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谵妄的基础与临床研究.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999597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谵妄的基础与临床研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老谵妄的基础与临床研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老谵妄的基础与临床研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老谵妄的基础与临床研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老谵妄的基础与临床研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谵妄的基础与临床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谵妄的基础与临床研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老年性谵妄的基础与临床,典型病历:现病史,患者为82岁男性,主因不能入睡11天,胡言乱语、四肢僵硬8天入院。患者11天前着急生气后出现思虑过度,每晚彻夜难眠,无肢体活动障碍、头晕、头痛、发热。8天前,患者出现胡言乱语,说话不着边际,总用手指指点点,不认家人,诉“自己是玉皇大帝”,上述症状每日成波动性,以夜间为重,白天时患者尚可保持数小时清楚状态(回答问题切题,精神正常),每夜患者书写东西,诉为“天书”。,现病史,数天来症状逐渐加重,且患者“清楚状态”时间逐渐缩短,每晚书写的“天书”内容中文字性东西越来越少,符号性东西越来越多。被家人送至当地医院住院,查“头CT示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脑萎缩

2、”,给予“长春西汀、奋乃静”等药物治疗,患者病情无好转,每日仍出现波动性精神症状,严重时大喊大叫、烦躁,且出现四肢僵硬、抖动,进食少,不能下地行走,骶尾部皮肤破溃,既往史,“高血压”10年,“2型糖尿病”7年,“脑梗死”1年,未遗留后遗症。,体格检查,T36.4,P98次/分,R20次/分,BP160/120mmHg。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骶尾部可见66cmII度压疮。谵妄,回答问题不切题,喃喃自语,类似念佛经,查体欠合作,双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鼻唇沟等深,伸舌居中,颈稍抵抗。右上肢肌力5级,左上肢肌力4级,双下肢肌力检查不

3、合作,四肢肌张力齿轮样高,可见双手轻微震颤,四肢腱反射减弱,双侧Babinski征阴性。,辅助检查,头MRI示双侧基底节区、右侧丘脑、半卵圆中心及左侧放射冠多发小软化灶,双侧额顶深脑白质多发缺血灶;脑萎缩;颅脑磁共振动脉成像示脑动脉硬化。24小时动态脑电图示全导散在慢波。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阻滞,左房增大可能性。生化指标:血糖8.15mmol/L,余未见异常。,诊断,1、谵妄状态2、锥体外系反应3、高血压3级4、2型糖尿病5、骶尾部压疮,治疗经过,患者每日仍间断谵妄,尤以夜间为重,偶诉“自己是皇上,要见爱妃”,患者烦躁时,间断给予咪达唑仑、氟哌啶醇对症治疗,但患

4、者每次用药后均有锥体外系反应如不语、不能进食、四肢僵硬,间断给予异丙嗪针、氢溴酸东莨菪碱针对抗锥体外系反应。入院第10天,停奥氮平,换为喹硫平100mg 1/晚控制精神症状,患者发作性谵妄次数及每次持续时间明显减少,未再出现椎体外系反应,加量喹硫平片至200mg 1/晚,数天后,患者精神症状完全消失,可下地行走,复查脑电图正常,简易智能量表26分,无痴呆表现。遂出院。,一、老年性谵妄的概念,老年性谵妄是指由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老年人器质性脑综合征。(Hood 1876),二、发生率,一)急性内、外科住院普通患者的谵妄发生率为10%-15%;二)老年人谵妄的发生率比40岁人群高4倍;,二、发生率,

5、三)Chisholm报导:老年住院患者某一时期内30%-50%发生谵妄;四)Bedford报导:5000例65岁以上老人的发生率为80%,65岁以上接受普外科手术后的发生率为10%-15%;五)北京安定医院任艳萍报导为:60岁以上老年住院病人谵妄的发生率为3.45%;,三、病因学,确切病因不明,但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一)素质因素 二)躯体因素 三)心理因素 四)其他;药物因素、睡眠剥夺、感觉剥 夺等,一)素质因素,老年人脑及特殊感觉器官衰老,面对躯体、心理、社会紧张性应激容易出现认知功能解体,若加上脑器质性损害则更易发生谵妄。,引发老年谵妄的素质因素,1)丘脑下部神经核的衰老(如大脑皮质细胞损

6、害、树突减少、前脑皮质、海马和兰斑损害等)使老年人内环境保持稳定性的调节能力降低并发生生理节律性改变。,引发老年谵妄的素质因素,2)衰老,特别是脑变性疾病使中枢乙酰胆碱的合成减少,使正常记忆、学习、注意、警觉状态和睡眠-觉醒周期受影响,致使谵妄发生。,引发老年谵妄的素质因素,3)老年人、特别是老年痴呆患者,脑血流量和葡萄糖代谢均降低。,引发老年谵妄的素质因素,4)老年人衰老的脑组织对任何原因的低氧血症都有高度易损性,导致谵妄发生。北京安定医院任艳萍报导,老年谵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及氧分压明显低于正常,认为血氧饱和度可作为老年谵妄患者的诊断及评估指标。,引发老年谵妄的素质因素,5)老年人因衰老导致

7、药物代谢机能下降或损害,结果老年人对药源性谵妄有高度易感性。,二)躯体疾患因素,心血管疾患;各种感染;代谢性疾病;脑血管病;酒精或药物中毒(利尿剂;镇静-安眠药;止痛药;抗组胺药;抗震颤麻痹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及洋地黄类药),三)心理因素,在躯体因素所致脑损害基础上,使老年人对广泛的心理社会紧张性刺激具有易损性,尤以丧偶寡居、迁居后的环境陌生,家庭破裂等生活事件,更具致病性。,素质因素总括,老年谵妄病例中,80-95%可找到器质性病因素,其余5-20%的病因仍是难解之谜。,临床上常需鉴别的谵妄诱因,感染 I-Infection)退行性病变 W-Withdrawal急性代谢紊乱 A Acut

8、e metabolic创伤 T-Trauma中枢神经系统病理学改变 C CNS pathology缺氧 H-Hypoxia营养缺乏 D Deficiencies内分泌疾病 E-Endocrinopathies急性血管性病变 A Acute vascular毒素和药物 T Toxins and drugs重金属 H Heavy metals Andrew F.Angelino,老年性谵妄的易感因素,血管损伤(16)认知损害(MMSE24)日光(SUN)/铬(Cr)18 低危:0因素 中危:1-2个因素 高危:3-4个因素 Inouye SK,etal JAMA 1996,老年性谵妄的促发因素,躯

9、体约束 营养不良(体重下降5公斤)医疗急救3次以上膀胱导管使用 任何医源性事件 低危:0因素 中危:12个因素 高危:34个因素 Inouye SK,etal JAMA 1996,老年谵妄的促发类型,低风险类型:所有促发因素危险组的发生率为0者中度风险类型:1、低促发因素组的发生率为0者 2、中等促发因素的发生率为3.2者 3、高等促发因素的发生率为13.6者高风险类型:1、低促发因素的发生率为1.4者 2、中等促发因素的发生率为4.9者 3、高等促发因素的发生率为26.3者,引发或恶化老年谵妄的药物,具有抗胆碱能特征的制剂:cogentin(苯甲托品)、安坦、benedryl(苯海拉明)、三

10、环类抗抑郁药镇静安眠剂:苯二氮卓类药、巴比妥类药、ambien(思诺思)、抗心律失常剂:地高辛、普鲁卡因酰胺、利多卡因麻醉止痛剂:Percocet扑热息痛,Darvocet,Oxycodone(羟考酮)可待因其它:锂盐、丙戊酸钠、卡马西平、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四、发病机理,四种假说神经生化假说应激假说信息输入障碍假说睡眠-觉醒周期障碍假说,一)神经生化假说,1)谵妄发生的基础是脑代谢的普遍降低(认知功能广泛损害,EEG弥漫性慢波活动)2)凡使氧化代谢基质的供应、吸收和利用减少的各种因素均可引起谵妄。(Blass认为脑氧化代谢的损害引起神经递质,特别是乙酰胆碱的合成减少,致使脑内相对缺乏是谵妄

11、发生的主要机制)3)震颤性谵妄患者的中枢性NE能活动增加,使患者脑内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和NE的平衡失调导致谵妄。,二)应激假说,Kral(1975)提出的:老年谵妄是一种急性应激反应,这种反应是由血循环中皮质类固醇水平的异常上升和/或丘脑下部对皮质类固醇作用的易损性增加所介导的。有以下两种证据:,二)应激假说(证据一),1)老年痴呆在应激反应时,血浆中可的松水平较正常老年人明显增高,且持续时间更长,更易发生谵妄。因为可的松对中枢脑系统的毒害作用引起谵妄。,二)应激假说(证据二),2)老年人在应激时,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且持续时间较青年人更长,这些递质导致脑血流加速和氧的消耗增加,进一

12、步降低氧的张力,促使谵妄的发生。,三)信息输入障碍假说,1)完整的认知活动,需要一定的感觉兴奋水平,随着衰老,这一水平逐渐下降,使老年人对超负荷的感觉过于敏感,致使认知解体。反之,有人对老年人进行感觉剥夺也能引起谵妄。2)Cameron发现,夜间容易发生谵妄者,白天让呆在黑暗中,也可引发谵妄。是由于记忆损害时,患者只依靠连续不断的视觉信息输入,黑暗中此种视觉信息输入消失,故可引起空间定向障碍、焦虑和谵妄。,四)睡眠-觉醒周期障碍假说,1)夜间发生的谵妄是因患者突然从梦期睡眠转到觉醒状态,梦与觉醒交融在一起而引起谵妄。老年痴呆者夜间的谵妄是由1-REM(无肌肉松弛的眼快动睡眠)引起的。2)老年人

13、特别是有脑器质性疾病时,常有睡眠-觉醒周期的破坏,这在谵妄的病因学中起重要作用。,五、老年性谵妄的临床特征,一)是老年人相当常见的病理综合征和最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二)几乎每种躯体疾患均可引起老年谵妄。三)起病突然,病程较短(通常少于一个月)四)主要临床表现: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注意障碍、睡眠-觉醒周期障碍、和精神运动行为障碍;附加症状。五)病程短暂且呈波动性;六)结局:诊疗及时多可恢复,否则死亡率高。,一)认知功能障碍,1)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是谵妄的核心症状 2)认知功能损害主要包括知觉、思维和记忆,其次是轻度的时间定向障碍,严重时有地点定向障碍。3)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同一天中严重程度具有

14、波动性;期间有明显的间歇期;夜间症状常常最严重;自身识别能力一直存在。,一)认知功能障碍(知觉障碍),特点:知觉的鉴别力和整合力均降低,不能清楚区别知觉和意象、梦与幻觉;常见症状:视物显大、显小症,变形症;各种形式的错觉和幻觉,幻觉常以视、听幻觉混合存在;老年谵妄只有40%的患者出现幻觉,且一半在夜间出现;可体验到立体的、运动的、鲜明逼真的、自然大小的人或物体的意象;多数患者对幻觉有恐惧、愤怒的表情,并企图或作出逃避行为反应。,一)认知功能障碍(思维障碍),思维结构解体、言语支离破碎,常见有:梦样意象体验;思维贫乏与不连贯;推理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有计划的活动能力均困难或

15、完全不能;常见有明显类偏执症状,40-50%的老年谵妄患者有不易查出、短暂、易变、与外界刺激相关联的被害妄想。,一)认知功能障碍(记忆障碍),记忆过程的识记、保持、再现和认知均可发生损害;注意力广泛降低使瞬时记忆受损;近记忆损害比远记忆损害更常见;可有不同程度的逆行性或顺行性遗忘;如不共患痴呆,远记忆可保持完整。,二)注意和觉醒障碍,过去习惯于将谵妄与意识障碍或意识模糊的概念相联系,并认为意识模糊是谵妄的基本症状;Lipowski(1983)认为意识模糊这一概念不确切,应以注意和觉醒障碍取代之。,二)注意和觉醒障碍(注意障碍),主要是对刺激的警觉(警戒)、准备、注意的选择和指导均有障碍。表现为

16、:对刺激选择性反应的能力降低;保持注意的能力降低;随意改变注意和指导精神活动过程的能力降低;警觉(警戒)可异常提高或降低,选择性、有目的性运用注意力的能力持续降低;以上异常,成为认知功能解体的基础。,二)注意和觉醒障碍(觉醒与睡眠-觉醒周期障碍),觉醒周期障碍是谵妄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觉醒状态在白天减少,夜间异常增多;夜间睡眠断续而减少;睡眠与觉醒之间,梦与幻觉之间游移不定。,三)精神运动行为障碍:,具体表现为:活动过多或活动过少,同一天内可以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一般是白天活动减少,夜间活动过多;震颤,如扑翼样震颤和舞蹈样运动均可发生,特别是代谢性疾病或药物戒断时的谵妄更多见。,四)附加

17、症状,各种情感障碍:恐惧、淡漠、愤怒、抑郁;植物神经系统、特别是交感神经系统 过度兴奋在恐惧或活动过度时可附带 发生,表现有面色潮红、瞳孔散大、心动过速、出汗、大小便失禁等。,老年性谵妄病程与结局的特点,老年谵妄多在夜间起病;一旦谵妄发生,数小时或数天内急剧进展,重者短期内死亡,残存者1月内康复;少数病例进入痴呆状态;入院时认知功能损害严重者,结局差;反之,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预后较好。,六、鉴别诊断(与老年痴呆的鉴别),老年痴呆与老年谵妄明显不同,鉴别要点为:1)老年痴呆是慢性脑器质综合征,老年谵妄为急性脑器质综合征;2)前者隐渐起病,病期长,常历至数月、数年;后者病期短,数小时、数天,最长一

18、个月;3)前者病程进行性加重,一天内症状相对稳定,无起伏波动,后者与此相反;4)前者注意、警觉常无损害,定向力完整,后者相反;5)前者有远记忆力及一般常识损害,后者有瞬间及近记忆损害;6)前者有睡眠障碍,但无后者的睡眠-觉醒周期失调;7)在原发性退行性痴呆患者中,常缺乏躯体疾病或药物中毒的证据,但后者常有。,老年痴呆所伴谵妄的特点,1)无复杂的幻觉、梦样心理活动及虚构 症;2)常表现情感淡漠、阵阵吵闹不安;3)记忆及一般常识和思维能力有些缺陷;4)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如出现急性或波动 性恶化,提示有谵妄发生。,六、鉴别诊断(与假性谵妄鉴别),1)假性谵妄是指无器质性原因的类谵妄样暂时性认知功能障

19、碍,如“急性精神错乱性精神病或状态”、“急性谵妄性躁狂”、“心因性谵妄”等均属假性谵妄。特别是既往有精神病史的老年人,容易以假性谵妄作为诸多精神病的症状表现,如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急性应激障碍等。,六、鉴别诊断(与假性谵妄鉴别),2)假性谵妄的临床特征:临床上可具有谵妄的特点和特征,但缺乏躯体疾患和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缺乏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依据;假性谵妄患者可表现出认知功能的矛盾现象,如称不知身在何处,但时间定向完好,还能分清周围道路;在阿米妥催眠下,询问时患者显示认知功能正常;EEG检查正常。,七、治疗原则(一),一)首先针对基础的病因进行治疗;二)减量或停服原有各种药物;三)对症及

20、支持疗法,维持水、电解质平 衡及营养供应;四)保证患者所需的适当环境感觉刺激,但应避免同时输入两种剧烈的感觉信号;,七、治疗原则(二),五)良好的护理;六)用羟基安定15-30mg协助睡眠,但因所有镇静催眠剂均可加剧精神错乱,故剂量要小;七)对伴激越患者,可给氟哌啶醇0.5-5mg肌注或口服,每日两次,以控制兴奋;八)对伴有幻觉或妄想等精神症状者,可短期小剂量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思瑞康、奥氮平、维思通等。,七、治疗原则(三),九)正确理解抗精神病作用与镇静作用概念的区别 十)正确运用具有正静作用的药物 十一)避免使用抗胆碱能药物,阻断,5HT,2A,受体,:,-,调节多巴胺的释放,减轻,

21、EPS,-,改善阴性症状,情感症状,-,副反应,:,EPS,高催乳素血症,阻断,D2,受体,:,-,抗精神病作用,D,2,新型抗精,神病药物,5HT,2A,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Stahl SM,Martin Dunitz Ltd.1999,主要通过拮抗D2受体及5-羟色胺受体,发挥抗精神病作用,镇静作用在谵妄治疗中的地位,对谵妄状态的治疗,一般少用镇静药物,以免加重意识障碍。但对于躁动或有其他精神症状的患者则必须给药予以控制,防止意外发生。镇静药使用不当可能会加重谵妄症状需要镇静时,推荐使用的镇静剂为:苯二氮卓类:咪唑安定(midazolam)、劳拉西泮(罗拉,Lorazepam)及安

22、定(diazepam)丙泊酚(广泛使用的静脉镇静药物),中国重症治疗病房患者镇痛和镇静治疗指导意见(2006),抗精神病药镇静作用的比较,Richelson E,临床精神病学杂志1996;57(suppl 11):4-11,亲和力,7.1,0.053,4.8,9.1,11,14,36,0,10,20,30,40,苯海拉明,氟哌啶醇,维思通,奋乃静,喹硫平,氯丙嗪,奥氮平,氯氮平,2.0,H1受体阻断比较,八、奎硫平治疗谵妄综合症,是有效的药物选择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安全性高起始剂量为2550mg/d,平均剂量100mg200mg/d不良反应主要是过渡镇静(与剂量相关),九、奎硫平治疗谵妄综合症的

23、临床研究(一),Pae等人的前瞻性研究治疗22例谵妄患者平均剂量127.172.2mg/d平均治疗时间8.54.5d结果:DRS-R-98评分治疗前后有显著改善,21.83.2对9.33.8 CGI-s评分治疗前后亦有显著改善,4.90.8对2.11.1没有病例出现EPS,仅有两例出现轻微的过渡镇静 Pae CU,Lee SJ,Lee CU,et al.A pilot trial of quetiap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elirium.Hum Psychopharmacol Clin Exp 2004;19(2):125-127,奎硫

24、平治疗谵妄综合症的临床研究(二),Torres 等人的两个个案报告一例为63岁男性白人,因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发生药源性谵妄,渐停各种药物,并通过胃管给奎硫平25mg bid。5 天后临床症状缓解,并停用奎硫平。第二例是37岁女性患者,因颅脑外伤合并尿路感染发生谵妄,给奎硫平25mg/qn,必要时每6小时口服或肌注氟哌啶醇1mg以控制激越症状。第二天患者睡眠周期即恢复正常,第三天患者病情稳定,未再使用氟哌啶醇,1周后DRS评分明显下降停用奎硫平。以上病例显示,小剂量奎硫平可用于治疗谵妄 Torres R,Mittal D,Kennedy R.Use of quetiapine in deliriu

25、nm:case reportis.Psychosomatics 2001:42(4):347-349,奎硫平治疗谵妄综合症的临床研究(三),Kim等人的研究观察了奎硫平治疗老年谵妄(平均年龄747岁)的疗效结果发现,有躯体疾病的老年患者,即使在合并多种治疗药物的同时加用奎硫平治疗谵妄,同样也是安全有效的,并且在精神症状控制后继续奎硫平维持治疗仍是必要和安全的。Kim KY,Bader GM,Kotlyar V,et al.Treatment of deliriunm in older adults with quetiapine.J Geriatr Psychiatry Neurol 2003

26、:16:29-31.,奎硫平治疗谵妄综合症的临床研究(四),Lee等人的前瞻性、开放、随机研究比较阿米舒必利与奎硫平治疗谵妄的疗效结果发现,在评分、疗程等方面无组间差异,且都安全有效。Lee等发现,药物治疗时间的长短与患者的睡眠质量与数量呈负相关,提示可通过观察睡眠情况来预判奎硫平的给药时间,以此调节药物剂量。另一发现,个别患者采用氟哌啶醇或利培酮治疗效果不佳或有较严重的EPS,提示与CYP450酶通道代谢基因缺陷有关,而换用奎硫平后有效(因为该药主要由3A4通道代谢)Lee KU,Wang YW,Lee HK.Amisulpride versus quetia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delirinm:a prodpective randomized open tial.Int Clin Psychopharmacol 2005;20:311-314.,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