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冲突及协调.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95084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冲突及协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冲突及协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冲突及协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冲突及协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冲突及协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冲突及协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冲突及协调.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冲突及协调 摘 要城镇化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途径。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为基本特征和目的、体现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方向的文明形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把生态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走城镇化与生态建设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本文从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出发,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冲突及其表现,并基于二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提出了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以期为推动城镇化建设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冲突及协调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3

2、)03-0030-08 当前,城镇是各类生态问题的高发地和矛盾的交织点,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重点和战略支点。我国目前有大中城市660多个,这些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环境污染、城乡发展不平衡、生态破坏等问题,阻碍着城市化进程的有序推进。如何在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实现中国城市发展的生态跃迁,建设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城市,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期与矛盾的多发期,众多专家学者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为城镇化的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指导。然而,从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关系出发,具体研究两者之间的冲突、表现并提出

3、相应对策建议的研究较少,本文将试图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探求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于城镇化建设过程之中。 一、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 城镇化、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任务与目的是什么、城镇化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如何,辨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对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尤为重要。 (一)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内涵与任务 1.城镇化的内涵与任务 城镇是相对于农村而言的,是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总称。中国的“城镇化”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看法,认为城镇化就是工业化发展引起的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扩大,城镇化人口密度增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区不断扩大;广义的理解,则认为城镇化就是

4、社会化、工业化集聚区域的城市要素逐渐增加的过程,同时包含着人们的精神文明层面的巨大进步的过程。综合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地理学、生态学、历史学、城市规划学等方面来看,城镇化的内涵至少应包括:第一,人口城镇化。这是城镇化的核心,其实质是人口经济活动的转移过程;第二,经济城镇化。这是城镇化的动力,是指整个社会经济中城镇地域产出比重的上升状态,主要指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非农化;第三,社会城镇化。这是指人们的生产方式、行为习惯、社会组织关系乃至精神与价值观念会随着经济、人口、土地的城镇化而发生转变,城镇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由城市向乡村扩散的过程;第四,产业结构城镇化。其实质是指产业结构的

5、升级换代,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符合经济规律(比较利益、规模经济等)的演变、发展过程;第五,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城镇化。这是指城镇空间形态扩大,城镇规模和数量增多,新城镇地域、城镇景观不断涌现,城镇生活环境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实施城镇化,其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城镇化所肩负的任务主要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改善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因此,这要求我国的城镇化必须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着力提高城镇内在承载力,统筹推进城乡和区域发展,加快构建合理的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和城乡一体化的城镇体系,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

6、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2.生态文明的内涵与任务 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狭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及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 关于生态文明的时代内涵,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落实到现实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现实任务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7、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对传统工业文明弊端的反思,转变不合时宜的发展观念,调整相应的政策制度与法律规程,引导人们改变不合理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思想指导下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领域和谐有序,实现生态健康、环境良好、资源节约,逐步化解文明与自然的冲突,确保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联系 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分属于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两个不同的建设领域,虽然它们的概念、内涵、目的与任务各不相同,但这两大问题、两大建设关系密

8、切,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城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 城镇是各类生态问题的高发地和矛盾的交织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重点和战略支点。在现代社会中,城镇是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重要场所。目前,以常住人口即城镇常住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计算,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2.57%。生态文明建设最终要实现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建设,占全国过半人口的城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城镇已然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空间载体。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资源的消耗与浪费等生态环境问题,这一系列问题不仅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有序推进产生严重的阻碍和

9、影响,同时也给人民的身心健康、国家的环境安全以及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合理、有序的城镇化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促进意义。根据城镇化的内涵,我们可以发现城镇化过程必然带动产业结构的转化、城乡社区空间结构的的变迁。合理、有序的城镇化建设可以在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土地集约化利用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这对生态文明建设所要求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2.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城镇体系规划的首要条件。科学的、系统的城镇体系规划只有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的生

10、态可持续发展原则,才能使城镇各项资源合理配置,使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得到综合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们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这对城镇化建设的绿色发展必然起到推动作用;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城镇化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建设好生态文明,能更好地节约资源,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镇化,人们才能安居乐业,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才会不断提高,对未来才会更加充满信心,从而激发人们更积极地投入城镇建设,创造更加美好的家园。 总而言之,当城镇化建设符合地域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并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受力,城镇化建

11、设将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而生态文明的改善将大大增强城镇的综合竞争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 反之,当城镇化建设严重脱离实际,缺乏科学规划,盲目推进,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必然造成资源的浪费和过度消耗、加剧环境污染,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制约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最佳结合:生态城镇化 生态城镇是实现中国社会协调发展的历史选择。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统筹考虑两大问题,促进两大建设协调发展。由于受认识的局限性以及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长期以来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处于相互分离,甚至相互冲突、相互对立的状

12、态。在改革开放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我们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过分强调了城镇化的规模扩张和数量的增加,而忽视了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的思想,并付诸实践,从而导致了我国目前城镇化弊端的涌现。 随着理论探讨的深入以及实践探索的历史教训,党和政府逐渐认识到了新时期的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城镇化作为现代化的四大进程之一,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建

13、设生态城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生态城镇化巧妙地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融合于一体,符合了我国现实发展需求与趋势。 二、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冲突及其表现 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诉求主要针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日益短缺、如何维持后续发展以及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造成生存条件恶化等问题。城镇化即工业化发展引起的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扩大,城镇化人口密度增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高楼大厦等建成区不断涌现的过程,改革开放后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急速发展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二者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粗放式的城镇工业化道路与生

14、态文明建设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内在驱动力,城镇化又是工业化的促进器,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必然伴侣。二者关系密切、互为因果、相互制约。只有正确处理二者关系,二者才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否则会形成病态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使二者都很难有效实现。 工业化的发展在带给城镇高水平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造成了城市环境恶化和城市空气污染。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素质不高,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等,致使过去工业化走的是粗放增长、数量扩张、重速度、靠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这也使得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对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二)

15、城镇产业结构失衡,生态环境危机严重 以生态原则来审察产业结构:第二产业是资源的主要消耗者,是城镇中心污染的主要生产者;第三产业耗能低、排放少,且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中国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由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落后于结构偏重、高能耗、高排放的第二产业(例如我国第二产业能源结构中燃煤占70%以上,而燃煤是TSP、SO2与酸雨等城市空气污染产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无论是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还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城镇发展层次较高的国家和地区都己占6

16、0%以上。而就我国2012年产业结构比例可以发现,从1978年到2012年这34年里,我国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从23.9%上升为44.6%虽然上升了20.7%,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第三产业创造的产值增长还远远不够。这种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的城镇化过程,导致城镇资源日益枯竭、环境质量不断恶化,削弱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功能。 (三)人口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冲击 城镇化的直接表现之一就是人口的增长。人口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人口城镇化通过提高人口密度增大生态环境压力。一般情况下,人口的增长快于城镇地域的扩张,城镇化水平越高,人口密度越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也就越大;第二,人

17、口城镇化通过提高人们消费水平改变了消费结构。同时,过度浪费造成人们向环境索取的力度加大、速度过快,促使生态环境不断脆弱。具体来讲,由于经济活动和人口在城市不断集中与集聚,对生活用水等需求急剧增加。同时也产生出大量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由于对这些生活污水和垃圾的集中处理不当和不及时,不仅造成水体污染,而且还在城乡结合部出现大量生活垃圾堆集,形成垃圾围城之势。这既污染了环境,也造成了对生态的严重干扰和破坏,如果没有相应的措施,势必会造成人口与环境资源的矛盾,以及加剧生态系统失衡。 (四)城镇化建设过度依赖土地扩张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城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便是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然而在我国城镇土地利用中

18、,片面地将城镇化理解为城镇建设,建设用地粗放利用十分普遍,许多地区注重外延扩张,不考虑实际需求,过度依赖土地造成严重浪费。 一方面,城市贪大求全,乱占、滥用耕地。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各地的“开发热”和“房地产热”的现象普遍发生,全国各地建立了6800多个开发区,占地达到3.2万km2,相当于全国几百年形成的城镇占用土地面积。冒进式城镇化导致城镇建设的盲目扩张和无序蔓延,多度侵占了大量的优质耕地,造成耕地的大量流失。在19992008年耕地减少类型的贡献率中,建设占用耕地高达76.98%;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用地粗放,布局紊乱,效率低下。许多城镇存在大量闲置或低效用地、批而未用的土地近400

19、万亩,占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19962004年,中国城镇人口从2.99亿增加到5.2亿人,增长了74%,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却从1.3万km2扩大到3.4万km2,增长了160%,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加速度远快于人口增加速度。19992007年,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7.2%,但吸纳的人口只增长了4%。一些地方对大量征来的土地不切实际地提出过大发展目标和城镇规划框架,忽略城镇的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率,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有资料表明,我国土地有4%5%处于闲置状态,40%左右被低效利用。土地短缺和耕地危机问题以前所未有的尖锐程度摆在我们面前。同时,城镇用地结构不合理,乡镇企业布局分

20、散,工业用地占到了20%30%,比国外超出10%,造成土地的严重浪费。 (五)城镇交通扩张造成生态环境胁迫 城镇和交通是不可分割的历史产物。交通是城镇的动脉,城镇是交通的载体,交通使城镇有了活力,城镇给了交通舒展自己的天地。然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交通的大发展也造成了城镇环境恶化与城镇空气污染,空气越来越污浊,灰色的雾霾笼罩整个天空。 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交通建设引起水土流失和层土飞扬,交通运输产生噪声污染,汽车尾气带来大气及土壤污染及高架桥对景观破坏、产生视觉污染。城镇交通扩张的生态环境效应机制为:城镇交通对生态环境产生空间压力;交通扩张使车辆增加,汽车尾气污染强度增大;交通扩张对城镇化产生

21、节奏性的促进和限制使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表现出一定时空耦合作用与总体环境的紊乱。据南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年报的一项数据显示,有46.78%的被调查市民对目前的交通污染问题觉得根本无法忍受。 (六)城镇化过程中建筑行业消耗能源与污染环境较为严重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进程的高速发展期,近几年我国年建筑量已经达到20亿平方米以上,相当于全世界年建筑量的40%。而建筑业又是消耗能源和污染环境最严重的行业。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宝兴指出:中国现已成为全球建材消耗、污染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第一号国家,仅2006年中国建筑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达 62亿吨,占全球的50%以上,目前这一数字仍在不断上升。从这些触目

22、惊心的数字我们可以发现,城镇化所带来的城镇建筑飞速发展,进而由此引发的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已经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与保护造成重要影响。 三、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我国城镇化建设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坚持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思想,因地制宜,采取正确措施引导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运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解决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促进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具体措施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工业化、城镇化、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观指导下的生态生产力反对工业文明的资源侵略和生态殖

23、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关于生态生产力的定义,廖福霖认为,生态生产力是指人类推动自然人社会复合体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能力。生态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是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道路,以推动城镇社会、经济、自然复合体向健康、持续的方向发展。温家宝总理在201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能力建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 首先,要坚持发展循环经济,走资源节约型道路。与城镇化过程相伴随的是资源的大量需求,然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世界的l/5、水资源为l/4、石油为1/10、天然气为1/25,且资源空间分布极不匹

24、配,可用资源比较少。自然资源禀赋并不富足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走节约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改变过去“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闭合循环模式。这不仅实现生产过程的废物零排放,而且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得各项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实现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真正做到资源利用的区际公平和代际公平。 其次,要优化产业结构,走环境友好型道路。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的改组改造,清除结构性污染,使产业发展与环境建设相协调。中心城镇要逐步淘汰和转移资源利用率低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等不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工业,积极发展那

25、些污染少、能耗小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低排放高效益”的生态文明高级阶段。另外,还要重视产业结构单一的资源型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采取相关措施和优惠政策,因地制宜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促进形成新的增长点。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优化。 (二)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城镇社会服务保障机制 通常讲的城镇化一般指人口城镇化,就是农村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有效的解决人口的增长对城镇生态环境的冲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挑战。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从而减轻城镇生态环境压力。大力发展中小城镇,进一步扩大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和能力

26、,减少大中城镇的人口增长规模。完善城镇社会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城镇生态环境内在承载力。李克强总理强调,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应控制城镇化规模,合理控制城市人口增长,积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的户籍、医疗、教育等改革,减轻因城镇的人口增长而带来的生态环境冲击。 (三)走出误区,科学规划,合理控制城镇用地规模 第一要走出误区,杜绝跟风冒进。当前,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各级地方政府必须走出城镇化建设的误区,杜绝“摊大饼”式的规模扩张以及“形式主义”的盲目跟风,着眼于地方的特色,关注发展的长远性与整体性。 第二要科学合理规划城

27、镇用地,准确实施。合理的规划及准确的实施,可使城市生态系统及子系统之间达到高度有序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佳状态。具体来讲,在规划中必须重点强调资源、环境基础设施与城镇发展的总体协调,统筹安排城市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做到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 第三要确定城镇用地标准,合理控制城镇用地规模。“推进城镇化的过程是资源和要素在空间上优化的过程。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高效配置,一定要坚持集约发展、有序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完善城镇建设用地标准,强化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挖掘存量用地潜力。”城镇用地标准因城镇的不同性质、

28、不同规模而不同,除此以外,还应与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有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城镇人均标准为80l20m2,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城镇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制定各个地区各类城镇用地的规模与标准,有利于各地决策与操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水平。 (四)构建安全环保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交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城镇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还关系到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只有,建立能力充分、组织协调、服务优质以及安全环保的运输系统,才能实现城镇交通与生态文明二者的协调发展。 一方面,需要科学合理编制交通规划。要站在科学发展观、区域整体观、空间发展观与城乡统筹观的角度,对自然

29、、经济、资源、生态环境、区域规划和人口聚居等各因素全面考虑、反复权衡,将交通规划的不同方案加以遴选、评价和修改,通过科学的程序,产生最佳方案;另一方面,要促使各种交通方式的协调和优化。无论是在城镇化还是在交通建设方面,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各个层面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法律、政策、经济和宣传等各种手段,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做好各种运输方式的相互衔接。根据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要求,不断优化交通结构,保证城镇交通与生态效益的最大化,通过运输的合理调控,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交通发展之路。 (五)大力倡导、推广、运用绿色生态建筑 随着经济实力的发展和生活水

30、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居住区不仅是避雨、遮阳、御寒的人类栖息地,也体现了人类与地理环境、代谢环境、生物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的生态关系。绿色生态建筑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以生态学为基础,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在建筑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科学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和高新技术成果,使建筑物对资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冲击降到最低限度,为人类营造自然、舒适、健康、优美的居住空间区域。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镇中的建筑将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要想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的最大化以及环境污染降到最小化,大力倡导、推广、运用绿色生态建筑技术,兴建绿色生态建筑已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而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因地制宜、适度发展、合理规划、提高质量,走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城镇化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