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气设备检修接地线使用管理办法.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86373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压电气设备检修接地线使用管理办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低压电气设备检修接地线使用管理办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低压电气设备检修接地线使用管理办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低压电气设备检修接地线使用管理办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低压电气设备检修接地线使用管理办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压电气设备检修接地线使用管理办法.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力公司低压电气设备检修作业接地线使用管理规定第一节 总则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公司各单位低压电气设备检修作业中的接地线使用管理工作,有效防止因接地线使用管理不规范造成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设备及人身安全,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GB26860-2011)、公司及上级有关管理制度,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单位所有低压电气设备检修作业中的接地线使用及管理工作。第二节 一般规定第三条 在检修停电的电气设备之前装设接地线时,应切实遵守以下要求:(1)在装设接地线作业时,必须由2人进行,其中1人监护。(2)人体不应碰触未接地的导线。(3)当验明设备确无电压后,应立即将检修设备接地(装

2、设接地线或合接地刀闸)并三相短路。电缆及电容器等接地前应逐相充分放电。(4)可能送电(或反送电、电压互感器二次反送电)至停电设备的各侧都应接地。(5) 装设或拆除接地线时均应戴绝缘手套,使用绝缘棒,人体不应碰触接地线。(6)不应用缠绕的方法进行接地或短路。(7)不得将接地线装设在涂漆的导体表面。(8)接地线采用三相短路式接地线。(9)成套接地线应由透明护套(厚度一般不小于1mm)的多股软铜线和专用线夹组成,接地线截面不应小于25mm2,并应满足装设地点短路电流的要求。(10)接地线应装设在检修人员看得见的地方,但不得装设在工作检修人员跟前,以防突然来电时烧伤检修人员。(11)需检修的设备若分别

3、在电气连接的几个部分时,应分别装设接地线。第四条 装设接地线时:应先装设接地端,后装设导体端,接地线应接触良好,连接可靠、牢固。拆除接地线的顺序与此相反。第五条 已装设接地线发生摆动。其与带电部分的距离不符合安全距离要求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整改。第六条 在低压回路上工作,需要拆除部分接地线应征得工作许可人或值长的许可,工作完毕后立即恢复。第七条 因平行或临近带电设备导致检修设备可能产生感应电压时,应加装接地线或使用个人保安线。第八条 在室内的配电装置上,接地线应装在该装置导电部分的适当位置。了解兴隆庄矿规定情况。第九条 检修母线10 m以上,至少应在母线的两端装设接地线。查相关规范。第十条

4、现场检修工作不得少装设接地线或者擅自变更接地线地点。第三节 对接地线的要求第十一条 在每次装设接地线之前,应对接地线进行详细检查,接地线是否试验合格,在否有效期内,损坏的接地线应及时更换。第十二条 禁止使用不符合规格要求的导线作接地、短路用。第十三条 接地线的连接和接地线与接地体的连接,应焊接或用螺栓连接。第十四条 接地线应存放在干燥的室内安全工器具柜内,要专门定置编号保管、维护,定期检查、记录,标识齐全,定期进行试验。应注意检查接地线的质量,观察外表有无腐蚀、磨损、过度氧化、老化等现象,以免影响接地线的使用效果。第十五条 接地线在使用过程中不得扭花,不用时应将软铜线盘好。接地线在拆除后,不得

5、从高处丢下或随地乱摔,要用绳索传递,注意接地线的清洁工作,防止泥沙、杂物进入接地装置的孔隙、保护套中。第四节 低压供配电系统检修装设接地线的具体规定第十六条 对于“刀闸空开”、“刀闸熔断器”、单一“刀闸”馈电回路,停电后优先考虑装设接地线,却因现场配电装置不具备装设地线的条件或无法装设接地线时,可以在刀口或熔断器断口处采取装设绝缘等级不小于停电系统电压等级的绝缘遮蔽、绝缘隔板、绝缘隔套进行送电阻断措施。装设的绝缘隔板必须可靠,不易脱落。绝缘隔板必须专门制作规范使用。第十七条 对于“抽屉”式馈电回路,停电后,“抽屉”开关拉出至检修或抽出位置,闭锁、把手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示牌。记录备案后,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可不装设地线。第十八条 对于单一“空开”馈电回路,停电、验电、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示牌,并将负荷侧电缆拆除三相短路做绝缘包扎。第十九条 低压供配电母线系统检修,严格落实检修措施及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GB26860-2011)等规程规定。第五节 附则第二十条 本规定由电力公司负责解释,与规程规定相抵触时,以规程为准。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