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报告解读.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999877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密度报告解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骨密度报告解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骨密度报告解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骨密度报告解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骨密度报告解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密度报告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密度报告解读.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骨密度报告解读,我科引进的美国GE公司的iDXA型骨密度仪是目前GE在国内最高端的型号。它有唯一通过中华医学会认证的中国大陆人正常数据库,是国人诊断骨质疏松的技术保证。WHO推荐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二)、DXA 检测的注意事项,1.影响DXA结果的因素,1、骨骼架构的明显变形-例如,椎间盘变性病、脊髓关节炎、脊椎前移、脊柱后凸侧弯等。2、钡灌肠法和其他诊断试验的放射造影剂材料和放射性药品,都会对骨密度检查结果造成影响。需等待3天时间使钡和大多数的放射性药品从体内完全排出。,2.患者注意事项,患者测量前,请遵循下列事项:衣物限制:确定患者取下可以削弱x射线光束的物件,例如,具有拉练、锁扣、带

2、扣和纽扣的衣物。放射性核素和不透射线药剂:确定患者在过去的35天内没有服用或注射放射性核素和不透射线药剂。如果患者曾经进行使用此类药剂的测试,请将测量延后直到患者体内不再存有该元素的痕迹。怀孕限制:如果需要测量怀孕妇女,胎儿可能会曝露在小量辐射中。请将测量延后直到怀孕期结束。,1.骨密度测量仪器临床应用,骨密度仅反映了骨强度的60%-70%,且受测量部位、测量方法和年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DXA于1987年问世,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ISCD)关于骨密度测量的共识文件认为,DXA测量脊柱前后位L1-L4和髋部股骨颈、大粗隆、全髋骨密度有诊断意义。,2012年国际骨密度学会推荐使用腰椎L1-L4加双

3、髋部的检测结果为主要诊断依据。,若髋部腰椎骨密度T评分出现矛盾时,应以髋部骨密度T评分(最低)为主要标准,这是因为髋部随增龄的骨量丢失较为规律,其测量结果不受异位钙化和骨质增生的影响。ISCD认为髋部骨密度的测量对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敏感性远大于其他测量点的测量,并建议以髋部骨密度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标准测量点。,有研究者认为增龄本身所造成的骨组织退行性改变、主动脉钙化、软组织异位钙化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腰椎的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变化,受检者年龄越大,其骨量丢失越明显,骨质增生等退行性变越显著,认为老年人检测骨密度时不能单纯依靠L14正位测量结果进行诊断,对L1-L4和髋部BMD的T评分

4、进行了比较,发现二者差异有显著性,若单以腰椎BMD的T评分为依据,可造成较多的假阴性,这种现象在老年男性尤为突出。,*DXA骨密度测量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DXA骨密度测量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定量依据。DXA对腰椎和股骨上端测定的骨密度指标具有精度高、准确性好、射线剂量低和图像清晰等优点。,二、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骨质疏松严重程度 BMD低于同性骨峰值(T值)基本正常 1 SD 骨量减少-2.5 SD 骨质疏松症-2.5 SD 严重骨质疏松症-2.5 SD+骨折,1.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WHO 2004),T-Score:与同性别青年期平均峰质骨量相比 Z-Score:与同性别同年龄组人群骨量平均值相比,2.骨密度报告,3.骨矿密度的T值与Z值,T值和 Z值,T值作为诊断 Z值要考虑鉴别诊断T-值 绝经后妇女 65岁以上的男性 50-64岁有危险因素的男性Z-值 儿童 绝经前妇女 小于65岁无危险因素 小于50岁有危险因素者,骨质疏松是经综合分析的临床诊断,不能完全依靠T值武断.,腰低髋正常腰正常髋低,腰低髋低腰正常髋正常,居住地生活环境不同数值不同不同机器检测数值不同,三.DXA结果解读,正位脊柱测量结果,正位脊柱测量(有增生和侧弯),3.人工髋置换术后测量结果,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