制两驱与四驱的切换。该系统的特点在于它继承了全时四驱与分时四驱优点的同时又弥补了它们的不足。它能自行识别驾驶环境,根据驾驶环境的变化控制两驱与四驱两种模式的切换。人们对多轴驱动车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多轴驱动车辆逐步引出了分动器的概念,并对分动器的结构、功能及分类进行介绍。分动器又称为分动箱,其基本结构和变速箱相似,是一个齿轮传动系统。大多数分动器由于要起到降速增扭的作用而比变速箱的负荷大,所以分动器中的常啮齿轮均为斜齿轮,轴承采用圆锥滚子轴承。分动器的种类繁多,具体结构也各种各样,不同的车辆使用的分动器各不相同,不同的厂家生产的
5、分动器也各不相同。在民用上,多轴驱动车辆是指越野车和重型载货车等;在军用上,多轴驱动车辆是指军用越野车、轮式战车、装甲运输车、坦克装甲车等绝大多数军车。由于其性能卓越,所以目前多轴驱动车辆的民用形式主要为“舒适且充满乐趣”的越野车,更被多数人追求。美国作为汽车工业的强国,军用车辆的机械化和电子化起步较早,其发展已经趋于完善。在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后,多轴驱动车辆设计技术在欧美等国家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进而分动器的研发和设计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国家,对先进技术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但是由于国际环境原因,能引进的已经掌握,而尖端技术由于国外的保密限制却无法获得。在这种情况下,自主研发是
6、我国进一步发展军用车辆的唯一途径。在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一场世界新军事革命正在发生,中国要跟上欧美军事大国的步伐就必须奋起直追,大力发展自主创新的军事技术。同样,对军用车辆技术也要求进一步的创新发展。分动器作为多轴驱动车辆传动系统的核心之一,要求其性能有进一步的提高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目的:根据所给的参数设计出基本结构和转矩分配比合理,传动性能和散热性能较好的全时四驱分动器,并对其进行检测。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详细了解到它的功用,并掌握齿轮和轴设计方法,以及正确运用国家标准和技术语言阐述理论和技术问题。(2)意义: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本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建立
7、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通过毕业设计的进行工程实践能力的综合训练,使我们走上工作岗位时基本具备应用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现代多轴驱动车辆(如越野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使之得到广泛的普及。而分动器是多轴驱动车辆传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传动效果和整车的动力性能。这不仅仅体现在民用车上,更重要的是要应用到军事领域。所以要使多轴驱动车辆有较强的综合性能就要对其匹配传动性能好的分动器。二、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本设计的主要内容:(1)分动器结构方案的设计:能够实现传动方案合理、齿轮安排紧凑、换挡形式简单的结构。(2)分动器主要参
8、数的选择:选择即能使结构紧凑又能符合传动性能的中心距和分配合理的转矩。(3)分动器齿轮参数的设计:设计齿轮各参数合理、各档齿轮齿数分配合理的分动器齿轮,使之能够实现换挡平顺。(4)分动器的检测:使所设计的分动器能够符合所给的参数并实际检测合格。(5)撰写设计说明书。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设计一个符合所给参数的全时分动器;(2)对分动器的内部结构进行合理的布局;(3)尽量使所设计的分动器有较好的传动性能;(4)对所设计分动器进行检测时要得到合理的实验数据;(5)打破传动分动器的不足之处三、技术路线(研究方法)根据相关数据进行计算轴、轴承以及相关零件的校核用CAD绘制零件图、装配图形成研究成
9、果分动器零部件的设计分动器主要参数的选择分动器的结构分析及其方案的选择收 集 相 关 资 料四、进度安排(1) 第1周( 2月28日3月6日):查阅参考资料,收集相关技术资料,了解分动器的功能、主要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2) 第2周( 3月7日3月13日):结合任务书制定设计方案,撰写开题报告。 (3) 第3周(3月14日3月20日):查找相关设计资料或手册,分析并确定全时四驱分动器的具体结构形式,主要零部件及相互位置关系。 (4) 第4周( 3月21日3月27日):根据给定的设计参数,按照有关的设计要求和顺序进行具体结构尺寸参数计算及其他有关参数的选配。(5) 第5周(3月28日4月3日):
10、绘制二维装配图。 (6) 第6周(4月4日4月10日):继续绘制二维装配图。要求设计完整正确,图纸能够完整表达所设计总成或零部件的结构特点(7) 第7周(4月11日4月17日):绘制二维部分零件图(8) 第8周(4月18日4月24日):接受中期检查。(9) 第9周(4月25日5月1日):对中期检查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10)第10周(5月2日5月8日):对设计草图进行修改,绘制三维零件图并进行装配(11)第11周(5月9日5月15日):进行相关校核。(12)第12周( 5月16日5月22日):完成设计图纸及说明书初稿。(13)第13周( 5月23日5月29日):说明书及图纸送审,根据审阅老师意
11、见进行修改。(14)第14周( 5月30日6月5日):预答辩。(15)第15周( 6月6日6月12日):修改预答辩中发现的问题准备答辩。(16)第16周( 6月13日6月19日):修改预答辩中发现的问题准备答辩。(17)第17周( 6月20日6月26日):答辩。五、参考文献1 余志生. 汽车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2 洪福生国外越野车发展新动态汽车与配件,1996243 庄继德汽车系统工程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19974 吴修义从国际汽车展览会看分动器发展趋势上海汽车,1997(2)5 严欣贤,李成刚,胡于进,易建军多轴驱动车辆的扭矩优化分配汽车技术,20006 越野史话湖南现代
12、道路交通,2002(2)7 高阳四轮驱动汽车扭矩分配电子控制系统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吉林大学,20076 8 道路试验汽车车辆2006(6)9 Krshna V Mohan,Oner Ariel,Song-Lin Yang,and John H JohnsonA ComputerSimulation of the turbocharged Vehicle Engine Cooling System SimulationSAE Paler97l 804,199710 刘豫微,吴社强带轴间差速器的分动器特性分析专用汽车,2000(2)11 王忠仪,于翔,任存喜北京切诺基新型行星齿轮式分动器结构及
13、工作原理分析.1997(2)12 王忠会,陆雨,贾毅行星齿轮式桥间差速器的差速特性分析汽车技术,2005(4)13 夏定权,易建军,胡于进军用特种越野车多级分动与动力控制CADCAE系统研究计算机辅助工程,2001(2)14 郏一丁,李文新,周祥庚进12汽车的构造与修理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5 冯健璋主编.汽车理论.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6 王其东四轮驱动车辆牵引效率的计算与试验研究安徼工学院学报,1995(14)17 FriedrichEhrlinger.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MACHINE TOOL , 2007 18 薛恒齿
14、轮传动的主动摩擦学设计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太原理工大学2007519 T815变速器、分动器J. 机电新产品导报, 1995, (Z1) . 20 Martin K FA review offriction prediction in gear teeth.WEAR,1978,49:20123921 孟文阁. 四轮驱动汽车的工作特性研究J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6,(04)22 赵向阳, 朱命怡. 四轮驱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研究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06) :94-95,10123 Neil EAndemon,Spur-GearSystem Efficiency at Part and Full Load,NASA TechnicalPaper 162224 Reinhart Verschoore,Frank DuquesneSimulation ofthe influence ofdifferential control on tractor work rateJournal ofTerramechanics,200l,39:221-23六、备注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