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产25万吨生态绿色青饲料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2.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85057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产25万吨生态绿色青饲料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新建产25万吨生态绿色青饲料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新建产25万吨生态绿色青饲料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新建产25万吨生态绿色青饲料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新建产25万吨生态绿色青饲料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建产25万吨生态绿色青饲料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产25万吨生态绿色青饲料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2.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建年产25万吨生态绿色青饲料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2 总论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武威绿色青饲料深加工建设项目项目性质:新建项目业主: 武威市*镇法人代表:*建设地点: 武威市*村建设规模: 本项目分三期建设,本项目主要建设一期工程。一期建设生产能力按全武威市耕地总面积150亩地估算,年可产绿色青饲料250000吨。项目需建1个生产车间,两条生产线。一条生产线生产能力100000吨/年,另一条生产线生产能力150000吨/年,购置项目建设所需设备设施。一期项目总建筑面积10985平方米(16.47亩),总建设用地200亩;二期将建设畜禽储备养殖场、冷鲜肉加工厂、总占地面积150亩;三期建设生态有机肥

2、、沼气发电,占地面积50亩;总占地面积500亩。 项目总投资:10372.87万元项目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项目负责人*、男、汉族,系甘肃省武威市*村农民,出生于1966年10月22日,现居住于高坝镇台庄村二组4号。为农民,经过多年农村生活和摸索学习,熟悉掌握农村种植业现状及牲畜养殖技术。具有很强的事业心。 项目利用天然、无公害绿色青饲料(粮食作物、苜蓿等)储存、饲料加工为主产业,联合当地农户利用250000吨青饲料产品发展牲畜养殖,将农民养殖的畜禽产品回收经加工成冷鲜肉制品为副产业。该项目依托武威市绿色原材料种植的有利独特条件,利用人、畜肥料种植绿色原材料,从而减少绿色原材料农药、化肥施用量,为

3、企业提供契机;绿色青饲料为牲畜饲料,使牲畜肉制品冷鲜肉成为无“食源性疾病”出现的精肉类健康食品。保证当地牲畜吃到绿色青饲料,保证人们能吃到放心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武威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循环经济促进法; (2)甘肃省实施关于基本建设投资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项目建议书增列节能篇(章)的暂行规定的办法; (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计办投资200215号; (4)国家计委、建设部联合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5)其他相关的规范、规程及强制性条文。编制原则 (1)根据武威*镇现有情况,充分利用合作社优势,严格按照农业建设

4、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进行编制,使之符合国家和地方基本建设法规、程序。 (2)按积极、稳妥、可靠、实事求是的原则,深入调查研究,做多方案的比较和科学论证,以优化技术方案。 (3)充分利用国内外成熟先进、可靠适宜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尽量降低工程投资,节约能源,改善生产条件,节省人力,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 (4)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新建的生产装置,按照一体化、露天化、轻型化、国产化的原则,积极采用已消化吸收的国内外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制造技术。 (5)严格按照国家、行业和地区长远发展规划及其有关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的要求,积极贯彻执行 “三同时”的建设原则,使企业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同

5、样获得社会效益。研究范围 该项目的研究范围是对绿色青饲料深加工与畜牧业生态相结合,运用现代科技理念,通过科学技术手段,促进资源价值产业链不断延伸,使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循环利用的新型绿色青饲料深加工发展模式,其经济流程集种植?饲料加工?养殖?有机肥?环保为一体,具有经济结构合理,经营成本低,资源充分利用,经济效益显著,无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的特点。并正确选择本次设计绿色青饲料生产工艺路线、生产装置以及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等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1)市场需求预测; (2)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 (3)工艺技术方案; (4)原材料、燃料及动力供应; (5)总图布置、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

6、案; (6)环境保护、安全卫生及消防; (7)项目实施规划; (8)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9)财务评价; 10风险分析。拟建地点 项目拟建地点位于甘肃省武威市高坝镇台庄村。项目建设期限 本项目为一期工程,项目建设期为一年(2012年8月-72013年8月)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甘肃是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的内陆省份,近年来,畜牧业取得了稳定持续的发展,已成为全省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蛋、奶的需求量大幅增长,随之,畜牧养殖也快速发展。饲料生产是粮食生产和种植生产的延伸,是畜牧业的前提和基础,是大农业向产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的重要环节。近年来,甘肃省饲料加工业

7、异军突起,饲料工业的发展促进了规模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全省各类畜禽规模养殖户达到 38万户,专业村达到2100多个,养殖场达到2500多家,规模养殖户对畜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5%。畜牧业规模经营促进了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群的壮大,规模经营孕育了畜牧产业化。随着省委,省政府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的确定,我省将力争建成草业大省和畜牧业强省。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它和良种、防疫共同构成现代畜牧业的三大支柱,且饲料成本占现代畜牧业总成本的80%以上,决定着畜牧生产的总效益。因此,饲料行业的发展与否,直接关系到全省畜牧业的发展,尤其是天然、环保、无公害绿色青饲料生产加工项目是由老百

8、姓种植的纯天然、绿色植物,必须大力发展生产,生产出既符合动物生长规律,营养价值高,又安全可靠的绿色青饲料新产品,才能满足生态绿色畜牧业发展的需求。 武威市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2011年各种农作物种植面积367.85万亩,比2010年增加2.4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3.97万亩,比上年减少1.03万亩,下降0.46%;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43.88万亩,比上年增加3.51万亩,增长2.5%。粮食总产量达99.9万吨,比上年增加2.8万吨。 近年来武威市大力发展绿色生态草食畜牧业,以牛羊建设、农作物秸秆利用、标准化养殖等为重点,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草食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提

9、高1个百分点以上,畜牧业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由现在的18.5%提高到21.5%。加强规模化养殖小区(场)青贮窖建设,配套完善青贮加工机械,预计2012年内新建青贮窖11.7万立方米。 武威市绿色青饲料深加工项目是新成立的集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一体化的龙头合作社,合作社经过认真考察和聘请省内有关专家调研,合作社确定在饲料、有机肥循环加工的基础上,抓住饲料工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提出建设年产250000吨的绿色颗粒饲料加工、绿色饲料供给当地牲畜使之成为绿色牲畜等的循环利用项目。项目主要利用当地玉米、豆类秸秆、绿色苜蓿,经过全新的新技术工艺加工,年产混合颗粒配合饲料250000吨

10、,以满足当地畜牧业生产发展的要求,也可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该项目的提出,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符合省、市、县提出的循环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并且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发展前景广阔,有利于开拓国内市场;有利于产业技术进步,提高竞争力;另外,国内存在从研究开发到实现产业化的技术基础,有利于技术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项目概况拟建地点 场址位于武威市高坝镇台庄村,是武威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大面积推广日光温室实施、节水设施农业和舍饲暖棚养殖的示范点之一。地处西北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11、,阴雨天较少,全年日照时数达3968小时,年平均气温7.9,日较差15左右,气候温和干燥,夏秋季比较凉爽,具有玉米、豆类、苜蓿及各种粮食作物生产的独特条件,营养成份全面,耐贮藏运输,品质优于其它地区生产的同类产品。温凉的气候,充足的光照,较大的日温差等自然条件为发展玉米、豆类、苜蓿及各种粮食作物等生产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是种植畜禽青饲料原材料的最佳区域。水电设备齐全,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地势平坦的优势条件。1.2.2建设规模与目标 本项目分三期建设,本项目主要建设一期工程。一期建设生产能力按全武威市耕地总面积150亩地估算,年可产绿色青饲料250000吨。项目需建1个生产车间,两条生产线。一条

12、生产线生产能力100000吨/年,另一条生产线生产能力150000吨/年,购置项目建设所需设备设施。一期项目总建筑面积14210平方米(21.30亩),总建设用地200亩;二期将建设畜禽储备养殖场、冷鲜肉加工厂、总占地面积150亩;三期建设生态有机肥、沼气发电,占地面积50亩;总占地面积500亩。 购置项目建设所需设备设施。项目建成后所生产的绿色青饲料将满足周边的牛、羊、猪饲料。 合作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抓住绿色青饲料工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以提高合作社竞争力和调整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技术进步为支撑,以开发利用废弃秸杆回收利用为主,利用当地丰富的粮食秸秆资源,采用先进的配方和

13、挤压制粒工艺,建设年产250000吨绿色青饲料深加工,生产安全、绿色无污染的优质饲料,以满足农业结构调整当中迅速发展的畜牧业生产对于优质饲料的需求。1.2.3主要建设条件1.2.3.1自然条件 项目区武威地处西北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阴雨天较少,全年日照时数达3968小时,年平均气温7.9,日较差15左右,气候温和干燥,夏秋季比较凉爽,具有玉米、豆类、苜蓿及各种粮食作物生产的独特条件,营养成份全面,耐贮藏运输,品质优于其它地区生产的同类产品。温凉的气候,充足的光照,较大的日温差等自然条件为发展玉米、豆类、苜蓿及各种粮食作物等生产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是种植畜禽青饲料原材料的最佳区域。 项目建

14、设地供水有杂木河水供给,完全可以满足项目建设需求。 项目区域地表岩性主要有粘质壤土,在建筑地基影响范围内岩性较单一、均匀,相对比较稳定,无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工程建设区均为理想的工程地质,地震动峰加速度0.20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8度)。1.2.3.2交通条件 武威市是中国铁路东西大动脉的重要地段,铁路交通非常发达,兰新、兰新三四线、干武铁路穿越境内,特别是亚欧大陆、兰武电气化铁路、兰新铁路复线,干武电气化铁路为武威市对外联系及交流提供便利条件。省内G30线、国道312线、省道308线、省道211线、营双高速公路、金武高速公路、西武二级公路以及金色大道等一系列道路为武威对外联系提供方便。1.2

15、.3.3社会条件 根据武威市2012年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武威市“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采取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先进生产方式和文明绿色的消费方式,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政策环境为武威市绿色青饲料经济项目为年产250000吨绿色青饲料深加工建设项目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1.2.4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经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10389.45万元,其中建筑工程3485.20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费2098.32万元,其他费用814.24万元

16、,预备费309.65万元。项目争取企业家投资5000万元,总投资中合作社自筹资金5389.45万元,本项目建成后,正常年产值12250万元,年总成本9775.17万元,经营成本9676.5万元,利润总额2148.17万元。平均投资利润率20.68%,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1.32%,税后财务净现值8403.53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5.9年含建设期。结论与建议 1、该项目符合武威市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建成后对改善项目区绿色饲料加工业及畜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促进经济循环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2、项目区属石羊河流域,随着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武威片治理规划的全面开展,畜牧业发展

17、是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项目的建设为农村养殖提供了绿色青饲料保障,从而可提高农民养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实现经济循环发展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保证。 3、项目的建设效益显著。其社会效益主要为充分利用植物秸杆,加工成为良好的养殖饲料,其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都比较明显。 4、项目建设指导思想明确,符合当前甘肃省及武威市大力推行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导向。同时其技术条件在国内已比较成熟,总体布局合理,建设方案优化,技术经济指标合理。建设土地及水电供应条件较好,区位条件优越。项目建设从技术、经济及建设条件方面分析均是可行的。 经初步的可行性分析评价,项目不仅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其

18、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非常显著,项目的建设对提高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在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及投资等方面建设条件较好,项目的实施不但是可行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建议尽快立项建设。项目区基本情况及必要性行业发展规划及政策 武威市根据“十二五” 规划的要求,紧紧抓住国务院支持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机遇,在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针对“十二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新特点,突出体现统筹兼顾的要求,争取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改革发展稳定等重大关系,使发展中各个方面相互适

19、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实现经济循环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中国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保证粮棉油稳定增产的同时,提高养殖业比重。加快发展畜牧业和奶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料基地,改进畜禽饲养方式,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 近年来,养殖业从传统的农村副业,一跃成为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动物产品供给的一个支柱产业。养殖方式也从传统的家庭养殖向着以良种推广、规模养殖、饲料加工、动物营养、饲养技术、疫病防治、生产环境、加工机械、经营管理等配套、实用技术为支撑的分散养殖与规模养殖相结合的生产和经营方式转变。饲料工业适应分散养殖与规模养殖业生产和农

20、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已经实现从起步打基础到快速发展、稳步提高的飞跃。一个以饲料加工、饲料原料开发、饲料添加剂生产和饲料机械制造业为基础,以饲料科研、标准化、质量监测、行业管理、宣传教育、信息咨询和法规建设为保障的饲料工业体系已基本建成。饲料加工能力、产品品种及产量大幅度增加,质量提高,饲料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第二饲料生产大国。 饲料工业的发展,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了大量的粮食,为解决我国人均耕地逐年减少,人口不断增加,人民对动物性食品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为丰富人民的“菜篮子”,改善人民的膳食结构,稳定物价水平,活跃农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做出

21、了巨大贡献。 绿色青饲料工业也将面临着一定的挑战,特别是我国疆域辽阔,自然资源分布差异很大,加上受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东部、中部和西部梯次发展的饲料工业布局。东部沿海地区得益于优势的地域、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和训练有素的劳动者,无论是饲料谷物生产、饲料资源开发利用,还是饲料加工,水平都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而广大西部地区由于受自然条件等因素的限制,饲料生产水平低下,而西部地区往往是畜牧业发展地。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祖国西部,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这是历史发展和新的机遇。我国西部包括重庆、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共10个省、市、区,西部的国土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56%,人口是全

22、国总人口的23%。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西部的饲料工业一直处于弱小的境地,饲料产品比重小,据有关资料显示,1998年西部配合饮料产量只占全国产量的16。20%。1999年开始,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方针,加大对西部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的投资力度,促进西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西部饲料工业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大好机遇。 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向好,为大力发展“食品工业、能源化工、现代服务业和劳务经济”四大产业,武威市提出紧抓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支柱龙头合作社培育这两个关键,努力提高工业整体发展水平,通过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培育状大优势产业,积极引进新兴产业,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

23、力提高制造业的比重,更进一步发挥工业在创税、就业方面的主导作用。同时提出了四项措施,一是突出抓好现有合作社,支持重点合作社做强做大,使现有生产能力发挥出最大效益。二是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抢抓国家和省上扩大内需的机遇,集中力量谋划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多方倾斜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三是积极推进节能减排。争取至2015年实现工业总量、工业效益、工业固定资产、工业吸纳就业人数及工业可持续发展五个方面新的突破。 该项目是利用玉米、豆类、苜蓿及其它植物秸杆加工绿色颗粒饲料,项目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武威市循环经济各项政策都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政策条件。项目区社会经济现状 武威市

24、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2011年各种农作物种植面积367.85万亩,比2010年增加2.4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3.97万亩,比上年减少1.03万亩,下降0.46%;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43.88万亩,比上年增加3.51万亩,增长2.5%。粮食总产量达99.9万吨,比上年增加2.8万吨。 近年来武威市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以牛羊建设、农作物秸秆利用、标准化养殖等为重点,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草食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畜牧业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由现在的18.5%提高到21.5%。加强规模化养殖(场)青贮窖建设,配套完善青贮加工机械,预计2012年内新建青贮

25、窖11.7万立方米。 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1.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4%,增幅比上年提高4.09个百分点,比全市同期增幅高0.9个百分点。分别比凉州区的13.4高1个百分点;比民勤的13高1.4个百分点;比古浪县的12.5高1.9个百分点,增幅在全市各县区中位列第一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亿元,增长7.7%;第二产业增加值10.76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7.26亿元,增长15.1%。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7.03:49.54:33.43,与上年的17.08:45.49:37.43的产业构成相比,一产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上升4.

26、05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下降4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支出趋于合理。2010年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2.51亿元,比上年增长64%,增速比全市28.4%高35.6个百分点。全县一般预算收入为1.03亿元,增长64%,增速比全市的28.23%高35.77个百分点。财政支出结构继续调整,加大民生支出力度,2010年财政支出完成125818万元,增长36.88,其中住房保障支出3642万元,同比增长120.5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878万元,同比增长212.3%;农林水事务支出1.54亿元,同比增长74.29;环境保护支出2855万元,增长67.32;医疗卫生支出6670万元,同比增长70.96%

27、。项目概况 项目承办单位武威市绿色青饲料深加工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7月,合作社位于武威市高坝镇台庄村,占地面积333500平方米,是以农民*自发联合本村15户村民组成,是武威市第一家自发成立的合作组织,现有社员250人。本合作组织成立后,社员集资5389.45万元,并希望有理想、有胆识的企业家加盟、投资5000万元。绿色青饲料深加工厂建成投产后,除满足当地牲畜养殖的需求外,并可惠及方便周边养殖场和小型暖棚养殖户500户近2000余人。 合作社制定了较为规范的合作社章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通过召开成员大会选举产生了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合作社内部成立了市场销售部、技术指导部、绿色青饲料加工部

28、、财务部,各部门明确责任,各负其责,保证了合作社的正常运转。合作社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实行独立的会计核算,成立和健全了管理机构,制定了管理制度。合作社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服务至上、规范管理”的办社宗旨,开展“四统一”的经营服务活动:即由合作社统一配制饲料,兽药和技术指导;统一培训合作社成员;统一防疫措施和消毒工作;统一良种选育和调配。绿色青饲料深加工经济项目建成后,不但可以满足当地的牲畜的生活需求,而且有效地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改项目不但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善了村容村貌,而且提高了环境卫生水平

29、,实现了农村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了生态农业的良性发展。 人员、技术力量 武威市绿色青饲料深加工项目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7月, 法人代表*是以饲料加工开发为主,经营范围包括饲料生产、销售。合作社以甘肃农业大学、相关科研为技术依托,聘请有关专家、教授为技术顾问,合作社具有较强的技术力量,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可靠的技术保障。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对于调整及优化该区农业产业结构是必要的 围绕武威市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优质畜禽产品基地建设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武威市高坝镇台庄村绿色饲料深加工及有机肥循环经济建设项目示范基地的建设步伐,提高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同时要不断加大舆论的

30、宣传引导,强化一体化服务功能,提高科技含量,完善经营运作,从而使武威市高坝镇台庄村绿色青饲料深加工及回收当地绿色牲畜进行加工循环经济项目产业化经营迅速上规模、上台阶、上档次、上水平。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配置更加趋于合理。 绿色青饲料深加工应用于配合饲料和颗粒饲料的突出特点在于配合饲料的加工促进了当地剩余粮食的就地转化,加工增值;可大大提高秸秆的经济效益,以此为拳头产品,可大大增强合作社的活力,同时可以促进养殖、种植、加工、内外贸易以及运输等行业的发展。 龙头加工合作社通过项目建设可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并促进粮食的就地加工转化和扩大优质饲料产品的科技应用领域,调整农村

31、产业结构,提高综合经济效益,进而引导农民加快向富裕性小康迈进的步子,以龙头合作社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当地就业人数,减少就业压力,为确保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带动当地农民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项目建设是国家产业政策所要求的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

32、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推进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 武威市2011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中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及县委十三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壮大工业经济规模,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完善城镇服务功能,不断解决民生问题,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项目区地势平坦,光热、土地资源丰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类型多,

33、种植范围广,物种丰富,种植业及畜牧业发展基础良好。该项目充分利用农业生产废料进行加工循环利用,符合国家、甘肃省及武威市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导向。可行性分析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作保证 甘肃省畜牧科研、动物营养、绿色青饲料研究、推广和培训服务体系健全。全省畜牧、饲料系统有专业技术人才8000多名,科技实力在全国排名第六位,甘农大设有动物营养、饲料加工等专业,进行了大量相关的科学研究。项目实施地武威市农牧工作站的工作人员80%是专业技术人员,多数为农科大、中专毕业生,经过多年技术工作,在畜牧养殖、饲料加工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武威市科技服务体系比较完善,县、乡都建有农、林、牧技术服务站。全县有农业综合

34、服务中心(站),畜牧技术服务中心(站),农、林、牧;乡农技站,林业站,畜牧站,这些也为本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将为饲料工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后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饲料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在饲料配方、添加剂研发及产业化、饲料资源开发技术、饲料加工机械等方面都取得了一批先进的科技成果,饲料科技迅速普及。当今全球饲料领域技术革命蓬勃发展,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基因工程将取得突破性进展,一大批先进实用的饲料新科技成果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在饲料工业发展中的作用将更加明显和突出,这些也为本项目建设提高科技含量提供了条件。饲料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进入21世纪,我国

35、开始实施“十二五”计划,我国的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市场的肉食需求不断增加,相应地对饲料的需求也将持续上升。在我国,西部的配合饲料发展水平比较弱小,发展空间更为广阔。国家始终给予饲料工业发展强大的政策支持 对我国的饲料工业国家始终在财政、资金、税收等方面,采取了一切必要的扶持政策,促进其发展。并且非常明确的规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免征增值税等。项目建设已有了一定的基础 本项目的实施单位武威市绿色青饲料深加工专业合作社,有新的合作社经营理念,法人代表*带领村民走上了现代合作社发展的道路,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合作社村民素质的培训提高。同时,通过对饲料产品的加工利用,疏通了销售渠道

36、,逐步形成一定的销售网络。为奠定原料供应基础,同时周边地区农户可以生产提供大量的可供加工转化的粮食,这就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市场预测与供求关系分析市场预测 我国的秸秆饲料工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顺利实现了迅速起步、快速发展向优化结构、稳步提高阶段的跨越。1999年全国饲料产品产量达到6800多万吨,其中配合饲料5600多万吨,浓缩饲料1000多万吨,添加剂预混合饲料200多万吨。但不少地方尤其是西部地区仍以原粮或其粉料单一饲喂,这即增加了粮食消耗,又增加了饲料成本。蛋白质和维生素饲料的严重短缺,已妨碍了饲料工业的发展和畜、禽生产潜力的发挥。据农业部畜牧兽

37、医局和全国饲料工业办公室的联合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我国国民膳食结构和养殖业发展规划,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即2005年、2015年和2030年,我国的绿色青饲料、蛋白质饲料需求量缺口较大;维生素、氨基酸和药物饲料添加及品种少、数量不足,还将主要依赖进口。因此,单从国内市场需求看,我国饲料工业将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主要饲料资源供需预测见下表: 主要饲料资源供需预测表 单位:万吨年份谷物饲料蛋白质饲料需求量供给量缺口需求量供给量缺口200523040205402500400019802020201532045277254320500024802520203039220362203000600

38、032102790供求关系分析 据调查,目前我国配合饲料还局限于规模化养殖合作社和规模养殖户使用,千家万户养殖使用配合饲料的比例还很低,如果配合饲料入户率能达到80%,将需要配合饲料2亿多吨。要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我国配合饲料还有70008000万吨的增长空间。 绿色青饲料深加工是目前国内首创生产线,市场销路宽广、发展前景好,是农村种植开创革新,国家“富民强国”,农民奔小康最理想的致富新路,符合种植-饲料加工-畜牧业养殖-有机肥加工的农业循环经济建设项目。 目前,甘肃省内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竞争的主要产品是全价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等以粮食为主配料的传统型产品上。但随着养殖业不断发展,饲料工业发展到一

39、定阶段,原来的饲料产品质量参差不一、良莠难分的状况将有所改变。质量高、质量稳定、有特色的绿色青饲料产品将会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在养殖户的饲养水平普遍提高、有更多选择余地的情况下,高效、优质、价格合理的饲料产品将会越来越受欢迎。与传统饲料不同的是,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种植业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草食、节粮型畜牧业的发展也提高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加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要求西部地区加快退耕还林还草的步伐,并给予西部地区相当优惠政策。为发展有西部地区特色的优质,绿色饲料加工业创造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据统计2000年甘肃省的饲料总产量98.12万吨,其中配合饲料产量约91.2多万

40、吨,而根据甘肃省及河西地区的牲畜存栏及出栏数估算,甘肃省配合饲料需求量为2937万吨,河西地区为930万吨,仅武威周边的武威地区需求量约489万吨,所以我省的饲料市场潜力是可观的。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一个行业的竞争除了竞争对手外,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即潜在的进入者、替代品的威胁、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以及竞争对手之间的抗衡。该合作社秸秆饲料生产地域、气候环境比较特殊、资源成本低,现在暂无新的竞争对手;这项目技术含量高,在近几年是不会有竞争对手的;至于购买者讨价还价方面由于本建设地资源较丰富,资源成本低,对付购买者讨价还价者是不存在问题的;至于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

41、力,因供应商是废弃的秸秆之类的,本身价格就低廉,也不会存在问题,所以该项目的建设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产品的先进性和适应性 (1)运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将饲料粮及豆科、苜蓿加工成高品质的配合饲料,可以较大地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和饲喂报酬、效率、降低养殖业成本,是绿色饲料加工技术及产品发展的方向,也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政策。 (2)绿色青饲料可制成颗粒型混合饲料,具有营养和非营养因素等两方面的优势:如减少粉尘,防止饲料组分在运输过程中再分级现象的发生,进而保证动物采食量,同时节约动物采食所需要的时间及能量的消耗;通过制粒的高温处理,可杀灭病原微生物;此外减少包装运输费用或储藏空间等。 (3)颗粒配合饲料及

42、优质颗粒饲料的生产可进行工业化规模生产,其资源和利用率提高50%,生产成品率可达97%。是目前有特色的绿色饲料产品之一。产品竞争能力和进入国内外市场的前景 绿色青饲料深加工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饲料之一,运用先进的加工设备、加工技术以及高品质的配合饲料与颗粒饲料,已成为我国土地资源紧张地区畜牧业发展的紧俏产品,仅从畜牧饲养业来看,国内市场需求大于供,国外需求也很旺盛。 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饲料产品售价多在22002400元/吨左右,优质产品达到28003000元/吨左右。当前,中国牛肉价格比国际市场低84%,羊内价格低54%,大部分畜产品的价格优势相当明显。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和今后市场前景

43、好,应当把握机遇,抓紧时机发展绿色青饲料业,并以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在国内外饲料产品市场上的份额。销售策略、方案和营销模式 通过项目建设,将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合作社为龙头,基地为基础的产业化格局,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农、工、贸一体化发展,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发展模式。销售方案及营销策略 本项目为绿色青饲料深加工项目,旨在充分利用武威市资源优势。销售方案主要立足于三县一区,供给当地农户进行特色养殖。绿色青饲料作为优质饲料的蛋白源的绿草颗粒饲料,本项目具体销售办法采用批零兼营,在大的区域内设立销售网点,积极与牧场、养殖场签订合同。并以派出业务代表的方式在主要市场地区设立办事处并逐步

44、设立经销商促销。销售队伍及网络 建立一支能征善战的销售队伍。销售人员应以学习过畜牧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为主,经过销售方面的学习和培训,持证上岗,确保营销队伍有知识、有活力,在协助经销商促销方面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精心的招聘选拔、认真的技能培训、严格的实践锻炼培养出优秀的销售队伍。并建立管理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在组织中的职能,强化责任心,建立业务管理制度,业绩考核和薪资政策,激励业务人员的积极性,保证销售目标的完成。 建设规模及产品选择建设规模 本项目为绿色青饲料深加工经济项目,项目以“绿色青饲料深加工-牛羊猪养殖?利用粪污进生产有机肥?有机肥还田”循环产业链为基础进行建设。项

45、目拟生产绿色青饲料250000吨,两条生产线,一条生产线年可生产10万吨的绿色猪饲料,另一条生产线年生产15万吨的牛羊绿色青饲料。生产的绿色青饲料将供给武威市三县一区的74.4万头牛、352.2万只羊、106.0万头猪、553.3万只鸡的饲喂料。建设内容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主要设施:玉米青饲料恒温库1400平方米、豆类青饲料恒温库1400平方米、其他农作物青饲料恒温库1400平方米、苜蓿青饲料恒温库1200平方米、青饲料生产车间2400平方米;绿色青饲料成品库2400平方米、储备牛舍4500平方米、储备羊舍3600平方米、储备猪舍2400平方米、家禽舍、屠宰场1200平方米、肉加工厂3

46、600平方米。 2、辅助设施:综合办公楼3200平方米、配电室60平方米 、蓄水池200立方米、水泵房50平方米、磅秤房75平方米、围墙2000平方米、大门2个、道路2400平方米、绿化4263平方米。产品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预测和农业部制订的目前畜牧业发展的重点,即稳定生猪和禽蛋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牛羊肉和禽肉生产,发展肉羊和肉牛、育肥猪的“两稳定、两发展、两突出”的指导方针,本项目确定如下产品:粮食作物小麦 小麦年可产二茬。小麦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每100克小麦粉(标准粉)含水分12克,蛋白质9.9克,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74.6克,钙38毫克,磷268毫克,铁4.2

47、毫克,维生素B10.46毫克,维生素B20.06毫克,尼克酸2.5毫克,可供热量3.54千卡,营养成分较全。 不同种类作物秸秆的营养价值有很大的差异性,麦草秸秆的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木质素和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4.1%、73.0%、8.4%和47.3%;秸秆的不同形态部分的营养价值不同作物秸秆的主要形态部分有叶片,叶鞘,和茎杆,不同形态部分营养价值不同。小麦茎杆的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木质素和干物质消化率平均值分别是:2.4%,75.5%,9.8%和31.7%,叶鞘分别是:3.9%,68.6%,5.8%和48.0%。秸秆不同部位营养价值不同,小麦秸上部的茎杆较青嫩,营养价值较高;基部则较老,营养价值较低。麦秸从上到下,粗蛋白和细胞可溶性物质含量逐渐减少,而中性洗涤纤维和木质素却逐渐增加,例如,第一节段茎杆的粗蛋白为4.4%,而第四节则为2.9%;第一节段的叶片的粗蛋白为11.8%,而第四节段为9.6%;第一节段的叶鞘为6.1%,而第四节段为4.9%。不同收获时期的秸秆营养价值不同,作物成熟收获前期营养价值较高,成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营养价值越来越低,因此,适时收割是获得高质量秸秆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 (2)啤酒大麦 啤酒大麦年可产二茬。啤酒大麦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每100克啤酒大麦中的含量含有热量339千卡、硫胺素0.34 毫克、 钙113 毫克、蛋白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