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法规概论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01717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9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法规概论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08.03.2023,1,高等教育法规概论,2009年9月,08.03.2023,2,第一章 绪 论,一、法律的概念 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08.03.2023,3,二、法的功能、作用、价值,法的功能、作用、价值有联系也有区别,不可混为一谈。一)、法的功能 法本身所具有的性能。它是指法本身所具备的。一般来说,法具有下面5个功能:,08.03.2023,4,1.调控的功能2.指引的功能3.预测的功能4.教育的功能5.强制的功能,08.03.2023,5,二)、法的作用 统治者认识到法的功能,为了充分发挥法的功能,统治者将法用来调整社会,从而达到统治者的目的,

2、这就产生了法的作用。如果说法的功能是一个静态的,那么法的作用就是法的功能作用于社会的动态表现。,08.03.2023,6,1.政治上巩固政治统治 2.经济上维护经济利益 3.社会上实现稳定秩序 4.国际上主权独立,08.03.2023,7,三)、法的价值 统治者运用法调控社会所追求的目的,也就是法的价值,法的价值是西方法学移植而来的概念。,08.03.2023,8,1、秩序价值2、自由价值3、正义价值4、公平价值5、平等价值6、安全价值7、效益价值,08.03.2023,9,三、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08.03.2023,1

3、0,制裁,假定,指示,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如果,则,否则,08.03.2023,11,法律条文是法律规范的文字表述,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内含的意思表示。,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不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一般而言,法律规范由多个法律条文组成。,08.03.2023,12,法律规范的类型:,禁止性规范,义务性规范,授权性规范,08.03.2023,13,四、立法流程,提出法律议案,审议法律议案,公布法律,通过法律,08.03.2023,14,现行宪法规定的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简表,中央军委,08.03.2023,15,立法权限划分,省政府较大城市政府,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规章,地方法规,特别行政

4、区法规,自治条例,军事法规,自治区人大,自治区政府,08.03.2023,16,五、法律关系,社会关系人与人 人与自然?法律关系被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具有法律上的意义(产生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08.03.2023,17,法律关系三要素:主体:政府、企事业单位 各类经济 组织、自然人(公民)等(人类中心主义)客体: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物 行为 智力成果 内容:权利义务,08.03.2023,18,可持续发展战略 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概念面临挑战 动物能否成为主体?美国“猴子纳税”纠纷。1.人与人的关系权利义务关系吗?那么法律关系到底是什么关系?到底是人与人?权利与权利?权利与义务?还是义务

5、与义务?2.“人的权利”与“人的权利”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吗?那么“我的狗”与“你的狗”的关系等于“我与你”的关系吗?3.权利是人还是物?权利与权利的关系实际是物与物的关系吗?4.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吗?那么到底是物质关系?还是思想关系?,08.03.2023,19,六、教育法律关系,1.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法律关系是指由教育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表现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的社会关系。我国教育法律关系包括san 类:(1)行政法律关系。(2)民事法律关系。(3)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特殊法律关系。,08.03.2023,20,2.教育法律关系构成的要素,(1)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指教育法律关

6、系的参加者,即在教育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者。(2)教育法律关系客体,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即教育法律关系客观表现形式。(3)教育法律关系内容,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在依法成立的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某种权能和应承担的某种必须履行的责任。,08.03.2023,21,七、违法,1.违法的概念违法是人们违背法律的、对社会有危害的、有过错的行为。(1)客观上,违法是人们违背法律的行为。(2)违法是对社会有危险性或有害的行为,有被侵害的客体,即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3)主观上,行为人有过错。(故意 过失)(4)违法主体是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和具有责任能力的人。,08.03.

7、2023,22,2.违法的种类,(1)刑事违法,就是犯罪,是指触犯行律、应受到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2)一般违法,是指不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其社会危害性较小,情节较轻,没有达到犯罪的程度。一般违法又可以分为两种:行政违法,是指违反行政管理法规、受到行政制裁的行为,包括职务过错,即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民事违法,即违反民事法规,没有正当理由不履行民事义务或违反民事义务造成对方损失的行为,包括债不履行和侵权行为两种,侵权行为是指加害人不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或财产的行为。,08.03.2023,23,八、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违法主体对违法行为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后果。其主要特点是:(

8、1)法律责任是法律上有明确规定的。(2)法律责任是以国家名义对违法者作出的一种谴责。(3)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国家强制性。刑事违法行为要负刑事责任,民事违法要负民事责任,行政违法就要负行政责任。,08.03.2023,24,九、法律制裁,法律制裁是国家专门机关对违法者依其应负的法律责任而采取的惩罚措施。法律制裁有以下三种情况:(1)刑事制裁。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有管制、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2)民事制裁。主要的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3)

9、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处分等。,08.03.2023,25,十、法律救济,任何法律制裁都有救济程序保障,以确保公平公正。程序观念,08.03.2023,26,第二章 宪法,一、宪法的概念和地位 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的法律规范。,08.03.2023,27,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国家性质,国家形式,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权利义务,现代化建设,宪法国家的根本法,08.03.2023,28,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效力高于,普通法律,行政法规,组织规章,公民的行为准则,supereme authority,二、宪法的效力,08.03.2023,29,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提出修正案,通过修

10、正案,修正案生效,08.03.2023,30,新中国的四部宪法,1、1954年宪法2、1975年宪法3、1978年宪法4、1982年宪法(现行)1988年第一次修正 1993年第二次修正 1999年第三次修正 2004年第四次修正,三、我国宪法立法,08.03.2023,31,四、宪法中的教育条款五、依法治国,法治国家的核心依法行政 依照程序履行行政管理。长期以来:重结果,轻程序。,08.03.2023,32,第三章 教 育 法,教育管理部门,学 校,教 师,学 生,教辅人员,一、教育法的概念 调整在教育行政、教育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社会,其他部门,政 府,08.03.

11、2023,33,二、我国教育立法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人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同年9月1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年月日第八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年月日第九届人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1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0年2月12日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2004年8月28日修正),08.03.2023,34,三、教育的性质、地位

12、和教育方针,(一)教育的性质 教育法第3条 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08.03.2023,35,(二)教育地位教育在社会上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十七大报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1.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法第4条 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如何保障?,08.03.2023,36,2.优先发展的保证,(1)尊师重教教育法第4条 全社会应当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2).经费保证教育法第七章

13、一个体制:第53条 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08.03.2023,37,两个比例:第54条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全国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08.03.2023,38,三个增长: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08.03.2023,39,五条渠道:第56条 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教育专项资金,重点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少

14、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第57条 税务机关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第58条国家采取优惠措施,鼓励和扶持学校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开展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兴办校办产业。第60条 国家鼓励境内、境外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资助学。第62条 国家鼓励运用金融、信贷手段,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08.03.2023,40,(三)、教育方针,宪法对教育方针如何表述?46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08.03.2023,41,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党的教育方针比较,(一)国家的教育方针:宪法(1982)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

15、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教育法(1995)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党的教育方针:十六大报告(2002年):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七大报告(2007):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08.03.2023,42,四、教育的基本原则,(一)、重视德育的原则教育法第6条 1进行爱国主义、集体

16、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2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二)、继承和吸收优秀文化成果原则,08.03.2023,43,(三)教育公共性原则教育法第8条1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2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制度的活动 十七大报告: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08.03.2023,44,(四)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教育法第9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17、1教育起点平等:?2教育过程平等:?3教育结果平等:?,08.03.2023,45,(五)、特殊扶持和帮助原则教育法第10、37、38条1对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的扶持和帮助2对残疾人的扶持和帮助,08.03.2023,46,(六)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原则教育法第11条1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2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十七大报告: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08.03.2023,47,(七)、教学语言文字原则教育法第12条1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2少数民族地区可以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教学(八)、奖励激励原则教育法第13条1精神奖励2物质奖励,08.03.2023,48,五、教育基本

18、制度,(一)、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二)、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三)、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十七大报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四)、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五)、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六)、国家实行学位制度。(七)、开展扫除文盲的教育工作。(八)、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08.03.2023,49,第四章 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人大会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自年月日起施行。)

19、教 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08.03.2023,50,一、教师地位和管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教师工作。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根据国家规定,自主进行教师管理工作。,08.03.2023,51,四、有关部门和学校应该履行的职责,为保障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

20、部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二)提供必需的图书、资料及其他教育教学用品;(三)对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四)支持教师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08.03.2023,52,五、教师资格认定及聘任,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不具备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取教师资格,必须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由国务院规定。,08.03.2023,53,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师资格由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或者由其委托的学校认定。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首次任教时,应当有试用期。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位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