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设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85831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救生设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救生设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救生设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救生设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救生设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救生设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救生设备.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0600救生设备检查依据0610救生(助)艇(艇体、艇机)适用范围 适用于非国际航行20及以上的排水海船,但不适用于非营业游艇。检查要求 船长:0600篇中所述的船长系指量自龙骨板上面的最小型深85%处水线总长的96%,或沿该水线从首柱前缘量至舵杆中心的长度,取其大者。船舶设计成具有倾斜龙骨时,其计量船长的水线应和设计水线平行,即船舶检验记录簿中所记载的两柱间长。 1客船每艘客船全船配备的救生艇筏的乘员定额对船上总人数的百分比应不少于附表0600-1的规定。航行于远海航区以及近海航区的客船,全船机动救生艇、救助艇(如设有时)总数与救生筏总数的比值不得小于1:12航行于沿海航区的客船,船长大于和

2、等于60m,每舷至少应配备机动救生艇1艘;船长大于和等于40m而小于60m,全船至少配备机动救生艇或救助艇1艘;船长小于40m,救生艇可用气胀救生筏替代。航行于沿海航区而船上总人数超过500人的双体客船,全船至少配备1艘机动救生艇或救助艇。航行于琼州海峡航线的车客渡船,船上总人数不超过200人者,救生艇可用救生筏替代;航行于旅蓬(旅顺至蓬莱)和旅龙(旅顺至龙口)航线的客船,在限定航行条件下经同意,救生设备的配备可按沿海航区要求。配有海上撤离系统的客船,吊架降落救生筏可用气胀救生筏替代。 2货船 每艘货船(包括装运闪点超过60(闭杯试验)货物的油船)、救捞船、拖船、破冰船、自航工程船配备的救生艇

3、筏的乘员定额数对船上总人数的百分比应不少于附表0600-2的规定。 非自航工程船(如打桩船、挖泥船、泥驳等)以及航行于近海航区的有人载货驳船,救生筏的总容量至少应为船上总人数的;航行于沿海航区和遮蔽航区,至少应能容纳船上总人数。 装运闪点不超过(闭杯试验)货物的油船、液化气体船和散装化学品船,其救生艇筏配备如下: a.航行于远海航区或航行于近海航区且船长等于或大于5m的船舶每舷应配备能容纳船上人员总数的耐火救生艇。此外,全船还应配备能容纳船上人员总数5的气胀式救生筏。 b.航行于近海航区船长等于或大于60m但小于5m的船舶其救生设备的配备定额与a相同,但所配备的救生艇可采用其船体为阻燃或不燃材

4、料制成的开敞式机动救生艇。 c.航行于近海航区船长小于60m或航行于沿海航区和遮蔽航区的船舶,其救生艇、筏的配备定额与2的要求相同。 3救生(助)艇(艇体) 艇体的一般要求: 救生艇应有硬质艇体和储备浮力,艇体水密。救生艇的水密空气箱可用铝质、铜质、玻璃钢或认可的其它不锈材料制成。玻璃钢艇壳及艇内结构发现有裂缝及变形则需修理。救生艇可拆式和内接式的空气箱每隔2年应作密性试验,并提交密性试验证明。可拆式块状浮力块每隔4年应取样进行试验。穿过龙骨的连接螺栓严重腐蚀时,应拆出检查或换新。救生艇应设置认可的顶棚,使乘员免受暴露引起的伤害。救生艇应设有供人员从水中攀登救生艇的适宜设施 救生艇的艇底设有1

5、个或2个排水孔,每一排水孔应备有2个以不锈索系连于艇上的不锈材料制成的艇底塞,或采用认可的自动艇底阀。 翻覆时不能自行扶正的救生艇,应在艇体底部装设供人员攀附救生艇的适宜扶手。扶手被打掉后而不损坏救生艇。 顶篷或封闭盖的顶部应装设盏人工控制灯。应装设一盏可控制的白色环照灯。救生艇内应装设盏可控制的环照白光灯,提供照明不少于h。若用燃油灯,则应备防风火柴2盒。 救生艇的乘员定额在人以上者应为机动救生艇。 艇体龙骨中垂值,一般不得超过艇长的1/400。 8机动救生艇(艇机) 应装设压燃式发动机并保持随时可用状态,燃油闭杯试验闪点应高于43。 机动救生艇发动机离合器、倒车装置良好。 发动机应设有手启

6、动系统或动力启动系统,使发动机能易于启动。发动机启动系统和启动辅助设施应在环境温度或经同意的所有航行水域的最低气温进行启动和运转试验。 发动机应能在救生艇离水冷启动后运转不少于min。 机动救生艇发动机及其附件应设有阻燃材料制成的防护罩,排气管应适宜包扎。 应装有从船舶电源供电的救生艇电池组再充电设施,电源电压不得超过50V,并可在救生艇登乘位置断开。应配有启动的操作发动机的防水须知,并张贴在发动机起动控制器附近明显处。所有启动发动机用的电池、救生通信设备用的电池和探照灯用的电池应配有再充电的设备。99规则(非国际)第4篇C3 R1.199规则(非国际)第4篇C3 R2.199规则(非国际)第

7、四篇 C3 R5.2.184营运规程C10R10.2.384营运规程C10R10.2.399规则(非国际)第四篇 C3.R5.2.40611救生(助)艇属具适用范围 要求配备救生(助)艇船舶。检查要求 1救生艇属具的配备见附表06112救助艇属具由于99规则(非国际)第4篇C3和92规则第十二篇C17中均没有提及,故在此不予详述。99规则(非国际)第四篇C3R3.1C3R5.2.50613救生(助)艇的存放适用范围要求配备救生(助)艇的船舶。检查要求 1每艘救生艇的存放应: 救生艇的存放应附连于一套独立的降落设备装置上,该装置保持备用状态,并可使名艇员能在不到min内完成登乘和降落准备工作;

8、不得以任何方式妨碍任一其他救生艇、筏的迅速操作,或妨碍船上人员在降落站的集合或登入艇筏; 顺船舷降落的救生艇应存放在推进器之前尽量远的地方。 2救助艇的存放应: 处在min以内降落下水的持续准备使用状态; 使该救助艇及其存放位置均不干扰其他救生艇筏的操作; 如救助艇兼作救生艇,应符合上述1条的要求。99规则(非国际)第四篇 C3.R1.199规则(非国际)第四篇 C3.R3.1.199规则(非国际)第四篇 C3.R3.1.20620气胀式救生筏适用范围要求配备救生筏的船舶。检查要求 1.救生筏及其存放容器均应以明显耐久的字迹写明其型式、乘员定额、总重量、制造厂名、制造编号、制造年月及检验单位。

9、 2.根据99规则第四篇C3R5.3.1要求,气胀式救生筏应设有2个出入口,但成员定额为不足8人可仅设1个出入口。每个出入口处应有供落水人员登筏的梯,其最低梯级应在筏空载水线下至少0.4m处,所以该救生筏在结构上应符合SOLAS74公约83修正案要求的救生筏。 3. 气胀式救生筏应存放在水密且耐用的容器内,充气时应能使容器内的救生筏自动胀开。 4.救生筏的属具配备见附表06205.吊架降落救生筏的附加要求:吊艇索的布置应使浮胎的受力均匀,且不妨碍乘员迅速登、离筏。应设置能可靠地将救生筏贴紧并系流在登乘甲板的装置。99规则(非国际)第四篇 C3.R1.1C3R5.3.1C3R5.3.3C3R5.

10、3.20625刚性救生筏适用范围根据99规则(非国际)第四篇C3R1.1.2、C3R2.1.2、C3R2.1.3的要求,国内航行的船舶无需配备刚性救生筏。0628救生筏的存放适用范围要求配备救生筏的船舶。检查要求 1.气胀式救生筏应存放在专用筏架上,首缆系牢在船上,并配有认可的自由漂浮装置,使救生筏随船下沉时能脱离船舶并充气。 2.系固装置上的救生筏能用人工方法释放。 3.吊架降落救生筏应存放在吊钩可到达的范围内,否则应备有认可的转移装置,该装置应在不利纵倾并向任一舷横倾达20时或没有动力时仍能达到转移。99规则(非国际)第四篇 C3R1.1C3R3.1.10630艇筏的降落与回收装置适用范围

11、要求配备救生(助)艇或救生筏的船舶。检查要求 1.艇的降落装置一般应采用重力式,若艇在倒出状态下的重量小于2300kg,也可采用摇出式。 2.为了在船舶纵倾10并向任一舷横倾20时均能安全降落。 3.应设置将救生艇贴靠并系留在船舷的装置。 4.应设置手动制动器及自动调速制动器,并保证安全降落速度为.6-1.0m/s。 5.若吊艇架系动力复原的,则应设有安全装置,使其回到原位时能自动切断动力。 6.应设有收回每艘救生艇筏和救助艇的有效的手动装置。在救生艇筏和救助艇下降时或使用动力吊起时,绞车的转动部分应不使手动装置手柄或手轮旋转。 7.降落和回收装置应使该设备的操作人员应能由1人在甲板上操作。在

12、救生艇筏降落及在救生艇回收期间,在船上操作位置应能观察到艇筏的动向。 8.吊艇架摆出舷外,应无障碍及卡死现象,吊艇架转出舷外时,速度应同步,并注意各滑轮工作情况。 9.检查吊艇钩及其支乘座的腐蚀情况,必要时,测量艇钩直径及支乘板的厚度,如超过原来尺寸10%时,应予修理或换新。 99规则(非国际)第四篇 C3R1.1C3R3.284营运规程C10.2.30640船舶遇险火焰信号适用范围 1.500总吨以上的船舶应至少配备12支认可型的火箭降落伞火焰信号,并应将其保存在驾驶室或其附近。2.500总吨以下船舶应至少配备6支红光火箭降落伞火焰信号。检查要求 1必须包装在防水外壳内。 2在外壳上,必须印

13、有简明的须知和图解,清楚地表明该信号的使用方法。99规则(非国际)第四篇 C3R1.1C3R2.4.20650救生圈及属具适用范围所有非国际航行的船舶。检查要求 1.救生圈及属具的配备要求见下附表0650 2.船舶应配备认可型的救生圈。救生圈应分布在船舶两舷容易取拿之处,并尽可能布置在所有延伸到船舷的露天甲板上,至少有一个放在船尾附近;同时,救生圈应不得以任何方式作永久紧固,以便能迅速取用. 3.船舶每舷至少有一个救生圈应装有认可型的可浮救生索,该索长度不少于其存放之处至最轻载航行水线距离的2倍或30m取其大者。可浮救生索应: 具有不小于8mm的直径; 具有不小于5kn的破断强度; 4.每个救

14、生圈应以显明耐久字迹以汉字和汉语拼音字母标明其所属的船名和船籍港。 5.每只救生圈应: 具有不大于800mm的外径及不小于400mm的内径; 具有不小于2.5kg的质量; 6.如救生圈有自发烟雾信号及自亮灯配备的迅速抛投装置者,则应具有足以操动此项迅速抛投装置的质量或kg,取其大者; 7.设有直径不小于10mm且长度不小于救生圈外直径4倍的合成纤维把手索1根,并将其4等分紧固在救生圈外围的4个等距点上。 8.在有利于探测的位置张贴逆向反光材料;99规则(非国际)第四篇 C3R1.1C3R2.2.1C3R5.50660救生衣适用范围 所有非国际航行的船舶。检查要求 1.所有船上每人至少应配备一件

15、认可型的救生衣; 2.每艘船舶应配备供值班人员使用和供远置的救生艇筏存放处使用的足够数量的救生衣; 3.航行于远海航区、近海航区和沿海航区的客船至少还应配备等于乘客人数5的适合儿童穿着的救生衣,或为每个儿童配备一件儿童救生衣。儿童救生衣内外两面均应标有“儿童”字样。 4.上述所配备的救生衣可不必配置救生衣灯。 5.每件救生衣应备有用细索系牢的哨笛。 6.在有利于探测的位置张贴逆向反光材料。 99规则(非国际)第四篇 C3.R1.199规则(非国际)第四篇 C3.R5.60665救生服及保温用具 99规则(非国际)第四篇C3内未提到该篇内容,但根据92规则第十二篇C17R17.3.3的要求航行于

16、近海航区的船舶,只是建议每艘救生艇和救助艇配备3件认可型的保温服及2件保温用具。所以不予详述。0673救生艇筏用双向无线电话装置 详见1699-010676船令广播系统适用范围 客船: 近海航区的所有客船、500总吨及以上的沿海和遮蔽航区客船需配备。 货船: 500总吨及以上的近海、沿海、遮蔽航区的货船需配备。 检查要求 1.船令广播系统应能通过广播站、遥控站将信息传播到船员或乘客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所有处所; 2.在客船上,广播线路对旅客及船员应分开; 3.遥控系统应能使各遥控站接入或断开船令广播线路而不论广播站是否在工作; 4.每一遥控站应符合下列要求; 带有自动复位开关的送话器; 遥控开

17、关; 强迫通话装置; 线路指示灯;92规则第十三篇C2R2.292规则第十三篇C3R3.120680艇筏登乘装置0680-1登乘梯适用范围适用于每一艇筏降落站。检查要求 1.登乘梯系指:设置在救生艇筏登乘地点,以供安全登入降落下水后的救生艇筏的梯子; 2.登乘梯应设有扶手,以确保从甲板到登乘梯端部或从端部到甲板的通道安全; 3.登乘梯的踏板应符合下列要求: 长度不小于480,宽度应不小于115,并且厚度不小于25,防滑面或涂层除外; 间隔相等间隔不小于300,也不大于380;并且系固方法要使其保持水平状态; 登乘梯的边绳,应由两根裸露的白棕绳组成,其周长不小于65,每根边绳在顶端踏板之下应为整

18、根而没有接头;所有绳端应系牢以防松散。 99规则第四篇C3R3.2.192规则第十二篇C13R13.70680-2海上撤离系统适用范围 参见0610.1.检查要求由于99规则(非国际)第4篇C3和92规则中均没有对海上撤离系统的性能作以规范,故介绍S74-96.6C3R15及LSAC5R6.2中的规定,以做参考。1.海上撤离系统系指将人员从船舶的登艇甲板迅速转移到漂浮的救生艇筏上的设备。 2.船侧在海上撤离系统的登乘地点与船舶处于最轻载状态的水线间不应有任何开口。 3.每一海上撤离系统的存放应能使过道、平台、其存放或操作设施不致于干扰任何其他降落地点的其他救生设备的操作。 4.撤离通道和平台存

19、放的平台应尽可能水密,容器底部的排水孔除外。 5.降落和操作须知应标志在盛放该系统的容器上或附近;6.如果船上配备一个或多个海上撤离系统,至少百分之五十的系统应在安放后进行试放,未试验的系统应在安放后12个月内进行布放; 7.海上撤离系统应标志: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号码、认可机关名称以及系统的容量、生产日期、最近一次的检修的检修站的名称和地点及检修日期; 8.存放海上撤离系统的容器应标明: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号码、认可机关名称以及系统的容量、SOLAS、生产日期(年月)、最近一次的检修的日期;水险以上的最大许可存放高度;以及船上存放位置。99规则(非国际)C3R2.1.2S74-96.6C3R

20、15LSAC5R6.20690抛绳设备适用范围 航行于远海航区、近海航区和沿海航区,且船长大于和等于40m的客船和船长大于或等于60m的其他船舶(非机动船除外)。检查要求 1应配备手提式救生抛绳器4具或抛绳枪1套(抛绳枪1支,抛绳火箭体和击发器各4支)。 2抛绳器应经认可。99规则(非国际)第四篇 C3R2.4.10696检查与维护记录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配备下列设备的船舶.检查要求 1.每只气胀式救生筏和静水压力释放器、海上撤离系统的定期检修: 间隔期间不得超过个月,但无论如何,凡外观正常和合情合理者,主管机关可展期到个月; 在认可的检修站进行检修。 2.海上撤离系统应在主管机关同意的间隔间

21、隔期在船上轮换布放,条件是每一系统每6年应至少布放一次。99规则(非国际)第四篇C3.R3.2.5S74-96.12C3R20.8.1C3R20.8.20699其他0699-1集合和登乘布置适用范围所有配备救生(助)艇筏的船舶检查要求 1船舶应设有便于登入救生艇、可吊筏的登乘装置,使乘员从存放处直接登乘降落或从某一登乘甲板登乘降落。2客船应具有足够的供乘客集合登乘的登乘站。该站应靠近起居及服务处所,通向登乘站的通道、梯道和出口应有足够宽度,并应有发光标志。3在通往救生艇、筏存放处的所有通道、梯口和出口,连同登乘站和艇、筏存放处所及其降落水面应提供应急照明。4每一艇、筏降落站或每两月相邻降落站应

22、设置认可的登乘梯1具,以供船上人员登入降落到水面上的救生艇、筏。99规则(非国际)第四篇 C3.R3.2.10699-2救生艇标记适用范围所有配备救生(助)艇的船舶检查要求 开敞式救生艇的标记:救生艇的主要尺度和成员定额,应写在艇首左右舷护舷材的附近,其字迹高度不小于38mm。救生艇应在艇首两侧用黑漆写明该艇所属的船名、编号,在船尾左右应写明船籍港,字迹均应显明耐久,其高度不得小于mm。在船名和船籍港下应加注汉语拼音。救生艇存放在右舷者,编号为单数;存放在左舷者,编号为双数;编号应由船首向船尾顺序排列。救生艇铭牌应装在艇首横座板明显易见处,铭牌上应标明艇的主要尺度、成员定额、艇的立方容积、总重

23、量、浮题总容积、制造编号、制造年月以及检验单位。 水面空气箱、硬质闭孔泡沫塑料浮体的编号和体积,应用经久显明的字迹书写于其朝向艇内的一侧。99规则(非国际)第四篇 C3 R5.2.699规则(非国际)第四篇 C3 R5.2.30699-2应变部署表适用范围 所有船长大于20米及以上的船舶检查要求 1.应变部署表应在船舶开航前制定完毕,由船长签字后将其副本张贴在驾驶室、机舱、居住及公共处所。如遇船员变动或情况改变,应及时修订。 2.应变部署表对各工种船员的任务包括: 船上水密门、防火门、阀门、流水孔、舷窗、天窗、舷门和其他类似开口的关闭。 装备救生艇、筏和其他救生设备;救生艇、筏的准备和降落以及

24、其他救生设备的准备工作。 集合乘客。 通信设备的使用。 指定处理火灾的消防人员的配备。 指定有关使用消防设备及装置的专门任务。 3. 应变部署表对客船客运部门船员安排的任务包括: 向乘客发出报警; 查看乘客是否穿好衣服,是否正确穿好救生衣; 召集乘客到各艇、筏的登乘站 维持通道及梯道的秩序,并控制乘客的走动 把毛毯送到救生艇上。 4.客船应变部署表格式应经认可。99规则(非国际)第四篇C3R4.10699-3训练手册适用范围所有船长大于20米及以上的船舶检查要求 1.每间船员餐室及文娱室,或每间船员室配有1份符合要求的训练手册。99规则(非国际)第四篇C3R4.2.4 客船救生设备的配备(%)

25、 附表0610-1航 区救生艇吊架降落救生筏气胀救生筏救生浮具全船总容量远海航区502550125近海航区5060110沿海航区205040110遮蔽航区L40303060L404040每舷配备艘机动救生艇或救助艇。长江口以北航区禁止使用救生浮具,应另配与救生浮具等容量的气胀救生筏。L为船长(m) 货船救生设备的配备(%) 附表0610-2航 区船 长(m)救生艇气胀救生筏全船总容量远海航区200200近海航区L60150150L60150150沿海航区110110遮蔽航区100100每舷配备艘机动救生艇或救助艇。全船配备艘机动救生艇或救助艇。如L2042-全船1只60L4584每舷至少1只每舷至少1只120L60126180L120189240L1802412除客船以外的其他船舶45L2041-全船1只75L4563每舷至少1只100L7584每舷至少一只150L100105200L150126L2001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