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专题复习——世界地理概况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01441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世界地理概况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世界地理概况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世界地理概况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世界地理概况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世界地理概况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世界地理概况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专题复习——世界地理概况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提能力,第十七章世界地理(包含地球和地图,第二讲世界地理概况,夯基础,析考点,明考向,一、世界的陆地与海洋1世界海陆分布及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大高加索山,特别关注岛屿、大陆和大洲的区别和联系:陆地是指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大陆和岛屿是人为划分的,面积较小的陆地为岛屿,面积较大的陆地为大陆,大洲则是对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的总称;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2海底地形类型与分布,(1)大陆架:水深不超过 米。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2)大陆坡:大陆架向外海倾斜的陡坡。(3)海沟:板块的消亡边界。(4)洋盆:大洋底部,有 分布。(5)海岭:板块的生长边

2、界。,200,锰结核,特别关注板块构造说:地壳有六大板块组成,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火山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板块交界处分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两种。,3陆地地形的类型与特征,特别关注陆地地形特征一般从地势状况、地形类型、特殊地貌、主要地形区、地形类型的排列格局等方面总结。,二、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1气温(1)陆地气温的变化:,较,大,较小,1,7,(2)气温的分布规律:在南北半球上,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不同季节,海陆气温存在差异。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20N 30N大陆上的沙漠地区;1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

3、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上。山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3)气温的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2降水(1)降水的条件:空气饱和时,气温继续下降。有足够的凝结核。水滴增大到能降落到地面。(2)降水的分布规律: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 地区降水多,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西岸和内陆降水。,沿海,内陆,多,少,(3)影响因素:纬度、海陆、地形等。(4)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季节分配均匀的,如全年多雨区、全年少雨区。降水季节差异较大的,如夏季多雨区、冬季多雨区。,三、世界的居民和国家1世界人口分布,(1)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图中的a

4、、b 南 部,c欧洲,d北美洲东部。,亚洲东部,亚洲,(2)人种分布:,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南部,2世界的国家和地区(1)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国土面积较大的主要国家依次是:、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人口数量:人口最多的是,其次是。,俄罗斯,中国,巴西,中国,印度,(2)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考点一线串,应用闯一关,1下图为“某大陆沿北纬38纬线地形剖面图”。读图回 答(1)(2)题。,(1)甲地区为狭长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其形成原因有()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沿岸有暖流经过受到了山地的影响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交替控制ABC D,(2)有关该国地理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5、甲地区多火山、地震 B乙地为内流河区域C丙地为小麦产区 D丁地多泥石流灾害,解析:根据纬度及地形剖面图的特征可判断该大陆是北美洲。第(1)题,甲地区自然带对应的气候是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由于山地的影响,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仅分布在沿海。第(2)题,甲地区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答案:(1)B(2)A,考点一线串,1气温的分布规律,2.降水的分布,应用闯一关,2(2012长沙模拟)读非洲大陆年降水量点位分布图(下图),完成(1)(2)题。,(1)非洲大陆南、北两端的年降水量相差不大,主要原因是 因为两地()A七、八月均为降水较多时期B

6、均濒临海洋,且地形相同C为同一气候类型区D均受到沿岸暖流影响解析:非洲南、北两端都为地中海气候,故年降水量相差不大,跟洋流、地形等因素无关,C项正确。答案:C,(2)依据右图,若按年降水量500 mm为地表水资源较丰富 区,年降水量500 mm为地表水资源缺乏区,绘制非洲 地表水资源分布示意图。下面四幅图中绘制较为准确的 是(),A BC 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地区的降水量。根据图中降水量的数值可知,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地区年降水量小于500毫米,西南部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年降水量小于500毫米,索马里半岛年降水量小于500毫米,故A项正确。答案:A,例(2011天津高考)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

7、题。,(1)Y市所在地每年一月盛行_风,该盛行风对当地气候 的形成有何影响?(2)M河三角洲地区易发生洪涝。请据图简述两条直接原因。(3)图中所示棉花产地都具有光热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 的自然条件。请据图说明两地具备这些条件的共同原因。S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促进了周边 地区的城市化进程。(4)S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如何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的?,(1)从图中可获取Y地位于地中海沿岸的信息。(2)从图中可以获取M地地势低平(沼泽地)、支流多、受飓风影响(飓风路径)等信息。,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Y市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1月份盛行西南风,为该地带来充足的水汽

8、,形成丰富的降水,并且对Y市也有增温的效果。第(2)题,从图中可知M河三角洲为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地势低平,图中显示,飓风的风向,说明该地受飓风影响大,多暴雨和风暴潮。故易发生洪涝灾害。第(3)题,从地形、气候、位置、水源、土壤方面分析共同的原因。从图中可知它们,都位于平原地区,纬度都较低,水源都充足。第(4)题,从材料中可知“S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发展”必然会导致制造业向S市周围地区转移,必然带动周围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答案(1)偏西(西南,西)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形成了丰富的降水;气流源自海洋,使当地增温。(2)地势低洼,易积水成涝;在飓风影响的季节,多暴雨和风暴潮(M河支流多,汛期上游来水量大)。,(3)两地纬度都较低(两地都地处亚热带地区),太阳辐射较强;两地都位于河流三角洲,排灌方便,土质好(两地都位于河流冲积平原,土质好;两地河网密度都较大,排灌方便)。(4)S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使某些制造业向周边转移,促进了周边地区工业的发展;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当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