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重BBD4060双进双出磨煤机.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88101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重BBD4060双进双出磨煤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上重BBD4060双进双出磨煤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上重BBD4060双进双出磨煤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上重BBD4060双进双出磨煤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上重BBD4060双进双出磨煤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重BBD4060双进双出磨煤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重BBD4060双进双出磨煤机.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重BBD4060双进双出磨煤机上重BBD4060双进双出磨煤机,其基本设计参数如下:名牌出力60t/h,有效内径3.95m.长度6.14m,设计煤种为52t/h,保证出力49.5t/h;磨煤机大瓦温度4247,最高60。其中冷却水用量:减速机3 t/h,轴瓦10 t/h,油站9 t/h。最大一次风流量68.8 t/h,旁路风11.375 t/h粉管风速26.823.6m/s煤粉细度保证R90=9.5,磨出口温度100;风煤比为1.6;共有主电机、慢传电机、主轴承润滑油高压油泵电机(2台共控)、主轴承润滑油低压油泵电机(2台单控)、大齿轮密封风电机,大齿轮射油装置一套。我公司制粉系统工质流程示

2、意图公司制粉系统工质流程示意图1、磨煤机筒体 2、煤粉分离器 3、粉管 4、电子称重式给煤机 5、原煤斗 6、混料箱 7、旁路风管 8、一次风总管 9、螺旋输送器 10、磨煤机中空轴轴承 11、回粉管 其中磨煤机螺旋输煤器比较难于理解BBD-4060 磨煤机螺旋输煤器结构简图BBD-4060 磨煤机螺旋输煤器结构图 螺旋铰刀与空心圆筒的径向外侧在一个固定的圆筒外壳体,圆筒外壳体与带螺旋的空心圆筒之间有一定间隙,这个间隙的作用是:下部可通过煤块,上部可通过磨制后的风粉混合物。对于硬件杂物可能使螺旋铰刀被卡涩时,因为螺旋铰刀是弹性固定在空心圆管上的,允许有一定位移变形作用,因而不易卡坏。磨煤机筒体

3、由一个钢板卷制的壳体和两端的铸钢盖组成,两端的铸钢盖与两端的耳轴相连。壳体和端盖内部装有锰钢衬板,称为护甲。耳轴是一个空心体,随筒体一起转动,用于进煤、送风及排出气粉混合物。进煤任务由保护链条弹性固定在中空轴中心管外侧的螺旋输送装置完成。一、锅炉总燃煤量控制直接测量锅炉的总燃煤量是困难的。对直吹式燃烧系统,锅炉总燃煤量常用测量给煤机的转速来间接测量。电子称重式皮带给煤机配有数字式皮带转速测量和单位皮带长度上煤的重量测量,二者的乘积即为给煤流量(给煤率)。但是,给煤机所给出的原煤要经过研磨、输送、燃烧才能转变为锅炉输入热量,从给煤机给煤量变化到锅炉输入热量变化需要有一个过程,即有迟延;另一方面,

4、燃煤品质、水分含量等也是随机变量,即燃煤发热量是随机变化的,因而燃料量(包括燃油量)与锅炉输入热量间不能精确对应。二、燃料量的控制燃料量的热值采用调节器的无差调节特性来保持燃料量信号与锅炉蒸发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对于我厂所采用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燃料的控制自动方式采用控制磨系统风风量来调整供粉量,磨煤机料位投自动,由料位自动控制给煤量,即给煤机转速自动。磨煤机在低负荷时,注意旁路风挡板正常动作,维持一次风管风速在规定范围内。正常情况下系统风控制一次风量,保证燃料的供给。旁路风控制粉管风速,一般情况一次风速不小于18米/秒。三、风量控制系统保证燃料在炉膛中充分燃烧是风量控制系统的基本任务。在单元机

5、组锅炉的送风系统中,一、二次风各用两台风机分别供给。A、B两侧送风量(二次风量)和各台磨煤机的风量(一次风量)分别测量,总加后得到锅炉总风量。调整机组负荷时应兼顾汽压,防止汽压大幅度波动,应先增加风量再增加燃料量 ,减负荷时应先减少燃料量再减少风量。任何情况下,都要保证风量与燃料量的比值。锅炉正常运行中,应保持锅炉排烟温度和烟气中的氧量在规定的范围内。1)一次风量的控制一次风通过制粉系统并带煤粉入炉膛。一次风的控制涉及到制粉系统和煤粉喷燃的要求,各台磨煤机的一次风量要根据各台磨煤机的工况分别控制。由于磨煤机特性的差异,各台磨煤机的实际出力往往也有差异。为了平衡各台磨煤机的负荷或有意识地调整各台

6、磨煤机的负荷分配,系统设置了操作人员的手动偏置。2)二次风量的控制。风量控制系统为串级控制系统,主调为氧量校正,副调为风/煤比。首先保持一定的风/煤比,再由主调的氧量校正做精确的细调。为了保证锅炉燃烧的安全性,在机组增、减负荷时,保证有充足的风量,保持一定的过量空气,在整个控制过程中始终保持“总风量大于或等于总燃料量”,在增负荷时,锅炉负荷指令同时加到燃料控制系统和风量控制系统。由于大值选择器的作用,风量随着锅炉负荷指令的增加而增加;而燃料量受实测到的风量经补偿的总风量的闭锁(小值选择器),实际燃料量和热量不会马上增大,等到实际风量上升以后,燃料量才开始增加。这样就达到了增负荷时先增风后加煤的

7、目的。在减负荷时,只有燃料量(或热量信号)减小,风量控制系统才开始动作。为保证燃烧的安全和经济,需控制一定的过量空气系数。控制烟气含氧量可以达到控制过量空气系数的目的。由于燃料(煤量)控制系统和风量控制系统在升降负荷过程中能同步协调动作,氧量只起着细调的作用,故氧量校正应该整定得较慢。送、引风机投入自动调节锅炉平衡通风,负压设定值由操作员给定,氧量校正作为辅调。四、炉膛压力控制送、引风机投入自动调节锅炉平衡通风,负压设定值由操作员给定,引风机跟踪负压,送风机跟踪氧量,故氧量校正作为辅调。同时炉膛压力上、下限设有保护,防止事故情况下损坏锅炉。五、磨煤机控制一般磨煤机的布置方式由燃烧器的布置形式所

8、决定,该炉燃烧器布置如下:锅炉前墙从下向上布置F、E、B层燃烧器,分别对应F、E、B磨煤机出口一次风。后墙从下向上布置A、C、D层燃烧器,分别对应A、C、D磨煤机出口一次风。其布置如图: 后墙 前墙D4D3D2D1B 1B2B3B4左墙C1C2C3C4右墙右墙E4E3E2E1左墙A4A3A2A1F4F3F2F1说明书推荐启磨和投燃烧器的顺序是:先投后、前墙中间层(C、E)对应的点火枪点燃启动油枪锅炉点火,达到条件后依次投C、E、A、F磨,但是实际操作中一般是:从下到上,前后对应。磨煤机控制系统包括磨煤机风量控制系统和磨煤机出口温度控制系统。该锅炉配置有6台磨煤机,则有6套完全一样的磨煤机风量控

9、制系统和磨煤机出口温度控制系统。料位的调整1)磨负荷与风量的调节 磨分离器出口的一次风与煤粉之间的质量之比称为磨机的风煤比,该量表征了对于本型号的双进双出球磨在额定的转速下,携带单位质量的煤粉需要的一次风的总质量。风煤比对于双进双出球磨来讲是负荷调节中的重要参考数据。磨煤机出厂时厂家给出磨机出口风煤比与出力相对应的风煤比曲线。该曲线表明风煤比的值与磨机的出力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所谓的磨机出口风煤比的“恒定”并不是绝对的,“恒定”是指在磨机的某一出力值时的恒定;出力变化时风煤比会按曲线发生变化。所以风煤比曲线可以看作是一台磨机的一条工作特性曲线。有了该曲线,就可以整定磨机的各出力状态下的总风量

10、值。上重厂给出的BBD4060型双式球磨机的风煤比曲线。(见规程附表)来自机组主控的负荷指令经磨煤机主控的自动手动切换回路,再经过燃料品质(发热量)修正后,产生对应于各台磨煤机的负荷需求,磨煤机的负荷需求再经过风煤比函数变换,产生对应与磨煤机的负荷风及旁路风量需求的DV值(需求量数值)。只有该磨煤机主控投入自动时,总的煤燃料指令才能被均匀分配到该磨煤机各端,在磨煤机主控投入自动的情况下,可通过人为设定偏置的方式,使个别的磨煤机一端多出力或少出力。煤品质参数可以人为根据原煤的化验情况进行设定。另外,每台磨煤机两端的容量风及旁路风风量测点送出的负荷风及旁路风量信号经过密度补偿折算后得出现场实际的磨

11、煤机各端负荷风及旁路风量。这些负荷风及旁路风量的数值作为现场反馈的调节器输出通过改变磨煤机各端负荷风及旁路风调节挡板的开度来控制。从而使磨煤机的出力得到改变。2) 磨料位的调节磨机的装煤量直接决定磨机的出口风煤比和磨机的研磨效果,这一点在前面的小节中已经详细介绍。通过电耳或压差测得的煤位信号分别同噪声设定值和P设定值进行比较并通过PI控制器输出一个给煤机的速度设定值,该设定值通过PI控制器同给煤机的实际转速进行比较并调节给煤机的输煤转速,使磨机内的煤位保持在设定值。通过对煤位的调节磨机内的装煤量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使磨机保证良好的研磨效果和恒定的风煤比。电耳和差压两种煤位的测量方式在我公司的磨

12、机的料位测量中,可通过切换的方式投入。磨机内的原煤很少或者在加煤阶段,只能使用电耳系统,当磨机达到一定煤位,磨机处于稳定运行阶段时可切换到压差测量系统。当系统处于电耳测量运行方式时,由于磨机出力的大小会影响其噪音量,因此必须引入磨机的一次风量修正量的函数曲线,以补偿由于出力的改变对煤位测量带来的误差。当系统处于压差料位测量方式时,考虑吹扫探管时会对正常的测量结果造成扰动或误差影响给煤机的正常运行,这时必须将吹扫前煤位输出值进行锁定,待吹扫完毕后再恢复料位测量系统的正常输出。建立初始料位完毕的实际判据要由两个条件构成:磨煤机电耳噪音测量信号输出小于35且差压信号恒大于某一值超过1min。这里应该

13、说明的是由于原煤在建立料位阶段粒度较大,造成差压输出偏低,但实际的煤位已经较高,这是应关注给煤机的实际给煤量,控制不得当会造成磨煤机筒体满煤,各台磨煤机磨煤机差压料位仪的运行特性不尽相同,这给自动回路的参数整定带来诸多不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判断难度较大。在磨煤机启动建立料位阶段需要有成熟的经验,根据给煤率、磨煤机电流、出力情况做综合的判断,防止磨煤机筒体满煤的事件发生。3) 磨机分离器出口风/煤粉温度的调节磨机的出口端风/煤粉温度应维持在工艺所定的要求,根据原煤品种的不同,通常应控制在7090之间。我公司的磨煤机出口温度整定在100。一旦温度设定值确定后,其出口风/煤粉温度应稳定在设定值,

14、温度的调节是通过调整一次风的冷风和热风的混合比例实现的。调节器直接作用于冷风挡板,而热风挡板的开度是由冷风挡板的开度决定的。这样既保证了一次风总风量在任意风温状况下是不变的,同时在任意调节冷风挡板的开度时,使热风在额定总一次风量的3080的范围内变化。在原煤湿度过高时,若热风挡板已开度最大,而磨机出口风/煤粉温度还是偏低时,系统将送出报警信号。此时除了增加旁路风量外,还需降低该制粉系统出力,以使磨煤分离器机出口温度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磨煤机预暖程序开始执行时,冷风调节挡板先开启满足初始的风量,热风挡板随后开启满足分离器出口温度。当分离器出口温度达到65时,磨煤机的出口温度控制回路自动进入PI控制

15、单元的自动调节状态。磨煤机预暖时,负荷风挡板开启5的最小开度,磨煤机预暖的分离器出口温度设定值在85。当磨煤机预暖程序结束时磨煤机的出口温度控制回路由预暖回路自动切换至PI调节回路。磨煤机预暖完毕的实际判据为分离器出口温度达到85延时5min。磨煤机预暖阶段尤其要注意的是冷热风挡板的开启顺序,不可相反,否则分离器出口温度飞升难于控制,甚至会造成磨煤机着火或制粉系统爆破事件的发生。磨煤机预暖时的分离器出口温度高于正常运行的设定值10,其目的在于防止磨煤机加煤阶段分离器出口温度的大幅度下降,偏差超出自动调节回路的响应区间,造成自动调节回路失灵。4) 一次风压力调节制粉系统对一次风的要求除了满足磨机

16、出力的流量外还包括任意出力下一定的一次风压,以保证磨机在任何负荷下,一次风压力始终维持在所需范围内从而保证煤粉的正常输出。一次风压力是通过调节一次风机入口动叶开度来实现的,一次风压力的设定值将由全部磨机入口风门开度决定的,同时增加了煤流量的修正补偿量及最小值限制,设定的一次风压力值同实际的一次风压力通过PI控制器比较后最终作用于对一次风机入口动叶开度的调节来实现对一次风系统压力的调节。现场一次风压力反馈值取自一次风机出口压力测点,燃料量经过函数变换成一次风量需求信号DV,MV值与DV值共同输入PID调节单元,PID单元输出后加入燃料量前馈环节的作用用于调节双侧一次风机动叶的开度。双侧一次风机动

17、叶开度的调节回路中设有平衡器回路,用于分配两台一次风机的出力。一次风机出口压力的设定值整定在14KPa。制粉系统的主要辅助设备及控制系统.1、 磨煤机润滑油系统及控制双进双出磨煤机轴颈轴承润滑油系统提供的过滤油使球磨机启动和运行期间冷却及顶起驱动端、非驱动端轴颈轴承。油站主要有高压系统、低压系统、滤油器、冷却器、仪表及端子箱等组成,其结构紧凑,体积小。润滑油系统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油箱油箱和泵作为一整体组件。在油箱前部装有一个带温度表的油位计,用来显示油位和油温。密闭的外壳上有一个注油孔和通气盖。除排油管外,油箱上还有回油管的接点以及安装在侧边的油位开关和热电阻测量元件。油加热系统有两个低功

18、率,浸没式加热器组成,装在油箱较低的部位。利用热电阻元件测量油温,以控制浸没式加热器的启停。油位开关检测到油位正常时加热器才能启动。当油箱中油温低于30时,油箱前壁上的双金属温度计接通电加热器,使油温加热至40,当油温超过40时,断开电加热器;当出口处的油温超过45时,出口处的双金属温度计接通冷却水开关。当磨煤机轴瓦温度达到50时,应适当减少给煤量,降低磨煤机出口温度运行,并应立即联系检修和热控人员处理,如果轴瓦温度继续上升至55时,应立即停止磨煤机运行。此种控制是与DCS控制逻辑连接的。2)高压油系统高压油是用来顶起两端轴承,以防止磨煤机在干摩擦状态下启动,它装有二台大功率柱塞泵,采用一台2

19、.2KW低速电机驱动。每一润滑油供油管上都有一个压力变送器,以测量轴颈轴承油膜破裂和油膜建立时的压力。高压油泵启动至少滞后低压泵30s,其最大工作压力32Mpa,高压油泵启动,当压力达到调定值(现场测定)时,主机开始启动。主机启动后延时3分钟,高压油泵自动停止。3)低压润滑油系统及就地控制盘润滑系统就地控制盘上有一个就地/远方转换开关。每台高,低压油泵设有单独的启、停按钮及运行指示灯。控制盘上还有油箱低油位指示灯、驱动端和非驱动端轴承低油位报警器、指示灯及浸没式加热器的投入指示灯。正常运行时,系统就地/远方转换开关处于“远方”位置。所有测量仪表都装在润滑系统滑轨上,预先连接到控制盘内的端子排上

20、。低压泵正常运行时一台运行,另一台备用,工作泵和备用泵可以互相切换。当系统压力降到0.1Mpa时,联启备用泵。如果备用泵投入工作后,系统压力继续下降至0.05Mpa时,应发事故信号,立即跳闸磨煤机。4)轴颈轴承测量仪器每一个轴颈轴承都安装一个油位开关。电平开关带有DPDT(双刀双掷)继电器,发出信号到DCS构成联锁,并在就地控制盘上发出报警指示。油位开关装在轴承盖上,以检测该轴承油箱内是否有油连续流进流出。5)磨煤机齿轮喷油系统每台磨煤机都带有一个齿轮润滑系统,磨煤机齿轮润滑系统由自动喷油润滑系统组成。它向磨煤机主齿轮定时喷油。喷油次数要预先设定,要保证两个周期内磨煤机齿轮完全被油覆盖到。工作

21、过程与控制方式有关,本装置设有自动、手动和联动三种工作方式:自动控制方式:指令开关在“自动”位置,本装置导入周期控制喷油程序。当一个喷油周期到来时,电磁转向阀开启,压缩空气进入喷嘴预吹扫5秒钟,用高速气流清理一次齿面。吹扫完毕油泵电机自行启动,并向喷射板供油,润滑油在喷嘴中与压缩空气混合雾化后喷向齿面。当达到规定的喷油时间20秒钟后,油泵电动机自行停止,而压缩空气继续喷气5秒钟,使刚喷涂的润滑油膜舒展均匀,并可清理喷嘴残油。至此一个喷油周期结束。只要装置处于“自动”控制方式,上述喷油周期便按预定的时间间隔2小时重复进行。磨煤机停运后应立即解除“自动”方式,防止继续喷油。手动控制方式:指令开关在

22、“停止”位置,按“手动”按钮,只进行一次工作循环,其喷油时序与自动方式相同,它不进入总计时,也不进行下一次循环。联动工作方式:指令开关在“联动”位置,只要磨煤机起动,本装置即进入自动状态,磨煤机停止,装置也停止工作。这种方式为推荐的理想方式2 、磨煤机温度压力测量及控制双进双出磨煤机可以两端进煤的同时在两端排出风粉混合物,其风粉混合物的压力和温度需要进行监控。磨煤机的两端又分为驱动端和非驱动端。下面分别对其两端的压力和温度的测量和控制进行介绍。1)磨煤机驱动端压力和温度测量磨煤机驱动端一次风/煤出入口,端密封空气和粗粉分离器出口的压力由变送器提供给启动允许、联锁及磨煤机压力监视。粗粉分离器出口

23、还有一个热电偶元件,用于启动允许、联锁及磨煤机出口温度的监视。2、磨煤机非驱动端压力和温度测量磨煤机非驱动端一次风/煤入口、密封空气和粗粉分离器出口压力由变送器提供给启动允许、联锁和磨煤机压力监视。粗粉分离器出口还有一个热电偶元件,用于启动允许、联锁和磨煤机出口温度的监视。3)轴颈轴承温度测量每个轴颈轴承都装有三个测温元件(热电阻),每个热电阻用螺栓拧进一个瓦型片上,瓦型片用弹簧撑起固定于贴近轴颈面的轴承上,热电阻元件传递信号到DCS,用来构成联锁、发报警信号及对轴颈轴承温度进行监视。每一小齿轮轴承都装有一个测温元件(热电阻),用螺栓将其拧进小齿轮轴承盖上,轴承盖上装有弹簧加载的接合器,以确保

24、热电阻与轴承的外圈有效接触。每一热电阻发出一信号到DCS用于联锁、报警指示及轴承温度监视。4)小齿轮轴承和齿轮减速器温度测量每一个齿轮轴承都装有一个热电阻元件,热电阻元件用螺栓拧进轴承盖上,轴承盖上装有弹簧加载的接合器,以确保热电阻与轴承的外圈接触。每一热电阻发出一信号到DCS用于联锁、报警显示及轴承温度的监视。3 、磨煤机料位控制系统磨煤机料位控制方式采用压差式和噪声式料位测量方式,其中压差式作为磨煤机料位控制方式,而噪声式料位控制方式作为监测手段。噪声式料位控制方式是建立在磨煤机音量基础上的,运行中,控制信号由特殊的程序将音量转换而成。磨煤机料位控制系统检测磨煤机的声音,将其转换而成的信号

25、用来调整给煤率以维持磨内煤量。此料位控制系统又称为电耳。安装在磨煤机的麦克风及磨煤机远方的控制器。控制器可以安装在墙面上。控制盒内包括现场电线端子排。电耳工作原理如下:电耳EMS模件是一种噪音敏感的设备,通过噪音的变化,实现对磨煤机给煤量的控制和调整。包括一个安装在磨煤机筒体附近的坚固的麦克风及远方安装的“SST”控制装置。通过麦克风获得的磨煤机的噪音被转换成电信号,然后送到放大器/控制单元。在控制单元里面,信号可以送至滤波电路以除掉其背景噪音,然后被放大用于触发一个电压敏感继电器或者产生一个可变电流控制信号,不管是哪一种方式均可用于控制给煤机。通过对最佳给煤量和输出信号的匹配,可以维持一个固

26、定的磨煤机噪音水平,从而保证稳定的研磨出力。当磨煤机内煤的数量及平均尺寸改变,磨煤机噪音强度将发生变化,大的声音(尖亮声)表明磨煤机欠载,小的声音(低沉声)表明磨煤机过载。不管是欠载还是过载都会导致研磨效率下降,在磨煤机适中的负荷及噪音水平下,磨煤机才可以获得最大的出力及最佳运行状态。利用电耳控制磨煤量的好处在于,可以消除磨煤机的欠载对煤粉细度的影响。由于欠载会导致研磨材料及衬套的磨损增加,通过安装电耳维持磨煤机噪音水平,使磨煤机工作最佳化。磨煤机最佳研磨效率所对应的噪音水平由许多因素决定:如原煤尺寸,水分及煤粉细度,这些因素的影响随磨煤机的不同而改变。因此要根据现场的试验来确定正确的噪音水平

27、。在大多数情况下,一旦正确的研磨声音被确定,以后就不需要再做调整。调整时参数不要改变太快,每次调整让其缓慢地趋于稳定。压差料位控制系统是将低压压缩空气通过测量管线送入罐体,由于煤粉对探头的密封作用使管线内压力升高,通过测量高低料位测量管线与参考管线之间的差压值,即可反映磨煤机筒体内煤粉量的多少。其控制原理如图下所示。磨煤机筒体内煤量增多,料位显示增大;磨煤机筒体内煤量减少,料位显示减小。根据磨煤机料位显示值来控制给煤机的给煤量。通过高低煤位信号来控制给煤机的给煤量,高低料位信号不能同时使用,一般情况下采用低料位控制系统,料位设定值应在250-400Pa之间。如果磨煤机料位设定值升高,筒体内的燃

28、料量增加,燃料在筒体内停留时间相对延长,煤粉会磨得更细些,对燃烧有利,但同时电耗增加,很可能对枢轴密封造成影响。同样,煤位控制信号由低煤位切至高煤位,也会使煤粉更细,电耗增加。一般情况下,煤位信号采用低料位控制系统。磨煤机料位控制原理图正常情况下,高低料位相差150Pa左右,如果两者之间没有差值,则表明料位信号错误,例如高低料位变送器都接至同一测量管线上;如果高低料位之差偏离正常值,表面其中一条测量管线可能堵塞,此时应将给煤机切至手动控制方式,对料位测量管线进行吹扫。料位装置的清洗为保证磨煤机的一次风流量与磨机的出煤量之间保持线形关系。磨煤机输出的风煤比必须保持恒定,而风煤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29、磨机内的装煤量。为了更为精确地测量磨煤机的筒体料位,以便调节给煤机转速,使磨煤机筒体料位保持在基本稳定的水平进而保证磨煤机出口风煤比的恒定,在磨煤机已建立初始料位后料位测量系统可自动切换为压差测量的方式。该方式的工作元件是三根伸入磨煤机筒体的压缩空气的探管。探管系统利用的是低速喷射气流的原理,流量控制器维持测量管内有一低速气流,管中的压力取决于管外流体的比重,当“液面”不是处于大气压下而是在正压容器内,那么可采用压差测量流体“液面”的高度。磨煤机的两侧端部有三根压缩空气管用来以差压的原理测量筒体料位称为料位差压管,如图所示,其中一根探管(基准料位管)置于粉状燃料之上,另两根(高、低料位管)的开

30、口置于螺旋输送器的里侧,高低料位管与基准料位管之间的压差代表了上下探头之间的平均煤粉浓度(即料位),测量系统为保证每根探管的的通畅,防止阻塞,设置了一套专用的压缩空气料位管吹扫系统,定时对磨煤机料位管进行清理和吹扫。料位管的测控与吹扫压缩空气系统如图所示。压差煤位测量装置每台磨机有两套,每端一套。通常两套装置合用一套控制柜。仪表可以输出一个对应于煤位的420mA电流送到控制系统用来调节给煤量来维持磨煤机筒体的最佳料位。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应该指出的是料位管嵌入磨煤机筒体的方式。磨煤机筒体在运行中是不断转动的,而料位管是静止的,如何将静止的料位管伸入磨煤机的筒体内呢?在磨煤机的结构方面料位

31、管是嵌在两层铆和在一起的圆筒之间的分界面处,该双层圆筒一端固定在磨煤机中空轴端部的静止不动的出粉进煤组件上另一端则沿着中空轴内侧伸入到磨煤机筒体内,该圆筒与中空轴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保证静止的圆筒和转动的中空轴之间不发生摩擦。为防止该间隙向外漏粉,在中空轴端部的密封风小室中通以一定压力的密封风,而密封风小室与这个间隙是相通的。详细结构可以见图。关于磨煤机的料位管与嵌套料位管的双层圆管见图所示:图 磨煤机料位测控与料位管吹扫系统 82345671910图 嵌套料位管的双层圆管截面示意图1、磨煤机筒体压力探管 2、中空轴 3、嵌套料位管的双层圆管 4、主轴承5、高料位压力探管6、基准料位压力探管 7、

32、中空轴与双层管之间的间隙8、螺旋输送器 9、通一次风的中空圆管 10、低料位压力探管制粉系统在运行中的监视制粉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应该监视各转动机械轴承的温度和振动。主轴承的温度一般不允许超过55,振动幅度不超过0.1毫米。监视传动装置,减速齿轮轴承和注油器中是否有充足的油量以及轴承及减速机内的润滑情况,发现脏物及有水时,必须更换。检查轴承的油环带油是否正常,黄油盅应该经常装满润滑脂,并应该定时扭转向轴承注油。经常监视油泵的运行情况,油的冷却情况以及各部油压。检查和监视一次风机运行是否正常。调节机构动作是否灵活,出口风压是否正常。应该按照厂家的要求向磨煤机补充钢球一次,钢球的补充量应等于其磨损量

33、。所补充的钢球直径应根据煤的硬度、粒度及钢球磨损率确定。根据磨煤机电流表的指示,监视钢球装载量是否正确。制粉系统中所有管道和设备均应严密。如果发现煤粉泄漏,应该及时通知有关部门,以便及时消除。系统中的设备如果有备用,应该每个月切换一次,具体时间按设备定期切换和试验制度执行。制粉系统设备在运行中的调整1、制粉系统在运行中调整的主要任务是:(1)使系统所磨制的煤粉量应该满足锅炉运行的需要(2)保持合格的煤粉细度与水分(3)维持正常的风温和风压(4)尽量降低制粉系统的耗电量为了降低电耗,制粉系统应尽量保持在设计出力下运行。增、减磨煤机的给煤时,应缓慢进行。磨煤机出力可根据出入口压差、温度、电流及制粉

34、系统风压等进行调整。制粉系统运行中,可用变更磨煤机通风量及调整分离器挡板等方法来调整煤粉细度。当通风量减少,分离器挡板关小时,煤粉变细。反之,煤粉变粗。还应定期检查分离器,其动作失常会使煤粉变粗。按时校正粗粉分离器的锁气器,并清除锁气器上的杂物,以防卡死锁气器。2、料位的调整当料位升高并且经几分钟后磨成粉时,它就会密封住料位控制装置中的料位管线的延伸部位,在低料位计上会显示出料位差。但在一开始如磨煤机进煤太多,可能会使高料位计指示出料位读数。所以要凭经验确定最佳的给煤机速度设定值以及需要多长时间能达到工作料位。要求给煤机以最低的速度(35一40)运行直到建立起料位。该方法是使实际的料位慢慢增大

35、,同时给料位控制装置供煤粉,目的是为了获得可靠的料位指示值。用煤粉部分地将管线封住,并且控制管线内的空气歧管低压空气的流量,使料位管线内的压力升高,以获得料位压差。如果通过这些管线的空气流量太大,压差将快速变化,使给煤机快速加速或减速。如果通过这些管线的空气流量太少,给煤机的响应迟钝。因此必须对空气歧管的压力加以控制,使给煤机速度变化正常。但不必要把料位压差控制在很小范围内。如果由于其它一些原因,如煤湿、块大,使得料位信号仍会快速变化,则可用在磨煤机端部的料位控制装置清洗盘上的针阀来进行节流调节。用针阀进行节流,可减少传感器的快速变化的信号量,但一定要注意不要把针阀完全关闭;当然也可以先关闭针

36、阀,然后逐步打开此阀,调整到获得令人满意的给煤机稳定的运行状态为止。最好使针阀处于可接受的最大开启位置,这样就会出现正信号。3、单端给煤运行当使用湿的或块状燃料时,料位指示值可能会在料位指示器上出现大幅波动,给煤机的速度就会开始化,在设定点附近波动。其原因是在料位控制装置的区域内缺少干煤粉。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可通过只用l台给煤机并用相同的设定点对另一端料位控制装置的料位进行稳定性控制。运行给煤机端部上的控制装置要与控制传感器隔离开,最好用关闭传感器隔离阀的方式进行。该方法能保持隔离管线上的正常的空气清洗状态,使之保持干净。在运行着的给煤机端部,只需要隔离给传感器送信号的料位控制装置。当需要从磨煤机两端对给煤机进行控制时,传感器隔离阀又回到原先位置。将点火器投入运行,两台给煤机手动控制,调节总的一次风调节挡板将风量降至50。隔离保持运行的给煤机一端的料位控制装置,再将料位控制装置置于自动方式并观察料位指示值。当料位稳定后,磨煤机出力为自动控制,继续观察料位直到磨煤机工作正常为止。 单端给煤可能会使端与端之间的温度产生不平衡,离开磨煤机的煤粉量也可能会不平衡。这些影响与燃料及磨煤机出力有关,通常是在可接受的运行状态 范围内,出力较大可能会加大这些影响。一般来讲,单端给煤,磨煤机出力限制在85以下。如果实践证明出力限值提高仍能使磨煤机工作稳定的话,可以提高出力极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