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劳动权益法律保障的问题研究论文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95182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6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女劳动权益法律保障的问题研究论文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妇女劳动权益法律保障的问题研究论文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妇女劳动权益法律保障的问题研究论文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妇女劳动权益法律保障的问题研究论文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妇女劳动权益法律保障的问题研究论文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妇女劳动权益法律保障的问题研究论文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女劳动权益法律保障的问题研究论文论文.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Classified Index:U.D.C.:CODE: 10075NO: 41010009014A 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M. LawsThe studys of legal protection ofWomens labor rights of interestsCandidate : Zhang JingSupervisor : Prof.Sun Ping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 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Specialty : Master of LawUniversity : Heb

2、ei UniversityDate of Oral Examination : December,2011摘 要摘要自新中国成立后,妇女从家庭逐步走向社会,大规模地参与到社会生产劳动中, 妇女参与社会劳动的比率逐年增长,社会地位也不断提升。但是由于传统观念和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妇女就业中劳动权益屡屡受侵,已是一个普遍现象,而我国现行立法并不能对妇女劳动权益提供全面的保护,也未能提供适当而统一便捷的救济方法。妇女劳动权利的保障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劳动权益是一项宪法性权利,关系到女性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因此,本文针对侵犯妇女劳动权益的历史根源、社会现状及其目前的立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社会性别

3、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妇女的劳动权益相关立法及其现实问题,并提出完善妇女劳动权益保障的立法构想和解决途径,从而在制度和立法上对妇女劳动权益给予充分保障,寻求为妇女生存、发展提供平等的环境和条件。对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通过理论分析来进行。论文将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我国新时期妇女劳动权益的现状及特点,妇女劳动权益受侵害的原因,我国立法在妇女维权方面的局限性及缺陷进行探析,从而提出我国妇女维权法律制度的设计构想,逐步展开论述。首先,从研究角度上,注重从人权的层面,宪法角度来看待和探讨妇女维权的法律问题,论证其重要意义,及设立相关法律制度的构想。其次,改革诉讼制度。借鉴国外公益诉讼的相关规定,设置劳动法

4、庭和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加强法律条文的可诉性,成立专门处理妇女权益争议的机构,设立独立的妇女权益保障争议诉讼程序,使妇女权益受到侵犯时能够进入普通诉讼程序。采取举证责任转移,原告只需初步证明其劳动权益遭受侵害。通过审判制度的改革保证妇女劳动权益得到保护。第三,女性劳动权益受到的最普遍侵害即性别歧视,我国立法有必要将其法律化制度化,以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关键词 妇女劳动权益社会性别 就业歧视 源头化维权IAbstractAbstractWomens liberation by womens release from the barriers of family, entering soc

5、iety,large-scale participate in social productive labor is beginning. After new China was founded,womens participation rate in the social Labour is sustainable growen , improve their socialstatus. But as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and the influence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nditions,womens labor ri

6、ghts and interests in employment often by assault, and has is a commonphenomenon, but the current legislation of our nation can not provide comprehensiveprotection to womens labor rights and interests, also failed to provide adequate and uniformconvenient relief method, the degree of realization of

7、the womens labor rights , still do nothave the desired level. Labor rights and interests relate to the basic problem of womens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 therefore, this essay from socials gender perspective,rationalanalysis to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womens labor rights and interests by damaged , so

8、cial statusand the insufficiency of the protection in current legislation,and review womens labor powerand its practical problems , and find solutions,and to improve womens labor rights andinterests protection legislation idea, give a full guarantee to womens labor rights and interestsfrom system an

9、d legislation , seek for survival, development with equal environment andconditions.This project research mainly throug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Papers will refer torelated research results of home and abroad, to womens labor rights 、status and features inour country in the new era, cause of the in

10、fringement, the limitations and defectlegislationof our country in womens rightsis analysis,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conception oflegal system of our country women rights protection , gradually discussed.First of all, romthe view point of research, to attention from the level of human right

11、s, the view of the rightsof women to see and discusses the legal problems, demonstrates its important meaning, andset up the idea of the legal system. Secondly, reform the litigation system. Take example byForeign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relevant provision, set the labor court and establish publi

12、clitigation system. Strengthen the justiciability of the law, establish of the agencies handlespecialized over the disputes of womens rights , setting up an independent lawsuit procedureof womens rights and interests protection dispute, make itIIcan enter the normal procedureAbstractwhen womens righ

13、ts and interests are violated. Take the burden of transfer, the plaintiff justpreliminary evidence from the labor rights violations.Through the reform of the judicialsystem guarantee of womens labor rights are protected. Third,womenslaborrightsisviolated in most common ,is gender discrimination, the

14、 legislation in China is necessary totake its legalization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to protect workers equal right to employmentbetterly.Key word Womens labor rights and interestsGender of society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Preserve rights from sourceIII目 录目 录前言1第 1 章 妇女劳动权益概述 31.1 劳动权益理论 31.1.1 劳动权益

15、的概念 31.1.2 劳动权益的产生和发展41.2 妇女劳动权益 51.2.1 妇女劳动权益是一项宪法权利51.2.2 妇女劳动权益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51.2.3 妇女劳动权益的发展 61.2.4 妇女劳动权益保障的内容71.3 社会性别与妇女劳动权益 9第 2 章 妇女劳动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112.1 妇女劳动权益的现行状况 112.2 妇女劳动权益屡遭侵犯的原因透析152.2.1 社会因素 152.2.2 立法因素 172.2.3 救济制度因素 19第 3 章 构筑维护妇女劳动权益途径的思考 203.1 优化女性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203.2 建立制度,发挥政府作用 213.3 完善实体法

16、上的相关立法 223.3.1 提升立法理念 223.3.2 完善权责体系,明确侵权的法律责任 233.3.3 制定男女平等法和反就业性别歧视法 243.3.4 将自然保护原则体现在社会保险法中 253.4 程序法上的创新 26IV目 录3.4.1 设置劳动法庭 263.4.2 建立公益诉讼制度 263.4.3 法律责任的举证规则 273.4.4 通畅诉求机制 27结语 28参考文献 29致谢 30V前 言前 言一、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男女平等的追求和对妇女权益保护,是在西方轰轰烈烈的女权主义运动中被提出的。所以,西方国家在长期女权主义、女性主义思潮以及女权主义的社会运动的影响下,对妇女的保

17、护其依据、目标、途径等方面作了相当多的研究,对妇女平等的劳动权益保护方面更是相当完善,在对妇女劳动者就业权、生存权这些基础权利的维护的同时,更加注重保障妇女更高层次的权利,如社会地位、自我发展等等。近年来,欧盟国家在保护妇女劳动权益方面 ,表现在三方面:即加强立法、注重政策、开发项目。第一 , 加强立法。欧盟国家从妇女的就业权着手。他们认为,就业是生存的前提,就业得不到公平的待遇,其他的妇女劳动权益无从谈起。加强反就业歧视立法,是从源头上对妇女劳动者的维权.第一,加强劳动立法,通过颁布法律,明确禁止就业中性别歧视,并赋予女性广泛的就业机会。法律还规定了严厉的惩罚条款,这使企业在招聘中不敢对女性

18、实施不公平待遇。欧盟国家在禁止性别歧视的相关工作中主要以平等待遇、积极行动、和主流化作为三个主要反歧视指导性原则,他们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欧盟宪章与平等付薪指令、平等待遇指令、社会安全平等待遇指令构成了欧盟反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体系;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法律的实施。第二,欧盟国家还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来保障女性的就业权。比如,政府为了鼓励企业吸纳女性劳动者就业,就出台税收的优惠政策,对于雇佣女性就业到达一定比例的企业,国家减免一定项目的税收。这些做法在瑞典、挪威都得到了显著的社会效果。欧盟国家还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女性就业机会,如为女性增设就业岗位、提供专业技能培训等。第三 , “欧盟对女性劳动权益的政策

19、保护 ,除了借用法律效力之外 ,多与开发项目捆绑在一起 ,以项目作为政策实施的载体 ”。欧盟国家为了不断提高女性社会地位和自我发展的空间,空前的创设了许多有利于女性就业的项目。例如“为妇女争取新机会 ”、 “结构基金 ”。解决了女性就业中的实际孙伟完善妇女劳动权益保障的立法构想,宜宾学院学报2010 年第 3 期谢冬慧:中外妇女权益保障制度的比较研究以妇女的教育、劳动和参政等权益为视角,金陵法律评论 2007 年 2 期李新建:欧盟一体化中的女性劳动权益保护 ,欧洲 2002 年第 3 期。1河北大学法律硕士学位论文问题,为女性就业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和帮助,有效的改变了以往女性就业中处于劣势的

20、局面。2、国内研究现状新中国成立后,妇女得到了彻底的解放,党和国家对保障妇女劳动权益非常的重视,关于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也不断出台。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明确规定了保障妇女劳动权益。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等专门性的法律在保障妇女劳动权益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有国务院出台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规定对保障妇女劳动权益更是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尽管法律对妇女的劳动权益做了种种的规定,但是规定过于原则,很少涉及相应的法律责任,导致可诉性不强。妇女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常常遇到诉诸无门的尴尬局面。法律没有具体的操作性,妇女劳动权益保障立法缺乏明确的责任制度,导致法律不能真正发挥保障女性

21、劳动者的作用。例如,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合同法没有规定具体的违反法律规定时的相应的法律责任、认定标准等,当妇女劳动者侵权事实形成时难以认定,即使认定为侵权又面临着如何承担责任,怎样承担的难题。再如劳动法第 13 条和妇女权益保障法第 22 条都规定:“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女性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女性或者提高对女性的录用标准。”但是如果出现了违法行为,企业负什么法律责任?法律没有相应的规定。立法应逐步构建和完善法律责任体系来实现法律的可操作性。另外,目前我国反就业歧视的相关法律规定还很少,没有一部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就业歧视的现象层出

22、不穷,却没有相关法律来约束。应尽快出台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明确就业性别歧视的概念和认定标准,列举哪些情况属于反就业歧视,并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条款,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更好地实现妇女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我国还应该进一步强化与其他国家的相关法律制度相比较,在加强立法,完善程序、强化反歧视等方面还需借鉴和参考。周湖勇等公益诉讼:妇女有效维权的新途径新尝试,人权 2008 年 5 期张华贵等论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规制兼评就业促进法之相关规定,法制与经济 2008 年 8 期2第 1 章妇女劳动权益概述第 1 章 妇女劳动权益概述1.1 劳动权益理论对于劳动权益的理解,学术界存在诸多观点,不在此赘述。笔者

23、认为:劳动权的产生是由人从事劳动这一具体的行为特点形成的,是因为劳动创造物质,是社会财富产生的源泉,因而,劳动权是每个劳动者在从事劳动过程中,自身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应该得到的利益。1.1.1 劳动权益的概念劳动权的产生是由于人从事劳动这一行为而形成的,是每个劳动者在从事劳动过程中,自身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因为劳动创造物质。人类对劳动权益的认识,由人类社会进步逐步形成的。在原始社会里,动物相互间由于生存需要而发生的获取生存物质的活动,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劳动,但正是这种由生存的需要而产生的劳动,才创造了人。“由于劳动才脱离了动物界,成为真正的人”。这种原始的初级劳动,还不存在劳动权益的维护和争取

24、,他只是原始社会生存的条件。由于劳动是物质和社会财富的源泉,是人类生存的条件,而物质和社会财富占有的不公,导致了阶级的产生。随着积极对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均,人类对劳动权益的认识也就应运而生。这向我们揭示了:劳动在社会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类的每一次成功,每一步跨越都和劳动息息相关,劳动创造了人类,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平等的劳动权利并且应当受到充分保护和尊重;劳动是使用价值的创造者,它形成商品价值,并为雇主创造利润,劳动者应当从雇主那里获得部分利润,按照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即剩余价值的分配。这部分对应的就是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也是劳动权益之体现。劳动权设立目的在于

25、维护劳动者自身合法权益,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西方工人运动的觉醒,成为维护劳动权益的先驱者。工人阶级的努力最终获得了作为劳动者应享有的基本权利。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劳动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给予明确,并上升为一项宪法性权利。具体而言,劳动权益是指法律赋予劳动者的,在劳动关系方面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利益,是公民的宪法性权利的构成部分,包括劳动就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0 卷,人民出版社,1971赵雅琦论妇女劳动权的实现以就业性别歧视为进路,广西大学 20073河北大学法律硕士学位论文权、获得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物质帮助权等内容 。是公民基本权益的重要组成部

26、分,既是生存权又是发展权,是人权的核心内容。1.1.2 劳动权益的产生和发展劳动,是人类社会与生俱有的。而劳动权益的产生却经历了社会发展的漫长过程,只有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劳动才作为一种权利出现。“一切法权现象只有理解了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社会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把握其底蕴。”在原始社会,权利义务处于一种没有区别的状态,氏族成员的劳动是一种内在意识的行为,隐含着朴素的习惯、道德、观念形态的劳动权利义务萌芽与意蕴。奴隶社会中,奴隶完全没有法律人格,只是劳动的工具,不能享有任何权利。封建社会中,大多数农民为了生存只能在封建领主的庄园里劳动或租种地主的土地,没有或只有少

27、部分的土地,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关系是主仆关系、人身依附关系,不存在平等的劳动合同关系。因而谈不上对劳动者权益保障。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对工人来说毫无权利可言,资本家对工人们残酷的剥削压榨,将他们几乎变成了工作的机器。直到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工人们萌发了权利意识,无产阶级提出要享有劳动权。于是在 1831 年里昂工人起义时,“生活、工作或死亡”呐喊声阵阵如潮,这被认为是无产阶级第一次提出了劳动权利的口号。随之,法国 1848 年二月革命间接的促就了为全体市民提供劳动机会的宣言的产生,劳动权首次以正式的法令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从此劳动者享有劳动权被普遍接受,这是劳动权的萌芽阶段

28、。20 世纪初,劳工与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激化,工人运动兴起。资本主义国家运用政治、法律等手段来调节劳资关系,劳动权入宪是这一时期劳动权发展的重要特征。德国魏玛宪法首次将劳动权利纳入其中。随后,更多的资本主义国家将劳动权作为一种宪法权利。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等一系列公约,进一步弥补了国际法对劳动权利的保护的空缺。新中国成立,我国妇女得到解放,妇女劳动权益保障逐步提到日程上来,共同纲夏阳,劳动权概念之分析,法制与经济 2008 年 16 期公丕祥,权利现象的逻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秦国荣:劳动权的权利属性及其内涵,环球法律评论 2010 年 1 期4第

29、1 章妇女劳动权益概述领 及宪法 都规定:“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 ,实行男女同工同酬。”我国的相关立法不断出台,机构设置也逐步完善,妇女劳动权益基本得到了保障。1.2 妇女劳动权益1.2.1 妇女劳动权益是一项宪法权利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女性劳动者起着于男性同样重要的作用。之所以将妇女劳动权益作为一项宪法权利,是因为在人权保障的具体运行中,生存权是其核心,而生存权的前提又是劳动权。妇女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纳入宪政研究的范围,是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进步,更是法制健全的体现。因为“根本法则的功能特征在于解决宪法本身的合法性问题,并在价值来源和逻辑方法上完成对宪政的证成,其主要途径是把以人为本和自影

30、响地位,“在绝大多数社会结构之中,妇女在历史上一直以照顾孩子和进行家务劳动的形式来承担人类繁衍的职责。在过去,这些职责通常将妇女排除在付酬劳动者队伍之外”,妇女劳动权益关乎妇女生存状况。只有“社会性别”这个带有普遍性价值的概念得到宪法学科关注并成为宪政文化的一部分时,才能为摒弃性别歧视,对公民平等对待,人权才得以保障;只有妇女的劳动权益得到保障,妇女才能在经济社会中具有独立人格,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男女一律平等”的宪法权利。1.2.2 妇女劳动权益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劳动是人们参与社会获得经济来源的主要途径,如果再劳动过程中,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无法给予保障,那么生存权和发展权就更无从谈起。劳

31、动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权利,涵盖多方面的内容。16 世纪初期美国政治家和思想家托马斯.莫尔提出劳动权思想,他认为:人人都要参加劳动,劳动是权利,又是义务,劳动者享有休息的权利,男女两性劳动不仅注重形式平等而且关注实质平等。劳动权益和妇女劳动权益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法律规定劳动者权益相关的保护条款同样适用与女性劳动者。法律的制定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条款,同时也规定了对特殊主体法律保护。比如对妇女劳动者还作出一些特殊的保护性的规定,这充分体现了法律的人文关怀。女性作为劳动者,其特殊性在于女性承担着孕育下一代的社会使命,这夏勇 宪法改革的几个理论问题白桂梅 法治视野下的人权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2、 年版罗英社会性别视野中的性别平等权,法学杂志 2011 年 23 卷 2 期5由为核心的价值法则转换为政治法则和程序法则” ,正是因为劳动创造了价值,价值河北大学法律硕士学位论文使得男女在就业中起点不同,女性在就业和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法律有针对性的制定了对女性的特殊保护条款,以此来保障妇女劳动权益。这包括在整个劳动(或就业)过程中,妇女与男子一样平等的享有的一切权益和机会(一般劳动权益);还包括由于妇女具有的一些生理和社会特征而享有的和男子不同的权益(特殊权益)。1.2.3 妇女劳动权益的发展妇女劳动权益是由女权主义提出的,起初妇女没有任何权利可言,劳动权更无从谈起,随着社会的逐步发

33、展,妇女彻底解放,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从家庭走出去大规模的参与到社会生产劳动中,妇女的劳动权益也随之提到了日程上来,并逐步完善,妇女劳动权益的争取经历了许都困难。由于传统观念、人们的固有意识形态中对妇女的歧视、市场经济因素等,这些都阻碍这妇女劳动权益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西方女权主义的兴起,对女性劳动权益的保障和社会地位的提高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西方国家在妇女劳动权益的保障的问题上一直走在世界的前沿。以欧盟为例 ,关于妇女权益的保障性的法律、相关政策、维权机构等各面都相当完善。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年 ,欧盟设法提高女性的就业率增加女性的经济收入,签订了罗马条约 、制定了欧洲社会宪章,这两部法律的出台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果,女性劳动者享有与男性同等的就业机会,并实现了同工同酬。女性劳动者在就业中受到性别歧视的情况减少,社会地位明显提高。到了七八十年代 ,欧盟在法律完备的基础上,开始关注维护妇女劳动权过程中的实际操作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