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技术的‘5+1’小公民道德建设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网络技术的‘5+1’小公民道德建设研究”.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网络技术的5+1小公民道德建设研究”研究报告冉光瑜摘要:本课题研究是利用网络技术引导和帮助儿童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的一项具体实践活动。我们把研究活动放到了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中加以思考,在目的上从思想品德教育扩展到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在内容上从一般意义的德育内容扩展到科学、人文教育领域,在方式上从一般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扩展到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探究性活动,在时间上从短时间活动扩展到常规教育教学活动。经过五年的研究,我们总结出了“5+1”小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施方案、行动原则、主要途径、实施策略、评价策略。同时,也指出了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关键词:网络技术;小公民;道德建设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21世纪是社会价值日益多元化,人的个性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的时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指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告诉我们教育培养少年儿童,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伦理道德素质。注重伦理道德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早在先秦时代,孔、孟、庄、荀、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其他古籍中就包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以及实践活动的记载。其共同的特点是强调使蒙童“远于浇薄之恶习,习于善良之规范”。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
3、的伦理道德传统,是现代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根本目的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塑造儿童就是创造未来,道德教育必须从儿童抓起。经过二十多年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以“三个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养成教育为重点的思想道德教育,广大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主流是好的,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输送了大批德才兼备的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2002年2月,中宣部、全国妇联、团中央、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广播影视总局等6个部委发出关于实施中国“小公民” 道德建设计划的通知,对小公
4、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以前学校在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时,只是在校园内、课堂上进行,缺乏与社会的联系,处于相对孤立、封闭的状态,较多说教与灌输,形式较为单一和枯燥,效果也不明显,很多学生不做家务、不善合作、不讲礼貌、不守秩序、不爱护环境、心理脆弱、自制力不强、责任感不强,以自我为中心,关心、尊重他人不够网络时代的到来,促使教育逐步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个性化,为小公民道德建设开辟了新的天地。开展基于网络技术的“5+1”小公民道德建设研究,不仅能提高教师的素质、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还能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现代公民道德意识、责任意识、义务感、拥有感恩的情怀,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竞争意识,为其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为此,我们提出了基于网络技术的“5+1”小公民道德建设研究这一研究课题,该课题研究以网络技术为手段,以总结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面的经验为基础,学习借鉴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总结出了小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些成功经验,供广大教师参考。二、理论基础及依据(一)网络教育的相关理论学习网站的本质是一个基于网络的协作式学习系统,它通过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和协作学习交流工具,让学生选择和确定研究的项目,自己收集、分析并选择信息资料,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它强调通过学生主体性的探索、研
6、究、协作来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让学习者体验和了解探索活动过程,提高他们获取知识、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实践能力和培养良好的创新意识与素养。(二)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明确具体地规定了小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内容、方法和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的具体要求,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从道德建设主体的需要出发,充分发挥小学生道德建设的主体作用。(三)心理学理论心理学揭示了人的成长过程是身心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不同的年龄段都表现出各自的心理特点,小公民道德建设只有遵循儿童身心发育的规律,才能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 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重在通过社会实践体验活动,培养
7、良好的社会道德行为,必须吸收心理学的理论,来探索良好社会道德行为形成的有效社会实践策略。三、核心概念界定(一)网络技术:指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使人们能够透明地使用资源并按需获取信息。资源包括高性能计算机、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大型数据库、网络、传感器等。 当前的互联网只限于信息共享,网络则被认为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阶段。网络可以构造地区性的网络、企事业内部网络、局域网网络,甚至家庭网络和个人网络。网络的根本特征并不一定是它的规模,而是资源共享,消除资源孤岛。(二)“5+1”:指
8、学校向学生提出的“5”个基本目标和各年级制定的“1”个德育主题。(三)小公民道德建设: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小公民施加影响,使其能够在家庭里做个小帮手,在学校里做个小伙伴,在社会上做个小标兵,在公共场所做个小卫士,在独处时做个小主人。四、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小公民道德建设开始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我国,也有很多学校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我校通过“基于网络技术的5+1小公民道德建设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总结出了小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些成功经验,核心是教会学生做人,要求学生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5+1”两大系列主题鲜明,且从易
9、到难,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易做易行。各年级“1”项德育主题,各班根据年级主题,制定班级主题,个性鲜明。“5”个基本目标体现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三教结合,共育良才。“5”个基本目标浅显易懂,十条规范要求好记好背,容易操作,有利于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利用网络技术有效地将传统的口头说教内化为精神沟通,巧妙地加强了小公民道德建设的情境性与情感性,成功地实现了师生共同成长、实现自身价值的目的。五、研究的目标及内容(一)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小公民道德建设策略,增强学生争做合格小公民的意识,在家庭、在学校、在社会、在公共场所、在独处时,都表现出应有的小公民道德水准;提高广大教师
10、的公民道德素质和科研水平;提升学校道德教育的品位。(二)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分为两个系列:第一个系列“5”就是学校向学生提出“5”个基本目标:“在家庭里做个小帮手,在学校里做个小伙伴,在社会上做个小标兵,在公共场所做个小卫士,在独处时做个小主人。”对这五个基本目标又分别制定出了十条规范要求。在家庭里做个小帮手十条规范要求(1)尊敬老人,体谅父母;(2)长辈回家,主动问候;(3)亲人生病,细心照顾;(4)兄弟姐妹,相互帮助;(5)生活自理,学做家务;(6)讲究卫生,穿戴朴素;(7)珍惜粮食,爱护财物;(8)喝酒赌博,毫不沾濡;(9)优点缺点,如实告诉;(10)教育弟妹,不骗父母。在学校里做个
11、小伙伴十条规范要求(1)按时到校,书具莫忘;(2)热爱学习,遵守规章;(3)认真听讲,做好笔记;(4)交流讨论,全面参与;(5)完成作业,按质按量;(6)开会做操,准时到场;(7)坚持锻炼,增进健康;(8)尊敬师长,团结同学;(9)多做好事,互助互帮;(10)全面发展,为校争光。在社会上做个小标兵十条规范要求(1)拾金不昧,友爱善良;(2)诚实守信,绝不说谎;(3)衣着整洁,举止端庄;(4)不说脏话,不动拳掌;(5)不进舞厅,不看录像;(6)交通安全,时刻提防;(7)法律法规,到处宣传;(8)别人遇难,主动帮忙;(9)待人接物,谦虚礼让;(10)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在公共场所做个小卫士十条规范
12、要求(1)公益活动,积极参与;(2)公共设施,倍加爱护;(3)国家文物,依法保护;(4)栽花种树,善待动物;(5)保护环境,莫让污染;(6)公共秩序,维护莫忘;(7)电子游戏,警惕上当;(8)自尊自爱,文明礼让;(9)保护弱小,帮助病残;(10)见义勇为,不卑不亢。在独处时做个小主人十条规范要求(1)按时作息,张弛有度;(2)冷静沉着,遇事不慌;(3)坏歌不唱,坏书不览;(4)胸怀开阔,心理健康;(5)意志坚强,乐观向上;(6)刻苦自立,勇于创新;(7)兴趣广泛,意气昂扬;(8)勤劳奋发,高瞻远瞩;(9)自理自护,自立自强;(10)无私奉献,立志报国。第二个系列“1”就是各个年级根据学生的身心
13、特点,结合年级实际,自行确定一项德育主题,使各年级德育内容专题化,规范化,并围绕品德与生活(或品德与社会)课教材和学校争做合格小公民这一总的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各年级“1”项德育主题是:一年级:迈好生活第一步以“养成教育”为主题;二年级:迈好成长第一步以“守纪教育”为主体;三年级:迈好生存第一步以“礼仪教育”为主题;四年级:迈好发展第一步以“策略教育”为主题;五年级:迈好理想第一步以“设计自我”为主题;六年级:迈好人生第一步以“为校争光”为主题。六、研究对象及范围从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公共场所以及独处时等方面去研究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开展“5+1”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七、研究方法及运用根
14、据教育自身的特点,本课题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成果展示法和行动研究法,此外,还有师长示范法、学科渗透法、环境熏陶法、网站助推法。(一)文献研究法:对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和网络教育的相关理论进行学习研究。总体把握小公民的 “道德建设点”,并把这些“道德建设点”作科学合理的排列,分布到相应的年级、班级中去,形成科学合理的小公民道德建设序列。(二)成果展示法:通过学校网站、年级网站、班级网站进行“五小”十佳评选事迹展览,100个小公民道德实践的感人故事展示,100篇“我做合格小公民”征文展示,100幅小公民道德实践的书画作品展示等,在此基础上把“基于网络技术的5+1小公民道德建设研究”的成果汇
15、编成集,全面总结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三)行动研究法:通过教育研究与行动研究相结合,不断设计、开发、建设、应用小公民道德建设网站,解决小公民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者参与实践,边研究边实践,边实践边调整研究方案。八、研究成果(一)制定了各个层次的“基于网络技术的5+1小公民道德建设研究”的实施方案 在总结学校日常行为养成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学校“基于网络技术的5+1小公民道德建设研究”的实施方案,并指导年级组、班组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的 “5+1”小公民道德建设体系。学校“实施方案”的编写、试用与研究;年级“实施方案”的编写、试用与研究;班级“实施方案”的编写、
16、试用与研究。(二)提炼出了“5+1”小公民道德建设的行动原则坚持网站定位的原则。我们用网站的主题定位“5+1”小公民道德建设。这样就注重了学生的亲身实践和社会体验,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着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坚持自主参与的原则。“5+1”小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自主策划、自愿参与、自我学习、自觉行动,使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坚持重在实践的原则。“5+1”小公民道德建设贵在参与,重在实践。要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参与道德建设的热情,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在实践中不断
17、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坚持基层为主的原则。“5+1”小公民道德建设要面向基层,切实进入学校、进入家庭、进入社会、进入公共场所,努力扩大学生的受教育面。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5+1”小公民道德建设要结合本地实际,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情况的学生现状,制定出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措施,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受到教育,道德水平都有所提高。坚持创新求实的原则。“5+1”小公民道德建设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求,不断总结经验,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以取得实效为目的,把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作为检验活动效果的重要标准。坚持齐抓共管的原则。“5+1”小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
18、参与和支持。学校要将各科室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纳入工作计划,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培育新世纪合格小公民。(三)探索出了“5+1”小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途径在教学学子规的过程中实施“5+1”小公民道德建设学子规是我校开设的一门校本课程,学子规分热爱祖国篇、善学治学篇、尊师求教篇、立志修身篇、社会公德篇、交友处事篇等六个部分,介绍的都是从我校毕业的历届学生的先进事迹,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赵世炎烈士、原中共浙江省委军委秘书杨晟烈士、震惊全国大血案中的蔡涛烈士、原河北省委书记张朝宜烈士、原中共中央秘书处秘书黄德全烈士、党的早期妇女运动活动家赵世兰、原国务院总理李鹏的母亲赵君陶、为妇女解放
19、而奋斗终身的王剑虹、原中共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刘仁、原全国人大代表王彦等都曾在我校读书,他们的先进事迹是开展“5+1” 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如革命烈士导我行)的极好资源,与学子规教学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活动效率。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实施“5+1”小公民道德建设新课程改革在分科课程基础上设立了综合化的学习目标,力图体现人文与科学、课程与生活、课程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学习与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取向,我们发现学科教育正在拓展自己的视野,它们需要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相结合,才能全面达成教育目标。精心设计的“5+1”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载体,活动与学科的紧密结合
20、产生了互动作用: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共同提高。学科教师成了小公民道德建设的辅导员,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而“5+1”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为学科教育提供了拓展的方向和方式。我们围绕儿童与家庭、儿童与社会、儿童与伙伴、儿童与自然、儿童与自我等基本关系,针对儿童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儿童自主策划和开展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符合儿童特点、儿童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如:小帮手劳动技能比赛、小标兵诗歌朗诵、小伙伴主题队会、小卫士环保夏令营、小主人情景剧表演等等,让每个儿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逐步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学生进行的小研究和小调查中如“对超市的调查”、“对水果价格的调查”
21、、“对本地植物的研究”、“对龙潭大气污染的调查”、“对龙潭水污染的调查”、“小小发明家”、“纸的研究”等可以看到他们充分运用了学科知识进行他们喜欢的活动,他们还将自己的活动成果在学校、家庭、社区中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在这些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将知识融会贯通,使书本知识综合化、实用化。在学校的各项主题教育的过程中实施“5+1”小公民道德建设(1)艺术节“5+1”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要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认同,同时也要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艺术氛围,开展形式多样、个性丰富的艺术活动,在艺术教育的拓展中找到富有生命力的落脚点。在学校的“金苹果”艺术节活动中,渗透了“5+1”小公民道
22、德建设活动的内容。如采用诗歌朗诵、儿歌童谣、小品表演、征文演讲、歌曲联唱、手工编制、绘画制作、动漫制作、摄影展示等艺术形式对全体学生进行小公民道德教育,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更容易让他们接受,在充满童趣、童真、童心的形式多样的游戏比赛活动中去享受做合格小公民的喜悦。(2)读书节以“5+1”小公民道德建设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主题班会、队会展示等;在学校开展“我最喜欢读的一本书”评选、征文比赛、班级辩论赛、创意小剧场、情景剧表演、手抄报比赛等。激发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情感,提高学生对“5+1”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的认识,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
23、观。(3)科技节“5+1”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提高活动的科技含金量。五年来,我校开展了“共建绿色家园”、“网页设计制作”、“节能小中队”、“小小气象台”、“做新世纪的环保小卫士”、“科学幻想绘画”等与科技教育活动紧密结合的活动,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活动中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这些活动的设计以“实践、创新”为主题,使学习知识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兴趣性与知识性相结合,实际应用与科技创新相结合。(4)体育节以“雏鹰展翅”为主题,通过组织开幕式班级方阵入场表演,开展班级乒乓球比赛、蓝球比赛、足球比赛、田径比赛、三项“达标”比赛、广播体操比赛、拔河比赛等活动,并采用现场
24、颁发奖状奖品的仪式激发学生勇于拼搏、为班争光的意识,进一步普及校园群体活动,提高师生身心素质、弘扬校园体育文化,展示师生精神风貌。在体育节中,我们加强了“小伙伴”、“小主人”的教育活动。如参加广播体操比赛时,发挥“小伙伴”作用,伙伴之间主动帮教,相互激励,浓浓的伙伴之情溢于心中,班集体荣誉感得到提升;参加方阵表演时,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挫折的勇气和“我能行”的自信心,体现“小主人”的风采。 (5)小公民体验节以“服务,我能行”为主题。通过“我是小小气象员”、“小交警在行动”,“一日家长”、“一日教师”、“小老板的一天”、“小小足球运动员”等活动的开展,充分展示每个小公民的美好心灵和动手
25、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服务意识、主人意识和我能行的自尊心、自信心。在家庭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实施“5+1”小公民道德建设近年来,家庭道德教育受到普遍重视,但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独生子女的增多,极易出现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偏差,产生不良后果。父母若能从孩子的角度去感受社会生活,去感受孩子的变化发展,就会发现孩子的许多行为都是正常的,我国有相当数量的家长不能正确地区分孩子的要求和愿望的正当与不正当、需要抑制还是需要鼓励,不能用“了解理解化解”的公式解决孩子存在的问题,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因此,“5+1”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必须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帮助家长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策略、
26、转变教育方法。我们运用BBS论坛、QQ群、E-mail等方式在家长会、家长委员会上积极宣传我们正在进行的“基于网络技术的5+1小公民道德建设研究”这一研究课题,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邀请家长担任学生的校外辅导员,让他们帮助孩子在家庭里做个小帮手。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承诺书”,让家长和孩子进行正面的交流和沟通,增进了他们之间的相互理解,改变了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学会促进孩子的自我发展,受到了很多家长的欢迎。我们运用网络技术与家长商讨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为孩子创造有特色的家庭实践场所。目前在我校学生的家里根据年级不同已经推行了“劳动登记卡”、“勤俭节约卡”、“孝敬父母卡”、“小家长登记
27、卡”等制度。此外,还充分利用节假日,进行小公民道德教育假期实践活动,并设计“作业”。在“按规则办事”道德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实施“5+1”小公民道德建设遵守社会规则是对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我们把“按规则办事”的社会公德教育作为小公民道德教育的起点。这一道德习惯的养成反映了社会生活的要求,要求学生学会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首先要强化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中就要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把“5+1” 小公民道德建设标准纳入到学校行为规范的机制中去。每个学生仔细阅读学校、班级的行为规范,并找一项自己最薄弱的环节,迎难而上,挑战自我,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自主自愿找到自
28、己为之“奋斗”的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律己的小标兵;学生还到社会上寻找社会生活中有哪些规则,查找能作为遵守规则的榜样的人;通过全校性征文“好习惯给了我”,使学生看到了诚信的重要性,在反省中发现自己的进步,寻找自己的不足,加速了好习惯的养成,进一步锻造了个性、人格。在社区发展相结合的过程中实施“5+1”小公民道德建设依据“学校为主、依托社区、各方参与、共同育人”的原则,“5+1” 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要运用网络技术与社区联动。一方面要善于利用社区资源,重视发挥社区的自然环境、机构、人员、设施等资源优势,创建学校的德育特色,以此拓展“5+1”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的德育空间,如与社区内的企业、文化
29、单位等建立共建关系;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为社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为社区的发展提供新的力量。如参加“让龙潭古镇清洁起来”、“保护母亲河”、“社区消灭废电池”、“社区公民道德大家谈”、“小小居委会主任”、“红十字会募捐”等社区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也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学会合作、学会关心,与社区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在雏鹰争章的过程中实施“5+1”小公民道德建设雏鹰争章活动使正处于兴趣爱好形成期的少年儿童能够试探并认识自己的才华倾向,充分发挥和发展潜在的能力,满足少年儿童自我发展的心理需求。少先队的雏鹰争章活动可以很好地配合“5+1” 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的开展,是一个有效的载体,它包括必修章、特色章、集体章
30、、自设章,是一项开放的、多元的、发展性的训练活动,能使队员在多层面、多领域得到符合实际的形成性的体验和评价,使少年儿童在不同的基点上扬长避短,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不同年级中分别开设“自理章”、“礼仪章”、“感恩章”、“理想章”、“社会实践章”、“安全章”、“环保章”、“动手章”、“爱心章”、“尽心尽力章”等,通过争章活动,来激励学生,明确“人人都是道德教育的小使者,个个争做未来社会的好公民”。(四)总结出了 “5+1”小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施策略建好校园网络,追求“快乐成长”我们学校的校园网络有互联网、学校网站、年级网站、班级网站,学校将“5”个基本目标渗透到学校网站建设中去,年级组将“1
31、”项德育主题渗透到年级网站建设中去,班主任将班级德育主题渗透到班级网站建设中去,各网站与小公民道德建设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网络化的小公民道德建设阵地,在这块阵地上引导学生健康地使用网络,开展相应的网络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搭建桥梁,见证成长校园网是我校师生的骄傲,每一位老师和学生都关注和喜爱自己的网站。如六(1)班在自己的网站平台上设计了“展我风采”、“硕果累累”、“成长相册”等栏目,“展我风采”展现的是六(1)班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的一朵朵最亮丽的浪花,记录的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留下的一个个深深的足迹“硕果累累”栏目中记录的是六(1)班获得的所有荣誉,包括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在“成长相册”中展示
32、的是六(1)班的孩子们一张张活泼可爱、充满阳光的笑脸和生动有趣的自我介绍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文字不仅仅记录着六(1)班全体师生曾经的、共同的经历,也使大家感受到了班级的活力,让大家有了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增强了师生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感。班级网站把大家的心紧紧地系在一起,这其实就是一个最好的小公民道德建设课堂,胜过千言万语。班级网站这座桥梁让六(1)班全体师生一起体验到了成长的幸福和学习的快乐,增强了班级中每一个成员“我为集体,集体为我”的意识。创设平台,互动交流校园网的建设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更好地沟通和理解,加深了同学间、师生间的友谊。五(6)班是我校学生人数最多的班级,92名学生有不同的性格
33、,如何促进班级成员之间的进一步理解呢?五(6)班在班级网站平台上开设了“心灵之声”、“感悟体验”、“道歉专栏”、“班主任信箱”等栏目,“心灵之声”栏目能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沟通因了解而变得更加有效。“感悟体验”栏目收录着全班学生的许多感悟,同学们在网络上可以对同一主题展示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互相学习,相互促进,这远比老师单方面的说教更易于让学生接受,效果也更好。五(6)班的班主任告诉我,她那个班曾经有一位比较内向的学生向她倾诉,由于某件事情处理不当,误会了他的同桌,因此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她鼓励那位学生到班级网站中的“道歉专栏”去道歉和进行沟通。果然,那位学生的同桌看到了他的道歉后,便
34、原谅了他,两个人的友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班主任信箱”栏目是班主任用来倾听学生的心声,处理师生之间遇到的问题。五(6)班的班主任在介绍小公民道德建设的经验时说:“班主任信箱一开通便收到了许多学生的来信,有的是向我道歉,有的是给班级管理献计献策,还有的是喊冤或者要求心理咨询等等。当然,老师也有误会学生的时候,出现这种情况时,我就当面给学生道歉,或者利用班级网站,写一封道歉信,这样做,既可以达到双向 交流,又可以多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途径,懂得如何处理自己和他人、自己和集体的关系。由此既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加深了彼此的友情;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共享资源,全员参与校园网
35、使每个学生在登陆后既可以关注学校小公民道德建设的有关内容,又可以了解年级组小公民道德建设的有关内容,既可以了解班级小公民道德建设的有关内容,又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直接了解自己需要的内容。六(4)班在班级网站的超链接中特地增设了几个符合学生口味的专栏,以便学生去点击。如喜欢文学的同学可点击“中华经典赏析”,这是一个抒情写意的文学栏目,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名篇,有小说、诗歌、散文、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及相关的简介、赏析;需要了解教育动态的同学可以点击“课改前沿”栏目,这是一个融教育、教师、各学科学习等内容为一体的专栏,从中孩子们可以了解到各种教育动态、课改前沿等信息;想了解新闻的同学可以点击“新
36、闻大家读”栏目。同时,六(4)班的班级网站并不回避学生关注的娱乐界、体育界的新闻。例如:“音乐快车”就是一个很好的音乐专栏,至上励合的棉花糖就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孩子们喜欢周杰伦的歌,关注他的动向,专栏也就经常更新此类的实时新闻,六(4)班的班级网站也链接了“NBA”官方网站,想了解篮球的同学就可以在此轻松浏览。总之,只要是孩子们关注的话题,在六(4)班的班级网站上就能获得相关的信息。这样,既节省了学生的上网时间,又避免了学生在自己搜索时可能受到网上不良信息侵袭的可能。六(4)班的班级网站让真实社会与虚拟社会互动互补,确保了小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效性。构建个人网页,营造“人文快乐”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校
37、园网上建立自己的个人网页。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想实际,设立“学习体会”、“生活信条”、“理想风帆”等栏目,在网页上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进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精心设计,彰显个性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他人的认可,希望有发挥他们才能的空间。网页制作给学生搭建起了良好的平台,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尝试、多动手、多实践,树立信心,发挥潜能;孩子们对纷繁复杂的各类信息进行搜集、筛选、加工、整合、提炼,他们精心设计的作品构思新颖、内容真实深刻、界面美观。因此,学生的个人网页异彩纷呈,百花齐放。孩子们创建了“习作荟萃”、“个人书画展览”、“优秀习作赏析”、“动物世界”、“植物大
38、观园”等等网页专栏,还有的孩子着重介绍自己的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网页制作的过程,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过程;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能力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自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的才能得到了尽情的发挥,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人机交互,活跃学风传统的学习环境,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自然信息量的摄取,教师几乎成了除课本以外的唯一的信息来源。而互联网则让更多的人在最短的时间和最具有灵活性的环境下进行学习、获取知识。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培养学生合理地利用网络的优势,拥有对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和使用的技能,是学会
39、学习的关键。在此基础上,个人网页的平台就较好地体现了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它构建了一种让孩子们的多种感官参与、接受各种信息的自主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网页中涌现出的大量信息就成为了孩子们新知识的来源,成了孩子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人机丰富的交互界面,创设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供孩子们共享,将无声变为有声,将无形变为有形,将抽象变为具体,产生很强的感染力,给孩子们拓展出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引导学生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使班级真正产生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浓厚的学习氛围。个人网页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体现了“百鸟争鸣”的人文精神。开发网上论坛,“体验参与快乐”网上
40、论坛对于养成孩子的团结协作、互进互促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它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的孤独感,也能给孩子们一种归属感。增进沟通,实现双赢通过校园网的学校网站、年级网站、班级网站,我们又开发了校级、年级、班级等各级论坛,专门让学生讨论学校、年级、班级的重大活动,集思广益。例如,四(6)班在网上向孩子们征求班训班规。同学们在班级论坛上畅所欲言,最后选出了“做人有信,做事有恒”八个字作为四(6)班的班训。该班的班主任还通过网上评价的形式,评价班主任和班干部的工作情况,以此作为他们管理班级工作上的鞭策。四(6)班的班主任在作“5+1”小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汇报时说:“平常遇到班级的重大活动或者重大任务
41、时,我都会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征求学生的意见。可是班会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有时讨论不出最后的结果。此时我就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在班级论坛上发表他们的意见。有时还可以看到以前在班会上一言不发的学生在上面留言和建议。在论坛里,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优势。”良好班风的形成,离不开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通过在网上征求学生的意见,四(6)班确立了班级公约,并定时在网页上公布学生的评价结果,让学生及时自觉地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这样做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人翁作用,又培养了班级的民主氛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四(6)班还开发了BBS论坛功能,建立了学生论坛,请学生当版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
42、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在网上互相讨论、互相学习。由于论坛与学校网站相链接,因而全校师生都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讨论热点问题、校内外的大事小事,打破了班级与班级、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界限,使全校师生融为一体,增强了凝聚力。这是以网络互动的魅力吸引学生自主参与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学生、老师、家长可以在“网上论坛”上互相讨论学习体会,也可以就班上某一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充分的研讨,达到求同存异之效;也可以对班主任工作、年级工作、学校工作进行讨论,指出存在的不足,提出好的建议。网上讨论有其特有的优势:讨论时可以隐去真实的姓名,也就摆脱了“随大流”的状态,有利
43、于敞开思想、讲真话、实话、心里话,因此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真实的思想问题。网上论坛的优势很多,我们也还在探索之中,四(1)班的班主任说:“随着班级网上论坛的逐渐完善,其他班级的家长也会光顾我班的论坛,看到共鸣之处还会发帖留言,还有些家长把我班论坛的内容转发到自己的空间,使得教育资源得到了共享,同时也有效地激励了教师与家长更加用心地去发现、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具有其他家校联系方式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形成了踏花归去马蹄香的流畅动感。”我们校园网的学校网站、年级网站、班级网站自从开发网上论坛以来,学校、年级、班级的面貌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家长对老师的工作多了一份理解和信任,家长们也不再因为孩子
44、们的一点点小摩擦弄得彼此不开心,有些家长还成为了好朋友,相互交流教育孩子的良方,还有的家长周末相约孩子到游乐园去玩,一起给孩子过生日等等,形成了温馨融洽的友好氛围。运用电子邮件,感悟“交流快乐”运用E-mail进行交谈,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有利于克服心理障碍,能够谈心里话,容易沟通。学生有些心里话或一些敏感的话题,心里存在困惑又不便当众讨论,就可以用E-mail的方式寄给老师,老师针对这个学生的疑问直接解答,然后用E-mail回复学生。这样既解决了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不会让学生“丢面子”。如果学生的问题具有普遍性,老师可以在网上解答或发表公开信。通过E-m
45、ail的方式直接与班主任交谈,这样既缩短了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又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在匿名和隐蔽的条件下,加大地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还有助于尽快地解决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五)探索出了“5+1”小公民道德建设的评价策略注重活动过程的评价我们把5+1” 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的内容分块设计到学生的养成教育中,以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养成教育为目标,训练学生的文明行为,并按照具体实施细则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训练。所有的训练重点都是学生能操作的实实在在的,却常常未能做到的。在养成教育中,学校利用每天15分钟的晨会和每周一节班队活动课和一节品德与生活(或品德与社会)课,抓实明理、训练、
46、检查、评比四个环节。明理提出行动要求,激励自觉实践;训练指导行为实践,反复体验练习;检查掌握信息反馈,及时督促提醒;评比集体评比激励,促进习惯养成。现场展示为了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争做合格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专门召开了 “争做合格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的启动仪式,大会的热烈气氛为全校蓬勃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经过一个学期的活动,各中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五(2)中队,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号召全班学生做环保的小卫士,召开了“爱护我们可爱的家园”的主题展示活动,此主题队会获重庆市环保优质课一等奖。我们还利用网络技术手段积极宣传推进5+1” 小公民道德建
47、设活动,我校展出的“小小农艺家”、“小小气象员”、“小交警”、“小小足球运动员”四个展板以其充实的活动内容、新颖的活动形式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竞赛评比我们配合5+1” 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在全校开展一系列活动,为学生搭建成长的舞台。如环保故事接龙比赛、黑板报评比、环保歌曲比赛、童谣征集比赛、电脑小报比赛、网络知识竞赛、“红色故事”手抄报比赛等。这些活动充分发挥了少年儿童的自主性、创造性,把学生推选到了活动的第一线,老师主要起引导、辅助、协调的作用。此外,我们也进一步协调沟通了学校、社会、家庭及网络阵地,为学校开展活动提供了更多的载体;尽可能邀请有关专家参加活动的设计,为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的
48、顺利开展铺路搭桥。在全面考评的基础上,从每班评出的文明生中再评出15%的文明示范生。在没有评上文明示范生的学生中,评出15%的文明进步奖,15%的文明希望奖。还评出了智慧奖、勤劳奖、礼貌奖、卫生奖、尊师奖、尊老奖等10个单项。学期结束时,每个学生都得到了一张或几张奖状,使每个学生都感觉到:努力了,就能赢得荣誉,下一步,更要加倍努力。九、研究影响与效果(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了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生的道德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吴省慧同学常到赵世炎烈士故居为游客作义务解说,演讲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009年参加重庆市中小学生演讲比赛,被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评为故事大王,得到重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接见。陈渝欣同学从读小学三年级起就主动到龙潭敬老院去帮老人洗脸、洗脚、洗衣,从未间断,2011年被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少工委等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员。严开伦同学帮两位空巢老人劈柴、挑水、洗菜,一干就是两年,被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评为“雷锋式学生”,其先进事迹被酉阳报、重庆晚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等多家媒体宣传报