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论文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定罪问题研究.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92929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硕士论文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定罪问题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法律硕士论文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定罪问题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法律硕士论文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定罪问题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法律硕士论文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定罪问题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法律硕士论文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定罪问题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律硕士论文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定罪问题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硕士论文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定罪问题研究.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定罪研究Traffic following the accident to escape the conviction behavior studies学位申请人: 年 级: 2006级 学科专业: 法律硕士 研究方向: 刑 法 指导教师: 定稿时间: 2008年12月 西南财经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学位论文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

2、承担。 本学位论文成果归西南财经大学所有。 特此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2008年12月 18 日摘 要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肇事后逃逸的行为屡见不鲜。为严厉打击交通肇事逃逸行为,1997年刑法将“逃逸”和“因逃逸致人死亡”规定为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两者的含义以及相关的罪责认定问题也作了具体界定。然而,立法的粗糙和解释的缺陷,引起了理论上的巨大争议。鉴于这一犯罪的复杂性,从理论上澄清有关疑点,进而充分指导司法实践,对于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发生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

3、一章,笔者通过对交通肇事逃逸概念、性质、特征、种类的探讨,以及对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构成条件的归纳分析,指出了司法实践和理论认识中存在的矛盾冲突,笔者认为,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不履行法定的义务、对被害者进行及时的抢救、报警、保护事故现场,等待处理,而是离开现场,逃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刑事、民事、行政责任的行为。按交通肇事中的逃逸行为是否致人死亡的定罪,可分为逃逸交通肇事中“逃逸而不致人死亡”的定罪和交通肇事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定罪。在逃逸交通肇事中“逃逸而不致人死亡”的定罪中依逃逸的动机不同又可分为“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行为的定罪和不履行救助义务而“逃逸”的定罪。在交通肇

4、事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定罪中又可分为一般情形的定罪和“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后逃逸致死的定罪。除交通肇事者的定罪外,是否还存在共犯问题即“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人死亡”的定罪问题。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既是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也是交通肇事罪的定罪情节。第二章,对交通肇事中“逃逸而不致人死亡”的定罪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笔者认为:交通肇事逃逸的动机既可以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也可以是能履行而不履行救助伤者的义务。第三章对交通肇事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定罪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因逃逸致人死亡”一般情形之界定、罪过形式、对象范围及定罪,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

5、藏或者遗弃”后逃逸致死的定罪、行为特征及定罪. 笔者赞同此种行为应为不作为犯罪。因为作为与不作为的区别,不在于行为的外部表现是动还是静。第四章对 “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人死亡”的定罪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笔者认为解释的交通肇事罪共犯成立的合理性,同时指出解释缺陷一,如果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乘车人指使的内容是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后逃逸,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此时与肇事人构成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的共犯。这种情况下,上述人员明知受伤者有生命危险,仍然唆使肇事人不对其进行救助,唆使肇事人将受伤者隐藏或者遗弃,使受伤者可能死亡、致残的危险向实质

6、化发展,这与教唆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行为具有同等的社会危害性。解释明显缺失二: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致残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关键词:交通肇事 逃逸行为 定罪AbstractIn traffic activity, the behavior running away after causing trouble repeatedly sees. Be behavior crack down on an escape from traffic accident severely, in 1997 corporal

7、 punishment will run away and stipulates that respectively being the traffic accident crime aggravation because of running away cause person dies , Supreme Peoples Court has also done the concrete boundary stablely by the fact that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make an explanation) to the both import

8、and pertinent crime quality set mind on a problem some problem making an explanation applying a law about the criminal case bringing a traffic accident to trial is concrete. But, rough and interpretive legislation defect, arouses theoretical enormous dispute. Complexity facing this once committing a

9、 crime, from theoretically clear in relation to doubtful point, guide actual judicial practice thereby sufficiently, have extremely large practical or immediate significance and theory value to the occurrence taking precautions against and running away after controlling a traffic accident having eff

10、ect.Full text divides into four chapters together. The first chapter , author pass to the escape from traffic accident concept , the character, characteristic and the kind investigation and discussion, condition carries out the conflict summing up analysis , drawing a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actua

11、l judicial practice and the theory cognition on escape from traffic accident behavior formation.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escape from traffic accident is administration responsibility behavior refer to the occurrence road accident queen , the behavior people fulfill legal duty , carry out timely r

12、escuing on the victim , give an alarm , keep intact the scene of an accident , wait for treatment, but be leave a scene , evade what road accident arouses convict , civil . According to if escape behavior in traffic accident be convicted cause person dies, may wont be convicted in person death be co

13、nvicted and traffic accident because of running away cause person dies to run away running away in the traffic accident mark. Motivation running away in the traffic accident but wont lean on an escape in person death be convicted in escape is that scene behavior be convicted and nonfulfilment help d

14、uty in danger evade a law investigating fleeing from an accident no and detachable no and detachable but run away be convicted. Be away from the accident scene concealing the day afer tomorrow or forsake in the traffic accident because of running away cause person may be allotted be convicted for ge

15、neral circumstance and the victim be brought along in be convicted dying the day afer tomorrow run away lethal be convicted. Except be convicted of traffic troublemaker, having accomplice problem or not is the problem being convicted cause person dies instigate a troublemaker to run away. Be convict

16、ed that traffic accident crime escape behavior puts the blame on now that the traffic accident crime aggravation is also a traffic accident circumstance. Second chapters, person death be convicted has carried out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and discussion on to running away but wont in the traffic ac

17、cident , the author has thought: That the escape from traffic accident motivation both can be to investigate for evading law and, can is to be able to fulfill but nonfulfilment helps the duty hurting person in danger. Third chapters carry out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and discussion on the problem

18、being convicted in the traffic accident because of running away cause person dies , boundary of circumstance fixes the sort Part I has been discussed mainly because of running away cause person dies , the fault form , marriage partner range reach the lethal be convicted , behavioural characteristic

19、being convicted , running away after Part II has commented that with the victim as well as being away from concealing or forsaking after accident scene mainly and are convicted. The author agrees with here growing behavior should be not to accomplish commit a crime.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accompl

20、ishing and not accomplishing,not depending on the behavior outside shows is move be still quiet. Fourth chapters have carried out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and discussion on be convicted instigating a troublemaker to run away cause person dies . The rationality that the traffic accident crime accom

21、plice that the author thinks make an explanation sets up, points out the queen escape making an explanation defect once, concealing the day afer tomorrow or forsaking if that the traffic accident queen , the unit are in charge of the personnel , the mechanically-propelled vehicle proprietor , contra

22、ct the content that person or the rider instigates is that the victim is taken to be away from the accident scene at the same time , causes have no way to get a succour but die or grave deformity of the victims, accomplice who composes crime of intentional homicide or crime of intentional injury wit

23、h the troublemaker now. This condition moves downwards , the above-mentioned personnel is fully aware of to be wounded person has life danger , still instigate troublemaker not to carry out a succour on the person , instigate troublemaker to will be wounded person conceals or throw-out, makes the da

24、nger being wounded cripples person possibility death, have equal society harmfulness to essence-rization development , this and the behavior abetting crime of intentional homicide , crime of intentional injury. Make an explanation obvious vacancy loses two: The traffic accident queen , the unit are

25、in charge of a personnel , the mechanically-propelled vehicle proprietor, contracts person or the rider instigates a troublemaker to run away, cause the victim to cripple because of being unable to get a succour , be punished for the traffic accident crime accomplice.Keywords: Traffic accident Escap

26、e behavior Be convicted目 录前言1.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界定与种类 1.1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概念 1.2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性质1.3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特征1.3.1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主观特征1.3.2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客观特征 1.4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种类2. 交通肇事中“逃逸而不致人死亡”的定罪2.1 “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行为的定罪2.2 不履行救助义务而“逃逸”的定罪3交通肇事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定罪31 “因逃逸致人死亡”一般情形的定罪3.1.1 “因逃逸致人死亡”一般情形之界定3.1.2“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罪过形式3.1.3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对

27、象范围 3.14 “因逃逸致人死亡”一般情形的定罪32.“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后逃逸致死的定罪32.1行为特征:是作为犯罪还是不作为犯罪32.2 此种行为的定罪4. “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人死亡”的定罪 41观点分歧 42笔者观点 结论后记前言按照下面的项目写,而且明确标示。选题理由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论文结构:据公安部交管局最近的统计显示,2007 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09 起,共造成81649人死亡(与2008发生的5.12汶川大地震死亡的人数相当)、38044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2亿元;统计数字来自公安部官方网站,网址:每年我国万车事故率,

28、 的交通肇事罪在司法实践中发生率非常高,而且在认定交通肇事罪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疑难问题,特别是交通肇事逃逸的定罪问题的疑难问题更加突出。当今世界各国法律对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规定不尽相同,但大多是较为严厉的处罚措施,我国刑法第 133 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 3 年以上 7 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 7 年以上有期徒刑。”由此可见,刑法对交通肇事罪是分三段进行论述的,并且对不同情况规定了从轻到重的法定刑,从犯罪的主观恶性、客观危害的角度逐

29、渐提高其刑罚。此后,最高人民法院为统一指导司法实践,2000年11月15日又通过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交通肇事后逃逸”、“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进行了界定,但这并未消除理论上和实践中在此问题上的分歧,为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交通肇事逃逸问题。因此,深刻分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违法性质,严厉惩治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对于司法实践以及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比较德、日和加拿大等国和台湾地犯罪论体系与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定罪问题。紧紧围绕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定罪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30、的概念入手,着重分析了交通肇事中“逃逸而不致人死亡”的定罪、交通肇事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定罪和“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人死亡”的定罪。1.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界定与种类1.1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概念对于如何定义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在刑法学界认识不一,大体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重大交通事故,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 赵秉志主编:新刑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447 页。第二种观点是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重大交通事故,为了逃离法律追究而不依法报警、保护现场、等候处理等,私自逃离现场的行为

31、。 鲍遂献、雷东生: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49 页。第三种观点是,交通肇事逃逸是事故当事人明知已发生交通事故、不履行相关义务而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 欧居尚:交通肇事逃逸罪与交通肇事罪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犯罪,公安大学学报2001年第 2 期,第 37 页。第四种观点是,指不依法报警、保护现场、等候处理而私自逃跑。 陈明华主编: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421 页。第五种观点是,交通肇事后逃逸,从法律设置事故发生后行为人负有义务的角度说,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没有履行法律所规定的,对于受害人或受毁损的财物作必要的救治或处理的义务

32、,未按法律规定向公安机关报告,而逃离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刑事、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和追究的行为。 林亚刚著:危害公共安全罪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7 月第 1 版,第 393 页。对于在理论和实践中对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不同理解而造成司法适用中的混乱局面,解释第 3 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关于“三种”逃逸行为的定罪的司法认定,交通肇事中“逃逸而不致人死亡”的定罪;交通肇事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定罪; “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人死亡”的定罪。 何霞:关于交通肇事罪的逃逸行为的司法认定,法制与社会2007.1

33、0(司法天地)第394-395页。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定义是:行为人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能履行而不履行救助伤者的义务的行为,或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不保护现场、不报警以及逃避事故责任认定的行为。当然,为了保障解释的有效性,我们在没有作出新的修改之前,在司法实践中,仍然以解释的规定为准。 王琳: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的研究1.2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性质交通运输肇事逃逸行为的本质是行为人因出于逃避法律追究的的心理从而导致对被害人抢救义务的缺失及法律责任的承担,逃逸行为使肇事后的抢救工作无法及时进行,使原来可以避免的重大后果发生,并使肇事责任无法准确认定。因而逃逸行为实质是不履行保护现场、进行抢救、迅速报案

34、的义务,即逃逸行为本质上是不作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定罪情节,还是量刑情节?关于这个问题有学者认为“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只是量刑情节。” 参见林亚刚著: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和“因逃逸致人死亡”,载法学家2001年第 3 期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与故意犯罪后的逃跑行为的区别在于:故意犯罪后的逃跑行为只是事后行为,一般只被认为犯罪分子的犯罪后表现,如果犯罪结果没有出现,故犯罪分子承担犯罪未遂责任,如果犯罪结果出现,犯罪分子承担犯罪既遂责任。因为犯罪分子是往往追求犯罪结果的出现,如果只出现受害对象处于严重危险状态,未出现法定犯罪构成要件之结果,比如故意杀人只致被害人重伤,有死亡的可能,如果被害人死亡

35、,犯罪分子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否则,被害人没有死亡,犯罪分子只承担故意杀人罪的未遂责任,如果犯罪分子积极的消除了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那么犯罪分子具备法定的减轻处罚情节。而与此不同的是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不仅仅是犯罪者事后表现,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法定加重处罚情节,它甚至可以成为定罪不可缺少的条件。因为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其处罚比故意犯罪一般要更轻(交通肇事罪没有逃逸行为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最高刑才为七年有期徒刑)。其主要原因在于过失犯罪的行为人主观恶性不大,但是,交通肇事后,行为人理应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弥补过错,但却驾车逃跑以躲避法律追究,置受害者生死于不顾,这种行

36、为主观恶性显然加大,行为人明显的藐视道德与法律,社会危害性较大,理应加重处罚。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以其他过失犯罪后的逃跑行为的区别在于:其他过失犯罪在过失行为终了后严重危害结果己经出现,犯罪分子事后的逃跑行为只是犯罪后的表现,只是一个酌定量刑情节。因为,在逃跑行为发生前结果已经发生。但是,法律将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作为加重处罚情节或甚至可以成为定罪不可缺少的条件,主要考虑的是肇事行为和逃逸行为存在时间的有一定的连续性,危害结果的持续性,在此发生的期间,国家和法律期待行为人能够采取积极地挽救措施以避免严重结果的发生或把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但是,因肇事者的逃逸行为导致严重结果的发生或损失的扩大,其

37、逃逸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较大。笔者认为肇事后逃逸行为甚至是可以构成交通肇事罪定罪情节的“逃逸”,对交通肇事罪基本构成的客观要件,刑法133条已有明确规定“: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因而,一般认为,交通肇事罪的成立应同时具备两个要件:第一,行为人在交通运输活动中,有违反交通运输法规的行为,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条件。这里刑事责任的认定一定要与民事,行政责任的承担区分开来,也是一般人容易混淆之处,实践中,交警作出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作为行为人民事,行政责任承担的依据,这跟刑事责任的承担是不同的,它仅能作为法院认定本罪成立的一个参考依据。第二,行为人

38、违反交通运输法规必须是导致发生了“重大事故”,这是本罪成立的法定结果要件。最高院解释对此已作了量化规定,即交通肇事具有以下三种情形的,构成犯罪:(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解释第二条第二款同时规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六种情形之一的,也构成本罪的基本犯(: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车辆而驾驶的(;四)明知是无牌照或

39、者是已报废的车辆而驾驶的;(五)严重超载驾驶的;(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注意对于第6项的规定,应理解为在行为人交通肇事致一人或二人重伤的情形下,如果还有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的行为是可以构成交通肇事罪;在这里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定罪情节。不具备上述法定情形行为人是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其表面看来与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相悖,实则与刑法惩罚的重点和现代人都需要为普遍的高速运输工具部分埋单或者说依照刑法是应受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最高院解释在此将法定量刑情节转化为定罪情节,表面扩大了交通肇事罪的适用实则是缩小了交通肇事罪的适用,是完全适合当今国情的。1.3交通肇

40、事逃逸行为的特征逃逸行为是在行为人主观心理支配下所实施的危害行为。1.3.1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主观特征关于交通肇事逃逸动机,我国刑法学界有以下观点:1、逃避追究说:认为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重大交通事故,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2、私自逃离说:认为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重大交通事故,为逃避法律追究而不依法报警、保护现场等候处理等,私自逃离现场的行为;3、不履行义务说:认为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明知已发生交通事故,不履行相关义务而逃离现场的行为;4、折衷说:认为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明知已发生交通事故,能履行而不履行救助伤者的义务,或为了逃避法律

41、追究而不保护现场、不报警以及逃避事故责任认定的行为。 胡贤斐:对交通肇事罪几个问题的探讨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2卷第1期。有学者认为,交通肇事的主观方面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是逃逸者的两个根本动机的重合,但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能存在着并不逃避抢救义务但尽可能地逃避肇事责任或者不履行抢救义务但并不逃避责任认定这种单一动机的情况,前者如甲驾车将被害人撞成重伤后,将被害人尽快送到医院,但之后一走了之的情形。这位学者进而主张只要具备逃避抢救义务和逃避责任归结这两个动机中的任何一个,都应认为具备逃避的主观方面。 林维: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研究,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判解第 1 卷,法律出版社

42、 1999年版,第 251253页。对于解释所规定的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的逃逸动机的认定,存在一个前提条件,即行为人对肇事事故应是明知的。如果行为人对肇事事故不明知,而驾车“继续行使”,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所谓的“逃逸”在行为人的主客观上无非是正常驾驶行为。1.3.2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客观特征根据解释第 3 条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规定,逃逸行为必须发生在交通事故后,如果交通肇事行为的发生同时还伴有逃跑行为,例如行为人在逃避被追捕过程中驾车将行人撞伤,由于该逃跑行为并不属于前述所谓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因而并不属于此处所要讨论的问题,不适用上述规定。逃逸者的“逃逸”行为是在一定的主观心

43、理支配下实施的。按照解释第 3 条规定,逃逸者只有出于“逃逸法律追究”动机而实施的逃跑才应被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对于现场逃逸,即肇事后自事故现场立即逃离的行为,行为人的逃避法律追究的动机比较明显易于认定。但是,对于不是自现场逃离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如下两种情况:(1)对被害人履行了一定的救助义务然后逃跑的行为。例如,行为人将被害人从事故现场转移到医院进行抢救,而后借故逃离医院。(2)行为人将被害人带离现场后不履行救助义务而予以抛弃的行为。这两种情况也应认为“逃逸”。1.4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种类按交通肇事中的逃逸行为是否致人死亡的定罪,可分为逃逸交通肇事中“逃逸而不致人死亡”的定罪和交通肇

44、事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定罪。在逃逸交通肇事中“逃逸而不致人死亡”的定罪中依逃逸的动机不同又可分为“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行为的定罪和不履行救助义务而“逃逸”的定罪。在交通肇事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定罪中又可分为一般情形的定罪和“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后逃逸致死的定罪。除交通肇事者的定罪外,是否还存在共犯问题即“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人死亡”的定罪问题。交通肇事中“逃逸而不致人死亡”的定罪在交通肇事中“逃逸而不致人死亡”的定罪中依逃逸的动机不同,又可分“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行为的定罪和不履行救助义务而“逃逸”的定罪.2.1 “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行为的定罪刑法13

45、3条将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作为本罪的情节加重犯,同时解释中规定具有该解释第2条第1款或第2款一至五项情形之一的,构成本罪的法定刑升格要件,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行为人已具备本罪基本犯的构成要件,即行为人交通肇事行为的有罪性。试想,如果没有这一要件,就会出现行为人的交通肇事行为在造成了一人轻伤或者少量的财产损失,只要行为人肇事后逃逸,就得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与基本犯的处罚相比,显然不符合罪行相适应的基本原则。第二,行为人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而逃离现场。这一点在上面关于逃逸行为的主观方面的论述中已提到过,在此不赘述。即若是不知或是应知发生了交通事故,

46、很难说行为人的行为构成“逃逸”,而顶多只归属于事实上离开了犯罪现场而已。第三,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即行为人交通肇事后,不履行自己本应救助被害人的义务,漠视重大事故后果扩大的可能性,逃之夭夭,以逃避法律的追究。这种情形下,行为人逃逸的行为,反映了其主观恶性比单纯的肇事要严重,同时也可能进一步扩大对他人人身侵害或重大财产的损失,还可能给司法机关追查案件平添不少麻烦。可见,对于此种情况,给予比基本犯更为严厉的惩罚是十分必要的。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必须分清并非以逃避法律追究为目的的离开现场的行为。例如,行为人为了躲避现场被害人亲属及围观群众的激昂情绪,不得不暂时离开现场,随后很快归案

47、,并接受法律处理的,就不属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逸的行为。另外,从立法意图上看,此处的逃逸不包括因逃逸致被害人死亡的情形。有学者将“交通肇事后逃逸”总结为以下几种情形,笔者认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交通肇事后当场致人死亡或者当场致人重伤后逃逸而未发生死亡的;2、被害人已当场死亡,行为人误以为没有死亡,而逃离现场逃避法律追究的;3、行为人致他人重伤后逃逸,不论其是否了解伤情,以及被害人是否可能死亡,也不论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放任被害人死亡,最终被害人是由于与行为人的逃逸无关的其他原因死亡的,即死亡与逃逸行为没有因果关系的;4、行为人给被害人造成无可挽回的致命伤后,逃离现场,虽然他人立即将被害人送入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或者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亦即死亡是由交通肇事行为造成的(该种情形下只能构成本罪的基本犯),与行为人的逃逸行为没有因果关系的。 何霞:关于交通肇事罪的逃逸行为的司法认定法制与社会2007.10(司法天地)第395页。2.2 不履行救助义务而“逃逸”的定罪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