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精魂—《雪》解读.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95365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孤独的精魂—《雪》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孤独的精魂—《雪》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孤独的精魂—《雪》解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孤独的精魂—《雪》解读.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孤独的精魂雪解读 以下是一篇关于孤独的精魂—雪解读的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欢迎浏览!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伟大的人物,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就是鲁迅先生。1925年1月18日,在北京西三条胡同的一处民居内,鲁迅先生满怀激情地写出了一篇散文——雪。作者以生花的彩笔,描绘了“江南”和“朔方”迥然不同的雪景,表现了对明媚春天的无限向往,对美好事物的缅怀,以及对冷酷现实奋勇抗争的精神。当时的中国灾难深重,国共两党的合作,使南方的革命洪流汹涌澎

2、湃,国民大革命开始了。1924年10月,冯玉祥将军发动了北京政变,孙中山先生应邀北上,发表了北上宣言,并掀起了国民会议运动。这看似民主自由的共和国似乎马上要成立。可是,军阀政府会轻易地让出自己的政权吗?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能真正地解救中国吗?尽管对现实的问题心有疑虑,有时不免产生“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孤独之感,但是他的主导精神却是积极向上、奋勇前进的。正是在这种心境下,鲁迅写了这篇战斗的、优美的借景抒情的散文。文章一开始,就写到了“暖国的雨”,在博识的人们的眼中,它是单调的,虽然“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

3、硬的灿烂的雪花”,但毕竟给人们带来了一份温暖、湿润,给冬天里焦躁不安的人们以暂时的宽慰。其实,先生自己又何尝不想“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也许,真会出现那样美好的景象:滋润、美艳的江南雪景,他们“洁白”、“明艳”、“灿灿的生光”,有各式的梅花,还似乎有蜜蜂在飞舞,更可贵的是,有一群天真烂漫的孩童在堆雪人。这美好的江南的雪唤起了孩童们暂时的欢乐,透露出盎然的生机,孕育着顽强的生命。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境地。但孩子们的欢乐是暂时的,在鲁迅先生眼中,这种美未经磨炼,并不能保持长久,这正

4、如那寄托了孩子们美好情感的雪罗汉,“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先生自己清楚地认识到:革命,不会一帆风顺,军阀不会自己灭亡,他们必定会伺机而动,疯狂反扑。要独立,只有斗争,要胜利,只有战斗。于是,作者所衷爱的“朔方的雪”出现了。他们“决不粘连”,“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的奋飞,在日光中灿灿的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在孤独和寂寞中,它俨然是一个斗士,一个挑战者,这个孤独的精魂,不就是先生那种勇于战斗,毫不妥协精神的写照吗?回顾先生自己的历程,从医学救国到文学救国,作为一个旗手,一个开拓者,鲁迅先生始终坚持反帝反封建的立场,在苦闷彷徨中求索,探索之路可谓艰难、曲折。身负解救苦难民族之重任,在孤独、迷茫中苦苦探索的先生“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勇士,使他不惮于前驱”。他一面独立地同反动势力进行着坚韧的斗争,一面又由于还没有与当时正在走向高潮的革命运动相结合,暂时还没有看清历史发展的路径和前景,“成了游勇,布不成阵”,因而精神上有“寂寞”、“彷徨”孤独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