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症知识100问全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06331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裂症知识100问全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分裂症知识100问全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分裂症知识100问全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分裂症知识100问全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分裂症知识100问全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裂症知识100问全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裂症知识100问全文.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什么是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最常见的精神病,临床精神科医生习惯上称之为“分裂症”。谈到 “分裂症”的名称,就有必要先让大家了解一下CCMD3。2001年4月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制订发表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是我国现阶段精神科医生临床工作中使用的权威诊断操作手册。CCMD3从第1版发表到目前第3版的修订,走过了近20年的历史。在第3版中引人注意的改进之一就是从考虑病人和符合社会需要出发,将精神分裂症更名为分裂症。这一修改虽仅减少两字,但一则更符合临床习惯,二则也尽量减轻了服务对象的心理负担,体现了医疗服务人性化的特点。从另一种角度来说,也是我们精神科学科的一种进步

2、。那么到底什么是分裂症?只有充分理解了分裂症的基本特征后,我们才可能得到一个基本认识。本病的基本特征包括一个中心环节和两个“分裂”。一个中心环节是强调患者基本个性特征改变突出;两个“分裂”是指本病的临床特点是精神分裂,而这种“分裂”(即不协调)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患者心理活动过程(指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内部三者之间的“分裂”,二是患者心理活动过程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分裂”。分裂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防治,一直都是我们精神学科研究的中心课题。但到目前为止,由于学科水平的限制,病因一直尚未完全阐明。现阶段大量的研究结果提示本病可能是多基因遗传,由若干基因叠加作用所致。但除遗传因素外,环境中的心理

3、应激和躯体疾病的影响可能也起了重要的作用。本病患者在意识清晰、智能良好的背景下发病,多起病于青壮年,根据WHO的资料,大约每100人中就有一名分裂症患者。本病病程迁延。在我国住院精神病人中,大约每10人就有5人患分裂症,其中慢性病人大约每10人就有6人患分裂症。这一比例较高,是需要精神科医生及全社会都引起重视的。本病从法国一个叫MOREL(1857年)的医生提出“早发性痴呆”的概念起至今有近150年历史,其诊断名称一直在不断变更,这反映出本病的临床表现丰富多样,同时也反映了医学前辈对本病所做的科学探索工作的逐渐深入。本病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以类似神经症症状如失眠为主,随病情发展会出现自语,无故

4、独自发笑,终日沉浸在自己的内心思维中,闭门不出,视家人为路人,言语缺乏条理等,待家人发现时已错过了最佳干预时间。因而分裂症的防治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防复发。患者在专科药物治疗病情得到缓解后,在维持一定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社会干预的社会康复,才能让患者获得较佳的结局,如重返工作岗位,回归社会,减少复发。但精神病人的康复是要通过医生、家庭、社会三方共同努力、奉献爱心才能实现的。2分裂症就等于“精神病”吗?在一般人的常识中,精神病人总表现为疯疯颠颠,行为怪异,或孤僻内向,痴笑自语等,由于这些表现基本上为分裂症病人的表现,因而就认为分裂症就是“精神病”,“精神病”就是分裂症,实际上这个观点是错

5、误的。大家也许对香港明星张国荣自杀一事记忆犹新吧。他就是因患“抑郁症”而自杀身亡的,而抑郁症就是精神病的一种,但与分裂症绝对是两码事。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现代人由于生活压力大,工作节奏紧张,常有一些人会出现失眠,情绪不稳,肌肉紧张性疼痛,紧张烦恼等神经衰弱的表现,而神经衰弱也是精神病的一种。到这里为止,大家也许对精神病多了一些感性认识吧 。按照CCMD3的等级诊断原则,精神病依次序排列共分为9类。其中首先分为器质性与功能性两大类。器质性精神障碍又主要依序分为脑器质性(如脑中风后精神异常),躯体疾病所致、精神活性物质(如酒精,毒品等)所致精神障碍等。功能性又可分为重性及轻性两大类。重性功能性精神

6、障碍又主要可依序分为分裂症,心境障碍(如抑郁症)。轻性功能性精神障碍大概又可分为癔症(即人们常说歇斯底里);神经症(如神经衰弱);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如同性恋,恋物癖);精神发育迟滞(即人们常说的弱智、白痴);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即人们常说的儿童多动症);其他类。所以分裂症仅仅是精神病的一种,而精神病包括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它是以心理活动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大类疾病,涉及心理活动过程的方方面面。3. “精神病”与“神经病”一样吗? 精神病广义上是指在各种致病因子的影响下,大脑功能紊乱,精神活动有不同程度异常的疾病。狭义的精神病则是指重性精神病,是一组由不同原因所引起的脑

7、功能紊乱,临床上表现为精神活动完整性和统一性的破坏,精神活动明显异常,常对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病态缺乏认识,否认有病,不肯主动就医。如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等。精神疾病有较多影响因素,但目前许多病种的病因尚未明了,需进一步研究。 神经病是指脑、脊髓、周围神经及骨骼肌肉由于感染、血管病变、外伤肿瘤、中毒、免疫障碍、变性、遗传、先天发育异常、营养缺陷、代谢障碍等原因所引起的疾病,不是以精神障碍为基本特征。这些病因引起的疾病中神经或肌肉组织多有明确的病理改变,而在有些疾病中患有生理性变化,却看不到病理的改变,如原发性癫痫、三叉神经痛、血管性头痛、周期性瘫痪等。 神经

8、病是包括大脑在内的神经系统及某些肌肉疾病,而精神病主要是涉及大脑功能的疾病,主要是异常体验、异常想法或判断及异常行为包括精神、社会及生物学诸方面的深层心理活动与人际交往关系异常的疾病。一般而言,脑部有明显结构异常等器质性变化,临床表现以感觉和运动异常为主,属于神经病;而大脑没有明显结构改变,临床表现以精神症状为主,则为精神病。当然精神病也可伴有躯体功能障碍,并且精神、社会及躯体因素均参与疾病的形成,有时很难严格区分,或者需要“精神科”和“神经科”两科共同诊治。4什么人易患分裂症? 哪些人容易患精神分裂症,一直是精神科医生和专家们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他们发现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与以下因

9、素有关系:遗传因素:学家们通过半个世纪以来的家系调查,孪生子和寄养子的研究,证明遗传因素在本病的发生中起一定的作用。比如他们在精神分裂症的调查中发现本病患者近亲中的发病率比一般居民高数倍。与患者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就越高。在精神分裂症先证者家属中的发病率以子女、同胞及父母为最高。同时孪生子和寄养子的研究也支持遗传因素的作用。80年代以来由于分子遗传学技术的进步,使敏感基因的定位有了可能。最初研究显示在第5号染色体长臂有一导致精神分裂症的显性基因,但随后的大量研究又否定了这一发现。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寻找控制精神分裂症发病的某一特定基因几乎不太可能,提示可能是多基因遗传,由基因的叠加作用导致发病。因

10、此科学家们在此基础上开始进行大样本、多基因的同步研究,在研究手段上也从以空间线性连锁为纽带的染色体扫描发展为以功能组为纽带的功能基因群扫描,并进行高数据通量,严格质量控制。相信在本世纪有关精神分裂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会有明显突破。环境中的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因素:分裂症的发生,除遗传因素在病因中起重要作用外,环境中的心理应激和躯体疾病的影响也是重要的因素。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与社会经济和教育程度成反比。如低收入社会阶层比高收入社会阶层的患病率为9:1,其中又以无职业或技术性很低的人群患病率为最高。这些都与物质生活艰难,社会心理应激多有关。研究表明幼年丧亲(指17岁以前父母死亡或永久分离)精神分

11、裂症的患病率也明显增加。另外,母孕期的病毒感染以及母孕期及围产期合并症等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间接的影响。推测由于上述因素影响胎儿神经发育,皮层神经细胞结构上紊乱有关。是否患病取决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他:精神分裂症有脑结构的变化和神经发育异常,如额叶和颞叶侧脑室扩大;神经递质的分泌紊乱和分泌失衡等。总之,精神分裂症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具有精神分裂症家族史以及母孕期病毒感染、围产期合并症、外伤、幼年与双亲分离等社会应激的人群都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易发的高危人群。5.分裂症有好发年龄吗? 同其他疾病一样,分裂症也有其好发年龄。它的发病年龄段多在青壮年时期。据南京、上海等地的

12、统计资料,分裂症发病年龄范围以1635岁范围最多,占住院分裂症的80.981.9。就发病年龄的分布情况来看,南京和上海资料均以2125岁为最多。国外的统计资料也与国内统计资料一致,只是在年龄分布上略有区别,以2630岁发病为最多,占住院病人的27.4。少数病人在青少年期或老年期起病。中年以后发病者多称为晚发性分裂症。发病年龄与分裂症的临床类型存在一定的关系,如偏执型平均发病年龄为32.3岁,单纯型的平均发病年龄为22.7岁。弄清临床类型与发病年龄的关系对评估在治疗中的反应和精神分裂症的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例如单纯型的分裂症患者多在青少年期起病。由于起病缓慢,持续进行,孤僻、被动、生活懒散、对

13、亲友逐渐冷淡,行为退缩,日益脱离现实生活等人格衰退症状早期常不被注意,往往经过数年,病情发展到较严重时才被发现,因而治疗上效果很差,预后也不良。晚发性分裂症多见于老年人。由于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愈来愈大,老年期分裂症也日益受到重视。临床上主要表现为45岁以后发病,以偏执、幻听为主。发病原因推测由于老年化躯体功能下降,感觉功能损害等因素有关。如听觉下降,使老年人出现多疑;听觉和视觉损害,可加剧业已存在的分裂症症状。6. 分裂症患者中有多少人会自杀? 在分裂症患者中,常可见到抑郁症状。其中,轻者表现为消极言语、轻度抑郁情绪;重者则表现为严重抑郁情绪、有自杀行为,可直接导致死亡的严重后果。据WHO资料

14、表明,分裂症合并抑郁症状在分裂症患者中所占比例可达10%之多,而其中自杀死亡者约为3-4,也即每1000名分裂症患者中约有3到4人自杀死亡(这并不包括自杀未遂者)。国外一些研究发现自杀死亡者中,90%左右的人符合精神疾病诊断。国外的心理分析研究揭示了精神疾病是自杀的主要危险因素。尽管全世界每年死于自杀的人约为14万,然而从病种来说,分裂症患者自杀是较少的,首位是抑郁症(30-80%)其次依次为酒精中毒(24%),人格障碍(3-18%),药物依赖(19-60%),最后为分裂症(3.07%)。但上面这个排序目前不同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分歧,仅有首位是抑郁症这一点是比较一致的。所以分裂症患者自杀问题还

15、需要进一步研究。尽管分裂症患者合并抑郁情绪及自杀行为较少,但却要引起高度重视,以避免严重意外事故发生。另外要做好自杀的危机干预工作,让病人及家属得到及时心理救助与支持。据一些研究资料表明,96.6%的自杀者潜在的心理问题生前并没有得到关注,更谈不上合理治疗。因而普及相关心理卫生知识,是解决自杀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固然精神卫生工作者要在平时加强宣教,但主动、积极了解一点基本的心理卫生知识对分裂症患者及其监护人乃至全社会则更显得意义重大。7.分裂症发病与性格有关吗? 精神病中以分裂症为最严重。分裂症具有反复发作的特征。临床资料表明,其治愈两年后的复发率达50%。其发病率各地区各时期统计数字常有差异

16、,在欧美等国家患病率约4%-8%,而我国一个5个大城市的调查,患病率为0.86%-1.28%。不少人认为,分裂症的发生是由于心理上受到刺激的缘故,其实并不完全如此。大约半数以上的病人在病前或发病过程中可能遇到某些心理上或环境上的压力,如家庭纠纷、邻里不和、恋爱受挫折等,但这些并不是发病的根源。从精神病学的角度分析,有些病人心理不平衡或与环境发生矛盾、冲突,有可能就是患病早期的病理性改变和行为的异常表现,只不过没有被人们所察觉。因此,精神因素并不是分裂症的主要病因,而只是促使某些患者发病的诱因。 专家们经过分析证明,人的性格与分裂症发病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一“分裂样性格”。表现为退缩、孤僻、内向、

17、胆小、沉默和怪癖,缺乏知心朋友,好幻想,缺乏进取心。在学习工作中主动性差,依赖性强,遇事没有主观见解,这种人易患精神病。国外调查结果分裂症病人在病前有这类性格者占50%-60%,而且病人亲属中也常有类似的性格。 其二,偏执性格。表现为固执、敏感、多疑情绪不稳、易躁易怒、心胸狭隘、嫉妒心强。自我评价过高,遇到挫折时多责备别人或推于客观。在工作中容易和朋友发生磨擦。这种人多见于男性,易患偏执型分裂症。 上述性格的人必须逐渐锻炼对心理矛盾和环境因素压力的适应能力。这两种性格均属于不良性格。一般认为,人的性格成熟,与儿童期的心理发展有密切联系,其心理发展要经过三个关键期,即3岁、7岁和12-14岁。青

18、春期是一个性格形成的最初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够顺利地渡过最后一关键期,形成更多的好思想、好品质,就可以为日后良好性格的定型创造条件。否则会发展成不良性格。儿童期性格可塑性很强,从小要抓住心理发展的关键期,进行培育。尤其在青春期注意性格的培养十分重要。 8.分裂症会传染吗?分裂症为一种精神疾病,而精神疾病不是有外来的病源微生物引起的,因此,分裂症不具备一般意义上的传染性。但分裂症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有可能在某个家族中高发。另外由于受精神暗示作用的影响,日常可出现感应性精神病及癔病集体发作的现象,一旦离开特定的发病环境,这些患者可在短时间内不治自愈。9.分裂症会遗传吗? 不少精神分裂症的家属提

19、出这样的问题“精神分裂症有没有遗传”?回答是:与遗传有密切关系。请看下列事实: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系统的家谱调查(调查其父系、母系3代),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成员中,精神病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62倍。有的学者对65个家庭进行调查,父母双方均患精神分裂症者,其子女患病机率为35%一68%(患病机率指在人群中个体终生患病的可能性)。正常人群仅为O86一1。对精神分裂症孪生子(双胞胎)的调查发现,单卵双胎(1个卵子2个精于受精发育成的双胞胎)的同病率(一同患病)比双卵双胎(2个卵子和2个精子受精发育成的双胞胎)的同病率高46倍。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子女自幼寄养在精神健康的父母家庭中,而将精神健

20、康父母的子女也寄养在精神健康的父母家庭中,结果,精神分裂症父母的子女患精神分裂症和智力缺陷者占寄养子女总数的191%;精神健康父母的子女无一个患精神病。不少研究提供证据表明,遗传因素是精神分裂症病因学的一个重要部分。血缘关系愈近,遗传因素的影响就愈突出。但是,一般并不把精神分裂症直接说成是“遗传性疾病”,理由是:其遗传方式及遗传传递方法目前尚无定论。临床观察资料中,确有相当数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无家族史(家族中父系母系3代均无精神病患者)。10. 哪些人容易患分裂症?哪些人容易患分裂症?这个问题目前尚无定论。从现阶段研究成果来看,遗传是分裂症的最可能的一种素质因素,且为多基因遗传的可能性较大。

21、精神病学家通过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发现,在分裂症患者的亲属中患分裂症的机率明显高于常人;与分裂症患者的血缘关系越近,其患分裂症的可能性就越大;分裂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其家属中患者的人数多少,与其家族中任何个体患分裂症的机率呈正比。另外分裂症的患病率与患者所处社会阶层有关,在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阶层中患病率较高。有些精神病学者认为父母性格怪异或患有神经症,子女易患分裂症。又有人发现父母关系异常、父母对子女过度保护或关心不足,子女也易患分裂症。这个观点在70年代的欧美曾流行一时,但不同的精神病学者对此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缺乏必然联系。当时与之相近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父母与子女交流异常,子女也易患分裂症,

22、同样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交流异常为疾病的原因抑或结果无法判断。另外研究表明病前性格不良者会有一小部分人发展成为分裂症,故而认为人格异常者尤其是分裂样人格者易患分裂症。尽管以上观点存在分歧较多,但唯有遗传的观点是比较肯定的。不过在这里要明确一点,在发病前要去推测某人是否会患分裂症就目前精神医学水平而言尚很困难及缺少识别方法。11分裂症病人能结婚吗? 分裂症大多于青壮年时期发病,绝大多数分裂症患者得病时尚未结婚。那么,得了分裂症还能结婚吗?这是很多病人及其家人所关心的问题。 我国婚姻法规定,患者医生认为不能结婚的疾病者不得结婚。因此,分裂症患者能不能结婚,应由精神科医生提出意见,应该认为得了分裂

23、症,患者是可以结婚的。但重要的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恋爱、结婚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1)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时机。精神分裂症病人在疾病状态时,有各种精神症状,使之不能按正常的情理思考、分析问题,甚至生活不知自理,因此,绝对不能谈恋爱和结婚,否则会促使病情加重。精神分裂症病人经过治疗后、精神症状缓解,自知力恢复,一切如常人时,可谈恋爱和结婚。 (2)精神分裂症患者婚姻问题的解决,需由他人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得病后,容易遗留一些社会功能的缺损,如交往能力下降,对问题的分析、判断、推理脱离自己的实际情况等,因此,父母兄长要对他多提出建议,帮助他分析、观察问题、再作出最后决定。 (3)精

24、神分裂症患者找对象,要实事求是,向对方毫无保留地讲清楚自己的病情,而不是隐瞒病情,以免婚后导致婚姻纠纷,使自已的精神受刺激而致旧病复发。(4)精神分裂症患者找对象,应适当地降低条件和标准。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个人条件很好,得病后仍按原来条件择偶,结果不是找不到中意者就是勉强结婚。婚后对方逐渐厌烦其有病及服药等。最终导致婚姻破裂,对病人造成很大的精神打击。12. 儿童也会患分裂症吗? 分裂症起病年龄最小者为学龄儿童,8岁或9岁前几乎不发病,此年龄阶段发病者很少见,然而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存在是肯定的。发病率在青春前期和青春期明显升高。在儿童精神分裂症中,接触差和语言混乱普遍较明显,除此之外也可有妄

25、想形成及较强的情感变化。典型的精神分裂症表现在较小的儿童身上是见不到的。像思维、语言、感知觉和情感障碍这些症状,要以这些能力的相应发展和稳固发展为前提,在经过一段无显著异常的发育阶段之后,一些青(少)年中出现倦怠、不果断、以及加重的孤僻性。有些人冷落自己、几乎不加入家庭的一些活动。有些人反应为疑病或忧虑性内心痛苦。有些人敏感、害羞胆怯,有些人过分活跃,对抗性增强,以至于一些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像从前那样听话,变得执拗而难于接近,不易教育了。这些混乱、令人不安、接近于精神分裂症症状的青春期表现,一方面是由于这一年龄阶段所建立的现实联系还不够稳固,另一方面是由于阶段性自我意识薄弱,并通过社会性因素

26、的影响而加重。儿童期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一般为亚急性或急性,所以很容易看到患病期的突然变化,这种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明显异常变化必须引起父母重视,及时求医。13. 老年人也会患分裂症吗? 一般进入老年期不太会患分裂症,年龄较大者初次发病比较少见。随着年龄的增大,即使是分裂症的慢性病程,进入老年阶段后病情可有明显的缓解,且分裂症症状大多数也较轻。在老年病人中,急性多发少见,症状一般为单调的形式。人格改变与行为障碍等残留症状的程度同生活情形有关。进入老年阶段后,大约有20%的分裂症病人可获痊愈。约45%的分裂症病人明显缓解。如果病人具有明显不利的病情发展,则在老年期可出现残留症状。在这种残留状态中,以思

27、维、情感及本能内驱力障碍、思维散漫、自我矛盾及孤僻性多于妄想、幻觉以及紧张性障碍。既使妄想和紧张性症状大多数也退居次要地位。大多数病人“沉浸在自己的思维活动中”具有特征性的表现为行为怪异、思维障碍、本能内驱力疲乏,情感活动减少及突出的孤僻性,反映了与环境的联系。精神分裂症的残留症状可被看作是疾病的直接后果,而更多地被认为是病人与疾病抗争的结果。看上去活力减低、行为孤僻的病人,于现实生活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他们退缩到所谓堡垒的背后,以回避过去的要求,避免重新回到现实,同时也可防御早期未解决的冲突。老年痴呆在分裂症病人中似乎比其他14. 与自杀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当一个人陷入表面上无法容忍,无法

28、解决的困难处境,并且认为只有结束生命才能摆脱困境时,将会出现自杀行为。自杀可以是失望和焦虑恐惧,特别是面临危险、疾病、死亡、罪过的暴露、精神疾病突发、丧失威信以及受到别人的鄙视时,部分是由自己的过错,部分是由于没有根据的误解。总体来说,自杀是由绝望引起的。与自杀相关的危险因素主要有1.急性的恐惧不安2.持久而严重的忧郁3.负罪的体验4.痛苦地表述对生活的绝望5.没能达到目的的较强而潜在的攻击性6.进一步还包括病人以前有过的自杀行为7.在家庭或周围环境中发生过的自杀事件等. 由于激动和紧张等导致的思路中断或思维短路,反应在自杀行为中往往起重要作用,此时当事者不再能考虑以后解决问题或提高适应能力的

29、可能性。许多人在自杀念头的出现到自杀行为的落实之间持续不到一天时间,持续时间较长的自杀意向,多有认真的准备及较彻底的实施手段。一些人的自杀企图无确切的实施计划,以致于许多自杀行为能得到挽救。有些自杀者在自杀行为发生后马上又寻求别人的帮助,尤其是在服用了安眠药之后,自杀也可作为对难以容忍的现实的逃避,以及对毫无希望的未来的逃避。自杀还可能是向外界的求援和呼吁,有时还是以使别人羞愧、丢脸、报复别人或使人感到惊恐不安为目的。自杀行为是由不同的原因导致的,这些原因相互交叉重叠。自杀可以是自我摧毁,也可以带有某种倾向;可以是针对自己,也可以是面向他人;可以是威胁恐吓,也可以有很严重的后果。15.分裂症病

30、人容易产生哪些危险行为?分裂症病人较常见的危险行为有自伤、自杀和冲动伤人等。他们可利用各种物品作为残害自己的工具:如吞服体温表、发卡等异物;窃取玻璃碎片或锐利物品割破血管或颈部;以头撞墙、床棱;利用热水瓶、烟头、暖气烫伤自己;或从高处跳下或坠楼自杀;利用毛巾、长丝袜等自制绳索自缢;或蓄意藏匿精神药物一次性吞服自杀、触电自杀,以及突然冲动打架斗殴将他人致伤等。其中最危险也最严重的是自杀、自伤和伤害他人,甚至是严重伤害、杀人等刑事案件。有这样一个案例:杨某,女,32岁,1年前开始出现精神失常,言语增多,到处乱跑且常自言自语和无故独自嬉笑。平时即坚信丈夫要害她,并常打骂丈夫。行凶前晚,杨某磨菜刀,表

31、示要用菜刀切猪食,故磨刀备用。当晚乘丈夫熟睡之机,用菜刀和斧头将丈夫颅骨打得粉碎,并砍伤头部躯干多处,致其夫当即毙命。事发后,杨某对杀人供认不讳,毫无掩瞒,但坚称“不知道为什么要砍他”,“丈夫把刀藏在衣服里,要杀我,所以我就先下手杀了他”。说话时态度冷漠,无所谓,不时自言自语。结合这些案例,这些有冲动行为的病人有这样一些特点;病程多在3年以内,尤其是在初次发病后病程在半年左右者为最多。他们行凶的目的、动机均不明确,难以理解,或者行凶行为明显凶残,且多是突然行凶,不择时间、场合,不顾及后果,缺乏自我防卫意识。行凶后可保持无所谓的冷漠态度或在现场留连不去。被侵害的对象多以家庭成员,特别是患者最亲近

32、的人如配偶、子女等。由于病人的危险行为不可能都有暗示危机的先兆,因而首先要求家属或医务人员对病人独特的表现要有所了解,并有一定的防备意识。在平时要加强对刀、剪、绳索、玻璃等物品以及剧毒药物的管理。密切观察病情。如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送医院诊治。对待病人突然出现的暴力行为,要沉着冷静,先稳定病人;与此同时,设法求援,解救危机。切不可单独面对病人,进行阻止暴力或抢夺其手中的物件。组织好人力,转移病人注意力,分工合作,设法制服病人,但制服病人的同时也要保护好病人和其他人员。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保护性约束。16. 如何对自杀危机实施干预 当注意到患者企图自杀或自杀未遂时,制定一个治疗计划,对自

33、杀危机实施干预以帮助患者安全度过这一危险时期是非常重要的。1.保证对患者适当监护或送入院治疗,不要让患者单独呆着,家属或朋友应提供适当的监护。2.保证患者24小时内得到适当的临床护理及日常生活照顾。3.鼓励患者向长辈、父母或同事进行咨询。4.取走所有可用来自杀的物品。如果患者需要服药,不要把全部药品交给患者,仅留很少让他(她)自己保管。5.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彻底、精确的评估,了解患者自杀的企图或计划、行动,自杀未遂后的行动,是否饮酒、被及时制止或救活的可能性,要求死亡的程度、对活着的感觉及以前的自杀未遂。6.同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不评判、不威胁、以同情和帮助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同患者一起列出

34、目前最重要的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7.努力推迟患者的自杀冲动的出现。例如同患者订一个“条约”,使患者承诺在同其协定或较短的时间内不自杀,也可以给患者一些其他处于自杀边缘时的应对方法,如:建议患者找可信赖的人帮助,一个值得信赖的家属或朋友,医生等。8.淡化突如其来的问题,鼓励患者抱有一切都会好的观点。有条理地解决问题,是所有患者需要学习的关键技巧。9.环境干预。包括家庭成员如何对患者关爱,有条理地解决问题,鼓励非医疗系统的支持网络发挥作用,鼓励动员社会资源,帮助患者解决与他人暂时的冲突帮助患者有计划、有规律安排治疗阶段和巩固阶段的时间。17分裂症病人能生育吗? 分裂症患者不应该生育子女,其原因有

35、以下几种: (1)分裂症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大量调查资料证实,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的发病宰。从优生优育的角度考虑,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应生育子女。不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具体做法是,经恋爱结婚,婚后立即由其中一方做绝育手术,或者采取官内放环的避孕方法。 (2)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缓解后还要长期服用维持剂量的药物,而这些药物有致胎儿畸形的副作用,如果停药又可导致病情复发,而兴奋、躁动均可导致流产或胎儿发育不良。 (3)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缓解后易遗留社会功能缺损,常常不能履行做父母的职能,甚至就业困难,经济上难以抚养子女,精力上无力照料和教育子女。(4)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子女人身安全得不

36、到保障。我们曾见到,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受精神症状支配,打伤或杀害自己的孩子。18有多少人患分裂症? 有多少人患分裂症?要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要回答分裂症患病率的问题。首先,分裂症患病率由于诊断标准和调查人群不同,存在较大差异。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不同地区搞了一个大规模的普查,其结果表明,分裂症时点患病率(现患率)在1.56-4.6之间。根据1993年我国1个七地区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发现城市总患病率为8.18,时点患病率为6.17;而农村总患病率为5.18,时点患病率为5.18,说明城乡有差异。发达国家的一些资料则表明分裂症的时点患病率约为8,1998年美国的一个较新的研究表明

37、分裂症的终生患病率为13。其次,患病率也与性别和年龄有关,我国近几十年的不同研究结果均发现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另外一些研究资料表明35岁及55岁人群的患病率高。第三,患病率还与社会经济背景和职业有关。我国1993年的一个研究发现:经济水平下等的人群患病率为18.90,明显高于经济水平上等的人群(3.54)。美英的研究资料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19分裂症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精神分裂症的表现多种多样,一般与起病类型有关。本病起病形式不一,可呈慢性,亚急性或急性。上海20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分析缓慢起病者占70.6,南京住院病例1932例中占64.3。此病病程进展缓慢。一般很难确切估计起病时间,病人的

38、精神活动逐渐变得迟钝,对人冷淡,与人疏远,躲避亲人并怀敌意,或寡言少语,好独自呆坐,或无目的漫游,生活疏散,不遵守纪律,对周围人的劝告不加理睬,有的病人表现为性格反常,好无故发脾气,不能自制,敏感多疑,或沉湎于一些脱离现实的幻想,自语,自笑;或无端恐惧。部分病人亚急性起病,从可疑的症状出现到明显的精神异常约经过两周到三个月。此时情感障碍表现抑郁,忧愁,病人表现不知所措,无助感,需要依靠。情感活动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发生控制不住反复思考,思考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或疑病观念。急性起病表现是言语增多,兴奋冲动,行为幼稚,愚蠢,奇特,思维内容荒诞,脱离现实,以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多见,其次是自罪,影响,中毒

39、和嫉妒妄想,绝大多数病人有数种妄想同时存在。有幻觉,以言语性幻听最常见,内容多使人不愉快,如讽刺,批评,评议,威胁,命令等;病人可以听到各种不同的噪音,哨声,雷声,拍击声,脚步声等等,也较常见到讲话声,耳语,喊叫,责骂或威胁声,大多数病人同时伴有焦虑恐惧或紧张,友好的幻听内容较少见。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不是在每一个病人身上都全部出现,表现程度也各异。20分裂症的预后与哪些因素有关 精神分裂症在初次发病缓解后可有不同的病程变化,但决不是规律的。一般认为精神分裂症常会复发,多转为慢性及留有残余症状的看法是错误的。大约1/3的病人可获痊愈。保持临床健康,即不留有精神病症状。然而应注意的是,精神分裂症很深

40、地干扰了病人的正常生活和体验,即使战胜了疾病,病人的自我感受也不会与过去相同。一些病人在反复发作后可出现人格改变等残留症状较轻时,病人仍具有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残余症状的形成改变对病人生活的影响不完全是由疾病本身造成的,他也取决于心理社会因素。良好的心理社会因素可促进疾病康复,相反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可使症状加重。有利的预后因素有:发病较晚,急性起病,很突出的幻觉,妄想以及紧张性障碍,明显的情感症状,不复杂的人格结构伴有较好的交往及适应能力,波动性发作与心因反应有关,能获得有效的治疗,尤其是在精神病前驱期至发病期后头五年。女性的预后一般比男性有利。不利的预后因素:潜隐性起病,以精神衰退症状为主,

41、如言语内容贫乏,情感淡漠,孤僻内向,意志缺乏,认知障碍明显,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病前有分裂性或其他类型障碍,儿童期发病有遗传因素,心理健康教育及长期监护条件差,服药依从性存在严重问题。总之不能单纯地只根据疾病固有的规律来确定精神分裂症的预后,应综合考虑到心理社会因素及治疗措施的影响。(周丹 何敏慧 谢红涛 王琦)21精神分裂症治疗能断根吗?精神分裂症能否治愈,早发现、早治疗和坚持长期治疗是关键。一般来说,一旦发现有精神异常,治疗越早,效果也越好。另外,坚持长期维持治疗也很重要。跟踪随访发现,约有20%的患者由于治疗及时、系统,尤其是病情明显好转后仍能坚持用药巩固,又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接受医生的指

42、导,病情一直很稳定,而且能正常工作或学习,可以认为,这些病人治愈(断根)了。调查发现,经过系统治疗获得显效后,继续巩固或维持治疗长达五年以上的患者,病情保持长期稳定,生活、工作、社交活动无一点影响,看不出他们曾患精神疾病,这些病人治愈的机会很大。而那些不能继续长时间巩固或维持治疗的病人,复发比例高达60%以上,复发的原因主要是不合理地停药,以为自己病好了,不再需要医生帮助,不愿意巩固疗效,结果病情反复,不得不再住院。当然,能否治愈还受其它一些因素影响,其中家庭对患者的关心程度是影响患者病情转归的重要因素。家庭关系和睦,经济状况能保证病人基本治疗的,家庭照料良好的,工作稳定的患者,半数以上病情稳

43、定,很少复发。无精神病家族遗传史的,病情复发的机会少的多,反之就不乐观。另外,生活事件、居住环境等社会心理因素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尽管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不明,且有较多因素可以影响预后,给治愈疾病带来困难,但只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坚持维持治疗,避免不良社会心理因素,改善家庭环境,积极接受医学指导,治愈的机会可以大大增加。22怎样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据调查,约有五分之四的患者病后至少一次复发,每年复发的为数不少。其原因主要是巩固治疗的措施不到位,不能坚持用药,少数患者因为遭受程度不等的心理压力,心态难以承受而复发的。预防复发的方法很多,目前最有效的是根据医嘱

44、坚持巩固或维持治疗,一般采取的是口服药,如有胃病,或者不能长期坚持服药的,或者对服药不合作的患者,可以每二周或每月注射长效药物针剂。常用药物有氯丙嗪、氯氮平、奋乃静、维思通(利培酮)、奥氮平等,由于药物有不同程度的副反应,因此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同时,应学会用良好的心态处理各种心理矛盾,能有效地减少复发。遇到心理压力时,就要冷静面对,正确处理,不要因小事、琐事而紧张不安,甚至怒气冲天或悲观失望,即使遇到大事,也应冷静,如果自己难以应付,可以请求家人、亲戚、朋友、同学、同事、领导等帮你排忧解难。如果能够做到上述几点,可以大大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另外,经常与医生保持联系、沟通,既可以让医生及

45、时了解患者的病情,也同时可以获得心理支持,康复的指导,这对于每位患者都是有益的。23精神分裂症病人长期住院好吗首先很明确地说,住院本身是一件不得已的事,是否长期住院由患者的病情程度而定。精神分裂症发病急性期,或病情严重到影响生活、工作或学习时,住院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经过治疗,精神症状基本消失,病情稳定后,就应该出院,在家边治疗,边参加社会劳动,适应家庭生活,使患者的生活、工作或学习能力尽快恢复,早日踏上工作和学习岗位,为社会贡献微薄之力。如果让患者长期住院,会产生一系列问题:例如在相对封闭的医院里,社会信息局限,接受的知识就少,长此下去会变得知识老化、信息量少,不利于心理发育;再则,长期住院吃

46、吃睡睡,活动明显减少,缺乏体育锻炼,会引起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削弱,就容易生病;另外,长期住院会养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难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生活,容易被各种心理矛盾所打击,引起病情复发。值得一提的是,长期住院还会引起新的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除了养成懒散、孤独、退缩等问题外,有的因长期住院而产生失望情绪,觉得自己一辈子在医院度过,前途渺茫,做人没意思,因而出现消极观念,甚至自杀,这种教训不是没有。有位患者住院十多年,医生好不容易劝其家属领病人回家过年,可是没几天,由于他不能适应家庭生活环境而出现严重失眠,心神不定,病情复发了,不得不再住院。综上所说,都称之为“住院综合症”。因此住院精神分裂症

47、患者病情稳定后,应积极考虑出院,门诊巩固或维持治疗较为恰当。24精神分裂症病人药物维持治疗要多长时间一旦病情治愈,为了减少或防止病情反复,目前为止最有效的办法仍然是坚持服药,即病情稳定后还应服药巩固或维持治疗一段时间,一般认为应坚持三到五年。因为精神分裂症病因迄今不明,目前的治疗只是控制症状,维持治疗的目的是控制其症状不发作,如何进行有效的治疗或选用什么药物作为维持治疗?首先,由医生根据每位病人的特殊性,嘱咐用什么药作为维持治疗,并将日剂量从治疗量逐步减至一个相对低的,又不会引起病情波动的水平作为维持剂量,一般是原用治疗量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由于调整维持量是一个稳步实现的过程,主要根据精神症

48、状是否反复而定,一般需要几个月的药物调整期,几年的维持治疗。病情稳定几年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才可考虑逐步停药。停药时,应注意患者的睡眠情况,如果在几天至几周内对睡眠没有明显影响的,表明停药是可以行的;如果停药后出现明显的失眠或以前的症状隐约出现,就说明停药时机不成熟,需要继续维持治疗。这时如果实施停药,很可能病情反复,前功尽弃。一般认为,如果停药后出现病情复发的,则应终身服药,这也是大多数医学专家所建议和提倡的。25到精神病医院看病会加重病情吗?医院本身是救死护伤的医疗机构,只要不存在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操作技术问题,不会加重病人病情的。产生这种误解有两种情况:一是病人自己,因为90%以上的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病,把住院看成是剥夺人生自由,因而出现不满或抵抗情绪,提出这种理由。二是患者的家属、亲人的认识问题。由于其家属、亲友缺乏精神卫生知识,不认识该病的严重性,片面理解为思想病,就对住院有顾虑,怕加重患者的思想负担或者担心戴上“精神病”帽子后会影响声誉、前途。事实证明,当患者的病情达到威胁他人的利益和人身安全时,或影响家庭生活和工作秩序时,应考虑住院,及时治疗,有利于防止发生意外,这样既保护病人自己,又保护他人。由于没有及时采取住院治疗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