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折线统计图 目标解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式折线统计图 目标解读课件.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复式折线统计图第一课时 目标解读 长江东路小学 张伟霞,1、看教材:,复式折线统计图,2、看课标:三、统计与概率,3、看教参:(一)教学目标 1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2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3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作用。本单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统计意义。二是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并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和推测。本单元内容安排如下:,
2、编写意图:例2通过9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得金牌情况的对比,使学生感受到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局限性,从而体会到引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让学生亲历处理数据的过程,充分认识统计的现实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做一做”,通过分析李欣和刘云两名同学10天里进行1分钟跳绳训练的复式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以比较方便地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同时学习分析折线统计图包含的信息:李欣和刘云跳绳的成绩都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但上升的情况不同。李欣是稳步提高,刘云忽高忽低;李欣最后四天的成绩呈上升趋势并且比刘好,而刘云最后四天的成绩并不如自己前几天的做好成绩。由此可以预测李欣的比赛成绩可
3、能会超过刘云。,教学建议:教学时,可先出示第9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情况复式统计表,说明要看出两个国家各届金牌数的变化情况,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把数据表示出来,然后师生共同完成两个国家的金牌折线统计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怎样做才能更方便地比较两国获得金牌数量的变化情况呢?当学生说出可以把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成一个时,师生共同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其中韩国的金牌折线图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充分观察、比较单式折线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不同点。通过对比,明确图例的作用,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画法,体会复式折线统计便于比较的特点。通过回答例2后面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从两条折线的变化
4、趋势,可以看出中国获得金牌得数量呈上升趋势,韩国则更趋于平稳。,4、再看教材:,复式折线统计图特征,看懂统计图,分析和推测,统计图的作用,复式折线统计图,类比迁移的数学思想方法,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学习过复式统计表,在四年级上册学习过复式条形统计图,在四年级下册学习过单式折线统计图。对于复式统计和折线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特别是对数据的收集、记录和整理能力的基础比较扎实,对数据的分析、处理、解释有了一定的经验。在六年级还要继续学习扇形统计图以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学习目标:,第一步:解析内容标准,确定关键词(实际上,寻找课标与本节教学的相关要求。)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
5、(1格表示多个单位),认识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地统计图表。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课标中的表述),第二步:扩展或剖析核心概念(教材知识体系梳理、知识点),第三步:扩展或剖析行为动词(所对应知识点的处理),第四步:确定行为条件(完成规定行为时所处的情境),第五步:确定行为表现程度(因材施教),第六步:综合上述思考,写出学习目标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总结出复式折线统计图特征。2、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并会回答简单的问题。3、根据图中数据的变化进行分析和合理推测。4、初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5、进一步体会类比迁移的数学思想方法。对学习目标进行进一步的概括梳理(聚合)1、结合9-14届亚运会中韩两国金牌获得情况这一情境,能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总结出复式统计图的特点。2、能够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解决问题。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数据变化的趋势,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3、在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并进一步体会类比、迁移的数学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