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复习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03041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PPTX 页数:19 大小:16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鉴赏复习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古诗词鉴赏复习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古诗词鉴赏复习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古诗词鉴赏复习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古诗词鉴赏复习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词鉴赏复习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鉴赏复习课件.ppt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诗词鉴赏复习读懂诗歌的六把金钥匙,【考试大纲】“三赏两评”:三赏赏形象、语言、技巧 两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学习目标】掌握初步读懂古诗词的六把“金钥匙”,快速读懂诗歌,为进一步鉴赏解答诗歌打下基础。,三、方法介绍,六看,初步读懂诗歌,把握诗歌思想情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看标题 2.看作者3.看意象 4.看关键词句5.看注释 6.看题干,(一)看标题,为什么要看标题?标题有哪些作用呢?,1、概括诗歌内容,2、交代写作背景、缘由,3、提示诗歌情感基调,4、交代诗歌题材类型,5、暗示写作手法,6、揭示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等,(二)看作者,我们应了解作者的哪些相关信息呢

2、?,知 人,1、思想性格,2、生活经历,4、时代背景(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3、风格流派,论世,陶渊明杜甫李白苏轼李清照,(弃官归田,诗风恬淡),(忧国忧民,诗风沉郁),(傲岸不羁,诗风潇洒),(仕途坎坷,但受儒、道思想影响,诗风豪放旷达),(以南渡为界,前期诗风清新婉丽。后期诗风凄婉悲痛),(三)看意1、要求:积累理解常用诗歌意象。(与名师对话P153154)2、【温馨提醒】:具体意象含义并非一成不变,(四)看关键词句 关键词是指诗歌中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的字词,也叫“情感关键字词”。同时,还要注重关键句,尤其注重首、尾句。首句往往奠定诗歌情感基调,尾句往往透露了诗的主旨,揭

3、示了其情感。,(五)看注释1、下面的注释提供哪些信息?有何作用?(1)声声慢:这首词写于李清照南渡避乱以后,北宋灭亡,丈夫病死。(2)怎生得黑:怎样挨到天黑;这次第:这光景,境况。(3京口北固亭怀古:“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史记 载 廉颇被免职后,到了魏国。后来秦攻打赵国,赵王想再起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状况。“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五)看注释,注释会提供哪些信息?有何作用?,1、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内容情感,2、注解典故暗示手法、内容情感,3、介绍作者情况暗示写作风格和情感。,4、解释生僻词语帮助理解诗句,(六)看题干这也是针对解答高考古诗鉴赏题而言的。看题干

4、有何作用?1、明确答题方向 2、“借题解文”,二、【总结】解读诗歌的六把钥匙(一)题目(时间、地点、对象、事件、缘起、题材、手法、内容、情感等)(二)问题(明确答题方向、借题解文)(三)作者(知人:思想、经历、创作风格 论世:创作时代背景)(四)注释(生僻字句、作者、背景、注解用典(五)意象(把握特定含义、情感)(六)关键词句(内容情感),(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消魂;这里形容极

5、其哀愁。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三、直击高考,【参考答案】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四、练习巩固1、阅读下面诗,然后回答问题。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注解】见宿:留下住宿。沉:被贬沉沦分:情分,情谊。蔡家亲:即表亲。卢纶与司空曙是表兄弟。后两联情感复杂,请揣摩之。(6分),2、(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谢谢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