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权:产权理论的一个重要内涵——对所有制、产权理论研究的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权:产权理论的一个重要内涵——对所有制、产权理论研究的简.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控制权:产权理论的一个重要内涵对所有制、产权理论研究的简 编者按:冒天启先生在本文中对产权及物权做了深刻的,然而在,仅有物权的明晰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民权的清晰。如果仅有产权的确定和物权的保护,而无民权的确立和保护,那就是一种畸形改革,那就是一种权利和力量的不平衡,那就会导致资本过于强大,而劳动过于弱小。因此,中国的改革必须是配套的改革,偏重哪一端都是不可取的。这些年里通过修宪和各项措施,对私有财产权给予了许多保护和强调,但人民大众的基本权利即公民的基本权利仍然缺失,特别是普通平民的权利被严重忽视。改革越深入,官权和资本的权利越强大,普通民众的权利越弱小。俄罗斯私有化的彻底是因为俄国改革的彻底,
2、相比较之下,中国的市场化必须有民主化相配合,如果没有民主化相配合,中国的私有化越严重,越严重。如果不从政治和两个角度看问题,就搞不明白为何中国的产权制度改革问题重重。中国有几个学者弄明白了这其中的关系? 在我国的最近多年间,随着经济体制由集权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深化,传统的所谓社会主义经济学在不断的修正中被抛弃,学者们一方面在孜孜不倦的着实践中的新问题,另一方面也在艰难的探索着世界各经济学新思想在中国的适应性,经济学文章、著作令人眼花缭乱,经济学也同时被社会戏称为“显学”。但认真研读诸文章,其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很多。最近几年来,各种工具对现实经济问题的研究即应用经济学得到了繁荣和,但是
3、经济学却显得越来越沉寂,甚至是在死胡同里徘徊,这令人十分困惑! 所有制和产权问题,一直是经济转型实践中的难点,当然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非常关注的热点。党的有关文件,逐步改变了过去传达领导人讲话的习惯,注意总结、吸取、肯定学术界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并将其转化为政策而实施。有关所有制和产权问题,在最近有关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文件中就讲了不少,提出了新的命题,比如:“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以及其它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
4、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它企业享有同等待遇”等等,这都是学术界长期讨论的问题。但细细琢磨,上述这些被文件所肯定的观点,实际上是市场经济理论合乎逻辑的结论,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要求,并非是理论经济学的原创。但是,在当今社会经济转型中,在混合所有制中如何实现所有者的经济利益?如何处理各个不同所有者之间的产权关系,还是一个很重要的现实经济问题。 一、马克思经济学中的所有制理论问题1 如何实现所有者的经济利益?回答这问题,无疑还是要从对所有制范畴的研究说起。对所有制范畴的研究,是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关著作以及教科书的开篇,大都要讲所有制理论问题。但对其理解,
5、争论一直很大。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以斯大林为代表,把马克思原来意义上的“所有”和“占有”混为一谈,将所有制理论归结为“所有”并作为社会主义生产关中独立的一项,即在财产归属的意义上来说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这在一个时期是主流观点,许多教科书大都因循这种看法,开卷第一篇就是讲如何以革命的手段,实现了对剥夺者的剥夺,接着是讲如何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将所有制作为独立于经济关系之外的问题进行研究。持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斯大林说说:(经济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由于这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突出了国家通过“革命”而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的归属,即(国家)“占有”问题,因而是一种超经济的分析和理论,如果再把它延伸到经济建设的实践作为指导思想,难免会带来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