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复习策略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01429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复习策略课件.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三化学复习策略,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 陆秀珍,我省化学试题命题特色分析,2011届高三化学复习策略,近几年我省化学试题命题特色分析,与考试说明基本一致,题型相对稳定。近几年的高考中都突出化学知识的科学性、实用性、灵活性。,一、2010江苏化学试卷特点:,1.知识点的覆盖广,2.基础实验内容多,3.联系实际、社会热点综合内容多,4.简单基础的送分题较少,5.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而梯度少,6.“冷点”知识出现的较多,7.信息量大,开放性强,知识点的覆盖广,题1.涉及必修二中专题4可持续发展,几乎是每个选择题,覆盖的知识点都很多,且考得非常细,如:2。,源于课本。,题11.能量转化(这里是读图),知识

2、点出处:必修二拓展视野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基础实验内容多,涉及基本实验的操作方法,常见气体的制备及收集,实验用品的选择和精度,离子的检验,常规实验操作,反应条件控制原理,简单实验步骤设计。7、10、15、16等,联系实际、社会热点综合内容多,涉及内容尽管还是包含了:生活与生产、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考查的落点还是化学反应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量转化、节能环保、电池充放电的基本原理、对电极反应式的理解、利用化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值得关注的是:,(1)涉及的题目之多是历史之最,题3.涉及生产原理(氯碱工业)、环境问题(NO2吸收)、生活常识(去水垢、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2)

3、8题A能给我们什么导向?,简单基础的送分题较少,(1)识记的内容少;注重灵活应用,(2)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大串联,(3)读图、读表能力,推理、演绎能力的充分应用,14题:化学平衡、能量变化、体系压强、反应物转化率、简单等效平衡,如:离子共存,没有一项是直白的,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而梯度少,如:15题(1)(Mn2+的催化作用),16题(1)(温度控制),(3)除Fe3+,“冷点”知识出现的较多,1题B: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必修二专题4(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题D: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4题:水玻璃用途、石油炼制,看似送分题,但比较偏、冷、细,11题D: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完全转化(燃料电池理论

4、上的能量转化达85%-90%),容量大,开放性强,(1)阅读量,(2)思考量,(3)表述量,(1)信息开放,(2)思维开放,(3)答案开放,二、试题导向,(1)科学性、实用性、灵活性,结合课本,强化基础,重视实验,注重思维,联系实际,提高能力,三、复习导向,2011届高三化学复习策略,把握好六个关系,达到三个目的,一、把握好六个关系,1、“教”与“研”的关系,2、“量”与“度”的关系,3、“点”与“面”的关系,4、“本”与“展”的关系,5、“选”与“编”的关系,6、“练”与“评”的关系,“教”与“研”的关系,教学是完成教育任务,研究是提高教学实效的关键,教学目标的合理定位,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

5、师的教学研究,有教必研,研为教用:,(1)教材、考试大纲、高考试题,(2)社会、生产、生活、新科技,(3)教学的重点,教学的切入点,(4)教学的进程,(5)学生的薄弱环节,(6)学生的学习状态,预设、掌控过程,考什么就讲什么;怎么考就怎么讲,考什么就学什么;怎么考就怎么学,“量”与“度”的关系,学科特点:,一低一高,地位低,要求高,有限时间,高效产出,控制量与度的平衡,(1)课堂的教学量、课后的训练量要适中,题海战术已基本失效,(2)教学内容深度、广度要恰如其分,一轮复习的广度宽些,深度浅些,达成知识的联结成网,二轮复习的广度和深度要求高些,达成知识的融合贯通,(3)教学目标精度、效度要恰到好

6、处,精度就是有的放矢,效度就是事半功倍,限量控度,课堂容量大,课后作业精,“点”与“面”的关系,学科:,理科中的文科,试题:,一些原理、特例,往往是高考命题组所设定的陷阱,学生:,进入高三时,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基本技能,但只不过是零碎或有缺陷的片断,(1)主干知识连点成线,串线成面,(2)孤立知识纵横相联,(3)基础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紧握点,连成线,集成面,如:元素化合物知识,如:关于置换反应,单质与氧化物反应,如: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比较,(4)常规题型、重点知识、解题技巧专题化,“本”与“展”的关系,考题的最终落点,基本知识来源于课本,知识覆盖广、冷点出现多,“本”要强

7、化,能力要求高,“展”不放松,(1)书本知识,系统复习,(2)考试说明,逐项落实,(3)举一反三,提高能力,(4)联系实际,灵活应用,固本强展,强本促展,学案的设计要两者兼顾,如:题目变形;实验展开,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资源问题,材料问题、生活常识、工业生产等,“选”与“编”的关系,限量控度,提高成绩,精讲精练,“选”与编”,(1)依据书本知识,编写学案,(2)依据考试说明,编写例题,(3)依据高考题目,变通换形,(4)依据书本例题,举一反三,(5)依据书本实验,迁移细化,(6)依据外来试题,类比重组,精选重编,“研”是前提,“练”与“评”的关系,练习,基本知识的整合和应用,复习质量的巩固

8、和检测,解题手段的巩固和提高,考试心理的训练和化解,评讲,提升,练,知识点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题型符合考试要求且合理搭配,答题要求规范严密,非智力因素的控制,练要实,练到点,评,及时快速,有练必改,有改必查,效率高,依据足,有查必纠,评,如何错的?,为什么错了?,应该如何解?,为什么这样解?,怎样想到这样解?,还有怎样的解?,评要精,评到位,如何准确表述?,二、达到三个目的,1、基础知识到位,2、逻辑思维到位,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基础知识到位(第一轮复习),(1)整合教材和考试说明:,以化学知识块、教材章节、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教材和考试说明,形成形成各单元的学案,能力的提

9、高依赖于知识的积累,解决考题的源头,来源于基础知识,(2)强化主干知识,突出复习重点,如:物质结构基础(12分),(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律、周期表(3)分子结构、晶体类型(4)化学反应与能量(5)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电解质溶液(PH、离子方程式、水解、电解等)(7)氧化还原原理的应用(8)典型的非金属卤素(9)氧族元素(10)氮族元素(11)碳族元素(12)碱金属(13)镁铝铁(14)同分异构(15)烃及其衍生物(16)糖类、蛋白质、油酯(17)有机合成材料(18)物质的量及计算(19)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20)方程式计算(22)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23)实验室制法(24)物质的

10、检验、分离、推断(25)化学实验设计,(3)注重规范,落实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强化基本实验操作,严格化学计算,如: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的配平,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小分子不掉,有机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电极反应式等的书写,如:基本操作步骤、仪器;,定量测定用品的精度,计算步骤严密;,有效数字表示规范,逻辑思维到位,自然科学的学习,逻辑思维能力是各项能力中的第一要素,(1)创设问题情景,吸引性,启发性,动机性,探究性,以真实的化学事件为背景,引发思维欲望,诱导思维过程,培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实验,题目,生活、生产,提倡学案问题化,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

11、力点,如:金属钠性质的复习,取钠,切钠,察钠,吸油,投钠,察钠,察液,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A.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元酸与NaOH溶液混合B.C(H+)=110-7mol/L的溶液C.PH=14-POH的溶液D.PH=POH的溶液,溶液是否呈中性,溶液中c(H+)是否等于c(OH-),c(H+)、与c(OH-)与PH、POH有何关系,水的电离程度,溶质的组成,温度,如:Na2CO3和NaHCO3性质比较,(1)生活中祛除油污通常选择_,(2)蒸馒头时祛除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味,通常选择_,(3)制备灭火器,通常选择_,(4)治疗胃酸过多,通常选择_,(2)例题讲评,强调思维过程,注重举一反

12、三,提倡类比迁移,(3)专题复习,以解题规律为专题,使思考问题条理化,如:解框图题的思路,如:解流程题的思路,“审、破、推、答”,破解,如:有机合成,引入、消除、衍变、增减,如:有机流程,“直导法”、“反推法”,2010年江苏16题,BaCO3、BaSiO3、BaSO3、Ba(FeO2)2,2010年江苏19题(3),45,46,合成F时还可能生成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85的副产物G,G的结构简式为_,注意: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偶数,而D D的相对分子质是奇数(CD),F的相对分子质量应为偶数,C、D减去一个HBr分子(分子量奇数),G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奇数,D中-NH-中的活泼氢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13、,除此之外没有可取代的活泼氢原子(D),唯一的途径是在F的基础上再减去一个HBr分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不变的立意和知识,可变的情景和设问,以不变应万变的对策,基础知识、思维能力是坚强后盾,(1)典型例题,一题多变、多题一解,发散收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透过扎实的基础、透彻的概念,分析化学原理或化学规律的内涵与外延,找出知识间的相互关系与区别,展现联想,氢氧燃烧电池电极反应,(1)碱性电解质,(2)酸性电解质,(3)固体金属氧化物,一题多变举例:,多题一解举例:,铅畜电池正极反应:PbO2+2e-+SO42-+4H+=PbSO4+2H2O,燃烧电池正极反应:O2+4e-+4H+=2

14、H2O;O2+4e-+2H2O=4OH-,溶液中ClO-氧化I-:ClO-+2I-+2H+=Cl-+I2+H2OClO-+2I-+H2O=Cl-+I2+2OH-,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变化,依据溶液酸碱性写出反应式,(2)课本实验,对操作原理的认识,对操作方法的认识,对操作目的的认识,对错误操作造成后果的认识,解决实验操作理论依据的问题,解决如何操作的问题,解决为何要安排这样的操作,解决为何要这样操作的问题,深入挖掘、分析探究,对仪器、装置、方法功能的认识,解决还能怎么做的问题,开拓思维,提高思维的创造性,拆开重组,06年版P.69,乙醇的脱水实验,2010年江苏卷10题D,原实验内容:,石棉绒与9

15、5%的乙醇共热,产生的气体通过水洗后,用排水法收集,实验提供的信息是:酒精在石棉绒、浓硫酸、Al2O3等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脱水反应,实验的要求是:经过探究,判断乙醇所发生的反应是什么类型,装置中的水洗功能是什么?,把以上实验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酸性KMnO4溶液,能证明有乙烯生成吗?,重组:,催化剂为浓硫酸,预测反应原理:,(提醒:浓硫酸特性),(1)CH3CH2OHCH2=CH2+H2O,(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3)CH3CH2OHC+H2O,(4)C+H2SO4(浓)CO2+SO2+H2O,预测反应现象:,预测反应器中挥发出来的气体的成分:,设计实验操作:

16、,(1)如何把浓硫酸与乙醇混合,(2)证明产物中既有SO2,又有乙烯,为何要设计这样的操作?,不这样操作,可能会引起什么后果?,还能怎样操作?,(3)专题训练,有的放矢、缜密有序,严密思维,提高思维的深刻性,设计目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解题思路,有的放矢,实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品质,体现考试内容与要求的深度,缜密有序,答案表述,有序思维,捕捉信息,准确、科学、严谨,探究性实验题专题训练,1.探究题设计的一般思路,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达到,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思维品质,体现考试要求,2.实验探究,有序思维,捕捉信息,(1)准确地把握实验目的,(2)利用已学知识,

17、分析如何实现这个目的,实验原理,(3)结合实验材料,初步确定设计对策,实验方案,(3)对比不同方案,确定最佳方案,评价实验方案,例如:2010年15题(2),实验目的:用MnSO4制备高纯度的MnCO3,实验原理:MnSO4,NaHCO3或Na2CO3反应,操作中要注意材料提供的信息:,MnCO3难溶于水、PH7.7时Mn(OH)2开始沉淀,潮湿的MnCO3易氧化等等,3.得出结论,(准确、科学、严谨解答),(1)细心审题是关键:,(2)认真分析是核心:,目的、原理要画出,原理分析、材料分析、变量分析、结果分析,(3)正确表达是保障:,按格式答题,体现出科学、准确、严谨与对照性等原则,专题训练

18、化学基本操作和基本计算,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NH4+6HCHO=3H+6H2O+(CH2)6N4H 滴定时,1 mol(CH2)6N4H+与 l mol 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思维1:N NH4+H+NaOH,思维2:中和滴定的操作及注意事项,步骤I 称取样品1.500g。步骤II 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步骤 移取25.00mL样品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 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

19、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思维3:计算结果要保留4位有效数字,思维4:有关物质的量浓度配制的操作及 注意事项,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思维5:计算要取测定的平均值,(1)根据步骤填空:步骤所需仪器还有_如何做到把样品完全转移到容量瓶中_ 充分摇匀后,发现溶液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如何处置?_,(2)根据步骤填空: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

20、观察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 色变成 色。,(3)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0molL1,则根据表中数据,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有的放矢?,知识转化为能力?,科学的思维品质?,考试内容与要求的深度?,信息处理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缜密有序?,69,最典型的两个定量实验的基本操作,说明要求的几大能力,语言表述能力,70,思维1:N NH4+H+NaOH,思维2:中和滴定的操作及注意事项,思维3:计算结果要保留4位有效数字,思维4:有关物质的量浓度配制的操作及注意事项,思维5:计算要取测定的平均值,解决问题,要从刚刚

21、捕捉到的信息中去提炼,68,(1)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要借助玻璃棒引流;烧杯和玻璃棒要洗涤2-3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不需要做任何处理,(2)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需要再用NaOH溶液润洗,否则相当于NaOH溶液被稀释,滴定消耗的体积会偏高,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也将偏高。,偏高,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虽然水未倒尽,但待测液中的H+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滴定时所需NaOH标准溶液中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就不变,也就是无影响。,无影响,注意观察颜色变化,确定滴定终点。,B,待测液为酸性,酚酞应为无色,当溶液转为碱性时,溶液颜色变为粉红(或浅红)。,无,粉红(或浅红),(2)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取三次实验的平均值,带入公式即可得到答案。,18.85%,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