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培植中国检察官法律职业道德的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培植中国检察官法律职业道德的措施.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培植中国检察官法律职业道德的措施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培植中国检察官法律职业道德的措施(一)检察官法律职业道德培植的关键是遵循“八字箴言”和职业纪律我国法律规定,检察官依法行使国家检察权,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过程中,除了必须严格依法办事外,还必须遵循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新形势下,要做到强化检察队伍建设,确保公正执法,必须加强检察官的职业道德建设,大力提高检察官的职业道德素质。2002年3月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检察官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提出“忠诚、公正、清廉、严明”八字箴言。忠诚是检察官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忠诚的内涵就是检察官必须忠于党、忠于祖
2、国和人民、忠于法律和事实。忠于党、忠于祖国。对党忠诚,就是要坚定对党的信念,执行党的政策,维护党的声誉,服从党的领导。而爱祖国,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繁荣、振兴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作为我国的检察官,应当维护国家的利益与尊严,为促进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努力奋斗。忠于人民。作为人民的检察官,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为根本标准。只有忠于人民,才能成为人民满意的检察官。忠于法律和事实。要做到这一点,一要严格执法,刚正不阿;二要秉公执法,不徇私情;三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公正”是检察官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公正即崇尚法治,客观求实,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坚持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觉维护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公正是司法的生命,这一点毋庸质疑。严禁刑讯逼供。检察官是否做到公正执法,主要体现在:一是执行实体法是否公正;二是执行程序法是否严格。程序违法,即使实体是正确的,也不是公正执法。“清廉”是检察官职业道德的执业本色。清廉,就是要保持清正廉洁,淡泊名利,自尊自重,不徇私情,接受监督。清廉是检察官执法所应具备的道德要求。清廉要求每个检察官在执法活动中,不为情所扰,不为物所惑,不为色所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检察官作为一个法律监督者,自身就要保持清廉,这样在履行监督过程中才能理直气壮,所谓“打铁必须自身硬”。要
4、做到清廉:首先须正己;二要以法为重,过好情、权、利关;三要保持清廉还要迎接改革开放的洗礼,经受市场经济大潮的考验。 “严明”是检察官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严明要求秉公执法,刚正不阿;敢于监督,勇于纠错,捍卫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文明执法,热情服务。检察官怎样才能做到“八字箴言”,这就必须坚持和树立:1.法律信仰法律信仰是法律职业道德的根本和基础。如果法律不为社会公众普遍认同,法治的目标将不能实现,作为法律人的检察官如果也不信仰,那么法律也就有名无实了。检察官的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其职业良心与职业信念。对检察官来说,其职业良心和职业信
5、念,离不开法律信仰——法律至上意识的支撑,没有法律信仰和法律至上的意识,职业良心和信念是经不起考验的。忠诚通常被我们视为最根本的法律职业道德规范,其实对检察官来说并不如此,忠诚实是一种情感态度。是以某种特定权利对应或以某种特定权利为前提的义务。“法学家葛洪义曾这样写道:我们的社会需要法律人,所以,公民用税金保障法律人的生活,甚至多数情况下我们还希望为法律人提供比一般公务人员更周到和更全面的生活保障,何况,公民有时还在用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和鲜血来捍卫法律人的独立与尊严。那么,法律人拿什么奉献社会并回报公民呢?除了对法律的忠诚以及相信!”
6、;也就是说,法律人从社会公众那里得到应有的尊敬和物质待遇,因此法律人应履行其忠诚的义务。忠诚也就属于世俗情义了。这就决定了它是不可靠的。而法律信仰则是对法律本身的认同、皈依,更圣洁,是作为法律人的检察官的精神寄托和信念诉求之所在。对检察官来说,只有建立了自己的法律信仰,具备了法律至上意识,其职业良心与职业信念才会坚定不移。可以说,法律信仰是现代法治生存、发展的根本前提和保障。检察官也是普通人,有偏见与偏执在所难免。但是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检察官的偏见与偏执会不自觉地介入法律职业活动。严重地干扰其法律思维,而它所产生的消极影响通常是潜隐的,不易于事后及时矫正。而法
7、律信仰,法律至上意识则表现为更纯粹的法律理性,渗透于检察官的法律思维活动,并对其偏见与偏执有抵御作用,此外,当检察官受到利益驱使时可能会做出有损其职业纯洁性的不智选择。17权力与人情会影响其职业活动的独立性,使检察官违背其职业宗旨,造成对社会不利的后果。此时,只有具备法律信仰与法律至上意识,才能真正克服这种干扰而不至危害社会。司法腐败也就能得以克服。2.社会责任感与职业责任感法律是面向社会公众的,必须要求检察官具有社会责任感,并将这种社会责任感融入职业责任感,以达到二者的统一,从而构成了检察官职业行为与职业活动的一个重要的道德的支撑点。检察官同样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8、践行者,不仅对法律要忠诚,还要自觉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我们所说的法律职业行为与职业活动,实际上是一个综合了许多法外因素的复杂的理论思维与实践思维的过程。因此,不仅不应排斥社会道德、经济、政治的影响,并且还应正视并考虑这些法外因素的价值,所以说,检察官在法律思维的职业活动中,对于具体的法律问题,以道德、经济、政治作为出发点来考虑是相当重要的。其思维各自有其特点,三者追求的是个案评判的现实的合理性。处在第一位的理所当然是法律思维所考虑的合法性的问题,但对这一评价不存在一个绝对排他的标准,合法性与合理性不是对立的,所以,在进行合法性的思考的前提下,有必要引入其他法外标准作为补充,
9、这是对社会公众高度负责的表现。法律在制定之时,立法者就已经考虑到了诸多的社会因素,将个案投置于特定的社会背景下进行审理,即使相关的个案问题得到合法、合理的解决,也为法律与社会的进步积蓄了力量。然而要做到这一点,既需要法律智慧,需要创造精神,更重要的是离不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力驱使。这种体现在检察官职业活动中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事实上已内化为检察官更为深刻的职业责任感。对于检察官来说,社会责任与职业责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其职业行为与职业活动中,二者又极易产生冲突。比如,检察官是国家利益的代表者,他要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当国家利益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检察官应如何选择?解决这些冲突需要深厚的学养所孕育的法律智慧,更需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催生的道德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