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建设和保护社会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镇建设和保护社会实践.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报告题目 从村镇规划角度看古镇建设和保护-以浙江西塘县古镇 为例系 别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团 队 建筑学1203班赴浙江西塘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作 者 李秋瑜 吴成乐 胡声友 林明明 李珏 许宁 指导老师 林晓坦提交日期 2014年9月18日目录1.调查介绍1 1.1西塘县基本情况介绍1 1.2调查时间2 1.3调查目的2 1.4调查内容2 2.实地调研2 2.1了解古镇概况2 2.2对古镇规划深入调研3 2.3深入考察,模拟长远规划4 3.规划问题及建议5 3.1古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5 3.2古镇发展的对策6 4.活动总结7 西塘县古镇建设和保护调研报告作者:李
2、秋瑜、吴成乐、胡声友、林明明、许宁、李珏指导老师:林晓坦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各种高楼大厦屹立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相对着,人们对古镇的保护意识越来越薄弱,甚至是不重视。现在我国的古镇越来越现代化,对古镇的保护和发展刻不容缓。科斯塔曾提出:保护历史古城及其环境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帮助它保持并强 化其传统的功能,如果这一点无法实现的话,则需帮助它建立一个合适的功能和用途。所以应该采取整体保护的规划思路,从整体层次上保护古镇的传统风貌,正确领会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认真总结保护经验与教训,妥善处理保护与利用、保护与发展、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制定切实可行的规
3、划方案,划体系,强化历史地段和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以历史街区和重要文物古迹的抢救和保护为载体,保护、恢复、展示古镇的传统格局和风貌;注重有形历史遗存保护和无形历史遗存的结合,延续、弘扬的传统文化。1. 调查介绍1.1西塘县基本情况介绍: 西塘古镇位于浙江省嘉善县,江浙沪三声交界处。古名斜塘,平川,距嘉善市区10公里。是吴地汉文化的千年水乡古镇,江南六大古镇之一。西塘全镇总面积83.61平方公里,其中古镇区面积1.04平方公里,人口近8.6万。西塘被誉为生活着的千年古镇,已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首批历史文时期西塘就是吴越相争的交界处,故有吴根越角之称。西塘在元代就已沿河建屋,依水成
4、市,九条河流在镇内交汇,镇区各部分由众多桥梁连成一体,水陆交通极为方便。明清时代西塘发展为江南的手工业、商业重镇。古镇有着独有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稀缺性以及与现代建筑景观、生活方式的强烈差异性引起了人们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古镇资源的旅游价值日益彰显。然而,在古镇旅游开发的初期阶段,很多地方都走的是“先开发后治理”的弯路。1.2调查时间:2014.6.16-2014.6.241.3调查目的:为了让同学们对古镇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和感受,激发同学们的古镇保护的情感,并通过这次对古镇的保护措施和未来的发展,使同学们对专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培养同学们对建筑由衷热爱的情感,并锻炼
5、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做到学以致用,服务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4调查内容:在此次的社会实践中,围绕古镇保护和发展的问题,紧扣专业特色,运用专业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的水平。共同展望古镇未来的建设与发展。2.实地调研2.1了解古镇概况:我们小组分成两个队,用一天的时间分别对古镇的发展和现阶段的情况进行走访调查,对古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我们了解到古镇的经济发展脚步不落后于其他的一些小城市,古镇以其特有的建筑特色和优美的环境以及淳朴的民风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到此,其消费亦不亚于一些小城镇,因此,旅游这一行业大大促进了西塘的经济发展。然而在这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发现古镇里的环境不都是
6、“优美”的。从一些比较年长的村民那边,我们了解到西塘至1997年开发旅游以来,成绩斐然,凭借独特的人文优势和丰富的环境资源,深受众多海内外游客的青睐,接待游客的数量平均每年都以超过30%的速度递增。随着西塘古镇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影响力的日渐提升,港澳台和海外游客也将会逐渐增多。然而在光鲜的背后流露的西塘古镇的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不容小觑。2.2对古镇规划深入调研:对古镇的规划提出质疑 经过两天的考察,我们对古镇的街道和“违和”建筑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拍摄,整理了一些不足的地方的材料,并一起讨论规划的合理性,并各自阐述自己对于古镇现状的改进的看法。我们都知道,古镇的生态环境是古镇旅游得
7、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古镇吸引游客的重要卖点。西塘的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只能算是刚刚开始,为了塑造自身的旅游形象,投入了大量资本提高其可进入性和接待能力。但是西塘的整体公共设施仍然不完善,旅游旺季时交通拥挤、车辆停靠难度大;餐饮、卫生条件也差;住宿档次低,没有响应的配套设施;购物方面也比较落后等的问题给游客的旅程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当今古镇的过度开发导致古镇造成了一系列的损害,而对其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是刻不容缓。生态环境的保护主要是治理古镇脏、乱、差现象,严防由于游客过多造成对古镇的垃圾污染、水污染、光污染、视觉污染等,以及在古镇旅游开发中的修缮、重建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不合理的开发
8、及对有损建筑环境原真性的行为进行制止及纠正。古镇的环境承受力是有极限的,如果不合理的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到时环境恶化失去其特色,最终将会导致古镇失去市场并失去其存在意义。2.3深入考察,模拟长远规划: 对古镇进行深入调查,并走访村民,了解村民对古镇未来的展望,并总结村民的想法和自己的感受,制定一份对于古镇未来发展的规划。在商业化的背景下,旅游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古镇原汁原味的气氛受到严重的威胁,一个年长的村民说。古镇水质污染,环境恶化,建筑老化,年久失修等,同时,古建在修缮的过程中大量使用了现在的装修材料,木质地板,水泥墙,铝合金等极大损害了古镇的原真性,由于保护意识相对薄弱,部分古镇居民及开发商为
9、了一时的经济利益,拆墙除瓦,破窗开店;一些地方为了开发旅游而做出了许多破坏古镇形象的举措,为了吸引游客,增加新的旅游景点,不惜破坏整个古调,新建仿古建筑,甚至是和古镇风格不符合的建筑,还有一些古代的建筑的拆迁或者建设根本不开口古城规划和保护的原则,致使这些建筑不但没有观赏价值还对社会的资源造成了浪费;以及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的垃圾污染等,这些都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3.规划问题及建议3.1古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商业过度繁荣,破坏古镇特色 西塘旅游的开发带来了大量的游客,随着游客的增加,古镇变成了一个到处充满吆喝声的“卖场”。到处都是芡实糕、粉蒸肉、臭豆腐的卖点。这些对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都是不
10、利的。曾经巷子里买熏毛豆的地方都可以随便拿、随便尝。然后现在的这种价值观已被埋没在不绝人耳的卖声中。人们精神和人文特色才是吸引游人的最主要因素,过度的商业化只会让游客退而却步。2.生态环境恶化,原真性渐渐丧失 除去各种污染不说,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明显的就是古镇中的各种现代元素。空调,太阳能热水器等现代设施的应用,这些明显与古镇风貌不协调,现代家电与民居古墙水火不相容,与周围的风貌很不协调。还有居民老宅之间的仿古高建筑,两者对比很明显,风格大相径庭。这对于整个古镇的发展而言是一个很明显的破坏性动作,极大影响了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及可持续发展。3.旅游内容单一,产品缺乏深度开发 江南古镇都是“小桥、流
11、水、人家”,还有若干名人故居,造成“百镇一面”的局面。游客难以识别和体验其差异,看多了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游客重游率低;同时也导致了游客出现分流,到过一个古镇的游客常常不愿意去其他古镇,认为都差不多。4.旅游设施不完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西塘的整体公共设施仍然不完善,旅游旺季时交通拥挤、车辆停靠难度大;餐饮、卫生条件也差;住宿档次低,没有响应的配套设施;购物方面也比较落后等得问题给游客的旅程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3.2古镇发展的对策:1. 爱护古镇环境,适当控制游客数量 开发商对古建风格进行改造时要考虑古镇原本的特征,不要盲目根据当今社会最受欢迎的风格来对古镇建筑进行改造,更不要使用一些质量不过关
12、的建筑材料。同时,相关政府、事业单位等也不应只考虑经费自身利益等问题。其次,应控制游客的进入,避免造成环境压力过大,破坏环境。2. 深挖文化内涵,大力开发旅游产品 各个古镇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应与其他古镇雷同,应保留自己的闪光点,发挥自己的长处。居民应该统一规划统一执行,销售适合古镇文化的东西,并且树立创新意识,优化古镇产业结构,寻求自身发展相适应的产品。3. 实施品牌战略,强化古镇合作机制 古镇一定要发挥各自的优势,突出特色,打造品牌,致力于文化旅游的转型升级。并根据各自的文化特质,找准位置,合理策划。4. 满足多元化需求,打造合理的旅游模式 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在满足传统建筑的
13、基础上,方便居民的生活;而是鼓励居民参与到古镇的旅游发展中心来,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就业,让居民认识到文物古迹及传统名宿的历史文化价值,从而自觉保护古镇的风貌与资源,为古镇的旅游发展提供保障等。5. 丰富古镇旅游内容,加大古镇宣传力度 古镇旅游的内容多种多样,从观光、休闲、度假到娱乐、考察、体验等,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与生命力,其中最主要是以文化为主。应竭力打造以“体验文化”为主的旅游模式,可以让游客与古镇居民零接触,亲身体验古镇生活。4.活动总结 这次的活动,我们小组由冲突也有矛盾,但是最后都在各自看法的争执中趋于缓和,这是思想的碰撞,我想,这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另外对于西塘古镇,我们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想,中国的大部分古镇应该也存在一些过于商业化却又不能脱颖而出的情况,比如“古镇里的小吃都是外面有的,又不好吃又贵”的这种情况,我们觉得古镇除了维持原来古镇的建筑特色还应该发展一下其他方面的特色。此次的西塘调研,可谓收获甚多,学的多,想的多,了解的也多,对我们自身都有很大的发展。 福建工程学院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建筑学1203班 2014年0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