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性高血压.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999591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性高血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老性高血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老性高血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老性高血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老性高血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性高血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性高血压.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老年性高血压,健康讲座,老年性高血压的概念,年龄大于65岁,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收缩压140mmHg(186kPa)和(或)舒张压90mmHg(12kPa)者。则定义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性高血压主要特点:,(1)收缩压与舒张压相差较大,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老年人各器官都呈退行性变化,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动脉硬化明显,几乎成了无弹性的管道。心脏射血时主动脉不能完全膨胀,动脉内骤增的血容量得不到缓冲,导致收缩期血压增高,而舒张压相对较低,导致脉压差增大。脉压差指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值,正常范围是 30-40 mmHg。一般大于 40 mmHg,称为脉压差增大.,(2)血压波动大表现活

2、动时增高,安静时较低;冬季偏高,夏季偏低,而且血压越高,其季节性波动越明显。在24小时以内,以及在一个较长时期都有较大波动,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这与老年人的压力感受器官调节血压的敏感性减退有关。老年人血压波动幅度大,进一步增加了降压治疗的难度。血压急剧波动时,可显著增加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及靶器官损害的危险。,(3)并发症与合并症多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减退,常有冠心病、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肥胖症等,患高血压后容易引起心、脑、肾的合并症,如心绞痛、心肌梗塞、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此时需特别注意,不要应用使并发症加重的药物。在老年患者中脑血管病变较常见,应注意筛查评估,若患者存在70%的双

3、侧颈动脉狭窄伴有严重颅内动脉狭窄,过度降压治疗可能会增加缺血性卒中的危险。,(4)恶性高血压罕见老年人的高血压以良性高血压居多,恶性高血压极少。表现为起病缓慢,进展慢,症状多不典型或无明显自觉症状,常在体检中或并发脑血管病时才被发现,(5)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 健康成年人的血压水平表现为昼高夜低型,夜间血压水平较日间降低10%-20%(即杓型血压节律)。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血压昼夜节律的异常,表现为夜间血压下降幅度20%(超杓型)、甚至表现为夜间血压不降反较白天升高(反杓型),使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性显著增加。老年高血压患者非杓型血压发生率可高达60%以上。,(6)诊室高血压 又称为白

4、大衣高血压。与中青年患者相比,老年人诊室高血压更为多见,易导致过度降压治疗。因此,对于诊室血压增高者应加强监测血压,鼓励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必要时行动态血压监测评估是否存在诊室高血压。,(7)继发性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所致的肾血管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以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如果老年人血压在短时内突然升高、原有高血压突然加重、或应用多种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仍难以控制,应注意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可导致或加重老年人的高血压,表现为夜间睡眠及晨起血压升高,血压昼夜节律改变。老年人常因多种疾病服用多种药物治疗,还应注意由某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引起的高血压。,老年性高

5、血压的常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改变的和可改变的两类。不可改变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年龄、性别等。可改变危险因素主要由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引起在。主要包括以下因素:,1、饮食因素 高钠摄入可使血压升高,而低钠饮食可降低血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日摄入盐量应不超过6克,我国人均食盐摄入量已达12克/天。北方人吃盐是南方人的8倍,所以北方的心血管疾病比南方高出20倍。此外,钾、钙和镁食量过低、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不足,也被认为是使血压升高的因素之一。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也会使血压升高。大家记住,所有的动物油都是饱和脂肪酸。,2、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后,可引起小动脉持续

6、收缩,时间一久,小动脉的动脉壁上的平滑肌就会变性,损害血管内膜,使小动脉的血管壁增厚,而引起全身小动脉硬化致使血压升高。,3、饮酒 酒精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所以刚喝完酒,短期会有血压降低的现象,但这只是短暂的作用,酒精吸收后会引起动脉硬化,血脂升高,从而导致或加重高血压。所以不能靠喝酒降压,高血压病人也不应该喝酒。,4、运动 缺少锻炼 不运动,除了会使身体的免疫能力下降外,也容易导致体重增加,肥胖。其血管壁会明显增厚,逐渐动脉硬化,这将使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大。,5、精神因素 紧张行为表现和伴随的生理、心理变化等一系列活动过程可引起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头部和肌肉血液供应增加,内脏血液供应减少,若

7、过于强烈持久或反复发作,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病理损害。,6、体重因素 有关资料显示,超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较体重正常者要高23倍。对肥胖者和中度过重的人,减肥可降低他们的血压。身体的脂肪过多地集中于腹部,形成向心性肥胖(通常以腰围/臀围比例来衡量)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性远远高于一般人群。英国有句谚语叫“腰带越长,寿命越短”,中国人恐怕也要为此担忧了。,高血压病的分级,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 和/或90-99 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 和/或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180 和/或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和90,高血压病危险性分层的危险因素,1,收缩压

8、和舒张压的水平(13 级)2,男性 55 岁、女 性 65 岁 3,吸 烟4,总 胆 固 醇 5.72mmol/L(220mg/dl)5,糖 尿 病 6,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男55岁,女65岁)7,加重预后的其他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糖尿病伴微白蛋白尿、葡萄糖耐量减低、肥胖、以静息为主的生活方式、血浆 纤维蛋白原增高、左心室肥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或X线)、蛋白尿和/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高160-177 mol/L(1.2-2.0 mg/dl)超声或X线证实有动脉粥样斑块、(颈、髂、股 或主动脉)视网膜普遍或灶性动脉狭窄、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卒中、脑

9、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血肌酐浓度177 mol/L或2.0 mg/dl)、血管疾病、夹层动脉瘤、症状性动脉疾病、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当高血压患者合并存在上述情况时,其危险性则相 应增加。,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低危组:高血压1级,不伴有上列危险因素 中危组:高血压1级伴1-2个危险因素,或高血压2级不伴或伴有不超过2个危险因素;高危组:高血压1-2级伴至少3个危险因素;注意:在达到高危组的患者要立即开始用药治疗。极高危组:高血压3级或高血压1-2级伴靶

10、器官损害及相关的临床疾病(包括糖尿病)。,老年高血压一般有哪些具体的表现?,1、血压升高导致头晕、头胀、头痛、耳鸣、健忘、记忆力衰退、失眠多梦、颈背部僵硬、乏力、手脚麻木、视力模糊.疲乏、烦燥不安等。,2、心、脑、肾、眼等靶器官损害所致的相应表现如.。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这就属于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时,必须尽早检查治疗。,有不少高血压病患者不论是在早期或已有严重高血压,都无自觉症状,直至发生中风或因患其他疾病测血压时才发现就太晚了。所

11、以进行定期体格检查以早期诊断治疗高血压对维护身体健康是必不可少的。此外,症状与血压升高的水平并无一致的关系。高血压病患者不能以症状的轻重来估计血压的高低和决定降压药物的服用剂量。,老年人如何在家正确测量血压,1、每天早中晚各选一个时间,测量一次,做记录(2次也可以,但要过5分钟左右)用2周左右的时间,都在同一时间测量,保证相同的时间点,相同的体位,相同的情绪。然后计算平均值。2、找出你的血压在一天里高点和低点的时间及波动范围。或做个血压曲线图,即每两小时量一次,把时间与数值做在坐标图上。血压高峰前30分钟用降压药就可 规范的治疗。,3、注意:测量时间的不同、血压计不同、季节变化都能引起血压的变

12、化。血压是随着情绪、休息以及天气波动的。盛夏季节血压较秋冬偏低。高血压病人测量血压时要定时,定体位,定血压计。这样量的血压才是最有比较性的。另外,家庭自测血压一般有两种:电子血压计和水银柱式血压计(压力表),需要定期校准,校准周期一般情况下是一年,老年高血压不治疗或治疗不规范时会引起哪些严重并发症?,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有心脏肥厚.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脑卒中,肾病、肾功能衰竭.周围动脉疾病。眼部受损视力减退.眼底出血,甚至失明等。总之,高血压对人体的损害是全身性的,具有很高的致残及致死率,给社会及家庭造成了很大,甚至是不可弥补的损害。,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原则,预防心力衰竭与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老年

13、人高血压的主要治疗目的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提高心脏排血量,保护肾功能,同时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及药物性低血压等危险,重视生存质量,强调非药物治疗。,老年人的肝脏和肾脏的功能较低,易造成药物的蓄积,同时对血容量的减少和交感神经的抑制敏感。压力反射敏感性降低等常易发生低血压反应,老年人心脏储备能力降低易发生心力衰竭。因此老年人使用抗高血压药物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用药量,使得血压的下降较为缓慢、稳步。,在降压的过程中,要注重老年人高血压的心输出量降低、血管阻力异常的现象,减少各重要脏器由于血压的下降所导致的储备功能下降的现象,增加心脏、脑和肾脏的血流量,防止心肌缺血和脑梗塞的发生。,老年高血压治疗和

14、降压药选取上应该遵循哪些原则?,理想降压药物应符合以下条件:平稳、有效 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 服用简便,依从性好在服用中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1、一般情况下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剂量,若疗效不明显,或有明显不良反应时,应改为另一类降压药。若一种降压药达不到目标血压(一般指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则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用机制不同的降压药联用,以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的目的。2、尽量选用长效降压药,能在24小时内有效控制血压,避免一天之内血压大幅波动。,3.选用价格低廉,副作用少,便于购买的降压药,包括单种药物或复方制剂。,4、尽可能选用既能降压,又能减轻和逆转靶器官(主要指心脑肾等重

15、要器官)损害的降压药。治疗上一定要遵循个体化原则。比如舒张期高血压选择钙拮抗剂。肾功能不良选择钙拮抗剂或ACEI等。冠心病心绞痛选择钙离子拮抗剂。对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心肌梗塞后的二级预防,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特别适用于阻滞剂。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痛风、糖尿病的患者,不宜服含利尿剂的各种复方降压制剂。患有胃炎、溃疡病、高血脂、精神忧郁患者不宜服用复方降压片。,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误区,误区之一:老年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患者都采取家庭治疗的方法。家庭治疗虽然方便,但若步入误区,就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高血压治疗误区:老年高血压治疗误区之一:凭感觉服药许多

16、老年高血压患者平时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无不适感觉时少服甚至不服药,一旦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就突然加大药量。殊不知,血压忽高忽低或下降过快,同样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不测血压,盲目服药,不仅不能控制血压稳定,还可使病情恶化,诱发心脑血管疾患。,误区之二:间断服药有些老年人在服用降血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见症状好转,血压降至正常,即认为已“治愈”,便自行停药,经过一段时间见血压升高后,又再用药。就这样,用用停停,人为地使血压降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如此对人体的危害较大,不仅会促使病情恶化,而且可使机体产生耐药性,不利于进一步治疗。,误区之三:无高血压症状不服药一些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虽

17、然很高,平时却无任何自觉症状,由于身体没有其它不适,这些人很少服药或根本不服药。从病理学方面讲,无症状高血压长期不服药,可使病情加重,又可诱发心脑血管疾患。,误区之四:降压过快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病心切,常常擅自加倍服药或数药并用,致使数天内血压大幅度下降。降压过快可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发脑梗塞等严重后果。,误区之五:睡前服药有些老年高血压病人喜欢睡前服用降压药,认为这样治疗效果会好些。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人在睡眠后,全身神经、肌肉、血管和心脏都处于放松状态,血压比白天要下降 20%左右,如果睡前服药,两小时后正是药物的高峰期,这样就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从而使血液中

18、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凝血物质在血管内积聚成块,阻塞脑血管,引发缺血性脑中风。,误区之六:滥用、乱用药高血压按其病情及其器官的损害情况分为三期,对各期高血压的治疗用药有所不同。有些老年人患高血压后,不按医嘱服药,而是按照别人治疗高血压的用药处方用药,或者偏信广告的宣传,这样就势必出现治不对症、药不对病的情况,往往会延误疾病的治疗。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在用药治疗时,必须严格遵照医嘱或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达到既有效地控制血压稳定又减少并发症的目的。,结 语,高血压对于老年人的危害更大,积极控制老年患者血压可获得与中青年患者相似甚至更大的益处。所以在这里要提醒老年朋友们了,一定要注意身体,保持身心愉快、合理膳食、科学生活、定期体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